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24

第24章 结缘越多,成就越大 (2)

后来,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实际上,甄宇是得了大便宜。一个人活在世上,虽然不能做到利人不利己,但至少要能从利己想到利人,所谓“自利利他”。利己与利他并不总是处于对立的位置,很多时候,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人都有利己的一面,这是由于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生存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人的行为动机常常表现为利己。在利己意识的驱动下,人做出了种种行为,而这种种行为的客观结果产生了利他。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因为我们在别人眼中也是“他”,对别人来说是“利他”,对自己来说就是“利己”。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都不去关心他人,那么虽然心里认为是利己,但其实受损的还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只有自己关心自己。

然而,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想要生存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利他方能利己,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用一颗利他的心去对待他人,要学会主动吃亏,以亏“小利”换取与他人相交的“大利”。

多给人利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佛心智语】

人际交往,要多结缘。多与人结缘,就要多给人利用。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到被人利用,蜜蜂也许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辛苦奔忙百花酿一蜜,最终却大多被人类取走,甜了人类的嘴。尽管如此,蜜蜂却,没有怨言,甘为人所利用,而蜜蜂的价值也因此而突显出来,所以千百年来,蜜蜂一直是我们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也一直为人颂扬。可见,给人利用并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的价值正是在被他人“利用”的过程中才得以体现。

一家寺院经常用化缘所得接济村里的乡民;遇到天灾,寺院每每广开善门发放赈济;每到年节,寺院也总是向村民布施。村中有些凶悍之人,平日无事爱刁难出家人,可到了寺院发放救济、布施时这些悍民却扶老携幼前来领取赈济品,寺里的僧人们为此不能释怀。

一天,一位僧人对住持说:“师父,这些悍民实在没有良心。他们来寺里取好处,需求无度就罢了,却在得了好处后过河拆桥,平日里还恶语相向。”

住持看着僧人,淡定地说:“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出家人广结善缘,村民们利用我们与菩萨结了缘,得了欢喜是大好事。我们能这样多多给人利用,亦是自己的功德,可以作为对自己的期许啊。”僧人听后,终于释然。

“多多给人利用,亦是自己的功德。”佛家倡导的慈悲,正包含了以自己对他人的“助缘”来度化众生,增进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就像一块方糖,放进苦咖啡中,人们便是在利用它来调和咖啡的苦味,这是因为它有“甜”的价值,而方糖也只有在中和了苦味时,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利用不一定只有负面的意义,它还能对大家有利。

时刻给别人一点帮助,自己也就能成为别人的好因好缘。佛说,与众人一起得享利用的成果,正是利用的最高价值所在。

给人利用,意味着谦让;给人方便,意味着多成就他人,不斤斤计较谁得谁失。很多时候,让他人得利并不一定自己就会失利,相反,人常常能在给人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方便。

佛陀在给信众讲法时,曾讲了一段有关商队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商队一起出门经商。两个商队货品加上粮草一共有几十车,由于人多车多,其中一个商队的领队就说:“我们可以分批次出发,这样可以避免秩序混乱。你们可以选择是先走还是后走。”

另一个商队的领队选择了先走。因为他认为先走牛马可以先吃到青草,如果后走,路会因为先行大队人马的践踏而变得难行;况且,先走还可先到目的地,这样便能抢占商机,于是他带着他的商队先行一步出发了。

后行的商队中有队员开始抱怨领队,认为领队让对方选择先行,让所有的好处都被对方占去了。可是领队笑笑说:“草被吃过才能长出鲜嫩的草,我们的牛马正好可以吃上;路被踏过会变得平坦,我们正好走过;先到市场的人正好能帮我们了解行情,到时我们就更容易把握商机了。”

先行的商队自有先行的好处,而后行的商队也能因为先行商队的行动而得到益处,双方都能获益,这就是相互“利用”的最高价值的体现。因此,生活中我们不用太在乎谁利用谁的问题,每个人其实都身处“利用”与“被利用”的循环之中,只要从这种“利用”之中有所收获,就足够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都在于一个“缘”字,人际交往,要多结缘。有缘,就有希望,就有方便,就能成就更多。要想多贡献因缘,多与人结缘,就要多给人利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谢过去的因缘,把握现在的因缘,更要培养未来的因缘。因缘不是单一直线的发展,而是互有影响,左右关联,彼此呼应,懂得有无尽的因缘,才可能有无尽的成就。

