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400000072

第72章 “夸奖”的神奇功效

记住,只要中国人“要面子”的“国粹”一万年不变,中国人将永远是吃“夸”不吃“骂”的。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时候都是一句骗人的鬼话。既然如此,你又为何不“从善如流”,“投其所好”地多用一用“夸奖”的方法呢?中国人普遍习惯于训人(骂人),却不习惯“夸人”;同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往往又特别喜欢“被夸”,而极度厌恶“被骂”。谁让咱们中国人是世界第一“爱面子”的民族呢!所以,“夸奖”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是一个渊源颇深,异常敏感的辞藻。

那么,如此牵动国人敏感神经的“夸奖”二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夸奖”,根据立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上级对下级、同级对同级—夸奖;下级对上级—奉承。我们中国人往往认为前者具有褒义,而后者则为贬义。这种认识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即使是奉承也没什么不对,和上级搞好关系没什么不好,并不犯法,这是人的生存本能。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往往容易走极端,对领导不是极尽奉承之能事,就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周围的人误解自己“讨好领导”,从而落个“人品有问题”的骂名,受到他们的排挤。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夸奖的方式都很重要,只是讲求一个“度”就好。因为无论是夸奖过度还是奉承过度,都会让人觉得“虚伪”与“别有用心”,甚至是“讽刺”,使自己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因此,“夸奖”与“奉承”也是有技术、有讲究的,不能乱来。在企业管理当中,正如同“赏”与“罚”是两种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一样,“夸奖”与“训斥”也是很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每天都要使用的沟通方法。诚然,作为对下属不同工作表现的两种基本“表态”方法,“夸奖”与“训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于某种并不太“光明”的心理,我们的管理者对这两种方式的使用常常是极为扭曲的 —他们往往过分地“重训斥而轻夸奖”。最“经典”的表现是,很多上司似乎很享受“训斥下属”的快感 —好像这是体现他们“领导权威”与对下属的“支配权”的一种最佳方法。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相当一部分的对于下属的“训斥”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仅止于此了—这种方式除了确实体现了您的“高高在上”以及下属的“唯唯诺诺”(“卑微立场”)之外,很少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你所看到的将只有“假象”。因为你的下属所表现的“唯命是从”或“唯唯诺诺”在 %的情况下仅仅是一种“姿态” —由于你的训斥给下属带来的往往不会是你想让他得到的“教益”,他能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他所作出的所有“适应”你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他认为你是“对的”,而仅仅是为了尽快结束这种“训斥”,结束这种“痛苦”而已。

没办法,中国人总是不能够坦率地接受对于自己的“批评”(即使嘴上认错,心里也是不服的),谁让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要面子”的民族呢!所以,如果你明知这些中国人的特性,却偏偏要用猛烈的炮火去“挑战”它的话,我敢保证你不会有什么收获。不止如此,你的收获很有可能是负数(遭下属厌烦乃至嫉恨—想想三国时张飞是怎么死的吧!)。顶多能让你满足一下“训人”欲,并通过这种“训人”欲的满足享受一下“支配者”特权的、变态的快感而已。验证这一点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是中国人就行。你只需把你和被你训斥的下属的立场在虚拟世界里“调换”一下就可以。想象一下那个被训斥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是否会“心服口服”,大呼“真受教育!”—就可以了。

正因为如此,出于一切“务实”的考虑,对于中国人的管理或教化,最好是用“表扬”或“夸奖”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最符合中国人“要面子”的国民性的,因此也就是最容易“见效”的方法。同时,如果你实在按捺不住想享受一下当“领导”的快感的话,偶尔训斥一下下属,小小地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这种训斥的“实际效果”可千万别抱任何幻想。否则你就是天下第一号的大傻瓜了。但遗憾的是,同样是出于中国人“要面子”的心理,抑或是一种“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从“受虐狂”向“虐待狂”转变的心理?中国人一旦当上了“领导”后,往往就会立即忘掉自己当员工时接受上司训斥所受到的“伤害”与“痛苦”,变得更加喜欢(或炫耀)“训斥下属”的权利。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几千年这种“面子”的循环、争斗与挣扎中学会了种种“虚伪”的伎俩(也许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存技巧”?) —比如不敢承担或推卸责任、比如极为擅长找借口替自己开脱、比如极其忌讳说“真心话”、比如极其善于(哪怕发自内心的厌恶,但仍然善于)勾心斗角……最终的局面就是:每个人都有无数的面具,但是每个人都试图去看穿别人的面具。彼此互相揣摩,相互猜忌,永远不会也不能真正地实现有效率的“沟通”。因此也就永远都能找到“混日子”的最佳理由,永远视“得过且过”“无过便是功”为最佳“生存哲学”……这样的“恶性循环”能带来高效的“执行力”才是活见鬼。

