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300000006

第6章 记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2)

《南齐书》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共五十九卷,一共记载了南齐七位皇帝24年(479—502)的史事。由此可以看出,南齐是一个很短命的王朝。萧子显作为南齐的子孙和梁朝的臣子,编修南齐的历史很有优势,但是不利条件是自家人写自家人的历史,难免偏颇,把个人恩怨写进书中,他高度赞扬齐高帝萧道成,所以掩盖了他篡位并对刘宋一家斩草除根的恶行,他对自己的父亲用了六千多字来表扬功绩,对于杀害萧家子孙的萧鸾则是毫不客气地批判,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他的恨意,对东昏侯则是写尽他的荒唐和丑态,这些描写在皇帝的纪传中恐怕是不多见的,对齐代后几任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残暴自大的淋漓尽致的描写,也是为梁武帝萧衍的篡位找借口,并将其合法化了。

《南齐书》的志写得比较好,南朝时期的官制纷乱复杂很难理清头绪,《百官志》则写得清晰明了,通过阅读《百官志》,可以简单了解一些。不好的方面是《南齐书》中也有《祥瑞志》,情况和《宋书》差不多。列传中记载了很多齐代宗室人物和后妃,这也许和萧子显的皇室身份是分不开的,而且大多叙事简洁,他单创了文学一类传记,记载了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事迹,虽然祖冲之擅长的是天文历法而把他列在了文学里面,但是至少保存了祖冲之的基本资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南齐书》中各志和传之前都有序,概括整篇内容,简洁明了,是一个很好的体例。

《梁书》《陈书》,把这两部书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这两部书署名的作者都是姚思廉,当然这两部书的真正作者是姚察、姚思廉父子,有少部分论是魏徵写的。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生于梁末,后在陈朝做官,开始编修《梁书》,陈朝灭亡时又由陈入隋,隋文帝很赏识姚察,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任命姚察编梁、陈二史,在606年,姚察没能完成二史的编纂就去世了,临终前将这未竟之事业交给儿子姚思廉,子承父志,就像编写《史记》的司马迁和《汉书》的班固一样,姚思廉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开始着手编修《梁书》《陈书》。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他也是在陈朝做官,然后由陈入隋,最后由隋入唐,629年,奉唐太宗旨意与魏徵一起编修梁陈二史,636年正月,《梁书》《陈书》与同时编修的《北周书》《北齐书》《隋书》一起完成。

《梁书》五十六卷,记载了梁朝四位皇帝共56年的历史,记事始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终于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陈书》三十六卷,记载了陈朝五位皇帝共33年的历史,记事始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梁书》主要是姚察和姚思廉父子二人合写的,《陈书》大多数篇章是姚思廉自己所写,魏徵以监修的身份写了几篇论。梁陈二书的体例大致相同,有纪和传,都没有志,如果要将《梁书》和《陈书》做对比的话,《梁书》的内容更丰富更实际一些。

梁朝在历史上共存在了56年,开国皇帝萧衍一个人就统治了48年,所以《武帝纪》就分了上中下三卷,记载了萧衍亲身经历的齐末大事,从起家一直到做皇帝。列传中新增了《止足》类,就是指那些厌倦了名利场的争夺而退隐江湖、明哲保身的人,一共记载了三位。怪异祥瑞迷信之说的记载较少,《儒林传》里记载并称颂了范缜神灭论,齐梁年间佛教大兴,上层统治者尤其重视,萧衍就是忠实的佛教徒,在这样的环境下范缜能够提出反对的意见很不容易,《梁书》能够记录下来并且看重范缜,更不容易。

《陈书》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书,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在书中到处都是曲笔和回护,例如对陈朝皇帝的很多恶劣事件、毒辣手段都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而陈后主是一个昏庸无能、每天纸醉金迷的皇帝,最后导致陈朝灭亡,书中却把这些责任推到一些大臣的身上,亡国只是因为用人不当和天意难违,这些荒唐的记载到处都是。列传中多记载宗室、朝臣,对于下层人民、经济文化的记载简略而粗糙。当然从这些记载中也能看出陈朝之所以命短的原因,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机构臃肿、战争不断、皇族生活奢侈糜烂,上行下效,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等等,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不灭亡?

