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400000019

第19章

天渐渐热了,身上自然衣衫减少,腹中胎儿却在长大。此消彼长,肚子自是越发大了。我也越发地怕见人,除了永璘在时拉我出去走走,更是从不擅出。奇怪的是胎儿总是不动。三哥说许是开始时保胎保得厉害,所以有此现象,但胎儿既在长大,当是无碍,只嘱我耐心等候便是。永璘是个男人,本来也不大在意这些小事,又极听得进三哥之言,故而也不以为异。我却暗暗心急,只怕孩儿已受到了伤害。

这日午后,我小睡了片刻,正要找些东西来消遣,永璘差小顺子来叫我去爱晚亭侍驾。我略收拾了一下自己,便随他前来见永璘。

永璘端坐在亭中,面前的石几上放着新鲜水果莲藕,正微笑倾听一个人讲话。我进去向他微一蹲身,他只轻轻点头,用目示意我坐下,并未开口,我便在他身边坐下来,仔细打量那个说话的人。

只见他身穿七品的服饰,不禁微有诧异,虽然偶尔也跟永璘见过一些官员,但那都至少是正三品以上的大员,如此便服见七品的倒还是第一次。看此人其貌不扬,个子也不高,还蓄着两撇鼠须,说起话来那两丛小胡子便一扬一扬的,极是逗人,心下忍不住想笑,便微微别转了头,去看永璘。

永璘穿着鹅黄八宝团龙褂,头戴轻冠,脚踏登云靴,临湖微风徐来,撩起他的衣衫,他的人却纹丝不动,安若泰山。他原是极怕热的人,虽在风口,也已是额上沁汗,也不擦一下,以免失仪。我伸绢替他轻轻拭了,他也冲我感激地一笑,又回到说话人的身上。我见惯了他这幅安稳坐姿,那是他小时候宫规训练出来的。浏阳王也是一样。可以稳坐两个时辰一动不动,连我都佩服他的定力。一心在他身上,也就不去理会那人在说什么。

永璘年轻英俊潇洒,莫说是皇上,就是个贵家公子,走到街上也是会有女子报以侧目,宫中女人对他倾慕,讨好就更不奇怪。他不象大哥那么古板,也没有三哥那么无拘,从小的教育,使他一言一行都保持在适度之中——适度的微笑,适度的嗔怒,适度的垂青,除了在我面前,其实外人面前很少失态。即位时他尚年幼,父母又去世得早,后宫教导一直是要老成持重,性格难免有点抑郁。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先铲除朝中顾命大臣,接着西北小捷,加上这几个月的朝后侍讲,他的气度越来越沉稳练达,那些臣子也越来越猜不透他的心思,朝中本来党派林立,因了这个缘故,也渐有散开之象,你想,皇上如宠信某个大臣,那附会者必多,因而结党,若皇上不表示宠信,那群臣无所适从,开始或会骑墙观望,时间一长,那便会各安本份各守职司,党派自然分解削弱。朝中大臣虽知我三哥受皇宠,但他只是一介布衣,既不上朝参会,也不结交大臣(至少表面如此),想投靠但顾及我家风甚严,母亲立有规矩,送贿者一律让家丁请去见官,一来二去,除了那些文人墨客,也无敢上我家投柬。我居于深宫,自是见不着,二哥成日在军中练兵,与文臣不太搭讪。大哥又远在淮阳做小令,他们知是无望的,也就息了钻营新贵之心。于我来看自是件好事。永璘的父母我没见过,只从先帝的画像上看,永璘长的似乎并不象父亲(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古时没有照相机,画的难免有人工添加的内容,做不得准),那么他应该是象母亲了。听闻当年他母亲是后宫最美的嫔妃,极受先帝宠爱,一直封至贵妃之位。因病去世后,先皇还伤怀了很久,有段时间拒不纳宠。先天父母条件既好,皇宫中又不缺吃少穿,因此永璘兄弟长得均甚俊美,个子也高,皮肤白皙如处子,加之小时遵从父命勤习骑射击,故而身子欣长秀美,本是少女的春闺梦里人,加之出身皇家,因而仰慕倾心的宫内外嫔妃贵妇也就不少。只是他兄弟均不甚好女色(大约是看多了父亲好色带来的种种不幸),所以有人伤心我是不奇怪的。世人往往以为好看的男人一定好色,其实未必尽然。永璘见惯了宫中女子争宠邀媚的姿态,对母亲又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内心里实是厌恶好色之人(对我是例外,我对他好色是从来不避讳的)。嫔妃们不知他心思,一味地讨好他,反而让他疏远(对我也例外,我的讨好他一向视若真心)。在他心中我自是不同的,因我家人其实都不愿我入宫,也不靠我求得功名富贵。我二哥甚或以为皇帝只会让妹子更不幸,以他们三兄弟之力,我不入皇宫会嫁得更好,所以永璘对我放心得很。他甚至愿意放下帝王之心来讨好我,这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使他深深沉迷不能自拔,我当然就更视皇恩若寻常了。

