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900000004

第4章

“三、冯玉祥部的实力最强,而且他的前敌总指挥所部已经进抵南苑附近。但是,绝对不能让他成为京津二市、华北五省的新的主宰者和太上皇。”

“完全正确!”张群一拍沙发的扶手,倏地起身,继而又补充说,“冯玉祥这个丘八,不仅和北面的苏俄有关系,而且和京津一带的赤色分子也有联系。去年,胡帅绞杀共产党的党魁***的时候,他命令全军披麻戴孝,带头书写祭文开追悼会。一旦他重掌京城大权,难免不成为赤色分子手中的玩偶。”

对此,蒋介石是完全同意的。他沉吟片时,缓慢地转过身来,望着缄口不语的何成浚淡淡地一笑:“雪竹兄,快把你的意见说完吧!”

“时下,只有请阎老西入主北京为上策,尽管他也和我们不一条心。”何成浚结论性地说。

“如果那位虎视眈眈的丘八司令不同意呢?”张群打量了一下蒋介石与何成浚的面色,又疑虑重重地说,“我们能避免新的内战再起吗?”

“那我们只有派诸葛亮去东吴做说和了。”蒋介石似胸有成竹地说。

“谁是我们的诸葛亮呢?”张群不解地问。

“雪竹兄!”蒋介石斩钉截铁地说罢大笑了,“我自从回到南京以后,就在苦苦地做这篇文章。雪竹兄不愧是我的好参谋长,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坚定了我的决心。遗憾的是,雪竹兄没有利用自己人和的条件自告奋勇,担此重任。”

何成浚有什么特殊的人和条件呢?一、阎锡山是他的同学;二、冯玉祥的参谋长刘骥、阎锡山的参谋长辜仁发、李宗仁的参谋长张华,均是他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的同学。正如后人撰文评述的那样:“……冯、阎、李都想通过何成浚这条线加强同蒋的联系,了解蒋的动态。蒋介石也通过何成浚……拉拢他们……从而获得情报,防止冯、阎、李联合对付自己。在这种情势下,何成浚显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人和条件。

对此,何成浚是十分清楚的。他纵使愿做蒋介石纵横捭阖的可靠工具,也必须从蒋介石那儿讨得平衡军阀利益的砝码。当他听完蒋介石的话后,遂直言不讳地说:“总司令,你准备给冯玉祥将军什么特殊的好处呢?”

“就说我这个盟弟,准备请盟兄来中央做官。”蒋介石微笑着说。

“好!事不宜迟,我即刻登程北上。”何成浚说罢告辞离去。

俄顷,机要侍从拿着一份密电走进来,有些慌张地说:“总司令!张、张作霖于今晨……在奉天皇姑屯……被炸死了!”

蒋介石和张群闻声怔住了,或许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他们二人惊得张着嘴,忘记了去接电报。这时,机要侍从走到蒋介石的面前,双手呈上电文:“总司令!请看张作霖被炸死的消息。”

蒋介石习惯地“咹,咹,……”了几声,终于从因震愕而出现的真空中回到了现实,他急忙接过电文,生怕看不清楚,连续地用力眨了几下眼睛,仔细地阅看这份重要的密电:

今晨五时许,张作霖的专列在皇姑屯被炸,生死不详。六月四日晨,张群探过头来,急速阅罢电文,仰起脸打量了一下愕然不语的蒋介石,近似自言自语地说:“毫无疑问,制造这起爆炸事件的凶手,不是苏俄的走卒,就是这位胡帅的死敌!”

“不!”蒋介石把头一昂,断然地否决,“我看真正的凶手是胡帅的朋友。”

“什么?你说是日本人……”

蒋介石坚定地点了点头。

“这不可能!田中义一首相和这位胡帅私交甚笃,他是决然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陆军中反内阁的少壮派军官呢?主张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关东军呢?”

张群哑然不语了。瞬间,他想起了陆军中那些走****道路的少壮派军官永田铁山、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尤其当他想到驻华武官建川美次、关东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河本大作这些人后,顿感蒋介石之见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当他进而想到日本人制造这起爆炸事件的目的时,又惶恐不安地问:“关东军会借此出兵侵占东北三省吗?”