既然这样,就干脆丢掉那些毫无用处、自欺欺人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骗人的把戏吧!既然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国人更重视“面子”,那就“从善如流”、顺势而为,大胆地采用“表扬”、“夸奖”与“鼓励”的方法吧!要知道,作为一个领导,你的一个“否定”的评价对于下属而言往往是致命的—你可以在瞬间摧毁他(她)所有的自信。因此你一定要慎重,慎用“否定”式评价。你一定要明白我们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可以坦率地接受自己“负面”的东西。哪怕他在嘴上这样说,你也千万别信,你的任何否定性的评价都会毫无疑问地给他带来痛苦与挫败感,使他很难重新站立起来。记住,别看中国人在嘴上总说“拿得起放得下”,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连1 %都没有。

反之,作为一个领导,你一定要明白你的下属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你“肯定的”评价,你的一句“夸奖”,有可能让他一整天(甚至一个礼拜)都感到精神百倍!扔掉你那无谓的“显摆一下领导权威”的猥琐心理吧!当你能够做到认真发现下属的每一个哪怕极为细小的进步与成绩,并能适时地、毫不吝惜地奉献上你真诚的“赞美”与“鼓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快就会拥有一支充满激情与战斗力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而你却吝啬了这么长的时间!

同类推荐
  •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经典成功之道:用人之道

    本书从用人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运用社交媒体创造一个赢得注意力的平台则是成功的关键。新媒体技术已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一切。如此简单、如此快速,真正的竞争是获取那些有可能购买你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注意。在如今这个日益喧嚣的世界中,如此低投入,如此的巨大成功,这是全球第一部让你的个人品牌、产品营销和服务迅速实现一夜成名、万众瞩目的奇书。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赢取话语权、怎样把滞销变畅销的分步指南。无名之辈也可以获得声明,成名要趁早,大赢特赢!他将告诉你一个很多人都不注意的秘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真是前所未有!
  • 销售沟通术

    销售沟通术

    十年积累,提示成功奥秘;一书在手,成就销售高手。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就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销售人员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客户是永远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服务的59个满意法则

    由于客户服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本书的侧重点不在于理论的梳理,而是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案例并重,本书为从事各个行业的客户服务工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技能和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除了理论点评外,更设计了大量的服务场景和实例,内容生动、真实、有趣。描述了这些行业客服人员有可能会遇到的服务难题及应对方法,将这些案例集中在一起,并予以适当的点评与指导,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客户服务人员的要求。
热门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孩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孩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凡人修真

    凡人修真

    一个资质差的与修道几乎无缘的男孩,一次偶然的机会,拜一个奇能异士为师,被这位高人改变了体质,又通过自身的努力修炼,开始了自己的逆天旅途,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传奇神话!
  • 战友老姜和夏天

    战友老姜和夏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营养主食面点精选128例

    营养主食面点精选128例

    花样主食轻松做、百变面点巧上手,手把手教您做好吃又健康的营养美食!调一碗好吃面、炒一份喷香饭,做一份精致点心。丰盛花样主食“秀”餐桌,让全家人都吃得健康、吃得满意。
  • 亲爱的,我们复婚吧

