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600000005

第5章 社会批判与人性和解——《费加罗的婚姻》的人文/音乐解读

一般公认,能够在歌剧演出中始终保证演出票房和观众热情的核心人物是歌剧大师“五巨头”:以莫扎特打头,威尔第和瓦格纳为中坚,普契尼与理查·施特劳斯殿后。这是个心照不宣的定律,虽未见诸明确的文字法规,但早已得到很多歌剧专家和歌剧迷的首肯。之所以形成“五巨头”鹤立鸡群的局面,可能是由于这五位大师的歌剧创作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歌剧作家。而在这其中,莫扎特又显得尤为特殊--他也许是音乐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各个领域中均能应付自如,而且在所有体裁中均有极品佳作贡献的全才“通人”。要理解莫扎特的歌剧成就,其前提之一即是认识莫扎特音乐才能的多面性和全面性。关于这一点,应该说不存在什么异议。

而在莫扎特的所有歌剧中,《费加罗的婚姻》又是最少争议的杰作。究其原因,显然是由于《费》剧具有优秀歌剧应该具备的主要综合素质,诸如良好的脚本基础,出色的戏剧结构,以及(最重要的)上乘的音乐质量。自1786年首演以来,这部歌剧在世界各大、中、小歌剧院的保留剧目中,地位稳固,上演率有增无减。相形之下,对莫扎特其他歌剧作品的评论和看法不仅在历史流变中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远远谈不上意见统一。例如《魔笛》,尽管其构思意念高洁,音乐写作灵感四射,但情节转变有突兀之嫌,加之脚本文字质量平平,令很多莫扎特迷心生遗憾。又如《唐乔瓦尼》,因表现了愤世嫉俗的个体精神,许多十九世纪人为之倾倒,丹麦著名哲人克尔恺郭尔甚至写有深层解读的专著。但到二十世纪,很多人发现,克氏的文字属于“过度诠释”的个人臆想,与莫扎特原剧并无多少干系。说到《女人心》,其命运似乎刚好和《唐乔瓦尼》相反,在十九世纪被众人鄙视,特别如贝多芬和瓦格纳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不明白为何莫扎特会在这种看似“无聊”和“庸俗”的题材上浪费才思。直至二十世纪,批评舆论才掉转风头,承认这部非写实的“搞笑闹剧”包含诸多人性真谛的微言大义。

《费加罗的婚姻》于是成为走进莫扎特歌剧世界的最佳入口。要在艺术传统中获取和占据这样的极品地位,不仅依赖艺术家个人的才能发挥,而且也得益于古训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创作《费》剧时,正逢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敏感时段,古典音乐风格恰巧全面走向成熟,歌剧体裁内部的演化正好达至“化境”,而莫扎特也有幸结识当时最能干的脚本合作者达·蓬特。环境、机会、运气佐以艺术家的灵感催化,《费》剧可谓“应运而生”。

莫扎特自己意识到了《费》剧已达“前无古人”的艺术高度。有一部相当出名的电影《阿马迪乌斯》(1985年曾获奥斯卡八项大奖,国内常译作《莫扎特传》)中有个细节,说莫扎特得意地请约瑟夫皇帝猜测,《费》剧中有一幕的终场,时间长度究竟几分钟。皇帝按照惯例推测:“八分钟?”“十分钟?”莫扎特最后骄傲的回答令皇帝惊叹不已:“二十多分钟!”历史后来证明,这里所说的第二幕终场,不仅是到当时为止时间跨度最长、戏剧情节最复杂、音乐配置最完美的歌剧终场,而且也是用音乐妥帖、迅速而准确地匹配戏剧动作的最高范例,后人几乎无法超越。

电影《阿马迪乌斯》对莫扎特的刻画极尽夸张歪曲,让很多音乐人愤愤不已,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按下不表。不过编剧谢弗曾夸下海口,说自己曾翻遍所有已知资料,莫扎特说的每一句话都查有实据,因而不妨暂且相信上述故事的真实性。就我们所关心的话题而言,这个故事所透露的关键信息在于,莫扎特知道《费》剧不同于前此的所有歌剧剧作,而在音乐写作中作曲家几乎是兴高采烈地展露着自己的足智多谋和别出心裁。

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费加罗的婚姻》在题材选择上的冒险是一目了然的。其中心情节是仆人费加罗和恋人苏珊娜(女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计挫败阿尔玛维瓦伯爵企图占有苏珊娜的不轨图谋。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原话剧刚刚在巴黎遭国王路易十六的禁演,因其矛头直指传统体制下的等级秩序,明目张胆地为“第三等级”的“革命”鸣锣开道。1789年法国大革命终于爆发,拿破仑曾发感慨说,博马舍的《费》剧是大革命的“剧院彩排”。论证文艺作品的政治暗示和政治影响,《费》剧可谓是最好的个案之一。路易十六后来在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中被推上断头台斩首,不知临刑前他的脑海里是否回闪过《费》剧的警告。

