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800000008

第8章 转型期湖北地区文学理论研究(6)

最后,针对中国文论在当今全球化的文论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事实,作者一方面意识到了边缘文化的劣势,另一方面更清醒、理性地看到了文化边缘蕴涵着更大的阐释视野和空间。“如果说边缘文化是被中心文化所放逐的,那么文化边缘则属于暗处或者可以施放奇招的位置,它不像文化的中心那样光彩夺目、风光无限、颐指气使,但是这种边缘位置有可能寻求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度和丰富创造空间的效果”。这种边缘立场由于明确认识到自身的放逐姿态,恰恰能在与中心相对视或者相对话的关系中建构既切合历史又关注现实的研究思路。这种对话机制表现为文学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文学文本与文化审美图式、文学创作与理论阐释、文学话语权威机制与社会效果以及问题意识的对话关系。作者在论著结尾提出了中国传统文论的可能效用具体表现为观点的借鉴价值、方法的参考价值、异质文化的资源利用价值以及文物性价值。这一思路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论遗产进行历史化审理与辩证性的分析,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参见李松、陈洪娟:《寻根溯源独辟蹊径——评张荣翼的〈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处理“西学”与“中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因西方话语形态对中国传统话语形态的遮蔽而导致的“失语症”,这是文艺理论工作者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体系缺少系统的、逻辑的表述,给人以零散、片断之感,而且过于注重感性,让人常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叹。因为这些原因,他们表现出对具有完备而精密的学科体系的西学的迷恋,而对本土传统的文学经验则态度冷漠。与之相反,也有一大批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并不是不成体系,而有着一种“潜体系”(关于“潜体系”的论述参见冯若春:《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只是有待发掘和整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湖北地区学者陈望衡、刘纲纪、郁沅、倪进等在美学领域积极致力于梳理并建构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他们的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蕴藉加以条分缕析,并以一种开阔的理论视野融会中外、打通古今,构架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大厦。他们并不排拒西学,而是时时处处以西学印证中学;他们也不厚古薄今,而是立足当代中国的理论实践,以古释今。他们这种包容而又务实的姿态,是非常可贵的治学品格。

刘纲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是中国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完成了《周易美学》一书,这是继八十年代的《中国美学史》一、二卷的撰写之后,他在中国美学史研究方面的又一开拓性成果。在《周易美学》一书中,作者穷举《周易》对天地的各种议论,进而阐明《周易》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是一种生命哲学,即“生命即美”。围绕这一论点,他从五个方面对其加以论证,其一,《周易》确认了生命是同天地、自然界不可分离的;其二,《周易》确认了生命的变化发展有其合规律性;其三,《周易》确认了生命具有与伦理道德完全一致的意义;其四,《周易》确认了美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变化、更新之中,在“君子”自强不息,为成就天下“大业”而作的不懈努力之中;其五,《周易》确认了从天地出发来讲美,亦即是从生命出发来讲美,生命的规律也就是美的规律。这就把美和生命不可分离地联系了起来。该书在具体阐述周易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时,非常注意融贯中西,即注意在相同或相似的范畴内,把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相比较。这部著作对我们弘扬本民族优秀的美学、艺术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参见刘纲纪:《〈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第36页。)除了刘纲纪提出的“生命即美”的文论体系,郁沅与倪进等人合著的《感应美学》以独特的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美学体系:“感应论”。《感应美学》以感应为核心范畴和逻辑起点,对传统各家学说进行了辩证的梳理和总结,极大的包容性中又突出了民族性和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文艺学与美学的思维定势,为当代文艺美学研究开拓了一条新路。作者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精心耙梳,并以西方美学相参照,从而得出“审美感应”这一美学范畴。审美感应涉及审美主、客体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该书认为,审美感应能从根本上、总体上把握整个人类所有的文艺现象,人类所有的审美意识、艺术作品,都是审美感应的产物。该书对“审美感应”的精髓进行了深入探索,根据审美感应的不同模式、主客体融合的机制的差异,确立了“物本感应”、“心本感应”、“平衡感应”和“形式感应”四种感应类型。作者认为,不同的感应模式产生不同倾向的审美意识,不同倾向的审美意识造成不同表现方式的艺术作品,不同表现方式的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表现原则,导致不同的审美理论倾向,形成不同的创作潮流等。所以,中西方各种美学理论、古今各种艺术作品,都可以从审美感应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参见郁沅、倪进:《感应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对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作出更加周详、完备探讨的是陈望衡。他的《中国古典美学史》《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代表性著作。《中国古典美学史》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古典美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硕果。该书近百万字,规模恢弘,自成体系,有许多观念上的独创和体例上的突破,在对中国古典美学精髓的提炼和史学脉络的整体构建上,体现出他独特的思考和对宏观事物的驾驭能力。该书比较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轮廓,描绘了传统美学的大致走向,厘清了各个时代美学观念的内在联系与差别,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作者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质作了整体上的观照,总结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他将这一理论体系概括为四个系统: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以及以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这种概括是颇富有创造性的,也是精当而科学的。

