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400000004

第4章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3)

一是对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作家作品之间所存在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在法国学者看来,比较文学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的历史,称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但要真正理清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学关系,不是随意地看一些材料就可以做出定论的;真正科学的结论只能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关系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基础上。一些比较文学学者认识到这种个案研究的重要性,于是花费功力撰写了《鲁迅与萧伯纳》、《郭沫若与雪莱》、《徐志摩与雪莱》、《袁可嘉与艾略特》论文,在此基础上还撰写出了《鲁迅与英国文学》、《巴金与英国文学》、《老舍与英国文学》等学术专著,并进一步撰写出了《中国文学在英国》、《中国文学在法国》、《中国文学在德国》、《中国文学在日本》等文学流传学方面的学术专著。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正如乐黛云先生所指出的那样,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学者往往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如复旦大学的研究项目《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外来思潮流派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北京大学的《中国现代作家在古今中外文化坐标上》等。钱林森主编的10卷本《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进一步研究了阿拉伯、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参见乐黛云:《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1页。)但我们也要充分地认识到,虽然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下了功夫,但由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需要十分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有许多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空白的,需要继续研究。

二是对中西文论进行平行式的个案研究。美国学者认为,在辽阔的历史时空中,民族与民族文学发生关系的历史是比较短的,而在更长的历史时空中相互之间是不存在影响关系的;但是,没有影响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并不是不存在任何其它关系,比如说可能存在种种美学价值关系,并且认为这正是世界各民族文学之背后存在的一种共同诗学的根本。特别是文论与文论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中西文论之间的关系,还是西方各国文论之间的关系与东方各国文论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沟通与对话;各国文论的性质就是对于文学存在规则与发展规律的讨论,因此,从文论的比较即诗学研究中,往往更能寻求到钱钟书先生所提出的“共同的文心与诗心”,并建立起具有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广泛适用性的“共同诗学”。因此,比较诗学研究在20世纪后期的英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有一些中国学者致力于从事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如曹顺庆先生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对中国与西方最为核心的一些文论术语与概念进行对比,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诗学问题;此外,许多论文还对各民族文论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就进行了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讨论了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的问题;钱钟书先生写了《通感》与《诗可以怨》的论文,探讨了中西诗歌艺术中的共同心理基础与艺术表达方式。为什么将中西文论的个案比较研究算作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下潜模式”呢?因为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更多的个案研究做支撑的话,比较诗学研究也许就会流于空话与大话;而具体的个案式的分析与比较则是比较诗学建立的最主要的方式。

三是对文学中存在的“他者”因素的研究。美国学者认为,文学与其它学科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其它学科对于文学的渗透,符合人类各民族文学发展到19世纪以后的实际;另一方面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学与其它学科各自的性质与特征。最近二十年出版的比较文学教材,虽然也有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内容,分别讲述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科学技术等的关系,但这样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情形是并不相同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也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应当深入到具体的作家作品中所存在的其它学科因素的层面上来进行讨论;只有在认真探讨了作家作品中所存在的其它学科因素的种种情形之后,再来讨论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我们的描述才能更加准确、更加科学。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学者讨论郭沫若诗歌中的科学精神、鲁迅小说中的科学方法、冰心诗歌与基督教等,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文学中存在其它学科因素的研究,费时费力,往往吃力不讨好,不太容易做;但只有从个案入手,以作品为文本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达到一个更加深入和独到的层面。2006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主办了一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与科学”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相信这样的讨论还会继续进行,只有分作家、文体与时段来讨论,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参见王书婷、梁红霞:《20世纪中国文学与科学研讨会综述》,《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辑。)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下潜模式”往往是由其它学科的学者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不太注重这样的研究,常常被理论的光环所吸引,长时间脱不开身来。如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有关学者所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中的政治的研究、文学中的地理问题的研究等,其实这就是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下潜模式”的选择,并在此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当人们已经厌倦于那种大而化之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当人们不再相信中国的比较文学能够完全靠学科理论就能建立起来的时候,扎扎实实地对个案进行审美式的分析并进而探讨一些问题,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四、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模式之关系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模式,是我对三十年多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进行总体考察与分析所得出的印象,也许只是对一个历史时段的种种研究现象的一种描述,并不是我自己的一种理论提倡。在此我要特别说明,我实在无意于否定某一种模式,也无意于提倡某一种模式,而只是对历史现象的一种力求简练与准确的描述。

三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也不是不存在问题,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至今仍然时不时地受到其它学科学者的批评与指责,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自己有时也认为比较文学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提倡了许多年,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至今没有能够完全地建立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三种运行模式之间的关系。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靠一个方面或者一种模式的运行往往是不能完满地完成其历史任务的。