“士达,用点茶。”永璘的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收回神,我收回神,看他端起茶盅,便知那人已讲完,那人却道:“适才娘娘进来,微臣未曾参拜,请皇上容臣参拜后再领赏茶。”说着,口称“臣庄士达叩见德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我才知他是修图志的庄士达,听他称得奇怪,忍不住卟哧笑了出来。一来是一般大臣见了我都会先停下来参见后再继续说话,二来他们参见时只称“臣XXX叩见德妃娘娘”,在后加了那么多千岁的倒是第一次,很有点象戏台上的戏文了。大概因他品轶太低,不知宫中常礼,这才闹出了笑话儿。

永璘也笑,一边叫小太监扶他起来,一边道:“见德妃娘娘只须参见即可,不必称千岁。”哪知这小老儿道:“臣知道宫中礼节,因臣讲得久了,恐皇上听多厌烦,加上刚才德妃娘娘来臣未依礼先行参见,故而才开了个小玩笑,博帝妃一乐,还望皇上不要怪罪。”我这才觉得这小老儿甚是有趣,并非如先前想的古板死硬,重新打量着他,道:“皇上宽仁,从不因此等小事罪人,庄卿不必害怕,坐下喝点儿茶吧,说了那么久,也该口干了。”他恭敬地道:“臣谢皇上,谢德妃娘娘。”这才坐下喝茶。

大约说的确是口干,拿起茶盅一饮而尽,太监宫女都偷笑,永璘却似乎甚是爱惜他,道:“难为你说了那么久,刘全,把朕的茶拿过去给庄卿。”刘全拿了永璘的茶放在庄士达面前。“臣谢皇上!”他叩了头,接过盖碗又是一饮而尽,我怕他空腹饮茶伤胃,忙叫宫女拿了点心和井水湃过的酸梅汤跟果子一大碗给他,对他道:“这是井水湃过的,不是太凉,极是解渴,但也要徐徐饮用,不然伤了胃气就不好了,点心也慢慢用着,甭着急。”“臣谢娘娘!”他叩了头,起身时眼圈居然红了,低头吃点心喝酸梅汤,也斯斯文文的,再不如刚才那般鲸吞牛饮了。刘全重新沏了茶放在永璘面前,永璘怕庄士达在他面前吃东西不自在,故意不去看他,拿了几份奏折批改,我则在一旁为他打扇擦汗。

一时庄士达吃完,叩头谢恩,永璘才放下奏折,仍叫他坐了,道:“你的奏折朕看了,写得不错,所奏也切中时弊,本来要让你修完图志再回朝的,这样看来是屈才了。朕随后便有恩旨给你,你回去后整理整理手上的差使,准备着入朝侍驾吧。”“臣谢皇上隆恩。”他又跪倒,太监宫女再度偷笑,我回头地瞥了他们一眼,含着警告。这个人虽其貌不扬,却不可小看,他道:“臣愿先修图志再入朝侍驾。”永璘淡笑挥手:“这事不用议了,朕已定了。”看他似乎不甚明白,叩头又要再请,我遂笑道:“庄卿忠心自然是好的,只是勘察修撰图志是件大事,也是个大功劳,庄卿敬业勤谨,皇上也很爱惜,调你入朝侍驾来一是嘉奖庄卿功业,二来是不忍见爱卿在下头奔波辛劳,三来么,想必庄卿也听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皇上爱庄卿之心甚深,日后是要大用的,不忍被人半途折损,庄卿留些功劳于人一来显得大度,二来为自己少树了些敌人,三来也顺了圣意,想必庄卿能体悟圣上的一片苦心。”

庄士达怔怔听完,拜伏在地,道:“臣叩谢皇上不世之恩!”说到后来声音已是哽咽。我有些恻然,这是个老实人,永璘依然淡笑:“庄卿起来吧,只消日后尽忠国事,朕心已是甚慰,这头么,倒是不必嗑那么多了,不然朕的这块金砖就要换新的了。”说得庄士达甚是不好意思,讪讪地站了起来,摸了摸头。永璘道:“你去吧,日后朕再与你畅谈你修撰中的见闻。”庄士达谢了恩退出去。

永璘方才伸了伸腿,站起来走了几步,活动了一下手脚,复又坐下,搂过我的肩,低问:“刚才你出神地在想什么?”原来他都看见了,我脸一红,道:“没什么。”“欺瞒朕。”他点点我的鼻子笑:“朕都看见了,你一时叹一时喜的,定是想起了什么事,快老老实实地告诉朕,不然朕罚你打手板子。”“真的没什么,”我低低道:“就是想起了皇上的一些事而已。”“是么?”他道,有点怀疑,但旋即又笑了,道:“随你吧,朕这几日事多,也管不了你了。”放开手来,拈起一枚樱桃放入口中,慢慢嚼着,我道:“皇上听得累了,臣妾吹一曲笛子给皇上解乏可好?”他点点头,我叫人取来笛子,拭了拭音,他以手支头,微合了眼,我细细吹了一曲《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见他不语,似有微酣之意,便放柔了笛音,吹了一曲《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限却休。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是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转成《浣溪纱》:更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湖,离魂入夜倩谁招?

