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9

第29章 重译诗歌,重现仓央嘉措 (2)

比如,仓央嘉措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的汉译学者庄晶先生,在《仓央嘉措初探》中就指出:“从抄本的文风看来,前后极不统一,大多比较粗糙,内容也混乱无章。木刻本所录的诗歌虽然多数非常优美,但分析一下内容,也有前后矛盾,甚至水火难容之处。”

庄晶先生对比了两首诗歌:

其一:

默想上师的尊面,怎么也没能出现。

没想到那情人的脸蛋儿,却栩栩地在心上浮现。(庄晶译本)

其二:

黄边黑心的乌云,是产生霜雹的根本。

非僧非俗的出家人,是圣教佛法的祸根。(庄晶译本)

庄晶先生认为,这两首诗歌在思想上是矛盾的,有类于“和尚骂秃驴”。

另一位藏族文学的研究专家、前文提到的统计仓央嘉措诗歌数目的佟锦华先生,也认为有个别诗作不符合仓央嘉措的身份,比如:

你是金铸佛身,我是泥塑神像。

你我两人不能,同住一个殿堂!

另外,民间研究者也举出类似的例子,认为其中有些诗作不应该是一人所写,比如:

我的意中人儿,若是要去学佛,

我少年也不留在这里,要到山洞中去了。

这首于道泉译本中的作品,表达的是感情的坚贞不渝,但同一译本中,却还有这样的诗作:

其一:

相遇的情人,是肌肤皆香的女子,

犹如拾了一块白光的松石,却又随手抛弃了。

其二

情人邂逅相遇,被当垆女子撮合。

若出了是非或债务,你须担负他们的生活费啊!

这两首诗显然内容轻薄,语调放浪,与前一首表达感情之纯洁、文字之简洁的诗作相比,恐非出于一人笔下。当然,如果是一位创作思维开放、作品丰富繁多的诗人,其中有个别“游戏之作”,也是很正常的。如李白、杜甫诗歌中也不总是同样一副面孔,如此的风格、笔法、主旨的差异,也可以找得到,但是,仓央嘉措只有区区六七十首诗歌,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则很难想象出于一人之手。

5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主观倾向

造成仓央嘉措诗歌风格、笔法、主旨的不一致,除了前述所说有三种伪作情况外,更大的问题,是翻译者对原笔诗作进行的“再加工”。

目前,于道泉先生译本,学界基本认定是“逐字逐句”的“直译”,它比较忠实于藏文原文,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貌。那么,从这个前提出发,后来者的译本如若与于道泉译本有过大的差异;则可视为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了个人感情、或受到了非文字方面的影响。

比如,刘希武先生的译本,我们认为文辞过“艳”,且不说内容上与于道泉译本的诸多差异,仅风格方面,于本民歌味道较浓,而刘本则显然是以“情”为先。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造成了刘希武先生译本与于道泉译本的不同呢?

其一,刘希武先生的译本蓝本是藏英两文的、我们不得而知的“神秘”版本,或许,其英文本中字句本就“情欲”成分过重,这是英文译者造成的问题。

其二,就算英文本中字句不那么大胆,刘希武在重译的过程中也是“大胆发挥”,这源于他对仓央嘉措是浪子活佛的主观认定。

其三,刘希武在翻译的过程中,受汉文化诗歌创作理论的影响也是比较多的,主要表现在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比如,于道泉先生译本中的这一首诗:

虽软玉似的身儿已抱惯,却不能测知爱人心情的深浅。

只在地上画几个图形,天上的星度却已算准。

刘希武译本中却是这样的:

日规置地上,可以窥日昃,纤腰虽抱惯,深心不可测。

显然,“日规”出于刘希武先生的主观加工。

除了内容上的添加之外,刘希武译本最大的问题,是改变了仓央嘉措原诗的风味,比如他的译本:

