登陆注册
667400000043

第43章

苏格拉底:那么,和我们最初描述的王政国家相比,僭主专政的国家在美德方面是怎么样的呢?

格劳孔:它们正好相反:前者最善,后者最恶。

苏格拉底:哪个最善哪个最恶我不再往下深究了,因为那是一清二楚的。我要你判断一下,它们在幸福和不幸方面是否也正好相反?我们别把眼光只放在僭主一个人或他的少数随从身上,以致眼花缭乱看不清问题,要既广泛又深入地观察整个城邦。我们应当巨细无遗地透视它的一切方面,透彻地理解它的全部实际生活后,再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格劳孔:这是一个很好的动议。大家都很明白: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更幸福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更不幸的。

苏格拉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议呀:在谈到相应的个人时,我们的讨论者不要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只看到外表便被僭主的威仪和生活环境所迷惑,而是能通过思考,深入地一直理解到对象的心灵和个性。我们应当倾听这样的人的判断,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作出判断——特别是,假如他不但看到过僭主在公众面前的表现,而且还曾经和他朝夕相处,亲眼目睹过他在自己家里以及在亲信中的所作所为(这种场合最能剥去一切伪装看到一个人赤裸裸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请他来解答我们这个问题吗:与别的人物的生活比较起来,僭主的生活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格劳孔: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提议。

苏格拉底:那么,我们要不要自称也有过和僭主型的那种人一起相处的经验,而且我们有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当中就有人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

格劳孔:要。

苏格拉底:那么,让我们这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首先请不要忘记个人和城邦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然后再逐个地观察每一种个人和城邦的性格特点。

格劳孔:哪些性格特点?

苏格拉底:首先谈论一个国家。你说一个由僭主统治的国家是自由的呢还是受奴役的?

格劳孔:没有自由,是完全受奴役的。

苏格拉底:但是,正如你看到的,在这样的国家也有自由人和主人呀。格劳孔:是的,但是我看到的这种人只是少数,(所谓的)整体及其最优秀部分则处于屈辱和不幸的被奴役地位。

苏格拉底:因此,如果个人和国家相像,他必定有同样的状况。他的心灵充满大量的不自由和奴役,他的最优秀、最理性的部分被奴役;而一个小部分,也就是那个最恶的和最狂暴的部分则扮演着暴君的角色。不是吗?格劳孔:这是必然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说这样一个灵魂是自由的呢还是在受奴役呢?

格劳孔:我认为是在受奴役。

苏格拉底:被僭主统治的受奴役的城邦不是最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吗?

格劳孔:正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实行僭主制的心灵——我说的是作为整体的心灵——也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疯狂的欲望永远驱使着它,因此它充满了混乱和悔恨。

格劳孔:当然。

苏格拉底:处于僭主暴君统治下的城邦必然穷呢,还是必然富呢?格劳孔:穷。

苏格拉底:因此,在僭主暴君统治下的心灵也必定永远是贫穷和不满足的。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再者,这样的国家和这样的人不是总是充满了恐惧吗?格劳孔:确实如此。

苏格拉底:那么你在别的任何国家是否能发现有比这里更多的忧患、痛苦、怨恨、悲伤呢?

格劳孔:绝对不能。

苏格拉底:你在别的任何一种人身上是否能发现比这种被强烈欲望刺激疯了的僭主暴君型人物身上更多的情况呢?

格劳孔:不能。

苏格拉底:因此,根据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情况,我想你大概会判定,这种城邦是最为不幸的城邦了。

格劳孔:我这样判定不对吗?

苏格拉底:当然对。但是,有鉴于同样的这一切,对于僭主型个人你会有什么看法呢?

格劳孔:我认为他是所有人中最最不幸的。

苏格拉底:这你可说错了。

格劳孔:怎么错了?

苏格拉底:我认为这个人尚未达到不幸的顶点。

格劳孔:那么什么人达到了顶点呢?

