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300000008

第8章

紧急会议之后,河南近千万人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建起各种冶炼炉22万多座,这样的规模堪称全国之最。更让人惊叹的是声势:男女老少齐上阵,漫山遍野“小土群”(“小炼炉”、“土炼炉”、群众运动)。

那个时期,信阳地区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学校停课、学生上阵;不仅把家家的铁锅、铁盆、铁勺、铁锹、铁锁、家具上的铁钉都收去炼铁,就连正在使用的铁犁、铁耙、锄头、镰刀等铁制生产工具也搜罗一空;山区大量林木被砍伐,平原地区的果园被毁掉,连茶树也未能幸免,以确保大炼钢铁所需燃料。这一切都是为了超额完成“日产万吨”的任务,然而冶炼炉日夜冒烟,却炼不出多少铁,更多的是铁渣。

全民“大办钢铁”运动的结果是劳民伤财,对于农民来说,更直接、更可怕的危害是“误了一年好收成”。1958年河南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但由于劳力全部投入大炼钢铁,秋粮烂在地里无人敢收,农民们炼着钢铁流汗水,看着庄稼流泪水。丰收年变成了“无收年”,对庄稼人绝对不是好兆头。

信阳地区的固始县当时有近百万人口,吃饭是个大问题。秋收季节,几个公社请示县委,是否从大炼钢铁队伍中抽出部分人员组织秋收。县委第一书记杨守绩回答说:先做好准备,等待县委通知。

杨守绩,1920年出生,山西黎城县人,路宪文的同乡和战友,也是路宪文麾下的得力干将,两人私交甚深。

杨守绩随即打电话请示地委,地委答复他:钢铁和粮食,你看哪个重要就干哪个。

杨守绩一时摸不着头脑,反复掂量,最终决定:民以食为天,当然是粮食重要,各公社安排一半劳力搞秋收。

但杨守绩没有掂量对,县委的通知上午下传,下午便接到地委的通知:大炼钢铁的劲头不能下降,大炼钢铁的任务不能减少,大炼钢铁的力量不能削弱。

杨守绩自语道:什么意思?让我“看哪个重要就干哪个”,怎么我一说粮食重要地委就强调“大炼钢铁的力量不能削弱”?

县委办公室主任提醒说:书记啊,明摆的事,大炼钢铁压倒一切,你强调粮食和上面不对撇子,咱拗不过上头。

杨守绩沉思良久,尽管内心一百个不情愿,还是通知各公社:集中精力炼钢铁,秋收的事忍忍再说。

无奈季节不等人,眼看着地里的粮食一天天烂掉,各公社要求抢收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骂人的话都被逼了出来。杨守绩忍无可忍,请示电话直接打给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再拖下去,地里的粮食就全烂了,农民已经心疼得掉眼泪了!

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态度非常坚决地说:现在全国都在搞“钢铁大跃进”,省委指示,一切工作都要为钢铁生产让路,粮食和钢铁哪个重,你分不清楚吗?

杨守绩说:可是,我们要对老百姓的生活负责啊。

路宪文大吼道:杨守绩你听清楚,省委吴书记对中央负责,我要对省委负责,你要对地委负责!

路宪文不等部下再说什么,便把电话挂掉。在杨守绩的印象中,路宪文还是比较能够听取下面意见的领导干部,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霸气”?杨守绩判断,肯定是上面有什么精神,路书记才这样强硬。他叹口气,摇下头,无可奈何地对县委办公室主任说:路书记是个执行上级指示不走样的人,要说服他根本不可能。通知各公社,就说地委指示,一切服从大炼钢铁。

整个信阳地区放弃秋收,不是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的个人主张,他的确是在执行省委的指示。据行署专员张树藩事后透露,关于秋收之事当时各县都请示过地委,张树藩力主尽快安排,路宪文原则上同意,随即请示省委,却得到意外的答复:确保完成钢铁生产任务再说其他。

张树藩向路宪文建议,先组织力量抢收多少算多少,上面发现了再停下,大不了挨顿批。

路宪文不同意,并批评张树藩“组织观念不强”。作为搭档,张树藩也是第一次受到路宪文的批评,而这种批评让张树藩感到没有多少道理,并因此觉察到路宪文讲话和行事的作风不同于以往了,显露些许“一把手”的威风。