“唔,”他应一声:“好是好的,只是有点悲凉了,换一首。”眼都未睁。我轻问:“皇上要听什么?”“不要柔靡的,不要伤春的,”他道:“拣一首清新一点的,吹吧。”我应:“是。”横笛唇边,吹道:“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相问,人不见,数峰青。”

他嗤地笑了,睁开眼来,道:“你终于脱不了伤怀的路子,拿来,朕吹给你听。”我递上笛子,他试了音,吹奏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我轻轻击掌,道:“好!”话音未落,西南处一声笛音飞来,道:“一千顷,都境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十里快哉风。”却正是这词的下半阙。永璘早已停下笛子静听,听着听着唇边浮起笑意。

一曲吹完,四下静寂,过了片刻,那笛声又起,却转成了《金缕曲》:“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衣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绕赵州土,谁会成此生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在此同时,一个人白衣翩翩,横笛而来,风卷衣袂,态拟神仙——却是三哥萧子风!难怪刚才永璘笑容那么奇怪,定是已识出三哥的笛声。他上半阙吹完,随即停下,永璘的笛声已冲霄而起,接着和道:“共君此夜须饮醉,且由他,娥眉谣琢,古今年内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自些两曲既完,如行云流水,绝无滞碍,虽是两人合奏,却如一人独奏一般,配合得妙到毫巅。我又惊又喜,永璘告诉我三哥去云游,我只道又要一年半载,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叫了声三哥,他微笑点头,永璘道:“坐!”三哥在前坐下,我推过自己的茶水,他饮了一口。永璘问:“如何?”三哥点头:“尚可,无妨。”我才知他是为永璘办事去了。瞧两人的神色,定是有什么秘密。我也不想知道,也不想问,只道:“三哥,有冰镇的西瓜,你可要尝一点?”他道:“太麻烦,有绿豆百合羹吗?拿过来,我有点渴。”我让人拿了冰镇的绿豆百合羹来,他很快饮完,放下来。永璘笑着吩咐:“再去给三公子盛一碗。”三哥摇头,道:“不用了。”

永璘一直微笑打量着他,道:“辛苦你了。朕又欠你一份人情。”三哥笑道:“士为知己狂!”永璘笑容更深,道:“早上皇祖母想稚奴了,叫朕下午有空带了去看看她老人家,你也一起去吧。皇祖母见了你这样子,准定开心。”三哥笑道:“你们一家祖孙同乐,我夹在中间算什么?我先回去沐浴,看望一下家人,等你忙完了,咱们再叙。”永璘道:“你急什么,既然回来,自是有的见的。皇祖母自见过你后,也常跟朕几次提到你,要朕带你去陪她老人家说说话呢。一会说完了,你去朕那儿沐浴更衣,一起议议你办的这事儿。刘全——”刘全忙过来,永璘道:“你亲自去一趟萧家,跟老夫人请个安,就说萧子风已回京城,朕留下他有点事情要办,请她安心。事一办完朕即会着人送三公子回去的。再将西域贡的哈密瓜带几个过去,给三公子的家人尝尝。”刘全应声是,急步走了。永璘伸手扶起我,对三哥道:“走吧,还等着朕着人八抬大轿抬你不成?”三哥笑着立起来,道:“皇上跟小妹处久了,别的不知道,这任性霸道可是越学越纯熟了。”我们都笑,自不会拿他的话当真。

永璘怕我走得累,叫人使凉轿抬着我,自己却和三哥走在轿边,嘀嘀咕咕地不知说些什么,我对两人的“密谋”早已见惯不怪,只管自己合目养神。

到了太皇太后的宫门口,轿子放下,我下了轿。先理了理衣服,走到永璘和三哥跟前,帮他们整肃了衣冠,三人才一起进去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正坐着看经,永璘跟我参见了,永璘道:“皇祖母,你瞧孙儿带了谁来?”太皇太后头也不抬,笑道:“皇上又遇到了什么可心意儿的人了吧?我老了,怕见人,皇帝不必总惦记着逗我开心。倒是上次见的德妃的哥哥,叫什么萧……”一时想不起来,永璘笑着提醒:“萧子风。”“是了,萧子风的,那孩子长得好,人也有趣,也还罢了。别的人,让他们陪着皇帝玩儿吧。”永璘笑看着三哥,眼中的意思道:如何?我说的不错吧?