1、得意中人,长与共朝夕,何如沧海中,探得连城璧。

2、獒犬纵狰狞,投食自亲近,独彼河东狮,愈亲愈忿忿。

诗中出现的“连城璧”、“河东狮”,明显是汉文化的典故,虽用典并不晦涩,但确实已经失去了流畅、自然的民歌风味了。

实际上,这是大多数译本共同存在的问题,即使是以于道泉译本为“蓝本”的“重译本”、“润色本”,也都出现了这个问题。比如曾缄先生译本,虽流传极广、评价极高、影响极大,但也融入了译者个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

曾缄(1892年~1968年),四川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是黄侃先生的弟子。1929年,他受聘到当时的西康省临时参议会任秘书长,听说了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于是“网罗康藏文献,求所谓情歌者,久而未获”。

后来,他在朋友处见到了于道泉先生的译本,认为“于译敷以平话,余深病其不文”。也就是说,他觉得于译本文采不足,有点像是“大白话”,于是“广为七言,施以润色”。

客观地说,曾缄在古体诗词方面上的造诣是很不错的,除了传世的仓央嘉措诗歌曾译本,他还有《寸铁堪诗稿》、《寸铁堪词存》等作品。他认为于道泉译本“不文”,多半是以汉文化的诗词美学为标准衡量的,所以,他的“施以润色”,讲求了押韵、格律、用典以及意境等等,这样一来,也就将清新流畅的民歌风味改成了“文人诗”了。虽然曾缄译本文采熠熠,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多少也有些“矫枉过正”之嫌。

比如,曾缄译本的名篇: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此诗于道泉先生译本是这样的: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可以看出,曾缄译本的头两句,实际上就是于道泉译本全诗,古诗词用词简省、意蕴丰沛的特点确实完全体现出来。可是,曾译本后两句,却纯粹是他个人的“发挥”,虽然它将全诗意境“提升”了很多,后人也多将这一句当做警句传诵,孰不知,这根本不是仓央嘉措原笔原意。

这就是几乎所有仓央嘉措汉译本的共同问题。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大概有几种:其一,重译者很难如于道泉先生一样接触到早期的藏文本,或者对藏文并不精通,无法像于道泉那样采用“直译”法,加入译者主观意识的“意译”便在所难免了;其二,汉译译者对藏族文学的特征、风格把握不力,只好用汉文化的诗歌理论与技法进行再创作,以此产生了“文人诗”;其三,不排除个别汉译者的有意曲笔,因对仓央嘉措生平的认识过于偏颇,先入为主地认为其诗也应以“情”为先,以此产生了“情诗”。

那么,什么样的仓央嘉措诗歌译本,才是比较符合他原笔原意的呢?

其一,对藏族文学的特征、风格以及诗歌技巧应该有所了解,这样就能避免将他的诗“改造”得辞藻瑰丽、格律工整尤其是套用典故等汉族诗歌的倾向。即使是汉文译者很难体现藏族民族文学的风味,或者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现代诗歌的技法,也应尽量保持文字流畅、质朴。

其二,对仓央嘉措生平及命运的认识,不应再以民间传说为基础。他是一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并不是民间传说中的浪子活佛,出于“情欲”方面考虑而侧重“情”的诗作,很难与其身份相符。他的诗歌理应有一定的劝世因素,至少,不应是“情歌”。

6仓央嘉措诗歌原笔原意再认识

对于上文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对藏族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把握,译者有必要参考一本名为《诗境》的著作。事实上,这本书也是仓央嘉措很小时候就学习过的,因为它是《大藏经·丹珠尔》中“声明”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央嘉措对诗歌创作的爱好和实践,很可能都源于这本书。

至于它在藏族文学方面的价值,可以说,这就是藏族诗学体系的根,是奠定藏族诗歌创作技法与风格的源头。

《诗境》最早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作者为檀丁,13世纪初期,藏族学者贡嘎坚赞将其译介到藏地,后来经过数代藏族学者的翻译和重新创作,最终成为藏民族自己的重要美学理论著作。这部著作大致上可以分为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等三个基本内容。因此,它事实上也是一本诗歌创作指南,尤其在诗歌写作手法的修辞学方面有极大的实用功能。

