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600000009

第9章 十国(2)

杨行密重视人才,知人善任,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对于原属敌对集团的人才,他也能加以重用。杨行密旧友宁国节度使田 发动叛乱时,一批属吏也卷了进去,如善于理财的宣州长史骆知祥和善于写文章的观察牙推沈文昌。尤其是沈文昌,曾为田 撰写檄文辱骂杨行密。平叛后,杨行密对这两人不加惩治,反加重用。他用骆知祥为淮南知计官,掌管财政;用沈文昌为节度牙推,在幕府中担任要职。这两人都为吴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唐末至五代,吴国统治江淮地区近四十年。它与中原王朝几成南北对峙之势,使得南方诸政权并存的局势得以实现。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继位。

杨渥喜好游乐,又排挤功臣。徐温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于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

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王位,改元武义,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无法控制局面,于920年郁郁而终,其子杨溥继位,于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掌握在徐氏手中。

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吴国灭亡了。

吴国历四主,共36年。

4.南唐

南唐的缔造者李昪是徐州人,小名彭奴。

李昪的父亲李荣崇信佛教,积德行善。李昪六岁时,父亲被乱兵所杀,不久母亲也去世了。伯父李球无力抚养他,便把他送进濠州开元寺当了小和尚。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攻陷濠州,掠走了彭奴。因见他长得浓眉大眼,有一股英气,便收他为养子,极其喜欢他。但杨行密的几个儿子见彭奴英俊,心中嫉妒,容不下他。杨行密无可奈何,只得把彭奴送给爱将徐温。从此,彭奴成了徐温的养子,取名徐知诰。

徐知诰长大成人后,身高七尺,四方大脸,声如洪钟,不怒而威。

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徐温拥立杨行密的第二个儿子杨隆演为吴王,徐温则担任大丞相,掌握了朝中实权。

徐温死后,徐知诰继续掌握朝中实权,被封为齐王。

吴睿帝杨溥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50岁了。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见老之将至,便急于夺位受禅了。这年十月,他逼杨溥禅位,改吴天祚三年为升元元年,自称皇帝,建国号为大齐。

徐知诰封徐温第五子徐知证为江王,第六子徐知谔为饶王,对徐温的后代都很厚待。

徐知诰称帝后,继续任用吴国旧臣,使政局得以保持稳定。

升元二年(938年)九月,太府卿赵可封请徐知诰恢复李姓,设立宗庙。为了内部稳定,徐知诰没有答应。这样,徐姓大齐王朝又存在了一年。

升元三年(939年)正月,徐知证、徐知谔带头上表请徐知诰恢复李姓,宰相宋齐丘、枢密使周宗等人也上表请徐知诰恢复李姓。徐知诰说:“朕不敢忘记徐氏的厚恩。”

不久,大臣奏称:“江西杨花化而为李,临川李树结成连理,这些都是还宗的征兆。江南流传一首童谣,有一句说‘东海鲤鱼飞上天’。‘东海’即徐氏郡望,‘鲤’乃‘李’之谐音,这是说李氏起自徐氏而为天下之主。”

接着,齐王景通等人又再三奏请,徐知诰这才终于答应恢复李姓了。

这年二月,徐知诰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他自称是唐室后裔,命群臣考证他祖先的出处,最后确定他为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于是,命人续修族谱,成了大唐皇统的继承者,改徐温庙号为“义祖”,以示与自己的皇统有别。太庙配享按唐高祖、唐太宗、吴王李恪、义祖徐温顺次排列,既祭李氏,又祭徐氏。

这一切都做好后,他又让大臣给他改名。几经提名,最后定名为李昪。

李昪在位期间,保境安民,不肯对外发动战争。他常说:“百姓都是父母所生,怎能为了争城扩地,让他们肝脑涂地,血流遍野呢?仗一定要少打。”

李昪把精力用于整顿内部,进行了一些政治和经济改革。南唐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在整军备战的同时,李昪特别注意奖励农桑。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他大量吸收四方流民。他不准境内滥度僧尼。虽然他自己崇信佛教,却不准寺院势力过度发展。