“这要看奉军的态度。”蒋介石沉吟片刻,“而奉军的动向,又要取决于胡帅之子张学良的意旨。如果这位少帅借报杀父之仇,悍然对关东军用兵,势必导致关东军侵占东北三省的结果;假如这位少帅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法,问题就复杂化了。”

张群清楚这所谓复杂化的真实寓意,那就是数十万奉军依然驻屯关外,觊觎华北,梦想问鼎中原,对蒋介石统一中国构成威胁。同时,中日关系也就变得越发微妙了。他凝思片时,喟叹不已地说:“皇姑屯一声巨响炸出了个张学良,看来从现在起,总司令的对手就由胡帅变为少帅了。”

蒋介石没有答话,继续在思索什么。

“总司令!”张群有些焦急了,“我们必须考虑制订对付这位少帅的战略计划。”

蒋介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张群十分了解蒋介石,懂得他沉默不语的真意,是希望张群这位智囊提出对付少帅张学良的意见,借以打开他的思路,从而使他下定决心,较为正确地应付这突变的时局。张群稍许沉思,遂侃侃而语:

“为了达到消灭奉军,统一中国的目的,时下应当改变武力进攻的战略。换句话说: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位少帅和日本有杀父之仇的矛盾,采用谋略的手段,把这几十万奉军拉到我们这面来。一俟中央政权得以巩固,我们再采取其他的手段,逐次分化、消灭之。”

“这位少帅是阿斗吗?”蒋介石严厉地问,“果如斯,像杨宇霆这些亲日派的顾命大臣,借机取而代之又怎么办?”

“还是采用你常说的那八个字嘛: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张群分析了奉军中高级将领的矛盾以后,又慷慨陈词,“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认清全局性的大事,不使这位少帅脱离我们的轨道自行其是。”

“这都是秀才之见!”蒋介石似觉得说重了,旋又淡然一笑,“岳军兄,我看当务之急的大事是,这位少帅会不会步其父亲的后尘,变成日本人炸弹下的牺牲品!”

“这……”

“这件事在没有结论之前,其他均是空谈。”

是啊!少帅张学良的生死,直接地关系着中国时局的发展,自然也影响着蒋介石消灭奉军、统一中国的战略的实施。为此,张群的谈兴迅然消逝,再次看到了蒋介石有着超于自己的才能。他为了挽回自己智囊形象的光彩,以守为攻地问:“总司令!你看这位少帅是死还是活呢?”

蒋介石不知该如何回答,在长时间的沉吟之中,他突然想到了宋美龄要他洗礼入教的事情,他淡淡地笑了笑,十分巧妙地答说:“这只有去问上帝了!”

六月十七日,冀东平原天低云暗,不时传来几声隆隆的沉雷。啊!就要变天了。

突然,由西边驶来一列火车,它犹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仰天怒吼,穿过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向着东方急驰而去。这就是奉系“镇威军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军团长——少帅张学良的专列。

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乳名小六子。生于一九○一年旧历四月十七日。他的远祖姓李,世居河北大城,后迁山东。清道光年间始徙辽宁省海城县。其曾祖过继于舅父张氏,始改姓张。父亲张作霖,奉系军阀的领袖。因早年参加胡子为盗,时人背后称之为胡帅。他为张作霖原配夫人赵氏所生,随母在乡间度过幼年。母亲谢世以后,由卢氏照管。早年在家读私塾,后于沈阳研读古典文学和英文。随着新知识的日趋丰富,先拟学医,后以医用药品皆来自海外,又立志拟出国学习制药,以应国家之需要。但父命难驳,遂于一九一七年入讲武堂学习陆军,由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今天的张学良,一扫往昔那倜傥、潇洒的英雄气概,活像是一位未老先衰的大兵,身着灰色的士兵军服,默默地伫立在车窗前,望着车外呼啸逝去的庄稼,陷入了极度悲苦的回忆中……他想起了六月三日的凌晨,他坐在父亲的汽车上,“浴着新绿街道微透森芒的月光,从过去住了两年的大元帅府正门出来,经过窗子,依依不舍地回望南海树丛的张作霖的眼睛,竟闪着光亮”。

“在水泄不通的警戒中,张作霖一行出现于月台。夜深,警卫队的刀枪发出熠熠闪光,荒凉的军乐,挽歌般地响起,张作霖的左手紧抓着佩剑,行举手礼与送行者告别。”

张学良透过昏暗的灯光,看见父亲的表情显得非常悲痛。是啊!“一直希望统一中国的他,今日竟不得不以败军之将离开北京,谁目睹此情此景,又怎能毫无感慨?……”张学良为了抚慰父亲的悲苦之心,朝着行将离去的父亲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旋即小声地、有些微微抖颤地说:“祝父亲一路顺风,平安出关。”

