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000000009

第9章 (8)

中国是一个隐私严重缺失的国度。在发达的都市还好一些,而在不发达地区几乎谈不上隐私。茨威格所处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叶。从中国目前的现状和茨威格所处的时代相比,仍是不可比的。有没有隐私和人们对隐私的尊重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一个标志。虽说有人能让李银河闭嘴不说话,但人们向往自由、向往快乐的脚步是无法阻止的,毕竟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推动人们道德观念的进步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李银河女士曾无奈地说:我是为一部分人争取自己的权利呀,但人们对她不解。可能有人会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分的谈隐私是一种奢侈。其实不然,经济的落后和道德、观念的文明不是成反向的。观念的落后是一种人性的枷锁,禁锢的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

豁然一个细节跳入了我的脑袋里,我可以用类似《灼人的秘密》这样的情节来构思一篇小说,题目叫:午夜的阳光。

读书真好,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愉悦自己,还可以借鸡生蛋,哪天有时间写出来。

谈到茨威格的自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作家,是心灵的净化器。他追求理想的世界,追求一种完美,当世界离他心目中的世界愈来愈远的时候,他也会疏离这个世界,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是无比的失望。还有谁具有这样的勇气,带着自己的爱妻双双进入天国,这样的例子不是太多。(也有,那就是诗人顾城,可是他太不丈夫了,他是强行带着他的妻子上路的。虽然他也深爱自己的妻子,但他是自私的,是疯狂的,是一种掳掠。简直不能相提并论。)茨威格先生是位大家。我们这些庸人只能苟且地活着,因为我们不具备他的智慧、才华。

2007年5月30日由

是爱情,还是……

——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

我们常说:爱情是相互的。唯有双方互相欣赏的爱才是美满、幸福的爱。其实,这不是铁的定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你讲述了一个凄美而又悲惨的故事。一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爱着一个男人,并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不惜自己卖身来抚养这个“没有”父亲的儿子。

单相思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比如最着名的是兰州的那个女孩儿爱刘德华爱的有些变态。她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情是因为她不顾对方的感受,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感情的强暴,是大家无法认同的。

然而茨威格笔下的主人公,自从十三岁爱上那个作家之后,直至到死,都将自己的爱深深地埋在内心。

其实,爱一个人容易,但爱一个人一生,并且是在对方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这就困难了。并为他生下儿子一个人抚养,这就是难上加难了。

我无法精确地解读茨威格写这篇小说的最初动机,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不是讲一个哗众取宠的故事。

剖析这篇小说,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作者是用无情的笔触鞭笞了这个花花公子一样的主人公。他不知玩弄了多少女性,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给一个女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最后他幡然悔悟。小说中不少的篇幅在述说女人的不幸,尽管女人一再声称:我不怨恨你,是我的一厢情愿,但在女人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希望这个自己深爱的男人认出自己,可惜没有,追花逐香、风花雪月,就是作家、这个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他爱过无数的女人,他和无数的女人做爱,但他从不会对任何人负责,因为主人公的生活常态就是这样,不对婚姻负责。

用现在的观点讲,我们很难谴责这个温文尔雅、心地善良的男人。他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深深地爱着他。他邀请女孩吃饭、睡觉在他来说,是平常不过的事了,真是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这样的事情。

站在这个男人的角度,他是无辜的。试想,如果换成一个当下的一个喜欢金钱的中国当代女子,一定会对簿公堂,用DNA鉴定这个孩子是不是你亲生的,然后再大捞一把。

这个故事的非凡之处在于,这个单纯的女孩从来就没有想过占有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只是在内心深处爱着自己的心上人。不像中国古典的那种林黛玉式的哀艳的爱情。她不仅爱着自己喜欢的人,并且保留了所爱的人的孩子,因为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可能这是大多数中国女人所难以理解的。(当然也有例外。前些时候在“鲁豫有约”一档节目中,一个北京女孩和自己的男友分手了。分手后发现自己已有了他的儿子。经过慎重考虑她留下了这个孩子。这就意味着她要独自承担起抚养这个孩子的是爱情,还是……

