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000000010

第10章 (9)

当然,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是不能和这些伟人们相提并论的,但由此我们可观照到,我们所面临的痛苦是何等的渺小,没有理由感到痛不欲生。或者说我们要用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境界,只有我们的思想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承载更多的我们自以为是的痛苦。

用我们的老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006年8月5日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阅读笔记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获奖小说的名单中,有两位我对其作品熟悉的作者,一个是葛水平,一个是迟子建。葛水平的《喊山》看过,但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没有看过。我急不可耐地在网上找寻。幸运,找到了。我之所以那样急切,一是因为迟子建并不陌生,二是从媒体上得知,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蒋巍于颁奖前夕辞职,所以我想知道这篇小说获奖的理由。

迟子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的魔术师丈夫因意外车祸丧生,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哀伤,决定去三山湖旅行。在路上遇到山体滑坡,在一个叫乌塘的地方下了车。

真正的故事从这里展开。

乌塘是一个盛产煤炭的地方,这里寡妇特多。原因是大多的男人在井下劳动时死亡了。这种现象导致外省的女人都喜欢往这嫁,叫嫁死。

女人嫁过来以后,就是等着男人在井下死亡,这样好继承一份分不菲的死亡赔偿金。在这个小镇上作者“我”遇到了蒋白嫂。蒋白嫂的男人在一个煤矿发生事故的当天失踪了,失踪原因有些扑朔迷离,煤矿说他没有上班。蒋白嫂说早晨上班走后没有回来。蒋白嫂为此而疯癫,和镇上不三不四的男人喝酒。害怕黑夜,尤其害怕停电的夜晚。偶遇停电的夜晚,她就像疯了一般,大呼小叫,而电一来她就平静了。看作者对蒋白嫂一次停电后的描写:

蒋白嫂跺着脚哭叫着,我要电!我要电!这世道还有没有公平,让我一个女人呆在黑暗中!我要电,我要电啊!这世上的夜晚怎么这么黑呀!蒋白嫂悲痛欲绝,咒骂一个产煤的地方竟然还会停电,那些矿工出生入死的掘出的煤为什么不让它们发光。

我从未见过一个女人为了争取光明而如此激愤,而这光明又必须是由电而生的。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通过次要人物交代,说煤矿死十个人要上报,所以矿上只准九个人下井,九个人下井如果发生事故死亡,那这九个人也就算白死了。如果你从事过煤矿工作或生活在生产煤炭的地方时,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明白作者往下要讲的故事,或者会对故事的结局有几分把握了。当我读到作者对蒋白嫂生疑,要和蒋白嫂喝酒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在暗黑的苍穹中一道闪电,知道不久会有一声响彻夜空的炸雷在头顶掠过。我虽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我看到谜底的时候,我仍然惊诧不已:

我将冰柜上的东西一一挪在窗台上,掀起冰柜盖,一团白色的寒气迷雾般飞旋而出,待寒气散尽,我看到了真正的地狱情景:一个面容被严重损毁的男人蜷褪坐在里面,他双臂交织,微垂着头,膝盖上放着一顶黄色矿帽,似在沉思。他的那身蓝布衣裳,已挂了一层浓霜,而他的头上,也落满霜雪,好像一个端坐在冰山脚下的人。

我没有想到我看到的竟是这样一幅画面,尽管作者提示到了里屋传来嗡嗡的声音。

我曾长期生活在矿山,我家乡的煤矿随处可见,我也写过这类题材的小说。比这残酷的场面我也见过,但面对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艺术修养的欠缺。我看到了作者怎样将生活中的事件巧妙地融进了小说里,怎样将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提炼,成为一件接近完美的艺术品。

小说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子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这篇小说仿佛一个透明的琥珀,琥珀里有只蚂蚁,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精致的艺术品。

迟子建的能力在于她把琥珀里那只静静的蚂蚁在被树脂缠绕的过程中的那种痛苦、挣扎的过程表现出来。这是我要学习的东西。要是我来结构这篇小说,可能会到这里就结束了。迟子建仍在叙述她的故事……

第六章是小说的最后一章:“永别于清流”。清流是离三山湖最远最清澈的一条小溪。本来作者“我”的终点是三山湖,怎么又跑到了清流?

