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300000007

第7章 记述隋唐五代时期的史书(1)

杨坚在公元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并且经过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巩固了国家政权,例如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六部制和均田制,改郡州县为州县二级等都是继承隋朝制度。还减轻赋役、普查人口、实行了很有效的经济政策,在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至此全国统一。但是和秦二世而亡的历史一样,通过宫廷政变,杨坚的二儿子杨广做了皇帝,实行暴政、骄奢淫逸、还没有稳固的根基就开始在风雨中飘摇,最后为李渊所灭,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极度的繁荣状态,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重新铸币,我们现在看到的圆形方孔钱,在唐朝时摆脱了以重量计算的标准,开始把货币看成财富;完善了影响中国政治文化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军事上经历了由府兵制演变为募兵制的过程,巩固了皇城的军队守卫制度;采取怀柔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唐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强盛,影响海内外,直到今天在许多国家中国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穿的衣服被称为唐装,可见唐朝影响的深远。在唐朝晚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土地兼并、贪污贿赂成风、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终于在907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唐朝为后梁所灭。从907年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的53年间,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而与这几个朝代同时期建立且统治时期较长的又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代十国时期。从统一到四分五裂再到统一,从隋朝建国(581年)到宋朝建立(960年)这一时期共经历了380年。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神采激扬的时期,虽然有分裂,但是相较于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混战,对文化经济的破坏还算小的,魏晋一分将近三百年。赵匡胤在短短时间内结束大分裂,使中国根基稳固,文化统一。

在《二十四史》中,记录隋唐五代时期的史书是《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部。在这一时期内,史书的编写也完成了由私人编修向官修的转变,上层统治者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以史为鉴,想从历史的兴亡交替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了史馆和监修制度。

《隋书》,唐人魏徵等人编撰,魏徵在《隋书》成书前就去世了,所以这部书不是他一个人编写的,颜师古、孔颖达等人都参与了编写。《隋书》中还包含《五代史志》(简称隋志)三十卷,记录梁、陈、周、齐、隋五代的典章制度,因为梁、陈、北周、北齐四朝的史书都没有志,为了史书记录全面,长孙无忌和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写了《五代史志》,由于隋朝是唐朝之前的最后一朝,所以把《五代史志》附在《隋书》后面,后人想查阅梁陈周齐各朝的典章制度,可以从隋志中寻找。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唐初著名的大臣。他为人耿直,身逢隋末乱世,后来投于李唐门下,有治世之才,能直言进谏,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忠心为国、这样的直臣也正是遇到了像李世民这样的明主才能显示他的才能。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是鲜卑人,后来改姓长孙,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很早就追随李世民,后来封侯高升,忠心为主,唐太宗死后他辅佐新主,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与唐高宗李治发生争执,他不赞成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得势后,长孙无忌被她逼死。

《隋书》记载了从隋文帝(581年)到隋恭帝(618年)一共三个皇帝38年的历史。有本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一共八十五卷。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状态,统一了中国,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作为承前启后的一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隋书》纪传的记载是比较忠于历史事实的,例如对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荒淫残暴、大兴土木等不好的方面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还有对于农民起义的记载也比较翔实,书中还有对流求,也就是今天中国宝岛台湾的记载,可以看出来,在那时台湾已经属于我国的活动区域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我们今天认识历史很有帮助。隋唐交接,好多隋朝官员依旧在唐朝做官,在为这些人立传的时候也能直书其事,没有那么多的遮遮掩掩,可能是因为写书人的身份和地位比较高,忌讳比较少,再有和撰史人的人品有关,魏徵是历史上有名的直臣,敢于和皇帝叫板,唐太宗在朝堂上屡次被魏徵顶撞,曾多次说过一定要让魏徵死;长孙无忌也是不肯屈从于唐高宗,反对废后,不畏皇威,才被逼而死,若都是这样的人去写史,那么流传下来的史书怕是价值更大些。当然,由于时代近,资料不完整以及历史的局限性,《隋书》对于好多事情的记载比较简略。

隋志写得很好,都是出于当时的名家之手。按先后记载有礼仪、音乐、律例、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十个方面。概括了梁陈齐周隋五朝的典籍制度,一段一段的叙述,是十分珍贵的史料。其中的《经籍志》,记录了从汉到隋六百多年的图书发展状况,首创史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一直被后世沿用。《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图书的第一次总结,《隋书·经籍志》是我国图书的第二次总结,相当于一部非常大的图书目录,可以考察古代图书源流,以及著录流传情况,到今天有好多已经亡佚了,只能看见书录了,但是《经籍志》仍是对中国学术文化上的巨大贡献。现在阅读《经籍志》,可以参考清人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用的功夫很深,对隋志贡献很大。

记载唐朝历史的史书《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旧唐书》和《新唐书》。先写成的《唐书》因为《新唐书》的出现而改名为《旧唐书》,是为了区别的方便。