由于不发动战争,赋役又轻,南唐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产积极性很高。

在手工业方面,南唐的纺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茶业、造纸业、晒盐业、造船业、金银陶瓷业、文具制造业都有突出成就,不仅产量高,而且工艺精细。

李昪在位的十几年间,南唐户口增加,财用充足。

李昪设太学,兴科举,大建书院、画院,使南唐成为乱世里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栖身之所。江北士人多流落到此,南唐的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李昪澄清吏治,不用外戚辅政,不准宦官干政。在当时南北其他各国,在这方面都没有南唐做得好。

李昪称帝后,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忘本。他衣着朴素,脚穿蒲履,夏天在寝殿穿麻布衫。他不用金器、银器和玉器,平时用的是铁脸盆。宫殿不加扩建,仅布置一些盆景而已。左右侍候他的宫女不多,年纪大些就裁掉。

晚年,李昪为了长生,相信方士之言,服用丹药,中毒而死,在位七年。

南唐历三主,共39年。

5.吴越

吴越国的缔造者钱镠于唐宣宗大宗六年(852年)生于浙江临安。

钱镠出生时,父亲钱宽正在他处。邻居跑来告诉他说:“你家生个男孩,屋里传出了兵甲和马嘶声,乱作一团。”

钱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回家抱起钱镠就要往井里扔。祖母听说后,急忙跑来,硬是将钱镠夺下了。因此,钱镠小名叫婆留,是祖母留住了他的命。

钱镠自幼聪明,很有胆量。他家门外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立了一根大木头,木头下面有块大青石。钱镠和邻家的孩子常在空地上玩耍,在大木头下面做游戏。每逢做游戏时,钱镠总是往大青石上一站,指挥小朋友们集合、整队、操练,像个将军似的。孩子们都乐意听他的指挥,大家玩得很高兴。

钱镠长大后,勇敢好斗,专爱舞枪弄棒,武艺过人,善于射箭,一把长矛舞得神出鬼没。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钱镠参军,不久升为偏将。他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过功,先后升任刺史、节度使。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他为吴越王。

吴越拥有现在浙江全省、江苏南部和福建北部一些地方,它的北边和西边是南唐,南边是闽国,东边靠海。

南唐的地盘比吴越大得多,实力也比吴越雄厚。钱镠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怕南唐来攻打,不敢疏忽大意。他晚上不敢安稳地睡觉,叫人用小圆木做了个枕头。要是睡得太熟,脑袋一动就醒了。他把这个枕头称为“警枕”,后世传为佳话。

钱镠年纪稍大后,特地在卧室里放了个盛白粉的盘子,晚上想起什么事就随时写在粉上,免得忘记。他还让侍从通宵值班,外面有人要来议事,就让值班的人把他叫醒,以免误事。

钱镠整天兢兢业业,十分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在位期间,做了两件极有意义的事:一是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海塘,二是兴修吴中水利工程。

钱塘江的入海口十分宽阔,海潮倒灌时,常常冲上江岸,威胁着杭州城与周边农田的安全。钱镠下令征召大批民夫、工匠,凿石填江,修筑了一道坚固的石堤,保护了杭州城和农田。钱镠还叫人把江中的巨石炸平,让舟船航行,便利了水上交通。建造了龙山、浙江两座闸门,阻止海水内灌。还在许多河渠上建造了堰闸,可以蓄水泄洪,不怕旱涝。

吴中自嘉兴、松江到太湖沿岸常有水旱之灾,钱镠募军沿河筑堤,使百姓在旱时可以引水灌田,在涝时可以放水出田。

江浙平原一带土地肥沃,温和多雨,再加上这些水利工程排灌便利,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庄稼连年丰收,米价便宜,每石稻谷只值五十文钱,因此有人赞美吴越国是“地上天堂”。

从钱镠起,设立撩湖军,有兵千人,专门清理西湖葑草,疏浚西湖。西湖疏浚后,湖水自运河流入农田,所灌溉的农田高达千顷,百姓因此富足起来。

钱镠出身农家,生活俭朴,穿布衣,用旧蚊帐,不宴饮,不游乐,即便是除夕之夜也不大张鼓乐。

钱镠没有读过书,但喜欢做诗,还留心搜罗有名的文人,虚心听他们的建议。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逝。临死前,他嘱咐子孙说:“一定要好好服事中原王朝,即使他们改朝换代,也要以礼服事他们。”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建造的。当时的杭州有“佛国”之称,富裕起来的百姓纷纷吃斋行善。