张作霖明白儿子这句送别话语的寓意,日本驻华大使芳泽不就曾威胁地说过“您此次出关回奉天,我们就不保护您的安全”的话吗?他强忍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凄楚地说:“小六子,不要担心我这个臭皮囊。为父唯有一事不安,明天就是六月四日,我不能在京为你过生日了。”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位“挥金如土之余,可也不惜杀人如麻”的胡帅在败走麦城的时候,依然还没有忘记六月四日是自己儿子的生日。张学良听后心颤了,手抖了,他含着泪花,悲凉地说:“今年的生日不过了,您走后,我即刻赶往前线,安排军队的撤退事宜。”

翌日,张学良乘车赶到邯郸北临洺关车站督师,获悉父亲于晨时五时三十分在皇姑屯遇难,但死活不详。由于晋军商震部跃进到保定西北的满城,准备进犯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情况紧急,不能返奉奔丧。为稳定军心,他于悲哀中仿其父的口吻草拟了一份《告前方将士书》:“余不幸归途遇险,臂部受伤,经医治疗,想不久当可痊愈。希望我前方将士袍泽同人,务依照余佳日息争通电,努力和平,促成统一,事事以国家人民为重,幸勿以余个人为念。”

张学良在回京城的路上,想起了动身赴前线的时候,看见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之子吴泰勋在公馆里扶乩问事,他很感兴趣地凑上前去,询问父亲的行止。岂知,乩语上批出来四个字:“大帅归矣。”那时,他奚落吴泰勋:“这乩太灵了,谁不知道大帅已经回去了。”但皇姑屯的爆炸声犹如炸雷轰顶,张学良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魔力在捉弄着他们父子,他的神志有些陷入混乱,他于茫茫然中感到虚脱而无力。他暗自说:“六月四日,是我二十八年前降生的日子,为何这样的巧,今天又是我父亲的死日?……”

张学良回到京城之后,看到热心的部属依然在忙碌着为他做生日。他当众宣布:六月四日,不再祝贺他的生辰。当晚,他悄悄命令随行打点行装,启程离京。为防不测,他在崇文门上车,而乘坐的专用小汽车开到东便门装上火车,这列威严的专车神不知鬼不觉地驶出京城,在黄土坡稍事休整直驶北仓。时天色已明,他命外籍随员伊雅格下车,驾驶着由专车上卸下的小汽车进入天津,于下午四点钟返回,带来通过美国通讯社证实的“大帅”被炸的通讯。他当即下令专列路过天津不要停留,直开军粮城。就在专列行进的途中,他让随侍理发员把他那漂亮的“背头”剃光。当晚,专列抵达滦县,和军团长杨宇霆住进车站附近一座山顶上的小庙里,警卫部队就在山脚搭设帐篷安营,负责保卫。

黑黢黢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凉飕飕的风,把闷热的空气吹散。一支淌着蜡泪的烛光随风摇曳,映出空荡荡的小小的庙堂,显得是那样的凄凉。张学良伫立在神案前,默默地望着那尊虽有些斑驳,但仍不失去其威严的六郎神,一种难以名状的情丝缠绕在心头。他喜爱哼唱两句皮黄,很自然地想起了碰死在李陵碑前的杨令公,也想起了为宋雪耻、为父报仇的杨六郎……他们父子用尽忠报国的赤诚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千百年来享受着祭奠的香火。不时,他又从杨令公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张作霖,从杨六郎想到了奔丧的自己,一种悲怆的情感打心底油然升起。

张学良毕竟是一位处变不惊的年轻将领,他的思绪很快从这种父子之情的羁绊中解脱出来。随着思虑父亲被炸的原因,又自然地怀疑起真正的凶手是谁?由此,他又想到了数十万东北军如何才能安全撤退出关,以及自己怎样才能幸免于难,回到奉天重整军威……在他的脑海屏幕上,忽而现出的是跃跃欲试的关东军,忽而闪出的又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以及老冤家冯玉祥、阎锡山,新对头李宗仁和白崇禧……面对着这内忧外困、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如何才能确保东三省不落于日本人之手?又怎样遏制蒋介石二次北伐停止追击到关外呢?他真是费尽了心机,绞尽了脑汁!

