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600000006

第6章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2)

当然,董其昌醉心于参禅悟道,在当时,也是受明末特殊的哲学背景和文化风尚影响所致。从宋元到明初及中叶,程朱理学作为一种皇家钦定的正统思想及哲学观念,统治着整个中国的思想界。不变的“天理”,森严的“等级”,严格的“君臣关系”,僵化的“三纲五常”等,窒息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王阳明的与禅学相契合的“心学”开始在知识阶层普遍流行起来。

王阳明认为,“心即性,性即理”,“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种以关注人的主体、关注人的心灵为主要导向的哲学思想,广泛地蔓延和渗透到各个文艺领域。在戏剧界以汤显祖为代表,在文学界以袁宏道为代表,在绘画界则以董其昌为代表。他们都从各自的领域汇集在明代哲学思想的旗帜下同气相求,遥相呼应,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的文艺思潮,在作品中把这种“心之本体”中的主体精神充分地显露出来。

董其昌“三纪之中,自为古今”的艺术抱负与这种哲学中的主体精神是息息相通的。他对这种禅宗式的心学,尤有心得,深受影响。

晚明谈禅之风蔚然流行。和西晋时代的清谈一样,当时,大批的文人士子皈依禅宗,如著名文人李贽、袁宏道、陶望龄、陈继儒、汤显祖等。董其昌除了用禅宗来比较理学和心学的异同之外,还用禅理来阐论八股和书法,用禅理来诠释老子,并认为老、庄、列、韩都有与禅相近的地方。因此,他以禅宗的“南北宗”来论画也是很自然的。

出于对禅宗的偏爱,董其昌为自己的斋室取名“画禅室”,而且他的论禅著作也很多。《容台别集》卷一便有“禅悦”五十二则,《画禅室随笔》卷四中有“禅悦”十六则。他的许多论文、论画也喜欢借助禅宗的观点来比喻。董其昌将讲求精工制作的绘画比作北宗,认为这一派绘画颇类“积劫方成菩萨”的渐教;而把逸笔草草的绘画比作南宗,并认为这一派绘画很像“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教。

可以说,在寻找禅学与书画艺术在精神内涵的联系与融合上,董其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文学和绘画本属于同一文化思潮之下的产物。当明初绘画上浙派势焰高涨之日,也正是文学上以李梦阳、何景阳为领袖人物的前七子的诗文复古运动崛起在文坛之时。稍后,吴门派与浙派同时并存,并逐步取代了浙派的优势地位,此时文学上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的唐宋派古文运动风靡文坛;到了松江派,俨然以画坛正宗凌驾于吴门画派之上;在文学上,公安派、竟陵派相继掀起的文学创新运动,席卷着大江南北,文学与绘画领域表现出了在审美取向上的一致性。

董其昌与公安派的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兄弟过往甚密,曾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北京城西崇国寺蒲桃林“结社论学”。作为社友,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少相同的见解。首先是,他们都服膺于禅宗,都在文学和绘画上乞灵于禅宗思想,以求从习惯势力所笼罩的陈陈相因的审美格局中解脱出来。在共同的以主体精神反对古人权威的出发点上,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三袁那里,从禅宗思想所得到的是冲决文学上的复古守旧的时风,力求个性解放,摆脱抄袭。而在董其昌那里,从禅宗思想所得到的,是在传统的文学和书画的基础上,求得有所“悟入”“人须自具法眼,勿随人耳食也”。从“及法”中做到“舍法”,做到“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果说公安派与松江派在接受禅学思想的表现方式上有所区别的话,那么,松江派与竟陵派则表现出趋同性。在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那里,评介古诗,动辄以“禅机”“禅偈”的方式来暗示、阐释。