这又是一个单独的故事。在三山湖“我”看到了一个独臂人和一个孩子在卖火山石,这个小孩不像一般人一样吆喝,而是变些小杂耍吸引游人。

一天兴致颇高的我给他顺手展示了一个小魔术,以此便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家庭……

当“我”和小男孩儿云岭在华美、清丽的月光下、在蜿蜒曲折、水声潺潺的清流河边放起一个蓝瓜、一个莲花形的河灯的时候,作者的境界升华了:我的心里不再有那种被遗弃的委屈和哀痛,在这个夜晚,天与地完美地衔接到了一起,我确信这清流上河灯可以一路走到银河之中。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夜晚是迟子建的夜晚,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夜晚,世界上可能有多少个像蒋白嫂和云岭这样不幸的人群,他们的夜晚不仅充满悲伤,甚至是悲惨的。那么我个人的哀痛和这些人比较而言也就不那么的举足轻重了。因为迟子建曾这样说过“我要回到虚构的生活中,我忽然觉得我为之拥抱的我很衷情的甚至视为生命的现实生活,能那么轻易地把我抛弃了,能那么快地把我的生活变成另一种状态。只有我的写作生活,我的文学人物还很安静地、原封不动地在原位。所以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有一种生活——我虚构的生活,它们是永恒的。

迟子建个人的哀痛是真实的。因为几年前自己的丈夫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在自己的哀痛中她将自己的内心转向写作的时候,将她的视角转向大众底层的时候,她发现了令她更大的哀痛——底层人群的哀痛的时候,个人的哀痛也就显得那么的微弱了。她通过写作从个人的哀痛中走出来,获得了艺术创作以及她个人的生命的幸福。

这就是迟子建。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能作为有用的素材用在小说里,表面看起来是依靠作者的生花妙笔,实际上是对作者的考验,是作者功力的显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情节是用作者“我”的一次旅行这根线串起来的,把一路的所见所闻组织成了一篇小说。实际上是作者平时对生活的思考和积淀。正应了那一句老话: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换句话说,生活中有的是写作的素材,缺少的是用一种睿智、敏锐的精神高度来思考生活。

我觉得中国的鲁迅文学奖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着鲁迅的精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奖就是例证。愿真正的作家们能够永远保持鲁迅的风骨和精神!

看她的小说我想到关于语言的叙述问题:我们可以不可以和作者较真。

在小说里,实际上有两种语言,有人物纯粹的语言,有作者自己的语言,有作者在代替人物叙事时无形中使用了自己的语言,在这篇小说中也同样地出现了。当然在全知的叙事方式中无可避免地要渗透作者的语言风格,在小说中通常看到,在貌似人物的语言里看到了作者自己的语言,看来一定是被允许的。

2007年11月21日

荒诞中的真实

——读余华的《兄弟》有感

读余华的《兄弟》后,有种明显的感觉就是,感觉到余华在语言的叙述和情节的推进上从“文学的神坛”走向“文学的大众”。我这里所指的意思是有一类文学作品是评论家、学者所津津乐道的,属阳春白雪,这类作品大多供奉在神圣的文坛上,有一种作品通俗易懂属于大众的文学,是普通读者都喜欢看的文学作品。而《兄弟》的问世,评论家不看好,普通的读者却喜欢。本有想法表达,恰巧在网上看到李敬泽先生的一篇文章,正好借题发挥。在余华的《兄弟》未出版之前,负有远见的、着名的评论家李敬泽先生写了一篇《警惕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一文。他在文中有这样几种观点:

一、《兄弟》是简单的。简单到足以令人震撼。

二、四十年来的经验被简化为善恶斗争。

三、他不是一个善于处理复杂的人类经验的作家。

四、余华不是站在人物的里面,他是站在人物的外面来写,说到底余华也就是讲了一个有趣的、热闹的、看上去“深刻”的故事。

五、余华降低了他的志向,误用了他的才能。说到底,《兄弟》是一部失败之作。

这就是着名的评论家李敬泽先生对余华的《兄弟》所作的评判。

我们不能贸然说李敬泽先生所作的评论是错误或者是武断的,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们只能认为李先生的评判《兄弟》所用的标杆是非常之高的,高到什么程度?令普通的读者匪夷所思。不过正好表现出评判者的高深。在李文《原谅我的不恭》中原话是这样讲的:小说家余华的神秘力量在于,他在根本上是简单的,他一直能够拎出简明、抽象、负于洞见的模式,告诉我们,此即人生。如同真理是朴素的,余华的简单总是令人震撼的。

分析李先生的语言有些自相矛盾,如果余华的简单具有神秘的力量,那么余华是简单的吗?余华的简单足以令人震撼!李先生是正话反说?