三哥走上前,跪下叩头:“臣萧子风叩见太皇太后!”他一向跟永璘都自称在下,这会儿倒自称起“臣”来。古怪!

太皇太后听是他,放下了书,抬头打量着他,笑道:“是你啊,我道是谁让皇帝这么高兴呢,走近点,让我细瞧瞧。”三哥走上前,太皇太后细细打量他,一边微笑点头,道:“好,真个是玉树临风,象人家说的那个翩翩浊世佳公子了。最近都陪着皇帝做了些什么啊?”三哥笑着回禀:“回太皇太后,臣德薄才微,蒙圣上特恩,也不过陪皇上弹弹琴,读读书而已。”太皇太后点头:“大户人家往往有清客相公,咱们皇帝如今也得了个相公伴读了。刚刚听得好笛音,是你吹的?”三哥微斜眼笑望着永璘,永璘道:“是孙儿跟子风合奏的。”“唔——迥乎有异,清新高昂,有如天簌之音。”太皇太后看着二人,喜动颜色,道:“也只有你这份心境吹的来——皇帝今儿兴致倒好。”永璘笑首道:“听庄士达说了两个时辰的编撰图志的事,孙儿有点乏,德妃为了给孙儿解乏拿了来吹的,倒引出了孙儿的兴致,没想到惊扰了皇祖母了。”太皇太后道:“吹得甚好,他们(指着左右宫女太监)都跑出去听了呢。皇帝虽是勤政,也要有张有弛,闲时弹弹琴,读读书也是好的。别一味埋首案牍,伤了身子就不好了。”“是,”永璘道:“谢皇祖母关心。”我捧住肚子,站得久了,有点吃不住。“德妃去坐那儿给我抄一部金刚经吧。”她虽未看我一眼,却似什么都已见到,对我道:“让你哥哥跟皇帝陪我说说话儿,我也听听山海经。”我微一蹲身,道:“是。”迟疑一下,问:“太皇太后要臣妾用什么字体抄经?”她想了一下,道:“你那本华严经用什么抄的?”我回:“隶书!”“便用那个,字写大些,我老了,字小了看不清。”“是。”我答应。慢慢走到桌前坐下,宫女上来研墨铺纸。我坐着休息了一会儿,仍站起来抄经。

那边三人喁喁低语,那熙熙融融的场面倒象是祖孙三人在共聚天伦。三哥本来见识广博,加之巧言如簧,又诚心要讨太皇太后欢心,说得平时不太动颜色的太皇太后也不时发出笑声。我自然心中开心,一边抄经,一边默默念诵,忽觉腹内震震,似有动静,遂停下笔,却又没有了。许是自己人日夜想的太多的幻觉吧,也没多做理会,仍继续抄写。

太监来回几个太妃太嫔来看望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对永璘三哥说了几句什么,就独个儿出去接见。这边两个人走到案边,叫人铺纸,提了笔,互相看看对方,又笑了起来。只听三哥道:“你是皇上,你定吧。”我半晌没听见动静,忍不住转头,见永璘凑在三哥耳边嘀咕,三哥含笑听了半晌,点头道:“甚好,便是这样吧。”提笔沉吟片刻,随即落笔如飞,永璘却负了手在一边看。我站得久了,坐下来休息,察觉腹中蠢蠢欲动,忙叫:“皇上。”永璘转过头来,我向他招手,他方缓缓走过来,脸上犹带着醉意的笑,问:“怎么?”我手抚腹上,以眼示意。他并未明白,笑看着我不动。我笑嗔:“傻瓜!”拉过他的手放在腹上,他眼中始是惊奇,然后嘴角慢慢漾开一丝笑意,回头对宫人道:“你们都去外头侍候吧。”宫人纷给退出,他低下身来,手放在我的腹上,道:“晚上朕上你那儿去,备两坛子好酒,朕带你三哥一起去。”“紫金醇倒是有的。”我道:“只是三哥留晚了不好。”“无妨,”他笑道:“朕待会儿求求皇祖母,以祈祷布道之名留晚一点,若不是碍于宫规,朕真想与他抵足而眠呢……”“皇上,我画好了。”三哥朗声道。

永璘直起身,转身要走,又忍不住伸手轻轻按了一下我腹,里头的胎儿活泼泼给了一个明显的回应,他呵呵笑着转身走回三哥身边,三哥问:“何事龙颜大悦?”永璘凑在他耳边低低同语,三哥看看我笑笑,道:“好当把酒庆欢了。”永璘当然高兴这个一语就猜中他心事的人,道:“朕已跟稚奴说了备下酒,晚上咱们一起去上元宫。”三哥道:“我不喝杏花醪,梨花白之类的。”“知道。”永璘笑:“给你备了紫金醇。”三哥方笑了。永璘提起笔来,看了看,落笔如风。