晚明兴起的松江画派对于吴门派的变革,是和当时文化艺术思潮的整体氛围紧密相连的。或者可以说,是文化艺术思潮的整体环境促使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新的审美主张,并以松江画派主导思想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南北宗”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晚明时代,朝纲不振,危机四伏,虽然政权统治在不断削弱,但中国城市经济却在晚明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尤为显著。如董其昌的家乡松江,万历时期人口即达二十万,以出产棉布、纱布驰名全国。“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松江遂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商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刺激绘画的商品化。当商贾们富裕起来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书画需求呈现出空前广阔的市场。

商品经济发达的城镇供养着晚明的画家,众多的购买者,不仅能够保障画家的生计,而且促使了文人画家的职业化。险恶政治环境在客观上起到了扩充文人画创作队伍的作用,为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许多士子文人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无意仕途。有的则是在科举落第之后,绝意于功名仕宦之念,如莫是龙、陈继儒等。有的在派系斗争中或被罢黜革职,或致仕求退,如董其昌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晚明时期文人画家和古代的隐士不一样,他们无意仕途,但并非真正遁迹山林,息交绝游,终老田园,而是寄食于城镇,不拒绝与达官显贵的往来。他们的精神生活在表现出一种超然态度的同时,也追求生活上的物质享受。如松江画派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陈继儒,既卖诗卖画,也充当买卖字画的中介人。他曾以沈士充的画请董其昌题款,再转手卖给求董画的人。他与当地显贵官僚来往极为密切,所以当时的人讽刺他说:“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衙。”巨大的经济收益,使二十多年赋闲在家的董其昌也能姬妾成群,奴仆众多。

政治斗争的酷烈,自然也改变了画家的创作心态和目的。到了晚明,一般的文人画家已不再关心国计民生和社会变化,在他们身上已很难找到任何的社会责任感。董其昌曾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黄子久、沈石田、文征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赵吴兴止六十余,仇与赵虽品格不同,皆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

董其昌把绘画创作的目的,与人的寿命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作画如果刻意求工,而不是从中寄乐,那会有损人的寿命。“寄乐于画”的主张,其实也是发自明末文人画家的普遍心声,寓示了绘画朝着“墨戏”方向发展的道路。在他们看来,绘画的创作目的,纯属于画家个人思想情感的寄兴,成为画家享受天年的手段。这种主张,也反映出明末社会文人画家苟且偷生的享乐风尚。这种绘画主张和享乐风尚,直接对重构文人画创作心态和目的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对文人画理想的重构,也已成为晚明画家的自觉。

(四)“南北宗”论与明代画派的发展

在晚明,文人雅集,饮酒、赋诗、作画已成为一种风尚。孙克弘在汉阳太守任上被罢官后,回到故乡华亭。在家中修建亭台楼阁,假山瑞石,种植奇花珍木。又在室中陈列古董与书画。每次雅集,除观赏收藏、创作书画之外,还有童子唱时新曲调,演杂耍戏剧。绘画的商品化,促使了文人画向世俗化的转向,文人画家们以城镇为依托,形成了一定的画家集群体,画派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谋求经济利益的集群组织方式。

这种经常性的集会,加强了画家之间的往来,促进了他们在艺术上的互相影响,由此而逐渐形成以城市为依托、以某几个画家为首的画家集群,并在相互标榜中建立派系。在晚明,除吴门派之外,还有松江派、武林派、嘉兴派、姑熟派、武进派、江宁派等等。这些以地区城镇命名的派别,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画派的形成与城镇经济发展的联系。

绘画的商品化也就必然涉及到画派之间销售市场的竞争,画派之间的相互诋毁时有发生。比如吴门派与松江派就有相互讽刺的现象,在晚明是颇具代表性的。

在整个明代,浙派、吴派、松江派是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山水画流派。这三大流派,以其不同的绘画主张,分别于明代初、中、晚三个时期盛极一时,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主张。

从明初宫廷绘画分化出去的浙派起始于戴进。戴进父子本在宫廷作画,后从宫廷回归故里杭州。作为宫廷画师,戴进也接触到了南宋时杭州的院体画传统,遂成为明朝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影响一时,形成浙派。戴进以后,浙派的光大者吴伟最受皇帝恩宠,被授锦衣镇抚,后又赐画状元印。由戴进开创的浙派,在经过吴伟的光大之后,其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浙派绘画主要师法南宋院体,以粗犷豪放见称。