苏格拉底:你或许会认为我要指出的那种人是还要更不幸的。

格劳孔:哪种人?

苏格拉底:一个有僭主气质的人,某种不幸的机会致使他不再过一个普通公民的生活,而不幸地成了一个实在的僭主暴君。

格劳孔:根据以上所说,我推测你的话是对的。

苏格拉底:好。我们必须用如下的论证彻底地考察它们,而不应该只凭猜想。因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切问题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善的生活和恶的生活的问题。

格劳孔:你说得很对。

苏格拉底:因此请考虑,我的话是否有点道理。我认为我们必须通过下述事例得出关于问题的见解。

格劳孔:从哪些事例中呢?

苏格拉底:以一个在我们的城邦里拥有大量奴隶的富有私人奴隶主为例。他们和僭主都统治着奴隶,唯一不同的是所统治的奴隶多少而已。格劳孔:是的,有这点不同。

苏格拉底:那么,你知道他们就不担心、害怕自己的奴隶吗?

格劳孔:他们要害怕什么?

苏格拉底:什么也不用怕。但是你知道他们不怕的原因吗?

格劳孔:是的。我知道整个城邦国家保护每一个公民。

苏格拉底:说得好。但是假设他们中的一个人拥有50个或更多的奴隶。现在他和他的妻儿老小、财富、奴隶一起被一位神明用神力从城市里摄走,送往一个偏僻的地方,这里没有一个自由人来帮助他。你想想看,他会不会害怕,担心奴隶会消灭他自己和他的妻儿老小吗?

格劳孔:我看这是个极大的恐惧。

苏格拉底:这时他被迫巴结讨好自己的一些奴隶,给他们许多承诺,承诺给他们自由和其他的东西(虽然都不是出于真心自愿的),他会这样做吗?

格劳孔:大概必定如此,否则他就一定灭亡。

苏格拉底:但是现在假设那个神明带走他,并在他周围安置了诸多不许任何人奴役别人的人;如果有人想要奴役别人,他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时会怎么样呢?

格劳孔:我认为,这时他的处境还要更糟,他被无处不在的敌人包围并监视。

苏格拉底:这不就是一个具有我们描述过的那种天性、充满了各种恐惧和欲望的僭主陷入的困境吗?在这个城邦里,他是唯一不能参加普通自由公民爱看的节日庆典或出国旅行的人。虽然他心里渴望这些乐趣,但他必须像妇女一样深居禁宫,空自羡慕别人能看任何感兴趣的东西,能自由自在地出国旅游观光。

格劳孔:很对。

苏格拉底:因此,僭主型的人物,我说的是由于混乱在他内心里占了优势而造成了恶果,你由此判断他是最不幸的那种人物,被命运迫使成了一个真正的僭主暴君,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私人公民,这时他的境况一定还要更糟,因为他不能控制自己却还要控制别人。这正如不让一个病人或瘫痪的人在家里治疗静养,而迫使他去打仗或参加体育比赛一样。

格劳孔:苏格拉底啊,你的比喻非常恰当,说得非常对。

苏格拉底:这种境况不是最不幸的吗,亲爱的格劳孔?相比于你断定的最不幸的那种人的生活,僭主暴君的生活不是还要更不幸吗?

格劳孔:正是。

苏格拉底:因此,或许有人并不这样认为,然而这是真理:真正的僭主也是依赖巴结恶棍的最卑劣的奴隶。他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如果你知道如何从整体上观察他的心灵,透过众多的欲望你就可以看到他的真正贫穷。他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的境况能够从国家状况中反映出来的话,那么他像他的国家一样充满了苦痛和动荡不安。是这样吗?格劳孔:的确是的。

苏格拉底:除了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以外,他的权力将使他更加妒忌,更不忠实可信,更不正义,更不讲朋友交情,更不敬神明。他的住所藏污纳垢。你可以看到,最终不仅他自己成了极端悲惨的人,也使周围的人成了最为悲惨的人。