我好奇,走过去,只见他俩合画了一幅画。青山如黛,山中依稀庙宇檐角,一条小山路逶迤而也,直通山下,半路上一个白头老翁羽冠鹤氅,徐徐而来,山脚下,一个人正在向樵夫问路,樵夫手指山上。笔风清新飘逸,禅意似欲破纸而出。我不由轻声道:“好,是《深山问樵图》么?”三哥白了我一眼,道:“你怎能的眼力如此之差?”提笔落款:寻仙遇寿图!这是在拍太皇太后的马屁了。却妙在不着痕迹,笔风又如此脱俗,一时之间倒也遮掩得过去。我掩嘴暗笑,三哥奇思妙想,当真不落俗臼。说话间,永璘润色已毕,放在笔来,看了看,颇满意的神色。“皇上,”宫女进来禀:“太皇太后请皇上带同德妃娘娘、萧公子出去看稀罕物呢。”永璘笑笑:“什么稀罕物儿?皇祖母什么没见过?还有什么稀罕物能惊动她老人家?”听口气浑不在意。小宫女笑嘻嘻地道:“后院海棠树下长了个紫壳的东西,开始谁也不认得,后来有人说是灵芝,太皇太后正带人在看呢。”“噢?”永璘方有点神色震动,扶住我道:“出去看看。”

走到外面,一群人奉着太皇太后叽叽喳喳地围着海棠树在看。见了我们,宫人都跪了下来,闪出一条道儿。太皇太后对我们道:“真是稀罕,皇上来也瞧瞧。”永璘扶了我过去。

果然,海棠树下,倚着一只紫红色半云装的东西,约有巴掌大小,鲜亮鲜亮的,果然是一枚紫芝。永璘道:“此物出于皇祖母宫中,实是祥瑞之兆,孙儿恭喜太皇太后福寿绵长!”说着跪下来,他这么一来,当然所有人都附合叩头,齐声祝寿。我扶了腰也缓缓跪下叩头。永璘搀起我。太皇太后看向我身后,问;“萧公子似有话要讲?”三哥笑着道:“芝兰于室!”我心中一动。“好。”太皇太后微微点头,扫了一眼我的腹,道:“说不定应在德妃身上呢。”照此话意,此胎当为女。我看了永璘一眼,他笑岑岑的,浑然未觉。心里不由叹口气,他一心盼着皇子,若是公主,他必要失望了。

太皇太后宫中的总管太监方正德道:“太皇太后,奴才奉了它供在菩萨面前吧。”我忙道;“不要!”太皇太后看向我,问:“德妃有什么高见?”我道:“臣妾不敢,只是臣妾想,难得此神物出现,若轻易损毁,一来可惜,二来也有伤天和,不如仍让它慢慢长着,小心护持,敬菩萨贵在心诚,东西倒在其次,太皇太后向来尊佛敬道,菩萨必会知道太皇太后之心,再说,若为了敬佛而知伤生害命,倒违了本意了。”太皇太后看了我片刻,道:“你说的甚是。”回头对方正德道:“就照德妃的意思办吧。”说着回宫。我看她不动声色,不知这番话是否得罪了她,心中大是惴惴。永璘问:“你不舒服么?怎么手心全是汗?”我低低道:“我怕是得罪太皇太后了,若待会儿太皇太后怪罪,皇上替臣妾担待些个。”他擦擦我额头上的冷汗,安慰道:“这你放心,朕当然替你担待的。你别多想,她没不高兴,看把你吓的。”扶了我进宫。

太皇太后看了永璘三哥的画,眉间方有了一点喜色,道:“难为你们了,画的好也画得巧。”三哥道:“是皇上的主意,也是皇上润得色,臣不过附翼而已。”太皇太后耽了永璘一眼,笑道:“皇帝真的懂事了。”坐了下来,抬眼看了我一眼,问:“德妃不舒服么?气色怎能的如此之差?”我跪下,道:“臣妾刚才言语造次,得罪了太皇太后,请太皇太后责罚。”心里又急又怕,差点哭出来。“叫你别这么跪的,你总是这样。”她轻叹一声,道:“皇帝扶着德妃一点,都坐下来。”

永璘扶了我坐下,责备地看了我一眼。太皇太后缓缓地道:“我没怪你,你说得很是,是得了真道的人,我之所以有点不开心,是想到了你。”我?我奇怪地看看她,我怎么了?