为他人点灯,亦照亮自己

【佛心智语】

生命的意义在于分享,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更不在于索取。

布施不但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总想保全自己、不知布施的人,将很难行走于世。

对于布施,常人的理解可能会有这样的偏颇:平常人舍得了财物就是布施,而佛者舍了财物不叫布施,而叫普度,其实这是错误的。布施即是普度,普度、慈悲也是布施的一种,就如同生活中只要付出爱,我们就会得到爱和福气。

布施就好比一个为他人点灯的过程,在照亮他人时,亦照亮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布施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有一个青年苦于现实生活的郁闷、惆怅,情绪非常低迷,于是便到庙里走一走。

到了寺院,但见寺庙里香客不断,檀香馥郁,再看香客们的脸,一张张都写满坦然、安详、幸福,他有些迷惑:莫非佛门真乃净地,果真能净化众生的心灵?

流连寺院中,见到一位在枯树下潜心打坐的佛门老者,那入迷之态吸引了他的注意。走近细看,老者那面露慈祥、心纳天下的表情强烈地震撼了他——原来一个人能超然物外地活着是多么美好!

他悄然坐在老者身边,请求老者开示。他向老者诉说了自己心中的苦痛,然后问:“为什么现代人之间会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老者拈须而笑,铿锵而悠长地说:“我送你一句佛语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青年听后翻然醒悟!

正如老者所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心中有爱,胸中有福,却只是一人独享,而不与人分享,那人生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茫茫尘世,人与人如果能够互尽心力,互相照顾,世间将充满无尽的快乐。

当自己有蛋糕时,懂得与他人分享;当他人有困难时,懂得善待他人,这些都不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很多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布施不仅能轻松地与他人一起分享喜悦,给别人力量,还能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何乐而不为呢?反之,不善于布施,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不懂得帮助别人的自私者,必会被人们抛弃。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鸟语花香的环境有赖于每个人的努力,只有把爱与人分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世界才会更美好,才更值得留恋。

如果心中没有恶念,能够抛开自私的个性,帮助别人,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那么,布施就已经成为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不用在意布施的形式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行,往往会体现出大爱。充满爱心的人往往能享受到更大的幸福,因为他们有三个幸福来源:自己的幸福,别人的快乐,还有自己对别人的付出。

在人际交往中,让他人感觉到自己纯真善良的心,对他人付出爱和关怀,就是送给他人最珍贵的礼物。生命的意义在于分享,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更不在于索取。助人为乐,与人分享幸福,自己就会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幸福。让自己愉快,也给别人带去愉快的秘诀之一,就是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用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在成长中不断领悟具体该怎么想、怎么做,我们就能真正做到愉己及人。

为他人点灯,亦照亮自己。感情是在相互地施与爱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我们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就会被无数同样包含善意的手握住。

让一步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佛心智语】

与人相处,就像跳探戈,有进必有退,有退也必然有进。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感叹“处世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处世与跳探戈,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亲子、朋友、同事、上下级之间,如果能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处、彼此协调、知进知退,不但要小心不踩到对方的脚,而且留意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脚,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能恰到好处地和睦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讲究平衡。不要为一时的“失”而愤愤不平,也不要为一时的“得”而扬扬得意,甚至得寸进尺。我们与别人相处,正如跳探戈,有进必有退,有退也必然有进。此处进了,彼处必有退,相反,此处退了、失了,彼处必有所得。

清朝乾隆年间,张英在京城做官。忽然有一天,他收到从老家寄来的一封信。

原来,张家与邻居吴家的房屋共享一墙。张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面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张家的,张家无权拆掉。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面墙是张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双方都难免求人说情。张家人自然想到了在京城做官的张英,张英的弟弟便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说情。想来有契约在,再加上张英出面说情,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

张英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张家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不愿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享一墙。这在当地一直被传为佳话。

让出一面墙,却换来了两家人融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退让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墙仍是这面墙,不同的是人的态度。两家人共享一面墙,他们都不曾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和睦的邻里关系。可见,适时退让往往能获得更多。

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退让。只有懂得适时退让,才能达到互利的状态,从而收获健康平和、皆大欢喜的人际关系,最终才能在生活中处处顺遂。

