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600000003

第3章 少年时代

少年梁漱溟(前排居中者)与祖母、父亲、长兄、大妹、二妹合影梁济夫妇生二子二女。梁漱溟有一个大哥、两个妹妹。大哥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两妹于清末毕业于“京师女子初级师范学堂”。

梁漱溟自幼瘦弱多病:未到天寒时节,手足已然发凉。据说,他小时候不但瘦弱,而且很呆笨,约莫六岁了,自己还不会穿裤子。有一天早晨,他母亲在隔屋喊他,问为何还不起床。他却大声气愤地回答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因为裤子上有带条,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结扣,他不会。这么大还不会穿裤子,引得家里人都笑了。

这一二年,梁漱溟时常头晕目眩,感到天旋地转,坐立不稳,必须躺下休息片刻;七八岁后,虽然嬉戏玩耍跳掷,却不如别人家孩子勇健活泼。上小学时,一次玩单杠头朝下跌倒,经用药才恢复苏醒,以后再不敢轻试;读中学时,经常羡慕地看着同学们打球踢球,人家不玩,他才一个人试试。参加活动较少却爱思考,神情严肃,少年老成,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老哥”,颇有嘲笑之意。

大约是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梁漱溟拿着一串铜钱在院子里玩耍,忽然铜钱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并与家人吵闹,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第二天,他的父亲打扫庭院,发现桃树枝上挂着一串铜钱,知道是漱溟儿丢失挂在这里的,于是仍把它放在原处,并不声张,也不责备他,用笔写了一张字条交给梁漱溟。上面写道:“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串钱挂于树枝上而忘了,到处向人寻外而内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于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梁漱溟看过字条,赶紧跑去一看,果然是自己丢失之物,不禁自怀惭意,正如其父所言真是糊涂得很!由于父亲采取启发教育,梁漱溟从小培养了一种自觉的精神。这对于他后来善于动脑筋很有帮助。

梁漱溟六岁开始读书,家里请了一位姓孟的老师给他讲《三字经》、《百家姓》,而后父亲让他读《地球韵言》,不像一般的家庭强调四书五经,而要孩子知晓外侮日逼,关心世界、国家大局。梁漱溟后来在《我的自传》里列举了一串事实:

清咸丰十年(西历1860年)英法联军陷天津,清帝避走热河。

清光绪十年(西历1884年)中法之战,安南(今越南)被法国占去。

又光绪十二年(西历1886年)缅甸被英国侵占。

又光绪二十年(西历1894年)中日之战,朝鲜被日本占去。

又光绪二十一年(西历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

又光绪二十三年(西历1897年)德国占胶州湾(青岛)。

又光绪二十四年(西历1898年)俄国强索旅顺、大连。

梁济在日记中写道:“却有一种为清流所鄙、正人所斥,洋务西学新出各书,断不可以不看。盖天下无久而不变之局,我只力求事实,不能避人讥讪也。”(光绪十年四月初六日日记,论读书次第缓急)梁漱溟七岁时,其父将他送入北京的第一所洋学堂,即“中西小学堂”读书。这所学校不仅教中文,而且还教授英文,其目的是想让学生扩大视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不料次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学校停顿下来,英文就没有继续学下去了。之后,他又转了两个小学,到十二岁时,又在家请塾师来教,十三岁又进“江苏小学堂”学习。

就家庭而言,父亲梁济做事认真,有豪侠气,但思想不够超脱。梁漱溟认为:“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

但梁家的家庭环境是宽放的。梁家兄妹“成了开明教育方式的受惠者,不用怕挨打,不用担心说错话挨骂,甚至不用注意当时最起码的礼法,例如长辈坐上座,晚辈坐下座。在他们得到的这些自由中,最有意义的自由自然是言论思想自由”。父亲并没有规定梁漱溟应该读什么书,而是由着他“主动地瞎撞”,梁漱溟则“读书非到引起兴趣和注意,我不去读它的”,找到想读的书就关起门来“乱猜”。

到梁漱溟十岁前后,梁济对子女们的教育,主要有三项:一是讲戏,梁济把平日看京戏的戏中故事讲给儿女听。二是携同出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意在练习经理事物,懂得社会人情。三是关于卫生或其他的许多嘱咐,例如:

正当出汗之时,不要脱衣服;待汗稍止,气稍定再脱去。

不要坐在当风地方,如窗口、门口、过道等处。

太热或太冷的汤水不要喝,太燥太腻的食物不可多吃。

光线不足,不要看书。

看书多了,梁漱溟逐渐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而对于他读书学习颇有影响者,首先是父亲,“我的自学作始于小学时代”,“逐成我之自觉的,完全是我父亲”,“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底”,“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从不干涉。十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另一位重要影响者,是梁济的朋友,主编《京话日报》的爱国报人彭翼仲。梁漱溟后来说:“我的自学,最得力于杂志报纸。”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中华报》,是“在那样新文化初开荒时候”“为我准备”的“很好的课外读物”。“固然十岁时爱看《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几乎成瘾,已算是自学,但真底自学,必从这里(向上心)说起。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