我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要并行不悖,要完整地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就要完整地建立起中国比较文学自己的理论体系;要完整地建立起中国比较文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就要有许多学者来共同从事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成功,需要三种模式的合力:从国外尽量多地、全面地借用已有的理论资源与学术建设的成果;从本民族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实际出发,尽量将具有本质性的、基础性的东西讨论清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抽象与民族化的改造;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拿出具有理论性的、开创性的学术报告,对中国比较文学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新的论述。而且,中国学派要超越以前国外的三个学派,就必须超越他们曾经作为学术研究根本的研究对象,最大限度地将东方文学包容进来,并在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中打通东西方文学的界限,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然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不论是从某一个单一层面还是从相互统一的层面来看,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某一个单一层面来说,“平行模式”不够全面,“上升模式”过于空泛,“下潜模式”力度欠缺。所谓“平行模式”不够全面,是说从国外翻译与介绍的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往往处于一种比较零星与片断的形态,像法国学派,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的比较文学研究专家及其理论,有中文译本的也并不是太多;像美国学派,前后期的学者都很多,多数著作都还没有中文本,如克里斯蒂的涉及东方生活与亚洲遗产的比较文学著作,中文译本几乎没有见到。俄苏学派的著作,翻译的就更少。如果连外国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与代表性的成果我们都没有全面地了解,那我们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就只有一只软弱的翅膀,要真正地起飞是很难的。所谓“下潜模式”力度欠缺,是说中国学者近三十年来的真正细致的个案研究与基础研究往往是不够的,中日、中法、中德、中英、中俄文学关系,虽然都有介绍性的著作,但涉及其中的个别深层探析却不够深入。像哥尔斯密当年创作的《世界公民》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却少有专门论文进行分析。影响研究是如此,真正有力度的个案之间的平行研究,就更不用说了。文学作品中的其它学科因素的研究就更是欠缺,“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绘画”、“文学与音乐”的研究多一点,其它则相对很少;而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地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文学批评层面的深入到个体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我们要提倡加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下潜模式的原因。所谓“上升模式”过于空泛,是说一些学者只是热衷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良好愿望出发,往往显出一种焦虑与急躁,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体系过于庞大,所表现出的气势过于宏大,所涉及的层面过于远大,因而往往时过境迁,从根本上来说显得苍白无力。中国自己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是有必要建立的,也是应当建立的;但是,任何理论的提出都要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即要建立在扎实的、充分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

基础不牢的大厦是不可能持久的,也是经不得风雨的。当然,有的比较文学学者提出某一种理论是以自己的个案研究为基石的,而有的学者完全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这就不可能不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的学术研究不可以从逻辑出发进行理论的推演,从方法论的层面来说,许多真理也并不是一定要经过实证的;但其逻辑本身的展开,是以大量的个案研究为基础的。别人的个案研究当然也可以借用,但终不如自己的个案研究来得真实可信。

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模式之间的关系,往往也缺少合理的认识,总是执其一端,而不能他顾,更没有全面、合理地进行把握与布局。首先,中国比较文学学界没有像美国那样的,每十年有一次全方位的比较文学研究报告,提供给有关政府部门与学术机构作参考;因此,你一个人发现了问题,只是写一篇论文提出来讨论一下,如此而已,不会有总体上的大的反响,更不会有国家意志的统一行动。其次,中国比较文学学界没有自己的每五年或十年的研究规则,虽然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作为一个学科来对待的,并且其中世界文学即外国文学方面的课题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比较文学研究其实是没有宏观规划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一般来说对于比较文学的“平行模式”不重视,认为那些译自国外的东西算不得真正的科研成果,因为它们没有原创性,因而不重视比较文学理论与著作的翻译与介绍,特别是不太重视比较文学的普及工作。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比较文学的普及刊物,只有上海师范大学创办的“文贝网”,在做一些比较文学的普及与宣传工作。其实,中国比较文学界比较注重的是“上升模式”:在每一次比较文学大会的主题发言中,都有许多人讨论学科理论问题,并且引起关注;专业学术期刊如《中国比较文学》所发表的论文,也是以宏观性的论文为多;国外的学者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也往往是不明就里地在与这些理论家之间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比较文学界对于第三种模式即“下潜模式”比较漠视,认为那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可以属于其它学科,如认为跨学科的个案研究,可以分属于宗教与哲学等学科;20世纪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可以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学关系的研究,可以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如此等等。

其实,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第三种模式即“下潜模式”,并且只有当“下潜模式”得到了真正的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才可能真正地健全起来。中国比较文学界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与专著一定要出现“比较”二字,或者比较文学研究的就是学科理论,有的人甚至认为只有比较文学教材与理论专著,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像我们所提倡与从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则很少有人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新开拓;我所撰写的《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易卜生诗歌中的政治情结》、《易卜生诗歌写作的三种向度》等,(《易卜生诗歌的伦理主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易卜生诗歌中的政治情结》:《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也很少有人认为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我认为这正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悲哀。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三种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顶端”与“两大基石”。“一个顶端”,即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既中国学者的学术使命与学术目标之所在;“两大基石”,即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是要以外国比较文学的理论资源为基石,同时也要以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与细致分析为基石。因此,我呼吁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要特别重视两大基石,即重视“平行模式”与“下潜模式”,特别是“下潜模式”。绝大部分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要进行的,不是“上升模式”的研究,也不是“平行模式”的研究,而是“下潜模式”的研究。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要以世界所有民族的文学为目标,目的是要寻求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文心与诗心”,进一步地认识到各民族文学的个性与风格之差异,清楚地认识到文学与其它学科的真正关系。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比较文学研究比作一个辽阔无边的大海,比较文学研究者则是大海上的水手,三类水手选取了三种运动模式,即在水面平行运动模式、在水上作飘升运动的模式和潜在水面之下进行探险与猎奇的模式,我认为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中,水手的运动方式及其内容其实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