【大师点拨人生】

我们在待人接物上,一定要培养好缘,不要造恶缘;倘若结了不好的缘,看到对方就不会欢喜,而对方看到我们也同样无法接受,彼此就有了恩怨存在。这份怨恨的习气如果一再延续下去,一旦成熟,所造的罪业就严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心,彼此敬爱、相互尊重。如此一来,世间必能呈现一片美善、祥和的风貌。

——证严法师

人与人之间,结一份好缘,就多一点和谐美好;结一份恶缘,就少一点坦然安乐。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广结善缘”、“助人为乐”,不要以为这是老生常谈,没有意义,此中蕴藏着深奥的成功之道。一般的农夫都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一个人平时如果能够到处结缘助人,还怕别人不与你结缘,不帮助你吗?你无意间在哪里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善事,经过一段时间,你所播下的种子起了作用,意外地让你获得一些不可思议的助力,这就是帮助你成功的因缘。所以,结缘助人,别人也会助你成功。

——星云大师

处处与人为善,无私助人,这是播种;处处得贵人相助,这是收获。

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成就他人。若要帮助广大的人群,必须先要充实自己。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也在做着成就他人的工作。在做着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时,必然已在促进自己的成长了。

——圣严法师

人不是孤立地生存于世的,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无处不在,因此,自利先利他,助他也就是助己。

同类推荐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这样,细细品来,不觉称奇。处处留心皆学问。本书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却又常常忽略的智慧一滴滴采集过来,本书从家居智慧、饮食智慧、美容智慧、着装智慧、婚恋智慧、育儿智慧、健康智慧、理财智慧、理家智慧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经过精心的加工处理,以及深入的分析。语言平实,详略得体,使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事实上,我们才更有兴趣去阅读,娓娓道来,令人胃口大开,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香气缭绕,又高于生活。处处留心也皆智慧。,细致的说明。正所谓“源于生活,恰到好处,不愧为一道源自生活的美味智慧大餐
  •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女人对于事业和家庭,没有必要作出什么决择,而你也不会甘心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只有家庭而没有事业的女人是软弱的,只有事业而没有家庭的女人是不完美的。因此,你所要做的是调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一切精神及物质上的资源,做一个女强人,同时做一个好主妇。现在就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幸福变成习惯,从容书写美丽人生!
  •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可以说生活中处处讲宽容、需要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是智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是会做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容他人、荣他事、荣自己,人生也就达到了一个高度,达到了一个境界。本书从做人、立世、处事、交友、婚恋以及工作和学习等几大方面展示宽容的品质和美德,让我们在美德的熏陶中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懂得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宽容,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宽容一切的有形。
  •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须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本书全面论述如何学会舍得,舍是放弃失恋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争吵,放弃虚荣,放弃对权力的欲望,放弃对名利的争夺……该放弃的都勇敢而果断地放弃吧!这种放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把那些应该放弃的都放弃时,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那种因为放弃而感受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你也会因为放弃而得到更多。
热门推荐
  • 迷失的爱丽丝

    迷失的爱丽丝

    一份神秘礼物,隐藏着一个不能见光的血色秘密,默默无闻的高中女生夏尼曼从此被秘密操控成为“傀儡娃娃”。就在她陷入人生谷低时,不羁随性的冷面转学女生羽斯瑶让她重新找回勇气,友情渐渐相浓,谁知平静表面下阴谋陷阱纵横交织。 遭人陷害拘留,血色秘密踢爆,生活陷入无边黑暗。 尖峰对决过后,拼死逃脱危险,爱情友情重新归位。可谁也想不到,看似童话般的结局却只是另外一个噩梦的开始。 迷惘的青春地图里要往哪走才能步步为营? 黑暗与光明的对决,什么才是最后的秘密? 一切的真相,都由你来揭晓……
  • 毒妇难为

    毒妇难为

    她是相府嫡女,本该众星拱月如霓虹初升,却因顾婉容的出现失去所有,直到临死她才明白,当年的接连失利不过是有心人的蓄意为之。重生一回,她必将前世之债一件件地全数讨回!害我母者,反噬其母;害我兄者,断其手足!害我声名狼藉者,你便好好活着,看我一次次将你踩入泥底!
  • 嗨!你是我的大爱