梁、陈二史,不能算是记录很好的良史,但是关于梁陈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记载很少,《南史》虽然有补充但是毕竟出现的时间较晚,所以纵使《梁书》《陈书》有很多问题,仍然是今天记载梁陈两代的重要资料。

《魏书》,北齐魏收撰,记事始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86年),终于东魏孝静帝(550年),它主要记述了北魏148年、东魏16年,一共164年的历史。北魏534年灭亡,分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历经三位皇帝为宇文觉所灭,建立北周,东魏只经历了孝静帝就为高洋所灭,建立北齐。因为魏收是北齐人,所以他不承认西魏的政权,在《魏书》中没有记录西魏三位皇帝的传记。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就发生在北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鲜卑族的汉化。虽然后来北魏分裂成东西魏,但仍然是鲜卑族的后代,魏是北方政权,属于北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很长,与魏同时存在的南方政权大约经历了东晋、刘宋、南齐、梁四朝。这里的魏要与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区分开,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同名而已。

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小刻苦学习,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史学才能。北齐天宝二年(551年),魏收奉皇帝命开始编修《魏书》,在554年就完成了。由于魏收在北齐撰史,距离魏朝不远,有好多记载涉及当代,别人编史都对当代人物和事情有所隐讳,而魏收恃才傲物,直接书写,对别人太多贬低,中间难免掺杂个人恩怨,所以《魏书》一出,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书中的记载是直陈其事,由于直露和不留情面,难免遭到同代人的毁谤,当然这时《魏书》并没有真正流传出去,在560年左右,《魏书》有过一次修改,然后面世,后来仍然有人对《魏书》不满,在后主天统二年(566年),魏收再次修改。在当时引起了那么多不满的《魏书》还是流传下来了,是因为有北齐皇室的支持,然而有些人对魏收的憎恨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以至于在北齐灭亡后,有人挖开魏收的坟墓,将他的尸体扔到外面,在以入土为安为信条的古代,这也算是最大的报复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魏书》就是经过两次修改以后的本子。《魏书》流传到宋代已经缺失了二十九卷,虽然有所补充,但仍然不完全。

《魏书》本纪十二卷,传九十二卷,志十卷,共一百一十四卷。由于有些篇章分上中下卷,所以有些书记载是一百三十卷,其实内容是一样的。本纪的第一篇是《序纪》,这是属于魏收的首创,主要叙述了鲜卑族拓跋氏的由来以及北魏统治者祖先的历史,记述魏晋时期拓跋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它大致说明了北魏皇室的历史渊源。这里面记载了北魏以前的28位皇帝,当然历史上他们并没有帝位,只是后人的追封而已。

《魏书》传记当中有很特殊的一类,就是叙述家谱,一个人的传记中父子兄弟子孙一起叙述,这样能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家族的发展史,但是不好的方面是记述简略,许多人的事迹只用几行字或几个字记录,例如《李顺传》中一共列举了李顺族人59人,《穆崇传》列举了66人,这种体例是以前没有的。《魏书》还记录了北方各民族的情况,是比较珍贵的少数民族史料。

《魏书》首创《官氏志》,主要记录北魏官制和鲜卑各个分支姓氏的由来以及所改的汉姓是什么,反映鲜卑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和封建化。《天象志》中比较真实地记载了天象的变化。《魏书》宣扬天命,重视自然事件对人事的预示,而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这当然是它的缺点。