如果说浙派绘画的兴盛是明初对元代审美风尚的一种反叛,那么,随着明朝统治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朝与元朝的敌对状态逐渐消除,这种对元朝审美风尚的反叛心态也不复存在。加之南宋院体画法本不十分符合表现江南自然山水的特征,难以与自然山水完全契合,这样就限制了浙派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另外,出于对“锦衣卫”的憎恶,人们对被授以锦衣卫官衔的浙派画家也不抱有好感。吴伟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这是浙派由盛至衰的一个转折点。在正德之前,浙派是画坛趋之若鹜的主派;正德之后,浙派的传人汪肇、蒋离等人画风愈趋草率粗狂,不仅没有充分地发展浙派前期绘画的长处,反倒扩大了浙派粗率的不良习气。浙派末流的作品被作为“画中邪学”的典型,遭到收藏家的排斥。前人将浙派末流的习气总结为四个字:硬、板、秃、拙。

而在明朝中叶兴起的吴门画派,则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需求。吴门派绘画的中心在吴门,吴门即苏州。苏州绘画虽在明初受到政治气候的抑制而一蹶不振,但元画传统并非损失殆尽。明代中叶,随着与元朝政治上的敌对情绪的消解和明代政治中心远离江南,苏州画坛渐复元气。

吴门画派初创之时,正是浙派兴盛的时期。戴进死于天顺四年(1462年),沈周此时才36岁,还没有在画坛上崭露头角。吴伟最受皇恩宠遇的时候,沈周才开始驰骋江南画坛。沈周虽在浙派中坚吴伟卒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而新起的一批吴门文人也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被称为“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四家之中,沈、文力主继承“元四家”秀逸萧散的画风,仇英以工笔重彩见长;唐寅虽早年师承南宋院体,但和浙派截然不同,他在院体画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文人的野逸之风与书卷气,化苍劲刚猛为沉静柔和。四家中以文征明享寿最长,他以文秀沉静的画风博得了吴门画派实际领袖地位数十年,可谓领一代风骚。吴门派的迅猛发展和扩大,自然离不开苏州地区的经济繁荣。这种经济繁荣的标志,是绘画市场的求大于供,这也就必然促进画家集团的形成。

文征明之后,师承他的子孙、门生和后学先后有姓名可考者不下六七十人,实际数字远远超过此数。但他们的作品皆在文、沈的流风之内,不仅鲜有新意,而且相形见绌。那些临写沈周的作品,虽然表面图式像沈,但用笔往往刚狠粗霸,色墨浓浊可厌,风采神韵更是不逮;那些摹仿文征明的画,大多平庸板滞,运笔干枯而缺少韵致。他们所继承和发展的,与浙派未能继承戴进、吴伟的优点而是扩大浙派的习气一样,文征明的子侄和弟子辈所继承的是细弱、繁琐、甜腻和纤媚等习气。这和他们缺少诗文修养和文人气质是密切相关的。

在晚明画坛,无论是浙派还是吴门派,其末流都已到了世风日下的困境。这个时期也就必然会兴起一个新的画派,开创画坛新的局面,其重任就是革去浙派末流硬、板、秃、拙的恶俗习气,改造吴门末流细弱、繁琐、甜腻和纤媚的粗滥图式。

这个历史重任落在董其昌等人的身上,他的“南北宗”论,着重于文人画理想的重构,运用对禅理的体悟,重新构建文人山水画美学理论。这种理论,是为了革除画坛弊端而提出的。董其昌面临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文人画家,如何重新建立一种正宗的文人画传统。董其昌强调了绘画者的文人身份,推崇“文人画”“士人画”。在董其昌看来,禅宗的思想方式与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创作心理结构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他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唐宋以来开始形成的文人画进行了一次理论化的史学梳理与理性升华,总结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山水画创作风格及对流派进行考察与梳理,并把禅宗南宗的“顿悟”与北宗的“渐修”等概念,引入具体的山水画理论分析之中,崇南贬北,极力推崇南宗的文人画。

