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00000018

第18章 从众定式—锁在别人的头脑里 (2)

动物行为专家曾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一条鲦鱼的脑部割除,然后将这条鱼放入水中,此时,它不再游回群体,相反的,却任凭自己的喜好而游向任何方向。令人惊讶的是,其他鲦鱼这时都盲目地跟随着它,使得这条无脑的鱼成为鱼群的领导者。

这个故事中,其实我们关心的并不是那条无脑的鲦鱼,而是那一大群跟在后面盲目从众“随大流”的追随者。群体生存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动物界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假如这条充当首领的鱼犯了某个错误,像那条被切除脑部没有判断能力的鲦鱼,不小心把后面从众者带领到大鱼活动的小域,那么等待它们的将会是“全军覆灭”。

有一个人写征婚启事,对“有意者”的身高提出要求,而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有人问他:“身高对于婚姻有什么意义?”他回答:“别人征婚都有这一条。”确实,他的回答自有他的道理。在很多场合,“别人都这么做”就是“我这么做”的最充分的理由。这似乎成了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跟在别人后面跑有什么意义,别人失败你也会跟着失败,别人成功的话你已时机尽失,等待你的还是失败。就像这个征婚者,征婚启事恪守不成文的“规则”,毫无自己的个性,盲目追随别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他可能会被爱情“抛弃”。假如生活上我们不会独立思考,没有主见,一味盲从,那么,估计被社会“淘汰”的结果也不远了。

枪不一定打出头鸟

惩罚,是社会用来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式的重要手段。一个从众定式较弱的人,常常被大家认为“不合群”、“好斗”、“古怪”、“鹤立鸡群”等。只要有机会,大家就会对这种人群起而攻之。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一个小组中,有一个经常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不合群”的人。心理学家请这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去参加一次令人不愉快的惩罚性实验,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推荐那位“不合群”的人;如果请同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去参加一次有奖励的实验,结果大家谁也不愿推荐“不合群”的人。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不从众的人会受到群体的排挤和攻击。尽管很多人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要那么做,但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加入到这个从众定式中来,而敢于“出头”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人都是害怕被孤立的,也习惯于在众人之中找到认同感和安全感,但往往是这种从众心理,使很多人不敢做出头鸟,不敢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和想法,由此成为创新路上的一大阻碍。

福尔顿是一名物理学家。一次,他采取新的测量方法,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但这个结果,比按照过去的理论计算出来的数字高出了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哗众取宠,于是,他既没有公布自己的测量结果,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没多久,美国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其结果和福尔顿测出的一样他如获至宝,立即公布了结果,很快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赢得了一片赞誉,并由此发现了一种新的测量热传导度的方法。

得知这一消息后,福尔顿追悔莫及。

福尔顿的失败,归根结底,就是他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会被人取笑。

枪不一定打出头鸟,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不仅是独特的,更是无惧的,敢于冒尖的。他们的无惧,表现在不被别人的言行所左右,不被大众的习惯所束缚,勇于做一个面临各种危险的“出头鸟”。

很多奇迹就是由“出头鸟”来完成的。

“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一个小男孩这样说。他就是后来成为英国著名首相的比肯斯菲尔德。“我不是一个奴隶,我不是一个俘虏,凭我的力量,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征服。”他的血管里流着犹太人的血,有着那个种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当首相麦尔本问他将来想干什么时,这位活泼、大胆的年轻人回答说:“我要当英国首相。”刹那间,讽刺、挖苦、嘲笑的声音立刻回响在众议院的大厅里。比肯斯菲尔德却平静地宣称:“这个时候总有一天要到来,那时你们将在这里听见我的声音。”在议会选举中三次失败,他丝毫没有动摇。他不断拼搏,从社会下层到中间阶层,再到上流社会,直到最后成为英国首相,镇定自若地站在政治和社会权力的中心位置,领导着那些对他的种族带有强烈偏见的人——他们曾极其轻视这位完全靠自我奋斗、没有任何背景的人。

想做一个创造奇迹的出头鸟,首先可能面对的就是人们不理解的目击和嘲讽的压力,但下定决心想要成功的人就应该像英国著名首相比肯斯菲尔德一样,敢于顶住各种压力,勇于做一个冒尖的“出头鸟”。

除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做“出头鸟”也许会冒一些风险,但冒险往往是成功的开始。很多创新者、科学家,他们的成功凭的就是一个“敢”字,一种敢为“出头鸟”的精神。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管别人如何得过且过,如何平庸,我们都不要随波逐流,要大胆地站出来,做一只勇敢的出头鸟。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比如,哥白尼反对传统的“地心说”而提出“日心说”,主张地球绕着太阳转。这种学说首先就遭到了普通民众的反对。因为过去的“地心说”给人以稳定安全的感觉,而“日心说”却使普通民众感到惶惶不安——脚下的大地不停地转动,我们地面上的人岂不要被甩出去了吗?地球要转到哪里去呢?转动的地球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景啊!但历史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无误的。

自古英雄多磨难。古今中外,一切创新一开始都是对抗世俗的,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如耶稣的说教与传统犹太教不同,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布鲁诺宣扬“日心说”而被天主教会判处火刑;提倡“社会契约论”的卢梭则东躲西藏,终生不得安宁;马寅初因提出控制人口,被公开批判了几十年……

所以背叛大众需要有承担风险、接受嘲笑乃至批判和流血牺牲的心理准备。当真理不被认识的时候,它永远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众则处于被愚弄的位置,这是一种悲剧。