《旧唐书》,署名是五代时期后晋刘昫,为官修史书,由于后晋继承了唐代以宰相监修史书的制度,刘昫是后晋的宰相,署名是他,而《旧唐书》的真正编者是张昭远、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可以说《旧唐书》是成于众人之手,而且官修史书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皇帝派人监修史书,然后集合一大批人一起完成,最后署名是监修者。

《旧唐书》有本纪二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志三十卷,没有表,共二百卷。记载始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终于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共21位皇帝二百九十多年的历史。《旧唐书》本纪的记载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唐代的史官制度和征集材料的能力都很强,因此保存了很多资料,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疏于资料的整理,《旧唐书》多根据唐代的史官实录和一些国史资料的记载,所以前半部分就比较详细和条理清晰,后半部分由于资料不全,由后晋史官匆匆整理,所以显得杂乱无序、错误较多。但是整体来讲《旧唐书》史料基本完备,许多记载直接抄录唐朝的旧史,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唐昭宗和唐哀帝二人的纪特别详细。

同类推荐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热门推荐
  •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她,一心寻死,无心穿越,却惹上蛇界权势最高的蛇王。他,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慵懒邪魅,却风华绝代。当邪肆的他,杠上清冷的她,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追逐?一心想着逃离的她,却不曾想惹怒了他,从此,他的后宫犹如摆设,蛇王开始囚后!落花成冢,流年飞逝,回首千年,看花开败落,只是泪已成殇!
  • 最后的民间

    最后的民间

    像大西北的原生态民歌一样,纯朴动人,是一部原生态小说。原生态的故事,别有韵味。原生态的人物,这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剖《最后一个匈奴》),原生态的语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强政老公很有爱

    强政老公很有爱

    在徐正轩的字典里,关于安然这个名字的解释,如下:安然是老婆,是疼到连自己都觉得恶心为止,安然是夫人,是奉承到连尊严都可以抛弃,安然是宝贝,是握在怀里连中暑都要捂住,某一天,安然如果累了,有他连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国外赶回专程按摩,在安然的字典里,关于徐正轩的解释,如下:徐正轩是暴君,是霸道到连脱袜子都要蛮横抢着干,徐正轩是跟屁虫,是连上个洗手间都要徘徊在外认真守候,徐正轩是小气鬼,是除了他以外连司机都必须是女人,徐正轩是爱哭鬼,是连她扎破手指都要泪流满面自责不已。
  •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道法自然”。中医养生从千年文明中不断吸取精华,以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液、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特点,以食疗、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为手段,总结出一套神奇且行之有效的养生大法,成为人们预防疾病、保养身体、促进康复的重要依托。本书综合了历代养生名家名著的理论,针对二十四节气制定了饮食、运动、食疗、起居等方面具体的养生方案,读者可以掌握并运用到生活当中,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贤妻良母难为

    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真的————感谢他让她甫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挂在半崖的一根树杈上,下一秒便自由落体向下坠,身体横向着陆,直挺挺砸向岩石;——感谢他让她穿到一个女养家的女尊世界中,成为一户家徒四壁穷得不能再穷的农家中的“妻主”;——感谢他让她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大龄女青年已经有了丈夫,三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还有一个尚存在肚子里)的惊悚现实感;——感谢他让她知道她的人缘有多么微妙,亲戚不亲,邻里不睦,丈夫吧,一个貌合神离,一个胆小怯懦,还有一个压根儿就瞧她不起.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奔头,重生的惊喜很快便被困窘的现实打破——她为什么而活?她要怎么活?当一声怯怯的软软的糯糯的小猫似的童音传进她的耳内——“娘.”她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个瘦得皮包骨头,明显已经病态的小萝卜头,她的心尖儿颤了,虽然这具身体里的芯儿是换了,但血缘亲情却是磨灭不去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刻已经认命了——丈夫神马的先忽略不计,为了孩子们她也要努力活好。她要为孩子们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她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把孩子喂饱喂好。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 倾心计:第一皇妃

    倾心计:第一皇妃

    他是杀伐决断,果敢狠辣的王。她是艳绝天下,唯我不二的幽冥宫宫主。风起云涌,她金戈铁马,谈笑间令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凤凰涅槃,谁家江山?回首一瞥,那一身火红衣衫,尽乱世人眸眼。她曾说“我尹逝不得的东西,宁毁不留!”言犹在耳,可是谁又是舍了心,只为那曾经不堪一击的温情,甘愿纵身火海,落下万丈深渊。他一身玄袍冷眼看尽世间,自认为舍去的只是一枚棋子,可最终为何空了心,丢了一腔想念?那鲜红的景象还在眼前,他怀中那僵硬的尸身笑意不去。死了心,可伊人再见,兵临城下,她火红长袖一挥,将他逼出百米远,冷声道“你是谁?”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