梁漱溟在《我的自传》中谈到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谈到温厚明通的母亲赞助父亲和父执(彭翼仲)的维新运动时,指出:

一方面,父亲和彭公他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种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另一方面,在那维新前进的空气中,自具一种迈越世俗的见识主张,使我意识到世俗之人虽不必是坏人,但缺乏眼光见识那就是不行的;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

1906年夏,十四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在此读了五年半的中学。这一阶段,他不但“课业成绩间有在前三名者”,而且更重视和善于自学,对时事非常关心。当时北京出版的《北京日报》《顺天日报》《帝国日报》及上海出版的《申报》《新闻报》等报纸,都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读物。此外,他还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及《国风报》等刊物。上述报刊对他了解世界形势及国家大事很有帮助,谈起时局来知识面很宽,不像是一个中学生的样子。以上所述可见,他从小对政治就有一种特殊兴趣,与一般青少年大不一样。

具体反映在课程上,他不大喜欢国文,“国文教师教我们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我最不高兴;国文讲义,我向例不看,尤其不喜欢空洞的议论,如苏东坡之万言书。至若庄子的文字,更叫我头痛痛恨。因为《庄子》上的文字,富有哲学意味,玄妙极顶;类如‘此一是非,是是非非,非非是是’,实在是故示玄妙,完全是骗人误人的东西。所有《庄子》《老子》一类书,我概不以为然。其他古文、词章、文选派之六朝文章,我无一不厌恶。我从来没有在国文上,下过工夫”,“此种狭隘之见解,二十余岁以后,才渐次解放”。

梁漱溟虽不喜欢国文,亦很少看中国旧书,但其国文作文成绩还不错,偶然还被评为第一名。他“总喜欢作翻案文章,不肯落俗套。有时能出奇制胜,有时亦多半失败”。一位七十岁的王老师在翻看他的作文卷后,批有“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的批语;而后来一位范先生比较赏识他,作文批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班里,梁漱溟与廖福申、王毓芬、姚万里相处甚好,经常在一起自学或玩耍;学校里年级稍后于梁漱溟的,亦有后来学术界知名人士张申府、汤用彤等。

除了读书籍与报刊,这一阶段的梁漱溟喜欢用脑深思。他对人生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凡事要看它对人有没有好处和好处大小。假使于群于己都没有好处,那就是一件要不得的事了。掉转来说,如果于群于己都有极大好处,即便是天下的第一等事,就应该去做。这是他对人生问题的评判标准。至于他对社会问题,他也有一个看法和主张。他认为:在政治改造运动上,可以用种种手段,甚至于可以用暗杀的办法,都是可以的,但反对排满、革命。在他看来,走和平改良的路,不仅收效快,而且对国家破坏性小,国际上也可避免干涉,因此对社会问题他主张走和平改良的道路。然而,他的这种主张与当时形势发展是不合拍的。后来清廷一天天失去人心,许多主张改良的立宪派人,也转向革命派。

在梁漱溟少年时代向青年时代转进的年代,有两个朋友对他影响至深,这就是郭人麟(亦即郭晓峰、郭仁林)和甄元熙。

郭人麟,河北乐亭人,年长梁漱溟二岁,却比梁晚入校一年,虽为一校同学,朝夕相见,却无往来,一直到第三年方始交谈,交谈后,郭对梁的思想变化产生极大影响。梁后来回忆:自己那时虽有救国救世,建功立业的抱负,但其实在人生思想上却很浅陋。对于古今哲人高明一些的思想拒绝理会,且受先父影响,抱一种狭隘功利见解,重事功而轻学问,认为“要做大事者必须有人格修养才行”,把人格修养当做方法手段看了。此时,“恰遇郭君,天资绝高,思想超脱,虽年不过十八九而学问几如老宿。他于老、庄、易经、佛典皆有心得,而最喜欢谭嗣同的‘仁学’。其思想高于我,其精神亦足以笼罩我。他的谈话,有时嗤笑我,使我惘然如失;有时顺应我要做大事业的心理而诱进我,使我心悦诚服。我崇拜之至尊之为郭师,课暇就去请教,记录他的谈话订成一巨册,题曰‘郭师语录’。……自与郭君接近后,我一向狭隘的功利见解为之打破,对哲学始知尊重,这在我的思想上,实为一绝大转进”。

当年冬天,梁漱溟应郭人麟邀请去河北乐亭乡间。旅店主人见他是北京来的学生,问他来乐亭做什么,梁回答说找同学郭晓峰(即郭人麟),店主人一听十分高兴地说:“郭晓峰,人不大,四海知名啊!”

