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900000008

第8章 最伟大的友谊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马克思

(一)

当马克思还在巴黎期间的1844年8月,他就以非常兴奋的心情接待了一位从英国曼彻斯特来的、衣着整齐朴素、长相十分英俊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就是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富有的纺织厂长主家庭。中学时代,恩格斯曾先后在巴门市中学和爱北斐特中学读书。由于父亲生意上的需要,恩格斯中学没等毕业就被被迫按照父亲的旨意,先到自己的巴门事务所实习,后来又去不莱梅的一家公司学习经商。

父亲希望恩格斯能够成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但恩格斯并不喜欢商业活动;相反,他非常喜欢读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涉猎各种知识,文学、历史、哲学、神学、语言学等各类图书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

此外,恩格斯还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常动笔写一些文章,为革命风暴呐喊,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炮兵旅服兵役。由于热爱哲学,恩格斯就抽空到柏林大学听哲学教授谢林讲授《启示哲学》,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研究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著作。这时,恩格斯已经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份子,对谢林的哲学逐渐产生反感。在听完谢林的讲授后,他还写了一本小册子批评谢林的学说。他的小册子很快就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分子的热烈赞扬。

在这期间,恩格斯就已经知道了马克思的名气,对马克思的才华和人格都十分敬佩。出于对马克思的崇拜,在1842年10月,恩格斯在兵役期间返回故乡时,途中特地来到科伦,想见一见当时正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马克思。但遗憾的是,马克思此时刚好不在。

同年11月,恩格斯由巴门前往曼彻斯特,中途又在科伦停留。这一次他虽然见到了马克思,但马克思正忙于同已堕落为柏林“自由人”的一些青年黑格尔派分子进行公开论战。而且,这时的马克思也不了解恩格斯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误将其当成是“自由人”中的一员,因此对待恩格斯的态度比较冷淡,两人没有经过深谈就分开了。

恩格斯在回到曼彻斯特后,应马克思的要求,为《莱茵报》写了一系列从不同侧面分析英国各方面状况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马克思逐渐了解了恩格斯,并对他产生了好感。尤其是恩格斯后来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两篇标志着他已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的文章,更令马克思对恩格斯有了崭新的认识。这也为他们的第二次相见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在巴黎再一次见到了这个英俊的高个子年轻人时,顿时便感到一见如故。这次,恩格斯在巴黎逗留了10天,马克思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两个人才华卓越的年轻人就他们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坦率的交谈,最后发现两人的意见竟然惊人地相同。正如恩格斯后来回忆时说的那样:

“当我1844年夏天在巴黎拜访马克思时,我们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出意见的完全一致,从此就开始了我们共同的工作。”

在这段日子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探讨理论问题外,还一起参加了巴黎的法国工人和德国工人集会。在马克思的引荐下,恩格斯还结识了一些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以及在巴黎的其他国家的革命者等。

通过对工人运动的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感到,不论是法国、英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工人运动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制定一个新世界观的任务也迫在眉睫。因此,他们在讨论下一步的工作时,便决心合写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著作,对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予以揭露和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他们彻底划清界限,同时还要在批判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这部著作,就是两人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或对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简称为《神圣家族》。

在巴黎逗留期间,恩格斯写完了自己分担的一小部分,然后便返回故乡巴门。马克思继续写作,而且像以往经常发生的那样,文章越写越长。到11月份,马克思将原计划中的一本小册子变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巨著,书的内容也大大超出了原定的范围,以致于恩格斯在接到这本书的手稿时大吃一惊。

(二)

自从合写了《神圣家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上一直互相配合,结成了最伟大的友谊。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回忆说:

“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还不错。我很高兴能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1845年5月,《神圣家族》出版了。这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矛头直指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哲学。这些人虽然在批判宗教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从1842年以后,他们就向右滑下去,走上了一条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的道路。而且,他们还日渐远离政治和社会活动,堕落成一个热衷于高谈阔论的小集团。他们标榜自己抽象的哲学批判,认为它超越了普通的批判而成为“批判的批判”,把自己的抽象玄奥的批判词句看成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首先揭露了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及其同伙声称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其实他们还完全停留在黑格尔的哲学范围之内。而鲍威尔等人与黑格尔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不过是用“自我意识”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从而走向公开的主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将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史的唯心史观,阐明了物质生产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们指出,并非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不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力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历史的发展并非在天上的云雾之中,而是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之中。