责任。可喜的是开始不理解的父母最后也支持自己的女儿,既然是你的决定我们就尊重你的意愿。这是社会的进步。)茨威格给我们讲的故事总是出人意料的。他花了好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个少女对作家的思念。那种细微的心理描写把一个怀春少女刻画得惟妙惟肖。把那种从思念、相思的过程拉的很开。仿佛他就是那个遭遇过不幸过程的那个女人,把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痛彻心肺、痛彻骨髓的爱描写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为了一个少年的梦想,坚守了一生的女人的艰难的遭遇刻画得入木三分。当这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好的学校,能过上好的生活,坦荡地承认自己去委身卖淫的时候,我体会到的是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母爱的伟大,包括自己对自己爱情的最伟大的坚守。她有好多次机会能过上好的生活,比如跟了那个伯爵或者那个年纪稍大的好男人,但她都一一的放弃了。这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爱情的伟大。

我们爱一个人很容易,但爱到这种程度的能有几人?我以为这种比贾、黛式的爱情更伟大,尽管这种爱不值得提倡。反过来又说,这种爱又是一种灾难。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爱是刻骨铭心的,然而又是把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的。不过,即使能效仿的又有几人?谁能有这样的勇气?

茨威格毕竟是个大家,他并不想谴责谁,因为谁都没有错。在结尾的时候他这样写道:他从颤抖着的手里把信放下,然后就久久地沉思。某种回忆浮现在他的心头,他想起了一个邻居的小孩,想起一位姑娘,想起夜总会的一个女人,但是这些回忆模模糊糊,蒙眬不清……她的目光落在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花瓶是空的,多年来在他过生日的时候第一次是空的。(因为,每当过生日的时候,女子会送来一束玫瑰。)他全身觳觫:他觉得,仿佛看不见的一扇门打开了,一股穿堂风从另一个世界飕飕吹进他的屋子。他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

该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令我深思。

2007年6月24日星期日是

人性的盲点

对浩如烟海的外国名家的作品,我通常的习惯是,看他的代表作或他的成名作。莫泊桑的《项链》是在初中时课本上读过的,他的影响不再言说,而他的成名作《羊脂球》是在做文学梦开始后,借读的。我清晰地记得是一本没有封面的书,书的边沿已经发毛,损坏比较严重。我想我对这本书的记忆是如此清晰,肯定是对莫泊桑的崇拜。最近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觉得,好的、经典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作品永不会过时,《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我父亲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我的叔叔过于奢华,把父亲该继承的那份遗产也挥霍掉了,家里把他送到了美洲。后来叔叔来信说,他赚了一点儿钱,希望能够赔偿对我父亲造成的损失。我的家庭为此而充满了希望,姐姐婚姻也为此确定了。(从姐姐的婚姻这一点可以看到世相的浮俗,不光我的家庭如此。)当我的家庭对此充满憧憬的时候,一次船上的旅游,却意外地见到了叔叔。一个穷困潦倒的在船上卖牡蛎的老头。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对叔叔这个人充满了同情,叔叔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不然他不会写信说挣钱赔偿哥哥的损失。

小说并没有按惯常的思路往下走,当父亲在轮船上见到久别的、他的弟弟时,他没有激动,没有相逢的喜悦。我的父母亲甚至大惊失色。

为什么如此的惊慌,当然除了赔偿钱财的希望化为泡影骤生愤怒以外,其次是一旦让未来的姐夫知道,可能姐姐的婚事也会成为泡影,更重要的是他的贫穷。

小说笔锋一转,连钱也不敢付了,父母抽身而退,只有让叔叔不认识的“我”来付。小说的意义也就此凸现出来。亲情、血缘已经荡然无存了,剩下赤裸裸的现实,事态如此的炎凉。

其实小说还可以往另一个方向走,但那可能是一篇庸俗的小说。

《我的叔叔于勒》让我联想到,一个真正的作家,他是向善的。没有善良,没有一颗敏感、敏锐的心,你无法在令人感到厌倦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本质和生活的终极意义。