魏收的有些记载虽然不真实,但这是二十四史中第一部记录少数民族政权历史的史书,详细记载了鲜卑族产生、发展、蜕变,直至最后汉化的过程,而且《魏书》时有创新,再加上它是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北魏历史,所以在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北齐书》,唐朝人李百药编撰。记载始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534年),终于北齐灭亡(577年),一共四十多年的历史。由于高欢控制了东魏天下,所以叙述从高欢的事迹开始,在550年时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北齐的统治范围大约在今天河北地区,所处时代与南朝的陈(557—589)大致相当,后来为继承西魏的北周所灭。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他年幼时身体不好,祖母赵氏就为他取名“百药”,求的是祛病康复。他出生在北齐,为人沉静少言,不喜欢聚敛财富,所得的钱财,多分给了亲友,在史学和文学上都很有造诣。他在隋朝做官,历尽宦海沉浮,在唐朝贞观时期被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奉诏编修北齐史,他的父亲李德林,学问十分渊博。李百药写《北齐书》的资料主要就是来自他父亲曾经整理的资料。在贞观十年(636年)正月《北齐书》编写完成,受到嘉奖。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几经贬官,好多次遭人陷害,甚至险些丢掉性命,在李世民时期终于安定下来,所以对李唐王朝忠心耿耿,尽心尽责。后来年老辞官,在648年去世,享年84岁。

《北齐书》有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没有志和表,一共五十卷。虽然名为《北齐书》但也记录了东魏(534—550)十几年的历史。《北齐书》编成后在流传过程中散失得很严重,到了北宋时期已经残缺不全了,后来八卷帝纪只剩下了一卷,列传只剩下了十七卷,我们现在所见的本子是后人根据《北史》补齐的,并不是最初李百药所编的原本,在阅读中应予以注意。

《北齐书》的语言真实生动,书中的文字记载多数运用口语,保存了那时的语言特色。书中有一些关于人民起义的记载,李百药也不轻视手工业制造和科技发明,他在《北齐书》中有方伎方面专门的记载,保留了当时好多科技人物的事迹,医学、算数、冶炼等方面都有涉猎。他还记载了北齐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人物的记载也是真实生动,例如《魏收传》,重点记述北齐建立后魏收撰魏史,并叙述在魏收之前关于魏史的撰述情况,称赞魏收有史学之才的同时,也记载他收受贿赂、用人不当的小趣闻。唐朝时期修的史书避讳、回护的地方很多,有好多地方都不能很好地反映历史真实,而《北齐书》的记载较多暴露统治集团的丑行恶事,例如后宫的淫乱,朝廷的挥霍腐败等,这些记载可能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但是在这样的修史氛围中,能做到公正公平也是很难得的。在论赞中对史事的评论《北齐书》人事与天命并重,不是一味地宣扬天命神鬼,也是很进步的。

虽然《北齐书》的原书我们看不到了,但是总能从这些残存的篇章中看到原书的面貌,去推求它的闪光点,看书做学问也是如此,不能片面一概而论,要用心推敲,“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经历千百年的历史冲刷,我们还是能看出《北齐书》的与众不同,不得不承认它的过人之处。

《周书》,唐人令狐德棻编撰。记载始于宇文泰拥立西魏文帝(535年),在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终于公元581年外戚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北魏分裂后,西魏的政权基本在宇文家族的操纵下,所以《周书》的记载增加了西魏的历史。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出生于北周的名门望族,经历了隋朝代周,隋末的大动乱,参加反隋战争,最后支持李渊,在唐朝成就自己的政治人生。他的官运比起同时代《北齐书》的撰者李百药要好得多,可以说是平步青云,节节高升,历侍唐代三朝,深得皇帝的喜爱、信任和尊敬。唐初,经历南北朝的几百年的分裂和隋末的动乱,国家总算安定下来,百废待兴,令狐德棻极力倡导借助朝廷的力量收集天下图书,从私人手中购书,这是凭一己之力不能达到的,由于有专人监督和朝廷的财力支持,因此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经籍图书。令狐德棻积极倡导修史,唐朝策划了几次大的修史,但是前几次因为用人不当都无疾而终,后来令狐德棻做总指导,能够知人善任,提携后进,根据家学传统安排修史人员,例如姚思廉修《梁书》《陈书》,李百药修《北齐书》,李延寿修《南史》《北史》,都受到令狐德棻的指导和帮助。唐代所修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一共八部正史,这其中有的是令狐德棻亲自所写,有的是得到他的具体指导,一个人的名字能与二十四史中的八史产生联系,这真是史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魏徵作为修史的总监,许多书都有他写的评论,只有《周书》没有,不能不说是对令狐德棻的信任和尊重。