由于钱镠的子孙牢记钱镠的教导,吴越亡国时,他的子孙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善待,百姓也避免了刀兵之苦。

吴越历五帝,共86年。

6.闽

闽国的缔造者王审知是唐末光州(今河南固始)人,他的五代祖曾做过固始县令。从四代祖一直到父亲王凭都以务农为生。

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在县里做小吏,二哥和他在家务农。他们兄弟三人在当地都以勇武出名。

黄巢起义军打进长安时,各地起义不断发生,寿州人王绪也起兵打进了固始。

王绪在固始扩充军队,发展势力,听说王潮兄弟很有名气,便将他们招进军中,任命王潮为军校。

王绪为了站稳脚跟,投靠了据守蔡州的秦宗权,秦宗权便任命他为光州刺史,让他配合官军攻打黄巢起义军。王绪不满秦宗权常常征收赋税,而且也不愿意受他控制,就迟迟不肯发兵。

秦宗权大怒,兴师问罪,王绪寡不敌众,只好率军退出固始,南下寻找发展机会。

王绪率军一直打到福建境内,军队发展到数万人。

王绪率军到漳州(今福建漳浦)时,因路险粮少,命令军中不得携带老弱之人。一天,王绪见王潮兄弟三人扶着老母随军而行,便斥责道:“军中有令,不得携带老弱之人。你们违抗军令,不杀老母,这是不守军法。”

王潮兄弟齐声说:“人人都有母亲,没有无母之人,你为什么让我们舍弃老母!”

王绪大怒,命人杀掉王潮的母亲,兄弟三人挡住说:“我们侍奉老母如同侍奉将军,你既然要杀我们的老母,那就等于杀我们,请先杀了我们吧!”

众将士见状,纷纷为他们求情,王绪只好作罢。

王潮担心日后被王绪再找借口加害,于是决定先下手。他们挑选了几十个心腹勇士,埋伏在竹林里,等王绪一来,一拥而上将王绪拿获,王绪不久便被杀了。

王绪一死,众将一致推王潮为主将。王潮整顿军队,和得力的将领结拜,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王潮整肃军纪,禁止将士骚扰百姓,抢掠财物。王潮兄弟孝敬母亲,为了母亲不惜以性命相争,令将士由衷钦佩,大家都听他的。

在王潮的大力整顿下,这支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大受百姓欢迎,深得民心。

王潮本打算向西进军,跋山涉水到蜀地去保护唐朝皇帝。但还未等出兵,便被当地百姓拦住了。

原来,泉州当时是福建的一座大城,而且是个良好的港口,海上贸易发达,当地很富庶。时任泉州刺史的廖彦若为饱私囊,横征暴敛,残忍无道,军民不堪其苦,但又无人敢于反抗。听说王潮大军爱民如子,军民都把希望寄托在王潮的身上。王潮领兵经过泉州辖境时,军民派张彦鲁为代表,请王潮带兵驱逐廖彦若,救泉州军民于水火之中。

这时,泉州的父老乡亲也拦在路中,带来牛酒犒军,流着眼泪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害。

见百姓这样恳求,王潮便答应了。他顺应百姓意愿,领兵包围了泉州城。

泉州城墙坚固,廖彦若驱兵死守,一时难以攻下。

王潮有泉州百姓支持,粮草供应充足,围困一年之后,王潮终于攻入泉州,处死了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顺应民意,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

王潮收编了泉州守军,扩充了军队。他减轻赋税,废除苛政,受到军民的拥戴。

陈岩临死之前本想让王潮代他主持福建军政,但未等发出任命他就死了,他的妻弟范晖夺取了政权。王潮不承认范晖主政,让三弟王审知进兵福州,讨伐范晖。

福州城比泉州城更难攻,王审知激励将士,将福州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围困一年后,城内粮草用光,属将杀了范晖开城出降。