宫中静静地,谁也没说话。过了好久,太皇太后道:“德妃——我随着皇帝叫你一声稚奴了。”我应:“是,恭请太皇太后训诫。”她道:“稚奴,打你第一天进宫起,就投了皇帝的缘份。如今在这宫里,你的容貌、性情、才学、品行都是顶尖儿的,皇帝也私下跟我说了几次要立你为后,我一直没答应,不是觉得你不好,相反的,是觉得你太好了,反怕一下子给你太多替你折了寿数。这宫里我待了四十年了,冷眼看去,除了皇帝的生母跟你有几分相似外,其他人确乎比你不上。但孝懿皇后只活了二十四岁。”永璘的脸一下子黯淡下来,微微将目光转向别处。我心中疼怜,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太皇太后道:“她的心也是太善了,看谁都是好人,唯其如此,先帝当年才特别宠她,没成想这反倒害了她,给他种了祸。如今看起来,皇帝待你之心跟先帝待孝懿皇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自小倔犟,凭我怎么劝,也是改不了的了。所以我一直压着你的妃位,为的就是怕重蹈先帝当年的覆辙,可如今年看来却是无甚效用,皇帝——不懂事啊。”

永璘眼中噙泪,道:“皇祖母殷殷爱护之心,孙儿明白,孙儿惹皇祖母不开心,小儿不孝!”太皇太后没理会他,对我道:“我原本以为你中介一时媚惑皇帝,邀个宠卖个乖什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清楚了,所以也不来管你,如今看你行事,听着平儿的日常回话,再看看你哥哥的样子,才知你本性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为了皇帝,我也不能不护你周全。”转头冷眼扫了一下宫中侍候的宫女太监,厉色道:“今儿在这里说的的话,谁要是敢出去漏一个字,仔细我剥了你们的皮,将你们的家人发送披甲人为奴!”宫女太监吓得全跪了下来,称不敢外泄。她并不理会地下的宫人,看着窗外,慢悠悠地道:“你素来躲在宫中不惹事儿,这很好,你过口的东西有皇帝着人把着,我也放心。只是你这性情儿,得改一改,不能一味让着人,委曲求全,该尖刺儿时候还得尖刺儿。”我心中一动,她几次目光都望向西边,那是皇太后宫室的方向,以前没注意,如今才隐隐觉着,她和永璘对皇太后都似乎有点儿——不大亲近。“我听说昨儿傍晚你在宫边散步,遇到玉妃了?”她直接问。“是!”我答。永璘怒目我:“怎么没听你跟朕说?”“皇帝!”太皇太后警告地叫了他一声,永璘悻悻收回目光,我低低道:“偶然碰到的,也没说几句话。”“她尖刺了你几句吧?”太皇太后道:“话中还提及了皇帝,多有不堪,是么?”我赔笑:“昨儿的事臣妆也记不请了,太皇太后恕罪。”永璘抽回手,脸色蕴怒,显是对我生了气。我满心委屈,低着头。三哥一直没说话,此时忽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永璘跟着狠狠地道:“不错!”太皇太后叹口气:“你不想说就算了,反正事儿也过去了,你自己个儿多加珍重吧。皇帝回去也不要怪德妃了,她是这样的性子,让她安安生生过几个月生下这孩子,别招她生气。”永璘应:“是。”脸上却甚是不情愿。“子风。”太皇太后道:“你陪着皇帝德妃回宫,劝着皇帝一点儿,今晚也不必回去,跟皇帝睡吧,就说我说的,皇帝最近身子欠安,得有个有道之士替她唪诵消灾。”虽是随口所说,却与永璘的想法不谋而后,永璘的脸上有了一丝舒缓。“你们去吧。”太皇太后挥挥手。我们起身告退了出来。

我不敢再坐轿,走到永璘身边,拉他的手,他用力甩开,大步向前,三哥在身后扑哧一笑,我不由尴尬,当着这么多人,他从没让我这么下不来台。三哥走上来,挽住我的手,低低道:“他是真有点生气了,你别怪他——你自己也是,位份比她高出许多,还这么忍她,也太懦弱了吧?”我委屈之极,道:“我还不是为了腹中的孩子?不想给她捏住把柄去生事。怎么你们全怪我?”“瞧瞧,我不过白说了两句,你又急了不是?”他伸指替我擦去泪,道:“好吧,我不说了,你去哄哄他,去啊。”我只好紧走几步,走到永璘身边,叫:“皇上。”他转开头不理我。三哥笑道:“怎么,夫妻吵架是这样子的嘛?在下倒是少见多怪了。”永璘头一拧,不理会三哥的话。三哥示意我退到后面,走到永璘身边低低耳语,只听永璘冷笑:“她自个儿不爱惜自个,朕有什么法子?”三哥又说了几句,他竟大怒:“别总拿朕的皇儿说事儿,今天朕就连妻儿统统不要了,看谁能拿朕怎么着?!”一抬脚上了御辇,绝尘而去,三哥苦笑,看着他的背影,喃喃道:“看不出,他的龙性还真大。”转头看看我,又轻轻叹口气,道:“你先回宫吧,我去看看他。”我想叫住他叫他别去,只见他跃身而起,几个起落人已不见了,我只好独个儿回宫。