同类推荐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热门推荐
  • 魅杀

    魅杀

    好消息,本文《魅杀》于9月28日已加入5折特价V书,全文看完只2.8元!!!推荐湘另外两篇文:《第一奴妃》(宫斗文)《杀神女帝》(连载中)《很魅很狐狸》:(已完结)魅杀,以音化魅,以魅为杀!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我心上。我是一个拥有三世记忆的女子,在这三世里,我有着同一个身份——杀手!这一世,我有着倾国倾城绝世魅惑的颜容,名唤晚夕。仿若命运注定,我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杀手,相比杀手的一剑封喉快准狠的杀招,我更擅长魅杀,给我任何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器,我就能以音化魅,以魅为杀……盟山誓海,海枯石烂;七情六欲,欲壑难填;恩怨仇恨,恨天荒老;万里江山,山河碎破!看三世杀手辗转四位帝皇身侧,身兼仙妃、魅妃、夜妃,三重身份,魅乱锦绣河山…本书以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与三个朝代:齐朝与梁朝,北朝的第一个朝代:魏朝为背景!与历史稍有差入!http://m.pgsk.com/g/jx123湘的圈子,亲们进来坐坐,聊聊哈!!
  • 千金的美好生活

    千金的美好生活

    金晚玉:除了嫁人!我什么都愿意!金丞相:也行,那你准备准备,明日娶夫君。成婚以后——金晚玉给哥哥夹了一筷子菜,一转眼,新姑爷去荷花池边忧郁了。金晚玉约了赵大人郊游,一转眼,新姑爷去荷花池忧郁了。金晚玉成婚半年还没怀上,一转眼,新姑爷去荷花池边……以水为镜,检查身体!“来人,给老娘把那荷花池给填了!”暴走的金晚玉命人抗走了忧郁的姑爷,进了卧房。总之,这就是小姐和姑爷一起生活的那些事儿!
  • 星际绝色祭司

    星际绝色祭司

    "出身古武家族,容颜绝美;却有恶毒妹妹频繁算计;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让你尸骨无存!渣妹养母一边去!绝色美人降低容貌,玩星际网游,成为第一祭司;内测结缘,结识腹黑魔道,却是星际联盟最强少将!想追我?唔,少将在瞪你。本书可作《腹黑少将爱上我》《来自星星的少将》《论两个低情商怎样谈恋爱》《一个奇葩的我怎样拯救一个变。态的你》《我的基友都是壕》《史上最强小队》《作者作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钦差相公仵作妻

    钦差相公仵作妻

    女主丁可人容貌很可人,清丽,脱俗!但她的爱好却一点也不可人,她最熟悉的香水味道是福尔马林。她最喜欢的玩具自然就是死人骨头。她也喜欢男人,------躺在手术台上被谋杀的男人。她准确的鉴定报告,把无数谋杀者送进了监狱,而谋杀终于拜访了她,一场蓄意的车祸把她送到了古代,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中醒来,在荒郊野外救了一个男人的命,什么?他是一个钦差大人,该说她是他失踪的未婚妻?是当朝兵部尚书的女儿?那她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失踪?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先不管了,人家在这里,-----先要再就业了,那就当个女仵作好了!就跟着这个是自己未婚夫的钦差大人混了!特此声明:书中所用的法医知识分别引用自《中国法医学大典》,《世界法医学基本知识》以及《洗冤集录》,《古代法医学》等等,都不是柳絮发明的!*******************************************推荐柳絮的新文《邪魅丞相狂妄妻》两个绝顶聪明的男主与女主他们在官场上的争斗!推荐柳絮的红楼与悬疑相结合的新文《宝钗私奔玉晚嫁》*******************************************推荐老姐马涵的文《宝宝他爹是那位》推荐老妹流星竹的文《王爷,万“受”无疆》!美女玩转美男的《绝色逍遥》温暖的虐文《总裁狂恋》推荐燕安安虐死人不偿命《贱奴》推荐好友代萍傲妃推荐好友依蓝的文《金步摇》<p推荐好友飞天一猪的文《神棍娘子鬼夫君推荐好友烁梦的文《纯纯小爱神推荐好友祥云涧的《恶女戏情》推荐好友黑樱的文《弃妇休夫记推荐好友雪若蓝的《王爷你别拽推荐好友芸莎的《利雪风飞》推荐好友天旎的《猎爱狂情推荐好友0盈久0的《太后犯桃花》推荐好友月满霜天《上门女婿驯蛮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北纬三十度之神秘地带

    北纬三十度之神秘地带

    为什么在北纬30度线上屡屡发生神秘事情,为什么北纬30度线上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神秘地带,为什么传说集齐13个水晶头颅就可以知道宇宙的奥秘,地球上真的出现过十二世文明码?为什么地外生命频频造访地球?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