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8

第28章 重译诗歌,重现仓央嘉措 (1)

1 早期译本中仓央嘉措诗歌的篇目数量

事实上,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客观地说,只是在民间流传了寥寥几首。比如“东山明月”、“不负如来不负卿”、“第一最好不相见”等,这几首诗可以说尽人皆知;但是,若让一位自称喜爱仓央嘉措诗歌的人再列举出几首来,估计是很难说得上来的。

那么,仓央嘉措到底写过哪些诗,流传到今天的有多少首呢?

很遗憾,就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是因为,直到20世纪初期,这些诗歌的传播经历了二百年之久,但却没有刊印本,一直是以手抄本和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的。很显然,以这种形式流传,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增删的可能性很大。

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于道泉先生开创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先河后,诗歌的数量问题有了基本的答案。对诗歌数量做了详细统计的是我国藏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佟锦华(1928~1989年)先生,他在《藏族文学研究》一书中曾提到:

“解放前即已流传的拉萨藏式长条木刻本57首;于道泉教授1930年的藏、汉、英对照本62节66首;解放后,西藏自治区文化局本66首;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本74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本124首;还有一本440多首的藏文手抄本,另有人说有1000多首,但没见过本子。”

由以上的几组数字看来,就连佟锦华先生,也无法确定诗歌数量。而这个数量,是随着出版者的版本不同而变化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仓央嘉措诗歌的出版版本。

近些年,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出版过多种,但大部分是根据以前的汉文译本重译的,也可以叫做“润色本”,而最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版本,就是于道泉先生1930年的译本,是汉译本中最早的,他翻译了62节计66首,这个数字也应该视为仓央嘉措情歌流传到20世纪初时的大概数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于道泉先生翻译诗歌的前前后后,最主要的,是他在哪里得到这62节藏文的原本。

2于道泉本62节的真实来历

于道泉(1901~1992年),我国著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精通梵文、藏文、蒙文。1926年,他受聘请为京师图书馆做满、蒙、藏文书的采访和编目工作。当时,他结识了两位藏族朋友,一位是西藏驻京僧官降巴曲汪,一位是藏文翻译官楚称丹增,这两人在雍和宫北大门居住。因为于道泉对藏文很有兴趣,于是两人将雍和宫的一间房子借给他住,平时教他研读藏文。

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一位西藏友人从拉萨来到北京,他随身带了一本梵式的小册子《仓央嘉措》,内容就是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小册子的原文,是诗句237句,两句为一段,并不分节。

由于正在研读藏文,而且,于道泉本人对诗歌也很感兴趣,于是,在藏族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将这237句翻译为汉语,并依照诗句的意思,给它分为了54节。

此后,于道泉又从另一位朋友那里得到一本印度人达斯(Das)所著的《西藏文法初步》,见其附录中也有仓央嘉措情歌。于道泉经过与“拉萨本”小册子的对照,发现两本不完全一致,“达斯本”是242句55节,其中,“拉萨本”的第11、23、24、26、27、45,这六节“达斯本”里没有,而在“达斯本”54节后多出7节。将这多出的7节翻译之后,就形成了于道泉译本中的第55节到第61节。

那么,于道泉译本的第62节又是从何得来呢?这是根据一位西藏朋友口述后的补遗。

这就是于道泉译本62节数量的来历。

从这儿可以看出,第一,拉萨本、达斯本和藏人口述(一首)是于译本的渊源;第二,62节这个数量是于道泉人为划分出来的,“拉萨本”原本实际上是不分节、连着念的,但因为于道泉的整理比较符合诗意,因此出现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数目。

而后世人在于道泉译本的基础上,重译、润色的版本,也都遵照了这个数目。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拉萨本”本身是没有数目的。

于道泉先生译后,曾将文稿交给许地山先生润色修改,但终不满意,于是就放在一边了。

到了1927年,陈寅恪先生推荐于道泉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个时候,于道泉又将文稿润色后,向傅斯年先生提出申请出版,这就形成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本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它在1930年由“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五”的形式正式出版,这也就是第一本仓央嘉措诗歌汉文本。