    嗨!你是我的大爱

    一些片段的记忆……妈妈!她亲我!韩少习捂着左面的脸蛋,瞪着水旺旺的眼睛边向妈妈告状,边向旁边的多多示威,他十分不喜欢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孩,不明白爸爸妈妈怎么会把她带回家。小少哥哥,我喜欢你!多多一脸天真的表情无辜的看着韩少习,为什么小少哥哥会哭,被人亲是很幸福的事啊,多多就喜欢爸爸妈妈亲自己。我讨厌你!韩少习推开多多,跑了出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犹太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有一种没有性质、没有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做是种智慧,修身是智慧的升华。本书从做人和修身两方面帮大家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完美、做人上成功的人。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

    弃妻不二嫁:侯门嫡女

    ********她,性情如火,冲动易怒,不善言辞,不懂宅斗,痴恋与他,却终落得休弃出府。慈爱的父亲,良善的继母,友善的妹妹,却原来都是假象,识人不清使得她终含恨而亡。******素素新坑《重生名媛望族》******风吹起幔帐,软榻上,一对半裸男女正动作激烈地纠缠着,难舍难分。女子粉脸微红,雪白的双腿紧紧缠在男人的腰上,挑衅地迎上她惊恐的双眸,唇角尽是讥讽的笑。她,只身噩梦,眼看着痴慕的夫君和自己钟爱的妹妹纠缠在一起,呆若雷击。质问与他,却只得一份休书!“沈慧安,休书已立,你莫再多做纠缠,愿你重梳蝉鬓,选聘高官之主,早日另嫁,你我也好各生欢喜。”他神情冷漠,对着呆愕的她不耐地摆摆手拂袖而去。“怎样?你沈慧安死死缠着的男人,他不屑碰你,却迷恋我的身子。大姐姐,识相的,你就该早些去死!你为什么不去死?还有你那死鬼母亲,蠢笨如猪,哈哈,你还不知你那死鬼娘是怎么死的吧?不妨告诉你,她是吃了我娘亲手调制的桂花糕才一命呜呼的,可你却视我娘为长辈,待我如亲妹,呵呵,你瞧,这世上怎会有你们这样的白痴?”她神情扭曲,对着惊愕的她狂笑不止!*********悲愤而亡,幸得重生,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木偶,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不要再为任何男人放弃自我,要找到自己的舞台,只为自己而活!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势要亲手讨回!“慧安,和我在一起吧,做我的妻…”求你了!当他抱着她说出这样的话,带着一丝请求,一丝隐忍的脆弱,甚至他俊美的面孔上流露出害怕拒绝的不安,她却只冷冷一笑,慢慢扯开他环抱着的双臂。“秦王殿下,您听清楚,对你,我无法生爱,不论如何,我不会和你在一起!”“大姐姐,不,凤阳侯,求求你帮帮我们吧,以后做牛做马我定会还您的恩情,求求你了…”当那个曾经折辱她的女人跪在面前哀求祈怜时,她只淡漠一瞥。“抱歉,我对养虎为猖,助纣为虐一点兴趣都没有,你找错人了!”含恨重生,她又会有怎样的际遇?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是否能遇到那个懂得欣赏她,珍惜她的人?敢爱敢恨的她最终能否放下仇恨,找到心的祥和与安宁?能否寻得幸福?且看素素倾力打造种田文《侯门嫡女》。本文一对一,种田,宅斗,复仇,爱情,励志。慢热温馨文,男主腹黑冷情,只宠女主一个,无小三,无误会,就是个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故事哇,喜虐绕道呀,哈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漂泊中的温柔

    漂泊中的温柔

    本书主要讲述寓居于海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碰撞中所获得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是作者多年海外生活的积累。通过《等待花开》、《古巴假期》、《凌晨4点58分》、《情人节的玫瑰》等短篇故事诠释浓烈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并向读者展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如何坚守责任。寓居加拿大多年的才女陆蔚青,带着她的多年作品回到故里,从最早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安之若怡,作者的内心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出故里、走向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外边的世界收回目光,审视自我的过程。在漂泊中守候着一份赤诚,在追寻中坚守责任,在温柔中挥洒坚强,在爱与自由的包围中释放热情。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