信阳地区的秋粮全烂在地里,河南全省的情况和信阳一样,秋粮基本无收,只有极少数地方壮着胆子偷偷摸摸抢收一点糊口的粮食。

1958年12月,国家财政部向中央报告:土法炼铁高额亏损。统计表明,全国土法炼铁平均成本为每吨250~300元,而生铁的调拨价格全国平均在每吨150元,全年生铁产量1000万吨,总计亏损15亿元。

国家财政部对中央的报告只显示大炼钢铁的直接损失,而间接的损失——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遭受的严重破坏、大量砍伐林木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灾难等,如何计算?尤其是生态方面的严重后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承受。

河南和全国一样,在“大办钢铁”运动中的确做到了全力以赴,然而功夫下得大,造成的损失也大。河南的损失完全可以用“大伤元气”来形容,这里所说的“元气”不仅仅是财和物,最重要的还是干部作风、地域形象。

1958年,河南疯狂了,吴芝圃疯狂了。一次会议上,吴芝圃把他“河南要在几年内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吹出来,不料一向欣赏他的毛泽东听后反应冷淡。吴芝圃哪知道,毛泽东已经发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中全国普遍存在的高指标、浮夸风和瞎指挥造成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靠农民打天下、一向对农民情有独钟的毛泽东决不允许伤害农民,而眼前出现的问题恰恰造成了诸多民怨,这让他无法忍受。

1958年11月2日,毛泽东召开郑州会议,会议主题正是广泛讨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会上,毛泽东批评王任重、吴芝圃说:不要一扯就扯到共产主义,你说几年就过渡了,我就不相信。

看来,毛泽东开始清醒了。从严厉批评周恩来总理等人的“反冒进”,到全国兴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办钢铁”运动,毛泽东看到的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利益严重受损,干部作风严重虚假等等,这无疑都是“狂热”的代价。眼下几乎失控的局面让毛泽东担心了,武汉大学校长李达的当面批评也使得毛泽东顿时清醒。

李达校长对毛泽东说:眼前的乱局,与您头脑发热有很大关系。您发热39℃,下面人可能发烧40℃、41℃、42℃。一个人发烧是小事,一个国家发烧就是大问题了……

11月21日,毛泽东又召开武昌会议,继续郑州会议的主题。会上,毛泽东反复强调调整与农民的关系,再次批评高指标、浮夸风问题。毛泽东说:水利任务,今冬明春多了三倍多,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我看这样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

毛泽东的目光又直盯吴芝圃,说:河南有个幸福院死了不少人,其余的都跑了。我也会跑的。既然幸福院会垮,人民公社就不会垮?人民公社需要整顿四个月,有十分之一搞好就算成功。

武昌会议上,毛泽东要求各路诸侯“压缩空气”,把高指标降下来,并提醒道: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相信假话;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

毛泽东终于想到了“科学”,也想到了“实际”。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又发表《党内通信》,要求发至“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告诫人们: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能做得到的假话。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以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应该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毛泽东还写道:根本不要管上面规定的高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

毛泽东提到的“密植”,是指许多地方播种、育苗时一味追求“多撒种子密植苗”,期望以此获得粮食高产。殊不知这是违背科学的做法,定然不会获得“高产”的回报,其结果是大片田地收获的粮食没有撒下的粮种多。在毛泽东眼里,下“密植命令”岂止是头脑发热,简直是“发昏”,和“讲假话”一样“害人不浅”,故难以容忍。

人们突然意识到,最高统帅的几次讲话实际上又回到了“反冒进”的主题,尽管不见“反冒进”字眼。的确,中国这艘巨轮迫切需要回归“科学发展”的航道,国人急切需要为狂热的头脑退烧。毛泽东开始清醒了,许多人也跟着清醒了。

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6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纠偏”措施,包括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农民饲养家禽等,使“大跃进”的狂热有所减退,收效甚为明显。今天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势头如果保持下去,“大跃进”造成的混乱局面就会大大扭转,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大饥饿悲剧。自然,也没有信阳事件。

然而,“纠偏”八个月后局势突变,狂热的局面再次出现,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继续发展,全国如是,河南如是,信阳如是。