根据脚本作家达·蓬特的回忆,把《费》剧改编成喜歌剧,那是莫扎特首先提出的主意。之所以会冒出这种几近“胆大妄为”的念头,当然是由于维也纳的政治空气比巴黎更为宽松,约瑟夫皇帝是个比路易十六更为开明的君主。达·蓬特和莫扎特向皇帝进言,改编后的歌剧会删减过分敏感的段落,以保证“政治上正确”。皇帝于是欣然恩准。现在看来,约瑟夫皇帝与这两位艺术家有良好的私交,又是懂行的音乐鉴赏家,因而在催生该歌剧诞生的功劳簿上也须记上一笔。

达·蓬特和莫扎特没有(当然也不敢)欺骗皇帝。对博马舍原剧的改编确实减少了许多政治上的潜在危险,而且通过莫扎特音乐的转化,整个戏剧的重心甚至偏离费加罗和苏珊娜捉弄伯爵的机关设计,导向伯爵夫人无私爱心的拯救力量和伯爵与夫人之间的和解。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社会批判内涵依然保留,但增加了博马舍原剧中缺乏的普遍人性的温暖和同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意识观念其实均源自启蒙运动的根本思想预设。可能也正是由于歌剧中增加的更丰满的人性维度,使得歌剧比原话剧更能赢得各个时代观众的喜爱。对处于二十一世纪当下的观众而言,原话剧着力于对当时政治-社会体制的针砭,可能反而不如歌剧中展现不同性别间、不同阶层间达成体谅和原宥的主旨更有吸引力。毕竟,两百多年来,政治机制和社会体制的改善已经今非昔比,但人性的顽劣和软弱依然如故。

作为一部地道的意大利(语)喜歌剧,《费》剧丰富的喜剧情境为观众提供了众多“捧腹大笑”或“会心微笑”的机会:第一幕中凯鲁比诺藏在座椅后被伯爵发现时的窘迫,第二幕终场中众人搪塞伯爵询问时慌乱与机智的交融,第三幕中费加罗突然找到自己双亲时的欢欣,以及第四幕中夜幕下的混乱和紧张。在这里,几乎每一个上场人物都有可笑的时候,每一个角色都带有喜剧的色彩。令人发笑的不仅包括音乐教师巴西利奥和半老徐娘马切琳娜这样纯粹小丑性的角色,而且甚至也“传染”了伯爵和伯爵夫人这样具有“正歌剧”性质的人物。

然而,在欢声笑语中,《费》剧传达着深刻的人性洞察和严肃的和解主题。费加罗和苏珊娜尽管就社会等级而言,处于比伯爵和伯爵夫人远为卑微的地位。但是观众可以感到,他们在心智能力上比贵族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第四幕,莫扎特让费加罗高歌一曲诅咒所有女性缺乏贞洁的咏叹调,暴露出这个“正面人物”身上原来也有男权思想在作怪,为最后的和解与道歉打好伏笔。伯爵夫人和苏珊娜交换服装,主人和女仆彼此假扮对方,这不仅暗示着对社会等级秩序的否认,也体现出女性的自觉和宽宏。纵观全剧,苏珊娜是比费加罗更加主动、更加警觉的一个人物(全剧一开场即是苏珊娜提醒费加罗要提防伯爵的阴谋,费加罗此时尚后知后觉!),而伯爵是通过伯爵夫人发自内心的爱情力量的拯救才有所觉悟(当然,伯爵是否自此以后就不再沾花惹草,那是大可怀疑的)。在《费》剧中,尽管和解是暂时的,但却覆盖所有人物,弥合所有社会阶层。带有强烈怀疑主义的现代人或许视这种世界走向大同的启蒙思想为愚妄和臆想,但也正是这种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理想才分外让现代人流连忘返。