格劳孔: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反对你这话的。

苏格拉底:那么快点,现在你一定要像一个评判员宣布结果那样做一个最后的裁判了。请你鉴定一下,哪种人最幸福,哪种人第二幸福,再同样地依次评定其余几种人,共有五种人:王者型、贪图名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人物。

格劳孔:这个鉴定是很容易做的。他们像舞台上的合唱队一样,我按他们进场的先后次序排列就是了。这既是美德次序也是幸福次序。

苏格拉底:那么,是我自己来宣布呢还是雇一个传令官来宣布下述评判呢?“阿里斯同之子格劳孔已经判定:最正义者和最善者是最幸福的人。他最有王者气质,最能自制。最不正义者和最恶者是最不幸的人。他最有暴君气质,不仅对自己实行暴政而且对他的国家实行暴政。”

格劳孔:就由你自己来宣布吧。

苏格拉底:我想在上述评语后面再加上一句话:“不论他们的品性神和人知不知道,善与恶、幸与不幸的结论不变。”可以吗?

格劳孔:加上去吧。

苏格拉底:很好。那么,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证明。然后,下面请看第二个证明是不是有点道理。

格劳孔:第二个证明是什么?

苏格拉底:每个人的心灵也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就像城邦被分成三个等级一样。因此我认为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证明途径。

格劳孔:什么证明途径?

苏格拉底:请听我说。在我看来,这三个部分与三种快乐相应,还同样地有三种对应的欲望和统治。

格劳孔:请解释明白。

苏格拉底:我们说人用一个部分来学习,用另一个部分来发怒。还有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由于内部的多样性,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而合适的词来概括它,我们只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最强烈的主要成分来称呼它。我们称它为“欲望”部分,是根据它强烈的关于爱和饮食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欲望而来的。或者我们称它为“爱钱”部分,是因为金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主要手段。格劳孔:对。

苏格拉底:如此我们还应该说,它的爱和快乐集中在“利益”上,在谈起心灵的这第三个部分时,为了便于了解,我们不是最好应该把它集中到一个名目下,把话说得更准确些,把它叫做“爱利”部分或“爱钱”部分吗?格劳孔:我认为是这样的。

苏格拉底:再说,我们不是说激情这个部分完全是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吗?

格劳孔:的确。

苏格拉底:假设我们把它称为“爱敬”部分或“爱胜”部分,是不是恰当呢?

格劳孔:再恰当不过了。

苏格拉底:但是大家一定都清楚:我们用以学习的那个部分总是把精力全部贯注在认识事物真理上的,在心灵的三个部分中它是最不关心名利的。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爱智”部分和“爱学”部分,我们用这样的名称称呼这个部分合适吗?

格劳孔:当然合适。

苏格拉底:这个部分统治着一些人的心灵,而在另一些人的心灵里却是另外两部分之一在统治着,依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是吧?

格劳孔:是这样。

苏格拉底: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说人有三个基本类型:爱智者或哲学家、爱胜者和爱利者。

格劳孔:没错。

苏格拉底:对应着三种人也有三种快乐。

格劳孔:当然。

苏格拉底:你知道吗?如果你想依次问这三种人,在这三种生活中哪一种最快乐,他们一定都会称赞自己的那种生活最快乐。财主们会断言,和利益比起来,学习的快乐和受到尊敬的快乐是没有价值的,除非它们也能变出金钱来。

格劳孔:真的。

苏格拉底:爱敬者怎么样?他会不会视金钱带来的快乐为庸俗,视学问带来的快乐为无聊的瞎扯(除非它也能带来敬意)呢?

格劳孔:会的。

苏格拉底:哲学家把他知道的永远献身研究真理的快乐和别的快乐相比较时,你认为他会怎么想呢?他会认为别的快乐远不是真正的快乐,他会把它们叫做“必然性”快乐。因为,如果不是受到必然性束缚,他宁愿不要它们。是这样吗?