真理的发现总是伴随着排斥、责问、惩罚等磨难。

只有顶得住社会舆论的重重压力和批判,在大众无法理解甚至不断排挤的心态下坚持己见,经过或短或长的时间,这些真理必然会被慢慢传播出去,普及开来,为大众所接受,最终赢得胜利的曙光。

日本有一家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名叫大原总一郎,他曾提出一项维尼纶工业化的计划。但是,这项计划在公司内部遭到普遍反对。大原总一郎不屈不挠,坚持推行自己的原定计划,终于大获成功。他父亲经常对他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提高自己独立创新的思考能力,我们必须削弱思维从众倾向,克服从众心理。

慢慢地弱化这种观念,要充分认识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道理。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本着开放的思想,不必过多地顾忌多数人的意见,不必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封闭、开阔思路,获得新事物新观念。

杰出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非常相似,如果把它们并在一起,几乎不留什么空隙。于是在1912年,他提出了大胆的假说:“地球上最初只有一块原始大陆,现在的各块大陆是原始大陆碎裂漂移的结果。”他的“大陆漂移说”是如此新奇,致使当时很多地质学家都认为它是荒唐可笑的。后来由于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才使“大陆漂移说”在现代地质学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科学家贝尔曾想:既然文字可以用导线传送,为什么声音就不能传送呢?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电学界人士,谁知却遭到了冷遇。有的人一笑置之:“小伙子存此幻想,实在是因缺乏电学知识。你只要多读两本《电学入门》,就不会有导线传递音波的狂想。”有的人还挖苦嘲讽他:“电线怎能传递声音?天大的笑话……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长在胆囊里,少见,实在少见!”但贝尔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经过3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使神话中的“顺风耳”首次变成了现实。

在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发现、研究是正确的时候,我们要勇于做一个“掌握真理的少数人”。相信我们置讥讽、挖苦、嘲笑于不顾,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坚持做那少数中的一员,我们最终会点燃创新的火炬!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正能量(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办公室正能量(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办公室同样需要正能量。正能量不仅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软性竞争力。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打造及提升自己的正能量,让你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激发自身潜力,从而活出属于你的精彩职场人生。"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本书是关于讲述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辩论准备阶段、辩论进攻战术的运用、辩论中的防守战术、辩论中的临场应变、辩论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辩论情感表达的基本技巧、辩论中的逻辑技巧七个方面的内容。
  • 与伤痕干杯

    与伤痕干杯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项链,坠满了各色各式的珍珠。有明这的,有灰暗的,有圆润的,有怪异的,有我们自己抬起的,也人命运赐予的,有乐意接受的,也有无法拒绝的。每一颗都记满了喜怒哀乐,每一颗都有沉重的分量,同样,每一颗都附在生命的路上。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春色晚

    春色晚

    前世,她自以为幸福无忧,却所托非人,不得善终;睁开眼,相同的命运再度袭来,谢晚桃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圈套中的一颗棋。既然老天爷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谢家四丫头能犯二,会卖萌,斗得过小白花,打得过大豺狼,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就决不能让他们再爬起来,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会一个一个,加倍讨回来!这辈子,她只想牵着那个人的手,一世安稳自在。
  • 风中凌乱

    风中凌乱

    醉卧流云:“MM,上次跑的好快~”风凌乱:“—0—?”醉卧流云:“呵呵~老虎肉~”风凌乱:“厄……那个……”醉卧流云:“本来还想帮你刷……可是你跑的太快了……”
  • 剑指至尊

    剑指至尊

    是仇人还是恩人,他又该如何抉择。怎样的剑法让他有怎样的人生,一步一步的旅途通往什么样的道路。敬请关注《剑指至尊》,给您一个最满意的答复。
  • 天才庶女一品皇后

    天才庶女一品皇后

    父亲厌恶,在沐家受尽欺侮。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草包莫攀比,婉歌无人及。脸皮若计厚,沐家无人斗!”穿越后:“太可怕了,你知道吗?沐家的那个草包竟然拿着刀子差点杀了她的嫡母!”“这个草包竟然连公主都敢辱骂!”“她一个人居然将公主最得力的手下们都给打败了!”“啊!这个女人还是人吗?竟然能将一群狼杀光?!”……从此,民间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得罪阎王爷,莫要惹上沐婉歌!”当现代呼风唤雨的佣兵之王,重生在不受宠的庶女身上,她是土云国臭名昭著的草包小姐。母亲早死,睁开双眼,精光乍现,世人惊叹,风华万千。面对嫡母的刁难,她冷笑,一把匕首抵上女人的脖子,在女人惊骇的目光中冷冷道:“你信不信我一刀刺破你的喉咙,再将你的身体一刀一刀割下来,丢到深山里面喂狗!”她以为她这辈子都是无牵无挂,却没想到惹上一腹黑的主,而且,甩都甩不掉!当坚强狂傲的女子,撞上那风神如玉、腹黑狡猾的男子,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在这乱世中,烽烟四起,且看她纤纤素手,扭转乾坤,铁血柔情,与他并肩成就一段传奇!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且男女主角身心干净!更有天才宝宝!男主看似温润如玉,实则腹黑狡猾!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山径尽头缓缓走来了一位翩翩公子,远远望去一副羽扇纶巾的打扮,风流倜傥的很,跟这山间的景象却也遥相辉映。
  • 神弑之心月不归

    神弑之心月不归

    一个被上天诅咒的孩童,却偏偏不甘向命运低头,决心逆天改命。机缘下,他窥探到了天机,从此,以邪载道,奋勇前行!上古神器中盘根错节着不可逾越的宿命,阴差阳错中早已注定了浩劫的无情降临……然而,宿命的纠缠可否划清,几世的情缘能否再续?乱世中的英雄,又可否弑神灭圣?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