闷闷地一下午,也不见他们过来,想是不会来了,我叫人将准备好的酒菜送过去,关上宫门草草用了膳,上床睡觉。

同类推荐
  • 萧萧落红

    萧萧落红

    她是不幸人,却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她成了当今天子的妃子,却在洞房花烛时,用剑指着他的脖子,不允许碰她。为了共同的目标,她从他的床上,当着妃子的面将他拉走。她对他说,他若爱她,就要让她独冠后宫,她若爱他,必要杀尽他后宫佳丽。一切的温柔背后,竟又是一个阴谋,互不信任,她一次次陷入危机,心一次次被伤。她,又杀了他最敬重的人。踏入江湖,她是神秘组织的接班人,叱咤风云。再见时,却又是刀剑相向,她要的爱太强烈,他是否给得起,他要的爱太虚幻,她是否会相信。最想要得到,却最害怕失去,最容易想起,也最容易忘记,她说爱上她便是万劫不复,最后谁才是那个万劫不复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爆囧萌妃:王爷别急嘛

    爆囧萌妃:王爷别急嘛

    当现代女主穿越到古代花痴草包女身上。惯有的情节是这样的:女主万能大逆转,光芒万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医毒武艺无所不能,亮瞎所有人狗眼,再成为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而当她穿越过来,现实却是这样的:弹琴——你杀猪啊?跳舞——你当猪啊?眨眼——你个猪痴啊!
  •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鹤雪,羽族最秘密的杀手组织,成员皆是羽人,而且是修习过鹤雪术随时可以凝出羽翼的鹤雪士。他们从未失过手,是天底下最好的空中神射手。当然能请得起他们的人也绝非等闲,但他们从不参与战争。舞夕羽看着南青言慢慢走近自己,他能接受她吗?毕竟她曾经杀死过他心爱的人啊……
  • 一品悍妃之皇上请滚

    一品悍妃之皇上请滚

    她记得母亲说过,男人的爱是最飘渺的。她以前就爱过一个叫王生的男人,那个男人对她又柔又怜,可最后知道她是妖后竟然就要杀了她……她说:“红妆,你可千万不能轻易把心交出去!”红烛乱,芙蓉帐,那个大雨漂泊的夜晚,她就守在婚房外,听着屋内鸳鸯倒凤,心麻木了。他说:“你去选秀,我娶丞相之女,万事自有担待。”野心的前朝太子,篡位将军之子还不够,欲要复国谋天下。她初进宫,天子翩若惊鸿,他说:“你笑,我为你坐拥江山,你哭,我为你倾尽性命。”烽火戏诸侯,他宠她捧上了天,可偏偏有人言:皇后非女儿身,天子榻侧竟然同又欠,究竟被胁迫还是示威天子……深宫,一段段阴谋在黑夜的掩护下进行,江山美人,他与他如何选,他与她又如何选。冥冥之中,红妆似乎又见到那日的穆青为博她一笑,亲自点燃烽火台,她笑!忽又听宫人喊:“不好啦!镇南王造反了!”
  • 庶女就要狠

    庶女就要狠

    玉玲珑,无依无靠的庶女一枚,只因嫡妹中毒需要至亲之血为药引,便惨死在毒蝎针下;玉梅,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姐大,手段毒辣,作风狠戾,却在金盆洗手之时被情人害死,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入轮回之道——再次睁开眼睛,她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从前那个深受尊卑等级观念束缚的懦弱庶女玉玲珑,已经化身为地狱使者般令人惊恐的女修罗!大骂嫡母,暴打姐妹,连身负武功的玉将军亲自出马要教训她,都被揍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妇德妇言?姐不吃那一套!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姐妹敢张嘴开骂?把你打成瘪嘴老太!嫡母端着正室夫人的架势装13?扯烂你衣裳看你怎么装!?亲爹恼羞成怒抬手就打?一脚把你踹到大门外!不出三个月,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玉府庶出四小姐玉玲珑,虽然生得妖颜无双,却性烈如火,乃是京城第一悍女!可是恶名远扬的她,却为何桃花运接连不断?难道古代男人都这么重口味,越是凶悍如她,越是要前仆后继地前来送死?且看黑道大姐大,在古代怎么兴风作浪,活出惊世骇俗的人生!☆◆◇★☆◆◇★☆◆◇★☆◆◇★☆◆◇★☆◆◇★【片段一】“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张千娇百媚的小脸上,嫡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你竟然敢打我?”某女不屑一顾:“打你又怎样?”嫡妹又气又恨:“我去告诉母亲!”某女一脸鄙视:“告诉她又怎样?老娘连她一块儿打!”嫡妹彻底崩溃:“我要去找父亲,让他请家法收拾你!”某女不禁嗤笑:“要去就快去!老娘倒要看看他敢不敢!”◆【片段二】扫了一眼眼前装模作样的神婆,某女不怒反笑:“你说我是什么?鬼上身?”某个不知死活的神婆还在摇头晃脑:“你们可别不信!这鬼上身啊,轻则损耗钱财,重则家破人亡——”话音未落,一只绣鞋已经稳准狠地拍上了她的嘴,伴随着神婆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只见某女顺手又操起一块板砖,直接往神婆脸上招呼,顿时打得神婆逃之不迭:“你TM才是鬼上身,你TM全家都是鬼上身!”◆【片段三】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子哥,再看看堂下那桀骜不驯的某女,某夫人拍案而起,怒斥道:“你竟然连我的儿子都敢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女冷笑:“谁惹我,我就打谁!你要是不服,不妨也下场来试试!”某夫人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如此无法无天?!来人,给我拿下!”没等某女说话,门外已经响起一个冷冽的声音:“谁敢!?”
热门推荐
  • 宫心血:权倾朝野