而所有这一切最终是通过莫扎特无与伦比的音乐达到的。此时的莫扎特,正值“而立之年”的创作盛期,音乐风格的圆满纯熟和写作技艺的高度发达,与他对人类情感的透彻理解和对人物心理的敏锐体验同步并行。面对脚本提供的复杂剧情和众多迥然不同的人物造型,莫扎特的音乐能力不仅游刃有余,而且简直胜任愉快。欣赏诸如第二幕终场这样的歌剧场景,观众几乎可以感觉到一丝莫扎特在写作时走笔如飞但却有条不紊的气韵和快意。泼辣伶俐的苏珊娜,聪明机智的费加罗,刚愎自傲的伯爵,乃至少年怀春的凯鲁比诺,狡猾怯懦的巴西利奥,以及其他一些虽然出场很少但仍然鲜活可信的次要角色,莫扎特均能够通过旋律的曲折与音响的暗示,让他(她)们在听觉上“呼之欲出”,并且“过耳不忘”(往往是通过两人以上的“立体”重唱,而不是依靠传统样式中的“平面”独唱)。然而,莫扎特在《费》剧中所创造的超越一切人物之上的中心角色当推伯爵夫人。第二幕和第三幕中她婉转、优美的两个咏叹调,体现出“永恒女性”的成熟、温馨、内省和贞洁,其音乐画像的信服力之强在歌剧音乐中前所未闻。而在全剧的末尾,是伯爵夫人的高洁音调引导着众人摆脱庸俗的日常喧闹,在这个谈不上完美的人世中,让我们“听”到人心向善的可能性。

《费》剧结尾之前赞美诗般的表现意念和音乐处理直接预示了莫扎特日后另一部表达启蒙思想的歌剧杰作《魔笛》。甚至不妨斗胆说,《费加罗的婚姻》是《魔笛》的“写实性”预演,而《魔笛》是《费加罗的婚姻》的“超验版”改写。有趣的是,莫扎特在处理《魔笛》沉重的象征寓意时,具体的音乐语言有意“举重若轻”,晶莹剔透。反观《费加罗的婚姻》,这里的剧情和人物像现实生活中一样栩栩如生,但音乐配置却避免“头脑简单”,几乎接近交响曲般的复杂与雕琢。这两部启蒙思想的歌剧“姊妹篇”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莫扎特的深邃和伟大,并昭示出经典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同类推荐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热门推荐
  •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

    所选作品多以奇异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直观地暴露内在的感性,又不乏深度。,极富感染力。精致周到而委婉,《感想与风景》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横光利一的游记随笔集
  •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不做皇妃之间谍红颜

    颜丛雪,从小训练有素的细作,来到郡安唯一的任务就是颠覆南祁朝廷,协助昌黎国主入主江南。许峙,从小看着祖父指点江山,一生的梦想就是披上战袍,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两个注定一生对立的人,却因一次蓦然回首,牵绊住了彼此的心。一个敢爱敢恨,执着不悔。可以为爱杀人,也可以为爱放下屠刀;一个为国为民,一心抗敌。不愿辜负爱人,更不愿辜负大祁百姓。分立两个阵营的他们最终是否能够一起金戈铁马,塞北江南,直到华发苍颜?宫斗、朝斗、宅斗,女主告诉你什么是超强圣斗士。乞爱、弃爱、夺爱,女配告诉你,不需要重生,一样可以命运翻盘。
  • 东京娃娃小祸水(全本)

    东京娃娃小祸水(全本)

    金贝贝,金家的养女,从小和总裁哥哥金泊铭一起长大,两小无猜。16岁和金泊铭订婚,却在小度蜜月途中被人莫名其妙的绑架……醒来后,贝贝发现身边躺了个陌生的冷酷男人,他自称是亚洲的XX老大司徒擎天,要把她高价卖给有钱男人去享用……因为拥有小米牙,拥有极特殊的身体构造,使得金贝贝成为日本唯一的一个天生尤.物、极品小女人,也因此成了亚洲所有XX人士的觊觎和争夺目标!司徒擎天和金泊铭,谁能保护好,并最终拥有这个精致的东京娃娃小祸水呢?PS:耐心看下去,故事会越来越精彩,更新也会越来越多,请大家收藏评论支持哦……女主:金贝贝男主:司徒擎天=============================推荐dxh000已完结的作品:《总裁的娃娃妻》http://m.pgsk.com/a/89204/《豪门长媳17岁》http://m.pgsk.com/a/96989/
  • 盛世绝爱之吾本红妆