另一朋友甄元熙,广东台山人,年长梁一二岁,同班(1910年插班)。本来郭人麟、陈子方(另一同学)在中国问题皆倾向革命,但不是特别积极。甄从广州、上海来北京前,似先已与革命派有关系。梁和甄皆关注时局,不久即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政见不大相同,梁起先只热心政治改造,而不同情排满(观点见前页);甄当然是革命派。两人私下开展笔战。后来,在甄元熙的影响下,梁漱溟看到清廷腐败,而转为革命派。

同类推荐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吕雉:后宫天下

    吕雉:后宫天下

    我原本只是项羽身边一个侍妾,对于项羽,我投入全身心的爱意。直到一个名叫虞姬的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如何一步一步攀上权欲的高峰,在后宫中摇曳生姿最后坐上汉朝第一太后的位置……(不予正史,不符野史,纯属虚构)QQ群:56879695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魅力

    魅力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变美丽的书,它不单是告诉你如何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是让你拥有美丽的心灵。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魅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死武神

    不死武神

    武者争锋、万妖林立、玄兽齐鸣,九霄大陆之上,若入巅峰,唯有武神!
  •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鹤雪,羽族最秘密的杀手组织,成员皆是羽人,而且是修习过鹤雪术随时可以凝出羽翼的鹤雪士。他们从未失过手,是天底下最好的空中神射手。当然能请得起他们的人也绝非等闲,但他们从不参与战争。舞夕羽看着南青言慢慢走近自己,他能接受她吗?毕竟她曾经杀死过他心爱的人啊……
  • 凤凰斗:妻貌不扬(全本)

    凤凰斗:妻貌不扬(全本)

    有她这么倒霉的穿越么?“其貌不扬”也就罢了。嫁人,是代嫁。相公,是个傻瓜。却总在无人的时候坏坏地跟她说:“你不觉得我们该生个宝宝吗?”谢家家大业大幺蛾子大,俊男美女斗得不亦乐乎。她是谢家的长孙媳,更是遭人白眼的薄命女。她可不怕,步步为营,她精明强干,泼辣聪慧。别管什么老的乱来,小的胡搞,她照样能整成五好家庭。不就是当家主母么?舍她其谁!妻貌不扬,却依旧遭人嫉妒,惹人爱慕。而她依旧怡然自得:“有人讨厌有人喜欢才是正常人。都喜欢那是神,都不喜欢那不是人。”小媳妇修炼守则:聪明、精明、心明、情明、志明凤和凰的你争我斗,谁与称雄!
  • 老公不回家

    老公不回家

    ◆◆五年纠缠◆◆他是父亲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我们的结合似是众望所归。婚前他对我百般呵护,婚后却弃如敝履,一切的改变仿佛都只在一夜之间。楚瑶说,男人不回家,外面一定有长期小三。我不信,不信那么坚深的爱也会走到尽头。小三找上门,优雅的轻抿着我泡得茶,悠然地对我说,“我和城枫在一起十年了,倘若不是那年公司出现危机,他也不会娶你。现在公司已经走上正轨,你是不是该退出了?”那一刻我看着眼前自信的小三,张狂得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盈上了眼眶,我却固执地仰起头,不让它掉下。我以为只要欺骗自己,事情就不会发生。然而,终有一天,真相残酷的摆在了我眼前。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有太多的阴谋,太多的伤害。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累了,累到再也没有力气去爱。四年的时间,以血泪为代价,我学会了什么叫放手!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我想起的只有他曾经的呵护与体贴。那些痛的记忆仿佛随着时间而消逝了,只是它在内心最深处留下了丑陋的伤疤,偶尔想起,心还会抽痛。◆◆三年等待◆◆当我的家人朋友都开始倒戈向他,我才渐渐明白,当我在别的男人怀里享受呵护时,他在为我做什么!楚瑶说:希儿,我从没见过一个男人像他那样爱得如此卑微,可以不计结果的等你三年,即便知道你身边已经有了别人,他也不曾放弃等待。妈妈说:女儿,妈妈从来都不晓得他有那么的眼泪,却独独为你而流。陆之曦说:爹地每天都会对我说,妈咪很爱我,等妈咪读完书就会回来看我。可是当我知道一切的时候,还拿什么来爱他?——片段一:我边把老公沾有淡淡香水味的外套挂好,边咬着唇说,“老公,我们要个孩子吧!”“不想要!”他果断的回答,连个借口都懒得找。“那我们离婚吧!”我在他面前深深低着头,牙齿紧紧咬着下唇,像个犯错的小孩似的手足无措。他像个帝王般坐在床上,微微抬首,斜睨着眼前狼狈的我。长臂伸到我的腰际,微微使力,让我跌坐在他的腿上。墨黑的眼眸嘲讽般直视着我,嘴角微微上扬,薄唇轻启,戏谑的声音轻轻划过我的耳际,“我们多久没做了?”原来他以为我想要的是每月的例行公事。那一刻我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我微微闭上眼睛,自嘲般说道,“是啊,我们很久没做了呢。”听了我的话,他冷笑出声,尖酸的话冷嘲热讽道,“我还以为是多高贵的公主呢,原来也不过是个荡fu。”【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推荐新文《失婚》“宏正集团总裁深夜幽会嫩模”
  • 尚书博文精粹

    尚书博文精粹

    百篇博文记录一个铁骨柔情的中年男人的五味生活,他是丈夫,他是父亲,他是悉心记录生活的书写者。有琐碎,更有精彩,每一篇都透着醇厚的日常情味,本色笔墨书写本色人生。
  •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劳动者书写着历史。但是,伟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推动历史前进。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伟人在人类史上的影响,甚至一位伟人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