继《中国古典美学史》之后,陈望衡的《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美学问题研究的焦点转移到20世纪,并把中国美学的本体论这一重要课题作为该书论述的中心问题。作者以深厚的笔力,扼要地勾勒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三大思潮、五大本体论的概貌。他把20世纪中国美学五大本体论思想概括为:(1)以梁启超、早期的朱光潜、范寿康等为代表的情感本体论;(2)以王国维、前期的鲁迅、宗白华等为代表的生命本体论;(3)以后期的鲁迅、陈望道、周扬为代表的社会本体论;(4)以蔡仪、冯友兰为代表的自然典型本体论;(5)以李泽厚、刘纲纪、蒋孔阳和后期的朱光潜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除对这五人大本体论作系统、详尽的阐述外,他还对近年来在美学界影响较大的多种本体论如“关系本体”论、“活动本体”论、“意象本体”论、“创造本体”论、“否定本体”论等分别给予了相应的评述。《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在构架上以问题为纲,以人物为本,从本体论的高度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美学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书中贯穿着一条总原则,这就是:“大处存同、小处存异”,作者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他所擅长的资料分析与理论提升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林林总总的观点作了一番深入的异中见同、同中辨异的归纳和整理,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关于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一书的评介部分观点参见万志海的《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审视——评〈20世纪中国关学本体论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9月第5期。)以上诸位学者,或以一种整体眼光来梳理和总结中国的美学发展史,或以一部中国古代美学经典生发开去,从而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理念,或从本民族的文化精粹中抽离出一个核心概念,以之为逻辑起点来阐释本民族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方式,尽管他们的思路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都为构筑有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而作出了有效地尝试。

同类推荐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热门推荐
  • 蔓蔓情陆

    蔓蔓情陆

    见她第一次时,她梳着清汤寡水的发型,但一张脸却生的俏丽妩媚像是悉心化过艳丽的妆。他礼貌的对她点头之后,心中鄙夷又是一个意图攀龙附凤的心机女子。然而散场子时,她毫不犹豫谢绝了他送她的好意,头也不回的离去,他却站在车边愣了三秒。.见她第二次时,他握着酒杯的手一点一点捏紧,最后忍不住把她拖了出去。她在路边狂吐,他双手环胸高傲的望住她冷冷讽刺:你就这么贪钱?她挥手给了他一耳光,又一次头也不回扬长而去。.猪哥的微博:直接新浪搜索(hongxiu_明珠还),大家去关注互动喔,一切动向都在微博上通知的~~~
  • 凤逆九天

    凤逆九天

    这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这是一个海盗的黄金时代。云穹大陆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韩昭,黑历,华风,三大陆天各一方,以海隔绝,商贸往来多靠海路,因此诞生出无数的海上盗贼。逐鹿与海洋之上。韩昭国,陆地三雄之一。春光明媚,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杨柳伸展着身躯吐出新芽,在春风中轻柔的起舞,嫩绿的草叶儿从土中抖擞出身姿,散发出清幽的香味,桃花在枝头轻开笑颜,正是春来好时节。“大小姐,快跑,快。”一片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芒音帝

    紫芒音帝

    季音闲,十大千年世家之一季家音字辈长子,因其母亲怀孕期间施展出禁咒而动了胎气的缘故,一生下来便身体羸弱,而不适合修行,成了音字辈实力最弱,也最受看不起的长子。然而直至有一天,因寻找解决自己身体羸弱问题的时候,误食紫心果,最终得到紫研神芒传承力量。
  • 庶女36计

    庶女36计

    这是一篇妻谋夫随的夫唱妇随篇。她是从异世炮灰而来的军事天才,他是闻名天下的战神;初次交锋,她‘懦弱可欺’,他心生疑云。再次交锋,她锋芒初露,他却忽失心神。一次战役的合作,却慌了两人的心。一次失踪,换来三年的别离。她容光焕发,妖媚甚浓;他却面具加身,发丝如雪。硝烟四起,滚滚狼烟,战争一触即发。她为军师,他为将。敌军来袭:岑祀(栩国君主)——焰儿,朝堂之上岂是女子来的地方岑焰——儿臣认为并不冲突夜倾歌——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她的巧言善辩,被封‘栩国女军师’。三年后遇:岑焰——倾儿,你回来就好夜倾歌——恩,打算什么时候恢复我的位置岑焰——你…夜倾歌——多说无意战场浮云:岑焰——战场上变幻莫测,你一个女子去了不好夜倾歌——我为夫唱妇随,哪不行了,再不行,我便女扮男装岑焰——相夫教子,在家教子就行夜倾歌——…结局一对一,不管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总之两两相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龙舞九天

    龙舞九天

    (不废材,不天才,也没有大大的金手指,不乱拉仇恨,也不胡乱踩人。有的,只是一个正常的主角。致力于情节,人物,桥段,世界,恩怨情仇,跌宕起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个故事。点进去看看,不合胃口可以点嚓嚓嚓嘛~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激情,有热血,有豪迈,有狂野,也有温柔。这是一本不同以往风格和味道的东方玄幻小说,希望让你在满是雷同的小说之中,找到一丝丝新意。发布个书友群:123292144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礼仪与交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年轻人学习社交礼仪,可以强化修养、塑造形象。在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能高尚,讲礼仪才能文明;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彬彬有礼,只有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树立自己的形象。总之,要想在为人处事左右逢源、事事顺达必须谨记: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做任何事都要把礼字摆在前,俗话说得好:“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凌乱,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系统的掌握各种礼仪,本书从商务、职场、交际、生活、仪态、服务、涉外、家庭八个方面礼仪进行详细归纳总结,便于读者掌握。
  • 秀色农家

    秀色农家

    新书《念娘归录》正式开始上传,喜欢的亲们收藏收藏吧!西北战事起,突厥凶残,烧杀掠夺,伊州城内人心惶惶,百姓纷纷携家眷逃难而去。孤苦无依的余念娘淡定自若,丝毫不惧。幸好太原府来人。丫环双手合什:还是舅老爷心善,来接姑娘前去团聚!余念娘淡淡一笑:“去又如何?还不是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