回到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年老的父母,虽然儿孙满堂,却不见有人抚养。真正的原因不是贫穷,是人性中的那份贪婪。我们多少的公仆,捞了那么多的钱,除了为自己,还为儿孙们着想。

要知道,这些公仆们应该说都是社会的精英,社会的栋梁,甚至是社会的脊梁。这些脊梁都软了,这个社会的架构能稳固吗。

这是我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如果文学连一点教化的功能都丧失殆尽,文学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吗。可在我们的文坛,许多大腕儿级的作家,已经背离了一个作家的本质。我理解的作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社会尊称作家为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像莫泊桑这些作家,才能够对得起这一称号,而我们的有些所谓大师级的作家已经沦落为写手,把写作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前些时间争论的作家要不要让国家养着,看来有这个必要,但是被豢养着的作家会出现吃人家的嘴软的情况,而在作品中会表现出严重缺钙。这又是一对矛盾。看来,难道能承担起作家这个称号的只能是民间的在野派了?

莫泊桑的小说,已有一百多年了,今天读来并没有隔世之感,就像给你讲述一个昨天的故事。看来从古到今,人性中的盲区是很难进化的。

这种基因不会变异,并且会像癌细胞一样难于克服、消灭。好在,社会还有像莫泊桑这样的傻瓜,给了他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不过我也接过了这十个铜子,这十个铜子的含金量较高,我会小心翼翼地拭去表层的污垢,将它擦亮,让它释放出原有的金子般的光辉,让它闪闪发亮,并将它珍藏于胸间。

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理解幸福……

——读茨威格《象棋的故事》有感

读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我深为作者对笔下的人物内心世界逼真的描写所折服,我揣想作者并不一定有入狱的经历,一定是靠二手材料写成的!随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在作者的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

我无意对这位令我尊敬的、伟大的作家“说三道四”,只是作者对B博士在监狱里因孤独而发疯般的描写,我感受颇深。我想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你没有经历过的、或你不知道的世界告诉你,能够丰富你对世界的认知,而使你智慧的对待人生。我想这是不是作家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作者在描写B博士的时候这样写道:“我在前厅足足站了两个小时……可是尽管如此,这种站立和等待的折磨同时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通常一般人如果在一个地方站立一个小时不能说是痛苦的,也是无聊的。为何B博士感到幸福?因为他是一个囚犯。他在囚室里一个人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书看,没有人说话,连看守都不能说话。

“我真是形影相吊,成天孤零零地、一筹莫展地守着我自己的身体以及四五件不会说话的东西,桌子、床、窗户、洗脸盆;我就像潜水艇里的潜水员一样,置身于寂静无声的漆黑的大海里。”盖世太保对犯人的惩罚不用刑具,不需要粗暴的拷打和对肉体的摧残,而是把一个人完全地孤立起来,所以当博士换了个环境的时候,哪怕是站着几个小时,他都感到是幸福的。当博士在前庭一个人站立时,发现一本书并把他偷回来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当我带着这本书回到地狱,终于独自一人,可是又不是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这是多么幸福的一瞬啊!”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默想,到底什么是幸福?人们因为环境的不同,地位的不同,对幸福的理解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有人说活着就是幸福。这话如果用在此时B博士的身上,显然是错误的。B博士此时生不如死。所以,幸福是一个值得咀嚼、甚至是耐人寻味的一件事。

我记得史铁生在他的《灵魂的事》里面这样说:当我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我抱怨命运的不公,认为我是不幸的。当我患上尿毒症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多么怀念我坐在轮椅上的日子,我认为在轮椅上坐着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当史铁生被病魔折磨得头脑昏昏不能思考时,史铁生想哪怕我躺在床上只要能思考、能写作,那就是幸福的。由此得出结论,实际上,回想以前的日子,我时时刻刻的都在幸福着。也许当时我们没有体会到而已。(以上是我的模糊的记忆,写此文时一时找不到那本书,如有错误的地方请见谅。)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的心情会因一些琐事而备感痛苦不堪,老认为自己有多少痛苦。现在想,这些痛苦都不值得一提。