“南北宗”论对文人画理想的重构,发现并阐述了文人画家的出身地位与其创作态度、审美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王维、苏轼等人提出的“文人画”概念的深化和对文人画概念外延的拓展。

商业经济发达,政治环境险恶,都促使了职业文人画家群体的形成,扩大了文人画创作的队伍,董其昌“南北宗”理论对“文人画”的推重,自然引起了文人画家们的普遍附和。

董其昌以他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和“南北宗”论,引领了松江派的画风,奠定并确定了这个画派的基本面貌。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这个画派所达到的最高艺术水准,董其昌的艺术思想及其所倡导的理论,成为松江派在晚明艺术变革中的理论依据。

“南北宗”绘画审美理想的提出,使画坛中心由苏州移至董其昌的故里松江,松江画派遂在晚明浙派与吴门派山水的式微中兴起。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创作原理、艺术风格以及“南北宗”学说,在16世纪下半叶以后,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热门推荐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穿越之醉红颜

    穿越之醉红颜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历史的车轮始终是不会因为一个意外而有所改变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 蜜恋游戏2

    蜜恋游戏2

    一日等人好不容易来到魔龙城堡,却被强制驱逐出了游戏空间,而大家在游戏里累计的成绩也被全部清空!重新回到学校,一日还来不及感受校园生活,便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但让一日想不到的是,神秘的夏知时竟成了她寻找弟弟的唯一线索!在被操控的意识中,一日渐渐看清了夏知时被封闭的真心,然而少年的误解与憎恨却越发浓重。无法预见的未来,无法化解的隔阂,永恒的黑夜又悄然而至……
  • 又见红楼

    又见红楼

    原来她本身就是一株仙草幻化而来,她深知自己最终的命运是如何,但她不愿受到摆布,只会化尽这一世的眼泪,经历重重磨难与思想斗争之后,从小在学校饱受欺凌家庭蒙受阴影的16岁小姑娘竟然穿越到了明代,她最终在牛郎之女相会之期在云端与宝玉在一起。“”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她在”大观园中的危机四伏是她无法想象的,寄人篱下的她几乎到了绝望欲死的地步,从来没有想过原本自己丑陋不堪的穷家女竟会变成大观园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宝玉是否真的可以放下自己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狙击天才

    狙击天才

    王海面对佣兵、王牌特工、杀手集团、国际犯罪组织的围追堵截如入无人之地,任何困难险境中只凭一颗子弹就能击毙目标,将金钱、美女收入怀中,他被称之为----狙击天才。读者群:295775184
  • 重生之复仇千金

    重生之复仇千金

    “娶你,只是为了你的家产!”大婚前夕,相恋多年的未婚夫露出獠牙,名门千金含冤暴毙。再醒来,灵魂重生到另一个女人的身上,她发誓,夺她家产害她惨死者,统统要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爱王者召唤术

    恋爱王者召唤术

    夏萝音,一个以双倍奖学金被招入圣德彼利亚学校的特优生。因为在布满青苔的墙壁上抠下了一颗赭石红的宝石,从而拉开了与人偶亚历克斯的一段奇妙旅程。然而,拥有宝石的不仅仅只有夏萝音一个人,还有处于学校最顶层的白金一班学生,他们又将与夏萝音发生怎么样的摩擦?沉睡在黑暗木匣子中的金发少年,弥漫着灰黑色烟雾的破旧阁楼,一排排整齐坐在橱窗里的人偶,还有那一支镌刻着古老姓氏的命运之笔。古老的秘密、曾经丢失的记忆、梦境里诡异的预示……本书将带你进入这美丽而神秘的人偶世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