在出版诗稿的同时,于道泉先生还撰写了一些补充性质的文字,大致有《自序》、《译者小引》、《附录》等,其中讲述了仓央嘉措生平、翻译诗稿的缘起和若干需要解释的问题。

于道泉先生的译法,简单来说是“逐字逐句”的“直译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诗歌的原意。但是因为要照顾到文字的原汁原味,所以,于译本在现今看来,读起来有如嚼蜡,有的诗作丝毫没有诗意,而且有很多粗陋之处。对这个问题,于道泉先生也承认,“翻译时乃只求达意,文词的简洁与典雅非我才力所能兼顾”。

不过,这个版本虽然读起来不好看,价值与意义却是非凡,第一,如果没有藏文原本,或者不会藏语,也可以使很多学者研究仓央嘉措诗歌,这是个比较客观的汉文资料;第二,这个译本对后世影响极大,它开创了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及研究之先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汉译仓央加措情歌的蓝本。

3神秘版本译出来60首

由于道泉先生的“蓝本”而来,后来人的版本便层出不穷了。需要强调的是,后来版本中大多数是从于道泉本“重译”而来,由此,于道泉先生所定62节,便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了。

这样说来,如果有人说翻译家、学者普遍公认仓央嘉措的诗有70首左右,并以大多数学者译作的数量为证,那么,这就是个非常偏颇的结论。因为于道泉的分节是自定的,而“大多数”译者是从他的版本重译。实际上,这就像是孙悟空的猴毛变成小孙悟空,小孙悟空再多也不证明孙悟空有成千上万,只是他的化身罢了。

那么,有没有不是从于道泉译本重译过来的汉译本呢?

如果这个版本也是60~70首,而且它又与于道泉得到的藏文小册子毫无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初步认定,仓央嘉措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大概就是这个数字。

这样的版本有一个,就是刘希武先生译本。

刘希武(1901年~1956年),四川人,1939年元旦,他赴当时的西康省教育厅任秘书,到职第四日,拜访了著名学者、翻译家黄静渊先生。因为刘希武平素好作诗文,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所以,他们说到了藏族文学。

刘希武先生提到,“康藏开化已久,其文艺必多可观”,并请黄先生推荐书目。黄先生便拿出一本书,对他说,“试译之,此西藏文艺之一斑也。”

这本书就是当时另一种版本的仓央嘉措诗集,它是藏、英两文的版本。刘希武先生带回家后,将它翻译为60首的汉文古体诗。

对于自己的翻译,刘希武先生说:“夫余之所译,盖根据拉萨本,并参证时贤英译及汉译语体散文,其于藏文原意有无出入,余不可得而知,然余固求其逼真者矣。”

这就是说,第一,刘希武先生译作的“蓝本”,不是于道泉的“拉萨本”小册子,而是另有一本,并且不是汉文本。从他所述来看,他不懂藏文,是依照英文翻译而来,这说明,当时仓央嘉措诗歌已有英文版,但这英文版从何版本而来,今日已无法追溯了;第二,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参考了“汉译语体散文”,此处是不是指于道泉译本,不得而知,但从他的自序和诗歌排列顺序看来,与于道泉《译者小引》相似,多半是受到他的影响的。

从这两点看来,我们无法推断出这个藏英两文版本是分节还是不分节,或者到底有多少首;而刘希武译作出现的“60首”,是蓝本原有60首,还是受到于道泉译本的影响人为地分节为60首,这些问题都无法解答。

而这个版本到底是何物,是由哪家书社出版、出版年代如何、英文为何人所译,这个版本是否依然流行于世,就更无法考证了。

从刘希武译本的内容看来,它与于道泉所据的“拉萨本”小册子和“达斯本”都有不同。这个不同点有二:

第一,于道泉译本中有六首诗,刘希武本没有,这六首诗都是佛教内容的。这样,就说不清楚刘希武所据的藏英两文本原本没有,还是刘希武选择性的不译。如果原本没有,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英文译者认为佛教内容与“情歌”路数不符,因此早早地剔除了,其二是这六首是混入于道泉看到的“拉萨本”小册子的。至于这六首是不是仓央嘉措原作,根本无法得知。