《周书》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没有志和表,一共五十卷。令狐德棻编修《周书》的助手是岑文本,崔仁师等。在整部《周书》中都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史学观点,尊儒敬佛,重人事。北周在西北部建国,《周书》记载的地域范围比较广博,周边各民族情况和东魏、北齐、南朝梁陈等一些史事都有涉及,对农民起义也多有记载,能够很清晰地展现那时的天下形势。例如《异域传》有两卷,记载高句丽、氐、突厥、吐谷浑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有关于风情物产、制度传说的记载,也有道路远近、交互往来的记载,内容很丰富。《周书》中对于北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唐代著名的府兵制就可以从《周书》中找到源流。《周书》列传当中记载了近三百多人,隋唐两朝继承北周而来,与北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隋唐两代的人物源流关系是要参考《周书》的。

《周书》的语言简洁典雅,但是相对于《北齐书》口语化的语言,《周书》文字还是很难理解的,这和北周复古改制有关。在书中有太多对源自北周的李唐的歌功颂德,还有重视门第高低,这些都是不好的。令狐德棻在唐朝撰写《周书》,由于史料不全,所以很多史实记载得不够全面,十分可惜。在后世,《周书》的散失也很严重,和《北齐书》一样,多从《北史》中补齐,阅读时可以参照罗振玉的《周书斠议》。

同类推荐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王朝与职官(和谐教育丛书)

    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年匡谬西汉起始年目前多采用公元前206年的说法。前206年是刘邦始建汉王国之年,当时的汉王国只是项羽主命所分封十八王国之一,西楚霸王项羽才是当时的天下最高统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制,解开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疑惑,赶快和我们一起来翻开此书,品味历史吧。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热门推荐
  • 穿成王妃做团宠

    穿成王妃做团宠

    夜国摄政王冷血无情,却单单对她宠爱有加,柔情似水,妖界第一美男雪陌天人之姿,温润如玉,痴情千年,却甘愿为她做凡夫俗子,相伴一生,钰国第一美男子东陵凰容貌倾城,惊才绝艳,府中妻妾无数,本是天下皆知的薄情之人,却执意立她为妃,痴恋如他,深情如他,温柔如他,最后,究竟谁人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妖孽公爵独宠妻