藏族的《诗镜》共有656首诗,绝大多数为七字一句,共占623首,其余的诗中六字句1首,九字句12首,十一字句18首,十三字句1首,十五字句1首。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有105首,主要论述著作的重要意义、懂诗学的必要性、诗的形体、语言分类和诗的和谐、显豁、同一、典雅、柔和、易于理解、高尚、壮丽、美好、比拟等“十德”;第二章有364首,分别讲了35种修辞方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205个小类;第三章有187首,讲述了字音修饰(包括叠字、回文和同韵等难作体)、16种隐语修饰和诗的“十病”。

《诗境》的理论体系产生后,在藏族的很大一部分文人中兴起了新的文学思潮和文风。在此前,藏族文学领域流行的是“道歌体”和“格言体”诗歌,在此后,受《诗境》的影响产生了“年阿体”(Snyan-ngag)流派,这种诗歌讲究修辞、喜用词藻,比较注重形式。通俗点来说,有点类似于汉文化的“文人诗”。

比如,宗喀巴大师有一首“年阿体”的《萨班赞》:

到达知识大海之彼岸,

为经论宝洲地之总管,

美誉远扬传入众人耳,

萨班大师,受稀有颂赞。

睿智明察诸事物本性,

慈祥赐予格言宴众生,

佳行专修佛祖所喜业,

讳称尊名我向你致敬。

你的智慧纯无垢,

学识无边极渊厚,

如同光辉烁神路,

透照我迷惘心灵,

袒露无遗我惊奇。

极广佛智似文殊菩萨,

极白雪山之域众生的,

极美项珠辉照普天下,

极力消除阴霾,萨迦巴。

举世无双的佛王护法。

遍知一切的文殊菩萨,

精通五明的火班智达,

雪域唯一祜主,萨迦巴。

不分昼夜向你顶礼拜,

你的“相好”世代放异彩,

愿睹尊身常转圣法轮,

愿闻教语不断入耳来。”

此诗的藏文原本,共6个诗段,除第三个诗段是5句、每句7音节外,其余各段都是4句、每句9音节。

这首诗能体现出一些“年阿体”的特点,比如,诗中的“知识大海”、“经论宝洲”、“格言美宴”等,是运用了《诗镜》中所说的“省略形象修饰”手法,把“知识”形象化为“大海”、“经论”形象化为“宝洲”、“格言”形象化为“美宴”,在它们之间各省略掉一个属格“的”字。另外,诗的第4个诗段的4句,运用了句首一字重叠式。

这些修饰、音律等方面的手法,都是受到了《诗境》的影响的。

到了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年阿体”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发展并完善《诗境》理论体系的学者中,很多一部分是佛教人士,甚至,很多《诗境》的注疏都是由佛学深厚的高僧完成的。

比如,五世达赖喇嘛有一本《诗镜释难·妙音欢歌》,其中有一首赞美妙音天女的诗,这首诗每句是9个音节,一共4句:

身在洁白水生之蕊心,

梵天女儿妩媚夺人魂,

弹奏多弦吉祥曲悠扬,

向您致敬如意心头春。

同类推荐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跟你借的幸福

    跟你借的幸福

    苏静忆,一个靠吃百忧解生活的都市女子,如果说女子是花,那么她内心无疑有伤。心底无法释怀的往事,那个叫夏南的男子,在她的记忆里反复出现却扑朔迷离。而初至的林淮无疑是一个不速之客,却因此而使她的生活一点点的起了微妙的变化。他帮她打开心结,帮她在寻找中忘却,他内心的阳光照亮了她心里的阴霾,他们一路走来,获得的回忆这样多,可是这样的遇见的背后隐藏的,竟然是一个谎言,而别离时,他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他借给她的幸福,是不是终究如海市蜃楼般的飘渺,是不是终究要她倾其所有的归还……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包括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技巧、收集大客户信息的技巧、价值评估与角色分析的技巧、与大客户建立关系的技巧、成功约见并影响大客户决策标准的技巧、充分准备参与大客户的竞标环节的技巧、与大客户进行商务谈判的技巧、签约与收取款的技巧、大客户可持续性销售的技巧。
  •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那一天,那个城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暴烈的风雪天。郁宁走进一座品位堪忧的大宅,并不知道将在那里见到再也无法忘记的人。她是美院一穷二白的学生,初衷只是一份报酬优越的工作,为此她成为年轻的舞台美术师严可铭的助手,却不知不觉中踏进一个从不曾想过的圈子。她觉得她像落水的人,在未知的河流中载沉载浮,迎接未可知的挑战和机遇,相识身份性情各异的人,但最美妙的是她爱上一个人。
  • 赛尔号巅峰之战