    亲爱的,我们复婚吧

    {这是一部叙写当代都市婚姻成长的小说}如果把人生比喻一场戏,那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爱情的宣言,没有说一句再见,偶像剧里的画面竟然会真实上演,在爱与被爱中激情且又极力的挣扎着。她为了与深爱的男友重逢,草率的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背叛,使原本基本感情不深的婚姻摇摇欲坠,精神上的折磨,让深爱她的丈夫有种撕心裂肺的痛。离婚后他如同一双隐形的翅膀默默守护在那一方,执着的等候是否能让她回心转意?婚姻,最悲惨的婚姻莫过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却浑然不知。我喜欢读悲情文,但我不希望我笔下的结局亦是悲剧,不管中间情感有多么的复杂,我还是希望付出全部的人,得到属于自己的爱。但对于本文。。。。。。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她是皇城脚下的纨绔女混混,容颜倾世,风华正茂!他是睥睨天下的狂妄邪尊,偏生将她捧于掌心,细细安放!她狂,她傲,她嚣张跋扈;他疼,他宠,只为她一人。“只要迷儿想要,我便给!江山为聘天下为媒又何妨?”“万千独宠皆有时限,这般信誓旦旦以往同哪个姑娘说过了?”“此生只迷儿一人,只要迷儿不离,生生世世绝无时限。”不日,他却亲手将她送至他人手中。“迷儿,我知错了。”“想要我原谅你,除非你在这儿跪到我满意为止!”纤细食指刁蛮的指着地面。门外:“男儿膝下有黄金,尊主连皇帝都不曾跪过,怎会跪姑娘?”“我们老大乃无价之宝,岂是区区黄金能够比拟的!”她可否比拟黄金,只有门内两人知晓了。
  • 车祸

    车祸

    方晓,31岁,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本职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超级童养媳

    超级童养媳

    写在卷首:本文一对一。一帘幽梦,刹那重生。花闲本为俗世中芸芸众生之一粒凡夫俗子,没成想,前世平凡似尘如她,竟应了心比天高,命薄如纸之悲怆俗语。因天时地利人和而获转世重生为异世花家九小姐。因有方家道士之预言在先,未出生之时便将花颜两大百年世家情牵一处,出生满月即获隆重大婚,结两家秦晋之好,一时成就方圆数百里之佳话。活着是一种修行,花闲想,或许这就是她修行29载所得之正果,因果循环,无所谓生,无所谓死。死去与重生只是时空的正常变迁。她想有个不一样的重生。此一世,只做闲人,只做懒人,只做俗人,只做寄生虫,只做二世祖,只做地主婆…场景一:花闲满月,次日大婚。脸还没来的及红呢,花闲突然感觉到嘴上湿湿的暖暖的柔柔的,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嘿嘿,阿娘,你看小娘子嘴角都流口水了,我给她擦擦。”颜子君后知后觉,小心翼翼的跟母亲解释。颜母不禁莞尔。“儿子,我知道,你是因为手上脏才用嘴的。”“嘿嘿,阿娘真聪明。”场景二:抓周。花闲被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玩意严严实实围在了中间。她站起小身子,摇头晃脑,煞有介事。伸出手,抓了一只毛笔,塞进了胸前夹袄中。众人摇头,女子无才便是德。再伸手,抓了一把五颜六色的丝线,又塞了进去。众人顿感欣慰,果然女子爱红妆。三伸手,一颗小金子,小心翼翼塞进了右边袖子里。众人慨叹,此女必贪财。欲再伸手,手中不知被谁塞了一把微型木质古筝。她凝视一番,塞进了小相公的怀里。转身,小手心里,又突地冒出来一快玉质小棋盘。美玉在手,思量再三,终还是笨手笨脚挂在了大她俩月的侄子颜彦的衣带上。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花闲猛的扑向身侧,起身,一把小型长枪已经被她急急塞进了左手袖子里。之后,花闲潇洒转身,迈开蹒跚小步,自行爬上床,呼呼大睡。众人皆倒。场景三:颜家小辈一字排开,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十一,老十二。只听一声锣响,“咣…”八岁的小花闲手拿铜锣,吆喝开了“好啦,大家都站好,站好。本小姐现在要宣布一下比赛规则…”“前三名均有幸成为本小姐的名誉教练,每人教我一招看家本领。另有奖品:状元奖励闲儿兄妹装系列长衫一件。榜眼,奖励闲儿香囊一个。探花,奖励闲儿桃花系手帕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