王潮将官署迁到福州,礼葬了陈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岩的儿子,厚待其家属。

王潮赢得了福州的民心,唐昭宗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

王审知被大哥任命为副使,但他没有一点骄横之气。王审知很有度量,有时被大哥责打斥骂也毫无怨言,这使王潮对这个弟弟格外器重。王潮病倒后,没让四个儿子主政,而是把军政大权交给了三弟。

王潮死后,王审知想让位给二哥,二哥说他没有三郎功劳大,坚辞不受,王审知只好继任。

不久,朝廷在福州建立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他为琅玡王。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封王审知为闽王。

王审知对福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时的乱世,他治闽三十年,为福建赢得了“世外桃源”的美称。

王审之尊敬士人,加以重用。他还注重教育,大力兴办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王审知让他的侄子王延彬治理泉州,使海上贸易迅速发展起来。闽国富了,王延彬被人尊称为“招宝侍郎”。

王审知生活节俭,为属下做出表率。一次,他的衣服破了,就拿酒库中的旧袋子补好,继续穿在身上。一天,使者从外地回来,献给他一个玻璃瓶。玻璃瓶在当时是奢侈品,不亚于玉器。王审知赏玩了一会儿,就把瓶子摔碎了。使者大吃一惊,忙问这瓶子有什么毛病。王审知回答说:“什么毛病也没有,但喜欢奇异之物是奢侈之本。我现在摔了它,免得子孙染上坏毛病!”

王审知一直不肯称帝,有人劝他称帝,他说:“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也不做闭门天子。”

同类推荐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主要内容包括:传说与考古中的“人之初”;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夏、商、西周;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等五部分。本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热门推荐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林燕染穿越了,乱世飘零中带着一个五岁的幼子,前有追兵、后有陷阱,可就是没有夫君?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见面,穆宣昭冰冷的箭锋对准了她的心脏,杀机毕现;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交锋,穆宣昭冷硬的手掌扼住了她儿子的咽喉,逼她就范;林燕染费尽心机、用尽筹谋,终于打动了布衣粗服却肃杀艳绝的山贼杨致卿,施展平生所学,终于坐拥万贯家财,笑赏风流美男;但,这一切,却在穆宣昭和她争抢儿子时,化作了泡影。穆宣昭冷肃着俊美的脸庞,冷冷开口:“儿子我要,你,我也要。”林燕染咽下喉间心头血,唇角绽放一抹绝丽的笑容:“穆宣昭你今日逼我至此,他日我纵然嫁你为妻,你也要记住为妻——不贤!”【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满意足: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

    薪资是一个敏感的区域,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最好找到一个最佳的时机,自然地切入进去,从而推动薪资谈判。与老板谈工资,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一定要敢于要求高工资,既让他了解你的想法,又有协商的空间。 我们应该知道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尽力提升自己,成为老板高薪聘用的人。 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薪水,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快乐和更高的成就感,条件成熟时你可以考虑开创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业。 既要会工作,又要会享受生活,前提条件当然是要安排好你自己的薪水。如果你能领会和运用本书中的优裕生活的33个薪资攻略,你将拥有一个快乐充实幸福美满的人生!
  • 神宇天兵

    神宇天兵

    天空暗暗的,暗的有些发秫,阳光被一股巨大的乌云所遮盖,彻底的消失不见,空气中似乎很寒冷,不断吹刮着的寒风预示了此刻正是寒冷的季节。
  • 我心中的别离笙箫

    我心中的别离笙箫

    “各种化验结果均显示你已经怀孕了!怎么可能会错!!!”校医冷冰冰的开口,“这件事情,我一定会上报学校,严肃处理。”可是我还是处女怎么可能会怀孕呢??难道我基因突变?空中授粉了?她不想要这个孩子,不想被这个莫名其妙的小恶魔毁了前途。好吧,就算,我心狠了,宝宝,妈妈宁可对不起你,也要对的起自己。但是,有个男人忽然出现了,千方百计的阻止她打掉孩子……她不得不怀疑,难道孩子的父亲是他?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翻开本书,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