    赛尔号巅峰之战

    页游赛尔号同人文——《赛尔号巅峰之战》本书剧情轻松逗比,主角依旧是我们的战神联盟(偏卡修斯布莱克一点),不变的搞笑,百变的剧情,本书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赛尔号世界~【某人:这明明是逗比的世界!】“啥,布莱克受伤了?”“啥,布莱克被人冒充了?”“啥,战神联盟要集体死在异次空间了?”“啥,我在做梦?奥,好的好的,ZZZZ”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至尊盛宠

    至尊盛宠

    洗妆园的一次邂逅,帝君的绝代风华令她念念不忘。以求学为由接近他,妄想成就一段“师徒恋”,可偏偏帝君的心上人出现了。帝君大婚后,她被送去了九幽冥,不幸误喝下忘川水,忘却前尘……她变身为幽冥小仙孟戈,刚刚醒来,就有个俊秀男子告诉她,等他回来后便会娶她。三百年后,非但没能等到承诺娶她的人,反而有一只野鬼找上门来,蛊惑她……【瞧女尊权倾天下,看美男轮番打酱油~】欢迎关注新书《凤谋天下之谁与江山》
  • 冷帝毒医

    冷帝毒医

    她,墨清姿,碧落山庄的大小姐,小小年纪便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五岁随母出游,却惨遭暗算,为保她性命,娘亲的贴身婢女把她自己同样五岁的孩子推出,只为换来她一丝活命的机会。亲眼目睹娘亲死在她的面前,亲眼目睹鲜血流成河,她趴在草丛中,因那一幕而痛晕了过去,再次醒来,却身处四大名山的青山之中,是谁救了她?是谁把她送到了这里?青山中,她谨记娘亲之言,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隐忍,别人一天可学成的一招剑法,她要用上三个月,在众人的眼中,她是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蠢材,可又谁知,她才是那天才中的天才?她淡雅处之,却偏偏有人总要找她麻烦,她医毒双修,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弹手间便可杀人于无形,只是,杀他们?她不屑。青山十年,风云涌动之际,四大名山比武论名,她被推上台,想看她笑话?想看她出丑?可谁知前一刻垂首静立的白衣女子下一刻蓦然抬眸冷眼睥睨群雄,素手轻扬瞬间取人性命于无形,众人震惊了,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台上那清冷脱俗的女子,那袭白衣,在那一刻夺去了众人的心后,却又在名扬天下之时消声灭迹…他寻她千里,待寻得时,她却已是他人妻,黯然伤神望月相思,待知她被离弃,势必把她纳入怀中永不离!他与她指腹为婚,却不知心系之人已是他的妻,待到错放之时,悔恨终生血泪滴!他为她,默默付出不求报,只为她展颜一笑色倾城!那一袭白衣,夺了众人的心,灼了众人的眼,迷了众人的情,痛了众人的心,到头来,谁能得她一句,白头相守永不离?谁,又能得她一句,生死相随永不弃?本文一对一
  •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以北宋初年为背景,以契丹借道侵伐大理为始,引出主人公凌风与段铖,透过契丹密探北骑十八鹰,始出双子剑法;败契丹,负理宁,二人携手闯江湖,却怎成万众仇敌?为究明细,赴西南,怎与王小波结缘?步步而入,仇结四大魔王,练绝世神功,是因缘巧合还是被人算计?得入紫泉宫毁灭四魔,声名鹊起的背后又隐藏着何等天机?十六年前的血雨腥风、举世之仇,又将如何完结?凌风与林曦又如何生出情愫,如胶似漆是否终得鸳鸯双宿?段铖与赵妗又有怎样的羁绊,层层纠葛最终又将如何?
  • 走在我身后

    走在我身后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