格劳孔:无疑的。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热门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玉堂娇

    玉堂娇

    娘亲被无良爹爹和狠辣小三逼死,舅父又身陷阴谋离奇殒命。肩负着复仇和使命,沈棠和弟弟回到了风波不断的安远侯府。是被阴谋诡计所害,还是利用阴谋诡计回击?且看沈棠在王侯府邸的步步惊心!书友讨论群“幽幽书友会”:218117357(用本书你最喜欢的人物敲门哦)
  •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跆拳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本套丛书将多种武术训练项目经过研究筛选后汇集起来,涵盖了太极拳、散打、少林拳、截拳道、擒拿反擒拿、高级格斗、跆拳道、长拳、泰国拳、拳击等十种武术,为武术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 看,隔壁那只帅哥

    看,隔壁那只帅哥

    凌蕴——大学刚刚毕业,即将要享受美好生活,惬意人生的好姑娘一枚,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嘎嘣一下就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她真的没想到自己会再次睁开眼,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她再次睁开眼,身边居然躺着一个好看到令人发指的美男。于是她彻底懵了…好吧,在这个流行重生的年代,不管她凌蕴占据了谁的身体,怎么样都要恣意潇洒的生活下去,何况身边的那个人是首屈一指,令全城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可是,当她发现自己上辈子的死,并不是偶然,却是人为的刻意,她又该怎么样?可是,当她发现自己重生的那个身份,并不如外人看来的那么鲜亮,她又该怎么样?再可是,当她发现和她有着露水夫妻的绝色美男,也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她又该怎样?有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马列思想(观众吐口水,丫的,真没文化,哪个伟人说过这样的话)关于此女重生——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四十五度小忧伤仰头看天——大人,昨夜卑职夜观天相,此事必有蹊跷。…片段一:温瑜也就是这个身份的亲生妹妹,扭着杨柳腰,款款有型的走到她身边,“温郁,我的好姐姐,真的很谢谢你,让我成功的远离了这个野种。”啪,震耳欲聋的巴掌声回响在奢华的客厅里,某个女人吹了吹手掌,脸上的表情始终是漫不经心,“再让我听到‘野种’两个字,我听到一次,抽你一次!”半边脸都浮肿起来的美人,捂着脸,落荒而逃,“你这个贱人,你等着,我一定不会放过你!”某女依然淡定,端起茶几上的茶杯,轻轻呷了口,“我等着,就怕你不来!”…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误惹学长,丫头你别逃

    误惹学长,丫头你别逃

    学生时代,徐杉亦曾默默地喜欢着身边这个男生,可是男生心里只有他的D市女生。一别许久,好友的婚礼上,她这个伴娘却被拉上台,而作为伴郎的他,在众目睽睽下向她表白。“徐杉亦,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等了太久,她不知道如何回答,而他等不及,直接吻了上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来自一千年前

    我,来自一千年前

    一千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发现自己来到一千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兴奋,害怕,亦或是茫然?一梦千年,林笺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身处一千年后,父亲是帝国一级上将,家中有着三个优秀的兄姐。就像是再美丽的钻石都会有些许的瑕疵,而她就是那个瑕疵。这个身体的前任给她扔下了一个烂摊子。酗酒,打架,被拒婚,十七岁而已,她已经名扬帝国。
  •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花样年华,她转学来到大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直到他的出现,如一道阳光,照进她的生活,但不幸也随之降临,背叛,误解……融化的心,再次冰封……
  •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本书内容真实鲜活,围绕用餐、住宿、聊天、逛街、学习、理财、娱乐、爱情和情感等9个主题,提炼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下又包含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5个部分,内容丰富生动,旨在使读者开心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口语。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阅读本书,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
  •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看透其心意,从别人的小习惯、小细节中识别其才干和为人,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本书教会你如何看人、识人,还告诉你如何随机应变,相机行事,让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并可轻松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