一艘巨轮再次偏离“科学发展”的航道,迎着灾难继续前进。

后来有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对毛泽东未能扭转局面作如下分析:一是中国太大了,正所谓“船大难掉头”,要纠正什么的确费劲;二是狂热过度,指望一下子降温不容易;三是上层仅认为是工作方法有问题,未能认识到指导思想有误,正所谓“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

不无道理。但问题的关键仅在于此吗?以上研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毛泽东本人的作用。以“一人挥手撼动天下”的威望和魄力,毛泽东完全能够扭转局面,而1959年7、8月份召开的庐山会议,让毛泽东改变了“纠偏”的态度,也改变了一段本该美好的历史。

把“万岁”献给科学

狂热是什么?它是理性的紊乱,它是行为的失控,它是妄想的坐骑。狂热的代价是科学卧地呻吟,一个科学无力站立的时代,“乱象丛生”定成必然。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金字招牌,然而直到今天执政者仍不得不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说明我们脱离科学观念实在太久了。好在我们终于醒悟,向科学张开了双臂。“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的尊重和拥抱,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我们这个习惯山呼“万岁”的民族的确该把这种虔诚奉献给科学了。

然而,尊重科学更需要科学机制的拱卫,否则科学仍会跌入主观意志的漩涡,仍会大跳摇摆舞。诚然,科学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是对权力的挑战,执政者不应惧怕这种挑战,因为这种挑战有利于民族利益,同样有利于执政党“强身健体”。

同类推荐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书叙魏忠贤原名进忠,自幼灵巧乘觉,十三四岁的有相人言其中年必荣贵。万历十五六年间,因家乡灾荒,被债所逼入司礼监为太监。二十余年间,随天启帝由少小至登基,遂成新主近臣,蟒袍玉带矣。此后,魏仰仗权势,掌东厂大印,结党营私……
  •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吃三国2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萧瑟流光

    萧瑟流光

    小说由女主角耕烟和男朋友陆茗骏山洞探险开始,因为触动了奇异的芙蓉石而被卷入不同的时空。耕烟一心找寻失散的恋人,结识了宽厚善良的少年白矜云,于是卷入了一场武林的腥风血雨。当终于重逢昔日的恋人,却发觉各自的心中已有所爱。
  • 阴阳师·生成姬

    阴阳师·生成姬

    平安京中,贵族藤原济时与情人绫子受鬼魅所袭,性命垂危。阴阳师安倍晴明同好友源博雅追查此事,发现背后别有隐情。风起云涌的相扑大会、破裂的琵琶“飞天”,向神明祈求化身为鬼的女人……重重迷雾之下,究竟是谁的诅咒化作狰狞面目,又是谁的怨恨深切入骨?
热门推荐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钗头凤

    钗头凤

    怎么说呢?唔,这是一个改写命运的故事。。机关算尽太聪明,到最后真的会落得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吗?
  • 新娘逃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花开荼蘼

    花开荼蘼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四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欢笑、泪水、快乐、悲伤,漫漫人生路上斑驳着青春挣扎的痕迹。写不尽的人生百态,道不完的红尘故事。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这是一部洞悉世事、看透人生的小说。一部让你肆意欢笑、肆意流泪的小说。
  • 大少的冷妻

    大少的冷妻

    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不一定不幸福,但倒霉的事多多少少都会摊上一点。=======================================‘飞花断喉,喋血芙蓉’听过这八个字的人很多,真正体会这八个字的,却没有。因为死人,等于没有。杀手血芙蓉,来无影,去无踪,好像不存在,又好像处处都在,冥冥之中在暗自洞察一切。她冷漠,无情,在暗夜里呼唤正义。她是全凭喜好做事的暗夜修罗血芙蓉,本也是富家千金嫡女,童年父母婚变,她从公主变成灰姑娘,此后恶运连连…。母亲去世,兄长失踪,丢给她一个嗷嗷待哺,身份成迷的婴儿,未成年的她受尽唾弃指责。看尽人间世态炎凉,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谁料,昔日的老子,要拿她联姻。靠之,人善被人欺,这次叔可忍,婶也不忍了。他出生豪门,少年英雄,饶是强大此般,还是逃不开家人逼婚,于是…“我扮演你妻子,条件是你要用你的全部势力做我的后盾。”“成交。”故事从此开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