    妖孽公爵独宠妻

    七年之后,她用新的名字新的身份回到了这座她当年逃离的城。她曾经是钟家的大小姐钟暖,可是父亲背叛了她的母亲。她曾经那么不顾一切地喜欢过一个人,可是他从未在乎过她。如今她叫叶珏,她被人们称作J,是设计界神一般的存在。被一个万丈光环下的公爵宠着爱着,不卑不亢,在她看不惯的人面前也可以高傲地拒绝讽刺。女王一般地回归。惊艳了那个用了七年时间才认清楚自己感情的男人。她曾经唤过他“暖暖”,最终却成了别人的阿珏。许诺,NOIR,生于黑暗长于黑暗,不见光的私生子。是那个在雨天递给他一把伞,阳光下给了他一个浅浅微笑的女子,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去争夺身份和地位——只为了给她建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帝国。雷克斯公爵的名号冠于他身,却是他用来宠溺这个女人的工具而已。他包容她的过往,默默守护七年之久。慢慢将自己的存在融入她的骨血,再也无法忘却。片段一:设计师的职业,在工作的时候其实是最孤独的。叶珏也是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做设计稿,那段时间几乎是与世隔绝。但是在英国的时候,许诺总是会偶尔溜进她修罗场一般的房间,看着她有些疯子般地设计着,什么也不说,只是帮她泡上一杯红茶,自己坐在房间的一个角落翻看过她所有丢掉的揉成纸团的设计稿。他会一张张抚平它们,好似他亲爱的孩子一般。整理成厚厚的一叠放在房间的角落里。这样的事情会在叶珏完工前重复几次,直到她完工那一天,会告诉他,然后他来将所有的被否决的设计稿收好带走。哪怕因为有事不能当天来的时候,叶珏也渐渐习惯了不丢掉废稿的,留着给他。“为什么要留下这些?”她自然也是问过的。“For/memory。”(为了纪念。)他如是说。叶珏记得,自己的小心脏,突然就小跳了一下。“噗通”好像死去很久的,沉寂很久的东西又活过来了一般。片段二:“不,放心,我不过是要你一个承诺。”许诺严重暗暗闪过一抹光,意识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再不出手……就要错过时机了!“只要……不是当女伴。”“嗯,好。”“不是装你女朋友或者老婆。”咬咬牙,继续提着条件。“嗯,好。”装的我要来干嘛!?“不准是带有人生攻击和侮辱的!”“比如?”“不许给我取个别名什么的……不准骂我,不准……”连叶珏自己都没有发现,此刻的自己俨然就是一个和男朋友闹别扭的小女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可以要什么?”许诺无奈地打断她。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出轨婚姻:谁为外遇买单

    出轨婚姻:谁为外遇买单

    又名:《伤婚—误嫁高干子弟》简介:林小可喜欢陆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顾父母反对嫁给这个被众人宠坏的高干子弟,在强势公婆的要求下辞掉风生水起的工作,居家做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她想让陆峰忘了沈琪,那个在陆峰生命里留下刻痕的女人。半年婚姻在柴米油盐里转瞬即逝,林小可担心的事终于发生,沈琪从外地归来,陆峰开始夜不归宿,在这最难过的时侯,林小可的初恋情人徐浩满载荣誉从国外归来……摘要:女人一旦受到伤害之后,沉睡在心里的那头小野兽觉醒,爆发出来的报复力也是无穷的,不过她林小可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报复,的确是想要让自己从困兽的笼子里挣脱出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美国历届总统最为推崇的案头藏书。你可以没看过这些书,但一定要警惕看过这些书的人美国五届总统共同推荐的励志奇书除《圣经》之外,对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人生智慧。
  •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她是异世第一狂神,遭天妒忌,被雷劈中意外重生为经脉俱断,魔力全无的废人一个。靠!破老天,你当我狂神的名号是叫着玩儿的?破碎虚空,倾灭天下,她势要将这个异世搅得天翻地覆。他是美貌妖孽、腹黑邪佞至尊邪帝,命运的纠葛将两个同样狂傲的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狂神vs邪帝,这是一场强强的追逐对决。
  • 食足良缘

    食足良缘

    公司小粉领许宁酒后魂穿,一觉醒来,成了某朝尚书家的小姐潘书玉,父母被贬至岭南,小姐么,只得流落乡间。无所谓,潘书玉不是林黛玉,前世是天下第一吃货,如今种田挖山下河,能吃的自然要想法弄来吃,不能吃的,也要创造条件变现换吃。除了自己吃,造福一方也很有必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开个饭馆如何?精明俏丽老板娘,帅哥美男竞争相,拿号排队,遵守次序。咦,这个脸熟,难道是他?天生吃货,还挺会做。学贯东西,食遍大地来者先烤,再上蜂蜜,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待到焦熟,椒盐伺候,趁热上桌,刀削成串。小姐且慢,此物能言。什么?!你是我相公?哦,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