“报告!杨军团长到。”

张学良闻声倏然转身,紧跟在侍从副官谭海身后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将军。他匆忙驱散满面的阴云,执礼甚恭地笑着说:“杨军团长,请坐,快请坐。”

这位杨军团长,就是奉军中大名鼎鼎的杨宇霆将军。

杨宇霆号邻葛,辽宁省法库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习武,与日本军政两界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国后,投在张作霖的麾下效力,步步高升。“为人不能说无本领,能以一个士官学校的洋学生,在老将张作霖面前攒红,就算仅长于揣摩上意,亦自有其‘当差’那一套。果断明快,如是这一面;刚愎跋扈,就是那一面。长短互为表里,因而造成错误甚多,结局自招杀身之祸。张作霖一生成败所系,确以杨之屡次鼓动参加内战为其重大关键。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仍居镇威军总司令,未设副司令,杨以参谋长调度全军……民国十六年夏推张为‘海陆军大元帅’,主将军政府于北京;杨宇霆一面俨然形同太上阁揆,诸阁员多半由他推荐,一面代韩麟春为第四方面军团长。”他虽然是老帅张作霖的左右手,但却因为死敌郭松龄为张学良的挚友等因,和这位年轻气盛的少帅有着较深的芥蒂。如今,老帅被炸,政局动乱,他自认为收拾东北残局者非己莫属。因此,他越发地显得目中无人了。他对于陷入极大悲痛中的张学良漠然小视,俨然以监护人自居。这些天来,他自炫聪明,乱出主意,搞得张学良很是不悦。今天晚上,他大摇大摆地走到香案桌旁边,未等张学良走到香案桌的对面,便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副官谭海是张学良部属中的亲信,十分看不惯杨宇霆的派头,他强压火气,轻轻地“哼”了一声,转身走出了庙门。

“杨军团长,日本方面有什么消息吗?”张学良十分客气地问。

杨宇霆取出一份长长的电文往香案桌上一掷,顺势又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着电文,刷的一声,推到了张学良的面前,冷漠地说:

“你看吧,这是日本军方的公开声明,对炸死老帅的经过说得一清二楚了。”

张学良了解杨宇霆和日本的关系,从他这简单的话语中完全明白了这份公开声明的内容。一方面为了明晰日方对皇姑屯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伤害这位父执的面子,张学良遂认真地拜读起这份声明:

……四日上午三点钟左右,有三个行踪可疑的中国人想爬上满铁线的堤上。我监视兵走近问他们是谁,他们却要投炸弹。于是我士兵遂刺杀其中两个人,一个逃走。检查中国人的尸体结果,发现两颗炸弹和两封信。其中一信是私收,一封是国民军关东招抚使书信的断片。由这些,可以断定他们是南方便衣队队员无疑。

从爆炸的情况来判断,所用炸药的数量相当地大,因此绝不是投掷的。又,当时,张作霖所坐列车的开车和到达时间都属于极机密,无从得悉。日方甚至以为,三日深夜,该列车已经通过了呢!

同类推荐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拟兽变

    拟兽变

    这是一片非常古老的大陆,由于人类之前恶意的改造基因,使得之前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灾难,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出现了新的人类,新的人类拥有了全新的基因,有了可以变成各种野兽形态的能力,在若干年后,原本平静的大陆却因为他的出现而开始变得不再平静了......
  • 我家王妃太调皮

    我家王妃太调皮

    预言成真,2012年真的穿了。为了两餐只好去当乞丐了,可是乞丐也不好当,为了致富,决定玩‘碰瓷’。而那个被碰的主居然是个王爷。而且居然一见面就说要娶她。不过自己刚来王府,就跟他的小妾们大干了一场群架。以后的日子不鸡飞狗跳就怪了。果然,娶了也就算了,却不给她饱饭吃。非要逼她使用非常手段,自己找吃的。王爷马上被灭了威风。那个女人居然把自己的宠物煮来吃,说是饥不择食。正当以为以后生活能走上轨道了,却有许多奇怪的人来跟她要那个黑曼花,怎么回事啊?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女神为情再现世,女神记忆不复,只有现代时空的记忆,本是千金小姐无奈掉包,更加可叹的是命运捉弄却又要从小男装!三哥的疼爱,二哥的无情,帝王对于暗夜精灵的她倾慕不已,在一个雾国她该怎么办?她还是琴主、杀手,可是身为慕容尘的她纨绔无用,面貌庸俗,倾城绝色的她到底应该如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从自身体会出发,由细节入手,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资本。这本书是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灯塔,指引着这些年轻人向着成功的方向远航。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