从物质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而批判了鲍威尔及其同伙所宣扬的英雄史观,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同时,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产生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私有制是保守的方面,无产阶级是破坏的方面。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始终存在着对抗,无产阶级在失去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必然会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最终消灭私有制。

由此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已能够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出发,来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了。可见,此时他们的思想已经越来越接近于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了。

《神圣家族》出版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德国的《科伦日报》称,这本书批判了消灭现代社会弊病的不彻底的、站不住脚的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观点;《奥海姆晚报》称,这本著作是最深刻和最有力量的一本书;德国最大的保守派报纸《总汇报》则称,它的“每一行字都在鼓吹反对国家、教会、家庭、法制、宗教和财产……的暴动”,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善于运用黑格尔逻辑学的辩证法,即“铁的逻辑”。

列宁对这部著作的评价也很高,称这本书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基础。因此,他在阅读这部著作后作了大量的摘录,还写了许多赞扬性的评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十分喜爱这部著作,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很有意义,书中的文风也鲜明而有特点,主要是尖锐的讽刺和论战,充满了幽默,以至于恩格斯说:

“这本书的确写得十分精彩,能令人捧腹大笑。”

当然,这本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年时代写就的,因此在批判鲍威尔的错误时,有些地方不免带有激进情绪,使用的语言也过分挑剔。在今天看来,有些地方离开了当时的具体环境不容易理解,比如第七章中,许多地方都是一些过分挑剔的批评,模仿原作者的口吻进行讽刺,抓最小的矛盾,嘲笑《文学报》上的一切蠢话等。

(三)

当《神圣家族》出版后,马克思的巴黎生活也即将结束了,他不得不再次被迫离开巴黎,迁往布鲁赛尔。

刚到布鲁塞尔时,马克思的处境十分艰难。恩格斯得知马克思被驱逐后,马上意识到马克思需要生活上的帮助。因此,他发动莱茵省的朋友们为马克思筹集了一笔款子,并把自己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第一笔稿酬寄给了马克思。

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恩格斯说:

“让我们大家以共产主义的方式来分担你因此而支出的意外费用,……至少,不能让那群狗东西因为用卑劣手段使你陷入经济困境而高兴。”

1845年4月,恩格斯脱离了家庭的商业工作,来到布鲁塞尔,与马克思通力合作,从事革命实践活动和科学理论的研究工作。从此,这两位智力和性格都非常相近的职业革命军,将他们的智慧与各自以往的研究成果完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崭新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5月初,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家在城东边的同盟路租到了房子,马克思家住5号,恩格斯住7号。这时,燕妮也带着女儿来到布鲁塞尔陪伴马克思,马克思家中还来了一个新成员——22岁的女仆海伦·德穆特,大家都称她琳蘅。

琳蘅是摩塞尔河谷的一个农家女。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就来到威仕特华伦的家中,在燕妮身边长大,成为燕妮的女伴和知己。现在,燕妮的母亲将她送到马克思夫妇身边帮忙料理家务。

琳蘅来到马克思家中后后,先是帮助马克思夫妇把家安顿下来,紧接着就又有了新职务,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份,马克思的第二个女儿劳拉出生了。从此,这位善良淳朴、刚毅聪慧的理家能手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在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分享着这一家的忧伤和快乐。

在来布鲁塞尔之前,恩格斯十分担心比利时政府可能会找马克思的麻烦。恩格斯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不久,普鲁士政府就对比利时内阁施加压力,要求将马克思驱逐出境。马克思无奈,最终只好脱离普鲁士国籍。从此,马克思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

在生活安顿下来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快便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将创立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研究的头等任务。马克思早就意识到科学论证共产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恩格斯在来布鲁塞尔之前,根据自己在家乡从事共产主义宣传的实际经验,也深感这一任务的重要性。

此时,马克思打算写一本大部头的经济学社会学著作,而这也正是恩格斯的心愿。他在巴门时,就写信给马克思说:

“目前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

为了能阅读更多的经济学文献和其他科学文献,也为了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打算到英国去考察。因为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不对其进行考察就无法得到和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特征和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英国直接了解英国的工人运动,并与工人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立联系,这对马克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恩格斯也想继续研究英国的经济和历史,并且他也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伙伴。因为恩格斯在英国生活过近两年,英语水平要比马克思好;而马克思也很需要恩格斯协助他进行社会调查。同时,恩格斯还认识一些英国的工人领袖,又熟悉英国的科学文献书库。因此,两人决定一起前往英国进行一次考察。