第二,刘希武译本的文字内容,显然过于“艳”,所用词句“情欲”成分过重,与于道泉译本的民歌风味大不相同。这有可能是英译本的文字风格所致,但更有可能的是出于刘希武的主观倾向,他对仓央嘉措的认识是“酣醉于文艺而视尊位如敝屣,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并认为他的诗“其事奇、其词丽、其意哀、其旨远”。

因此,刘希武译本不但文辞华丽、内容缠绵,而且少了几首佛教诗,造成了刘希武译本与于道泉译本的明显差异。

4无法认定的仓央嘉措原笔

除了刘希武依据的这个我们不得而知的神秘译本外,包括影响力极大的曾缄译本等,几乎都是依照于道泉译本而来。于道泉先生将早期诗作汉译本定为62节,因此后来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个体例重译,虽有增删,但大致数目以于道泉译本为准。

但是,于道泉这原始译本的62节,是否就是准确数目呢?事实上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他在《译者小引》中曾明确地说:“下面这六十二节歌,据西藏的朋友说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是否是这位喇嘛教皇所作,或到底有几节是他所作,我们现在都无从考证。”

目前学界无法确定这60~70首诗歌中,哪些是仓央嘉措的原笔,又有哪些一定是伪作。不过,对这些伪作的来源,学界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有可能有些诗歌是仓央嘉措对当时民歌的记录,而非原创;第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有可能掺杂进一些内容相似、风格相近的民歌;第三,有些内容、诗意过于庸俗的作品,有可能是当年仓央嘉措的政敌伪造的,目的是以此证明他“不守清规”。

显然,第一种“伪作”,辨别起来比较困难,但并非无痕迹可寻。因为即使内容上看起来“相似”,但笔法、思想的矛盾之处,却无论如何也难避免的,这样的矛盾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出于一人笔下。

同类推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热门推荐
  • 痴恋:寻找我的妃

    痴恋:寻找我的妃

    他因为当年对她的不信任,而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于是一直苦苦寻回这错过的情。她因为当年对他的痴,最后弄得香消玉殒,可是这情在她心中仍是那般刻苦铭心。他发誓要寻回他的妃,重拾这错过的情。他和她是否能重续这错过的情?她的痴恋是否依旧会付诸东流?命运的红线是否已经紧紧缠绕着他们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归来之最强逆袭

    千金归来之最强逆袭

    抢了她的,通通都要还回来!前一生所受的屈辱,统统都要加倍奉还!欺负她的,千金归来,通通都要踩回去!重生之路恣意精彩,更有帅哥型男不离不弃一路护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企划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企划管理方法

    一个企划人,不仅需要一种思维智慧,而且还需要一种运作智慧。尤其是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国企划人,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商业竞争环境,面对国际同行咄咄逼人的气势,更需要一种大智慧、大谋略、大境界!本书希望能通过顶级企业在实际商战运作中的现身说法,给读者一个切身的感受。
  • 步步为赢①:通缉宝贝前妻!

    步步为赢①:通缉宝贝前妻!

    她长得像他的未婚妻?他未婚妻出事关她什么事?他怎么能如此厚颜无耻逼她同他结婚?她也是有感情的……他对她冷若冰箱,她从没有想过成为他的总裁夫人,看着他对深爱女人的宠溺,她只能在心底默默祝福他们。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她拿着离婚证书离开他的世界…………*……*……*……四年后。他们再一次相遇,彼此擦肩而过时,他居然已经不再认得她……原以为心底不再会痛,但眼角肆流出的泪水却背叛了她的心……以为不再有交集,他却突然找上她!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温度决定健康

    温度决定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渴求明显增强,衡量健康的指标也变得多起来。可是,大部分人却常常忽视了体温。事实上,这个不被我们关注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它还与新陈代谢、自律神经息息相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华朝秘史

    华朝秘史

    于是李身征战世俗,而马身则着手收复修真界。且看马华一步步的成长,并且其神识居然被一分为二,如何成为修真界的领袖?如何一统天下?,马华穿越到了五代十国。其中一部分控制了南唐后主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