    盛世绝爱之吾本红妆

    东海,南凌,西决,北漠,蛮疆,缥缈峰六大势力会晤。众名媛、大臣齐齐发难。“凤倾岚目无尊长,不懂礼数!”某男:“我惯得。”“她为人狠毒乖戾,杀人如麻!”某男:“我喜欢。”“她不学无术,女红针线一窍不通!”某男“我去学。”“她图谋不轨,意在争夺天下!”某男:“要你管。”“洛紫宸,你就这样维护这个贱人?”某男眸中杀意闪过,某女袖中红绸已经飞出,唇角带着嗜血笑容,字字妖异冷厉,“我替他说,你该死!”——————天煞凤星,可逆乾坤,统四国。因着这预言和不为人知的辛秘,凤倾岚自幼便女扮男装,成了南凌三皇子凤倾澜。二十一世纪杀手之王魅影不幸穿越到了凤倾岚的身上,醒来听到那句“南凌质子醒了!”险些又气晕了过去。居然穿越成一个阶下囚,还是个伪娘?既来之则安之。区区东海皇宫,还能拿她怎么样?这身子似乎藏着许多秘密,那就由她一一揭开,且看她如何素手乾坤,在这异世掀起惊天巨浪。魔宫宫主硬要带她离开?——拜托,我真的不是你的救命恩人!东海太子对她眉来眼去?——拜托,难道看不出我现在是个男的么,你丫是断袖么?西决皇帝对她百般欣赏?——拜托,不要这样直勾勾的看着人家,人家会害羞的!南凌国师千里修书问候?——拜托,不是听说这货以前傲娇的很么,怎么还会写书给她问候?紫宸“公”主对她另眼相看?——拜托,你不是已经知道我是女人了么,为何还动不动一副吃醋的样子!◇◇◇◇◇◇◇◇◇◇◇◇◇◇◇◇◇◇◇◇◇◇◇◇◇◇◇◇◇◇◇◇[小剧场]“殿下,那军事防御图..”暗卫颇为焦急的问道。“岚儿想要,给她又何妨?”某男漫不经心的应道。“可是..”可是那毕竟是南凌的质子,就算是个女的,也是南凌人,殿下就这么放心将东海的军事防御图拱手相送?“只要她要,只要我有,哪怕是东海江山,哪怕是我的性命,给了又何妨?”某男字字笃定。“是。”暗卫只得应下,纵然万般不愿,可是殿下的话,向来不容违抗,只是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殿下,现下她的身份是南凌质子,殿下怕是不能娶她为妻。”“那本殿嫁给她便是。”某男应得干脆利落。“…”暗卫终于无话可说了。殿下为了这凤倾岚,江山性命甚至连男人的自尊都不要了,他这做暗卫的,还有什么可说?本文一对一。绝对宠文。女主时而冷厉时而抽风。男主腹黑天下无敌。喜欢的亲们请点击加入书架。——————推荐下我的完结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_^
  •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魔尊她从女尊国穿越来

    她本是女尊国的储君,冷艳无双,残暴嗜血,阴晴不定,十七岁指点江山,谈笑间生杀予夺。太子要娶她为太子妃?天大的笑话!她本为王,何需屈身为妃?她是阎殿魔尊,乱世中杀戮无数,为世不容,她两世辉煌,却不知情为何物。他追随她十年,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他的眼睛都看向她,她不仅是瞩目的明月,更是耀眼的阳光,她的光芒会灼伤他的眼睛,她的身影会扰乱他的心。(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豪门嫡妻

    豪门嫡妻

    林然再一次重生了,有着两世记忆的她,重新过着新的生活。豪门媳妇不好当,光明正大可以三妻四妾的名门媳妇更不好当。豪门大宅,上有老而不糊涂的曾祖母,看似慈善却又精明的奶奶,手握实权的婆婆,还有利势又小心眼的姨太们,再加上一群等着看她笑话的妯娌,下有猥亵大伯,妖孽又风流的小叔,还有几个只会惹祸捣乱的姑子。公公的冷眼旁观,丈夫的冷淡无情,小三的冷笑争宠。这是典型二十一世纪里的古代豪门宅斗。豪门怎么了?豪门是用钱用势堆起来的。她是嫡妻,小三再怎么得瑟也永远扶不成正室。她是嫡媳,别的可以得罪,就长辈不能得罪,不然受罪的是自己。婆婆说:“林然,你是嫡媳妇,就该有正室的气度,晨儿都娶了你和白素,你们就要好好的相处,别做出什么丢我们宫家的脸。”林然说:“妈,我知道了,就像妈一样,公公娶了三位姨太,妈都有这样气度的接受了,往后晏晨要是娶了十个百个老婆,我会像妈一样没有什么怨言接受的。”婆婆一噎:“……”谁说她大度了,谁说她没有怨言了。小三说:“林然,你就活守寡吧,晏晨爱的是我。”林然说:“我很乐意活守寡,反正你永远都是二奶。”大姑子说:“林然,你不是闹自杀吗?怎么还不去死。”林然说:“大姐,那你怎么也不去死?上个星期你好像登报闹自杀,想要前姐夫不和你离婚吗?”嫂子说:“林然,我真替你可怜,被小三欺负成这样,讨好了那么多人,却依然换不来老四的爱。”林然说:“我不觉得我可怜,倒觉得嫂子你更可怜,听说嫂子你要爬上我丈夫的床,结果被他甩了巴掌扔了出来,我是嫡媳妇,不要说我可怜,因为你们没有那个资格。”咳,推荐朋友的文文:《女人,宠你上瘾》: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