    宫心血:权倾朝野

    “风王府公主历代皆为皇后,景世王朝的皇后皆是红颜薄命,在位不过十年光影均早逝......”风家唯一的公主自出生便要履行家族几百年来与皇室的约定。成为这王朝最高地位的女子-------景世的皇后。当风絮手断让这宫中所有人都害怕,有人暗地里说她残忍,说他冷血。即使是自己心腹宫人也毫不留情看着对方喝下堕胎药。就当风絮觉得自己的手越来越脏的时候,她遇到景尚然,那个她命中注定的人。然十年之约未到,她仍然要履行这个世代的诅咒,哪怕双手沾满鲜血——谁能带她逃脱这地狱一般的宫殿?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相公这是21世纪

    相公这是21世纪

    【此文独立成篇】让开!让开!不好意思穿回来啦!都让让!我家相公比较自恋,不小心干掉了谁,就不好了!一号相公相当腹黑,不要没事就说他丑,他会记仇的。二号相公脾气不好,基本不当人是人。三号情人,都说了是情人了,我可从不出轨,一边去。宝贝儿子——慕木。娘亲没忘了你,要不是你没事玩你爹的宠物咱也不会倒霉的穿回来呀!你好好等着,皮蹦紧了!【内容介绍】她因车祸曾经穿越,如今反穿而回,变了容貌,有了家累,可曾经她以为过去的就真的会过去吗。谁在车上动了手脚,谁又恨不的让她死。是豪门仇杀还是有人嫉妒她杨家少奶奶之位。当昔日的爱人挽着当年的好友带着她的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心里的难堪谁能救赎。再见母亲和亲人谁还能记得她,她刻骨铭心爱过的男人是否还是能勾起她的相思。“敢给老子爱别人,老子现在就把你杀了。”“冷静!我是比喻!只是比喻。”【年少轻狂】杨喵喵:他五岁没了母亲,随着记忆的增长他甚至要淡忘这个词汇,可她出现了,笑的那么漂亮。慕木:他从小就不喜欢他母亲,但他更讨厌有人和他抢母亲,这个据说是他哥哥的生物是天才是吗,来吧我看你接我几招,打死不管。这篇文的姐姐是《穿越之男女皇后》但是我建议大家看她姐姐的时候跳看就好,或者只看番外知道下大概意思,因为那是我第一篇文,写的吧很,很那个。大家也都知道啦呵呵推荐好友文:【残玉飘零】《穿越之王妃有孕》【堕落仙子】《奸臣当道》【玲珑天心】《东宫太子妃》【鹦鹉晒月】《阴毒妃嫔》【甜味白开水】《穿越之霸宠二手妻》【风之孤鸿】《狂夫刁妻》《【茶茶】《我们离婚吧》【79049601】:鸟巢2开通呵呵鹦鹉的圈子:http://m.pgsk.com/今日看点《皇后》中的子墨
  • 淡定王后不争宠

    淡定王后不争宠

    美丽的公主身骑白马,嫁的却是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哥哥,当鲜血染红了嫁衣,当爱人成为陌路,唯有让烈火燃烧真爱。
  •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历史见证(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特工狂医

    特工狂医

    《农家有女初长成》作者:简言秋链接:,她坦然。挡她路者,一场实验失败,遇神杀神,时代由我控。赌狂:“你要跟我赌,傲又怎样,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赌,在别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成为现代都市天才修真者,你拿什么跟我赌,狂又如何,二十七世纪天才特工狂医重生到二十一世纪杨家废材身上。从医术到赌石,从古玩到赌博,遇佛弑佛。-----------------从一个被人放弃的废材,天都抢不走。”玉狂:“无知,不一样的天地,却只掌握在她手中。”杨苏幻语鉴:医狂:“我要救的人,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好友推荐她的论点:只要她想做的事情,即使天地都不能阻挡,我就解个极品给你看。”别人说她傲。…######别人说她狂,谁告诉你废料中没有极品,她淡笑从此天地因我变,你的资产此刻早已经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