似觉自己有些矫情,或故作呻吟。和这些大家相比,自己那点自以为痛苦的痛苦能叫痛苦吗?足以看出自己是多么的浅薄,也证明自己的无知。

我想,茨威格1940年到巴西后,时值***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直到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我想在这两年的时间茨威格肯定是痛苦的。他的痛苦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痛苦,他是为人类的悲哀、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痛苦而痛苦的。所以后人在评价茨威格的时候会说:茨威格是一个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是一个具有世界级视野的、人文情怀的作家。在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在绝命书里这样写道:“………自从操我自己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已沉沦,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在这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愿意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年逾六旬,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由于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

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窥视”到茨威格对幸福的理解。

同类推荐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热门推荐
  • 骚扰:生命之痛

    骚扰:生命之痛

    性骚扰,这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带给人多少屈辱、隐痛、泪水和阴影!她,小小打字员,面对骚扰一忍再忍,上司却得寸进尺,步步进逼。
  • 史玉柱内部讲话

    史玉柱内部讲话

    史玉柱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一蹶不振的创业,成功和规模,不能避开风险,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唯失败才让“二次创业”走得更好更稳。创业不时刻需要一颗理性头脑来规划蓝图,更需要秉持一颗百折不挠的心将梦想落实于行动。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在成功面前忘记风险,如规模过大,战线太长,忽略现金流等等,纵观商海风云,每个失败的创业明星企业都有某些致命的关键风险问题。只有具备风险管理精神的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东山再起”胸怀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高更远。韧性创业“英雄”史玉柱,是如何指引巨人王国,使其成为死而复生,缔造企业神话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出走

    出走

    这个叫陈皮的男人面对十年如一日的灰色岁月,心怀不息不安的梦,设一场可能的冒险——离开自己的旧生活,却如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屠格涅夫的抒情笔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总能在讲故事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掺杂进抒情,使得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有自然之美。屠格涅夫的小说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他的文笔甚至影响到后来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鲁迅就曾不止一次向中国青年推荐屠格涅夫,称他是真正的俄罗斯语言大师。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雪影剑

    雪影剑

    他,冷漠如斯,却有温柔的一面。他,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少年,他,淡定睿智,众女生为他迷追随他一生。他,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就此开辟新的世界。雪非雪.雾非雾,情之剑,非正非邪.非神非魔.神魔妖裳,无情却情无意却意神魔之冠,破六道,斩九界,只为知自好友和红颜半神半魔王者之剑九界之主创世新作品《魔剑士与猎美王座》http://m.pgsk.com/bk/qh/m.pgsk.com读者前来支持啊
  • 孽世之妖:女媚天下

    孽世之妖:女媚天下

    白衣男子绝世美颜让天地失色,“我们才是一家人。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你忘记我,乱入异世,而我还在深爱着你。”善变的宿敌狼王阴鹜的眼,她杀戮危机,“..我发誓我会用毕生的时间用来追杀你,“丫头,海角天涯。”神兽幻化的他有着能将世间都燃烬的黑暗,奇遇错身。”推荐新文——《腹黑小白兔》
  • 溯雪曲

    溯雪曲

    【四海游龙系列二】被火葬前,她是试验失败的植物人;醒来之后,她成了被丢弃的婴孩,并强行失忆过往。当皇宫御用画师遇到医术精湛的精灵医者,当备受忽视的皇子遇到重视自己的女子,当九五之尊再遇救命恩人……一切,因她,纠缠不断。入皇宫,成御医,却被卷入宫斗之中。遇太后,见妃嫔,却不知身世多离奇。御医不易做,绝代御医更不易!雪落天山情动,可会再次无影无踪?请君落座品茗舒心听一段《溯雪曲》!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家事",才能把"家"营造得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