同类推荐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正文已完结】轩辕娥凰是废材,身为皇者却是废材,忠了皇室千年的臣子在她登基大典上准备改朝换代。置死地而生,逆天重生,她还是她,只是唤醒了血脉里逆天修道的天赋,威震八方。皇城四少之首的公子哥上官夜放下身段,来做贴身护花使者;神秘莫测的皇城工会少主独孤擎天愿百里红妆倒嫁上门,原本是死敌的魔界之皇东方熬乔装打扮,百般讨好加勾引,只为让她让爱上他……招惹下的桃花越来越多,拜托公子,请慢慢排队等我轩辕女王长大再说究竟是要单恋一株草?还是统统收入后宫一个都不放过?……修仙踏征途,破万难,除险阻,纵横三界……荐完结文《第一闪婚撞来的豪门老公》《欢喜冤家:司令千金闯情关》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
  • 昔日赌王

    昔日赌王

    尧永建本是江西南昌工地上的一名水泥工,因不愿过靠苦力吃饭的日子,沉迷于“来钱快”的赌博之中,不久他又拜一名赌术高手为师,勤练“手上工夫”,终于青出于蓝,很快名扬天下。在浙江金华,他靠赌博中的骗术“大把赚钱,大把花钱”,赢得产业,声望,妻儿,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处处欢歌笑语。然而靠骗术得来的金钱总有散去的一天。他在与一名黑白两道通吃的大老板对赌时“出千”被揭发,被当场断指,弹击膝盖。随后便是被逐家门,流落街头,乞讨卖唱的惨剧。在大起大落的人生辛酸中,尧永建流下悔恨的泪水,从此成为反赌斗士,四处宣传赌博的危害,揭露赌博中的骗术,最终重新获得亲人的接纳。
  • 嚣张宝宝总裁妈

    嚣张宝宝总裁妈

    欧阳水梦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玩伴丽莎,竟然勾引她的丈夫,抢走了她儿子的父亲。而她还多次对自己诉说思念,还高谈自己的恋爱幸福史。在一个黄昏的午后,水梦以上千元结束她们的下午茶。席间,她们谈到她的家,她的男人,水梦声称,很希望能够到她的家做客。丽莎看到水梦的消费水平连下午茶都达上千元时,她有些羡慕,又有些嫉妒。这个女人,为什么总是过得比她好,即使拥有了她的丈夫,并完全占有了她的家,她依然能活出如此鲜活的自我。当李默看到大陆总公司的执行长时,不禁为之震惊,这女人,竟然是自己最爱的、认为无法被家人所承认而选择放弃的女人?——————————————————————————推荐晗晗的新书:《调皮宝宝迷糊妻》***************推荐:暄的书:《穿越之无泪无心》一个女人,太多男人的爱,究竟花落谁家,静请期待!苦情儿:《妖娆太子妃》夏草青青:《老鸨王妃》夏草青青:《我得负责》美娃:《混血小天使》
  • 王爷,我饿了!

    王爷,我饿了!

    你丫的阎罗王,居然勾错魂,我不过睡一觉也能睡死,天底下有比我更倒楣的吗?穿越,来了...哇!好帅的美男子,什么!他是我家相公,挖喀喀!赚到了...不过,怎么怪怪的。妖孽的脸蛋上却有着对比的无辜双眸,那性感的薄唇吐出来的第一句话,更是让某女看傻了眼。“娘子,我要尿尿...”“尿尿?你不会自己去啊!”某妞嘴角抽了抽,最后转身带他到茅厕。“娘子,我要吃面面...”“吃吃吃,你是猪啊!”某妞气炸的瞪着他,最后转身到厨房煮了一碗面。“娘子,我的嘴巴好干,好渴啊....”“渴了不会自己去喝水啊!”转身到桌边晃着空空的水壶,“没水了!”“娘子,我好渴啊!我要渴死了....”某男任性的鬼吼鬼叫。某女无奈下,回到他身边,俯下头去,喂他口水喝。“娘子,我要吃奶....”“够了!你再吵我将你休......啊!!”某女忍无可忍的指着他大骂。“娘子,我要一个孩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