还是在真的讽刺余华的简单?如果是说余华真的简单,起码应该在震撼两字加上个引号吧。是疏忽?还是大家风范?如果不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李先生可以不遵守语言的规则,你们这些草民也必须明白“评论大家”所表达的意思?

如果李先生把余华的《兄弟》说成是四十年来的经验被简化成善恶斗争,那么李先生真的把余华的《兄弟》说简单了。《兄弟》真的像李先生说得那样简单吗?我看未必。

我认为,余华利用他的荒诞的故事、荒诞的情节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实生活中上演的故事远比余华的小说来得更荒诞,更真实,也更犀利。作为一本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现实生活的本身有许多的极限性,作者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窠臼”对作者的掣肘。这是任何人不能荒诞中的真实

回避的。所以用荒诞的故事,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真实的现实,是余华的聪明,这也恰恰是余华的不简单。

撇开李光头不说,林红的性格转变轨迹,可以说振聋发聩的,林红是一个多么纯情的女人,她的堕落使我想到了陈希我在《抓痒》中描写的女主人公。如果《抓痒》的女主人公和老张的偷情是人性的使然,那么林红的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在裂变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宋刚可以不死,但活着也只是苟且偷生。

李光头的发迹,是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李光头上升。李光头是简单的,但裹挟着李光头上升的社会却是不简单的,是复杂的,是令人深思的。

李先生在文章中说:余华一向是冷静而决断的叙述者,现在,他的决断发展为无根据的武断,发展到蔑视人的可能性和人的选择。我觉得这句话正好适用于李先生,他对《兄弟》的评判是武断的。是一管之见。

李先生说:余华不是一个善于处理复杂的人类经验的作家。他对人在复杂境遇下的复杂动机并不敏感,他无法细致有力地论证人物为何这样而不是那样。对余华是否是不是一个善于处理复杂的人类经验的作家,我不做评论,只是觉得李先生所说:他无法细致有力地论证人物——这样的说法似乎经不起推敲。

余华是写小说的,如果作者在一篇小说里细致地来论证人物,它还是一篇小说吗?李先生作为一个评论家可以论证作品的人物是否可信,而余华却不能在他的小说里来论证它的人物。比如李光头这个几岁的孩子一定要去摩擦电线杆子,这是用细节来表现人物,你可以论证这个细节的真实与否,但是你要去再仔细推理李光头为什么会去摩擦电线杆子,那么余华的《兄弟》会不堪重负的。

李先生认为余华在写《兄弟》时,不在人物的里面,他站在外面。

作家在描写作品中人物的时候,视角的选择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作家可以用全知的视角描写,也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来刻画人物。李先生的论调是一种苛责。如果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光是站在人物的外面来写,那是无法想象的。可能《兄弟》靠叙述来推进情节的发展的地方较多,略显急躁和行文的仓促。实际上也不尽然,一部上乘的作品和酿酒一样需要过滤、发酵,而余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透视现实,聚焦现实生活中荒诞的一面,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余华的《兄弟》

是简单的,那么还有什么作品是复杂的?实际上,我们现在正经历着西方工业革命后出现的道德沦丧以及文化的危机,相当一部分的人,甚至是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都无一例外成了物欲的奴仆,但愿通过智慧的人们去努力、去尽量缩短这种残酷的过程。

我认为余华的《兄弟》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的灵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丑恶、荒诞甚至是可怕的一面。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能读到余华《兄弟》中的荒诞中的庄严、调侃中的严肃,而作为着名的评论家李敬泽先生,却看出了《兄弟》的简单。当然李评论家高瞻远瞩,见多读广。是否可以给文学的草民们,推荐一些李先生认为复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厚重之作?因为作为一个着名的评论家是有话语权的。

谈到评论家,使我想到,评论家、作家应该是什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我忽然想起格非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一个真正的作家他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应该形成一种对视。实际上,余华是一个有勇气的作家,他并没有消融现实中的紧张感,丧失锐气。相反,在荒诞的背后,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兄弟》中我看到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凭余华多年积累的经验还不至于江郎才尽。他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荒诞的李光头,和蜕变的林红,还有无法活着的宋刚,那么,足以见证到生活中李光头和林红之流实在不是少数。如果李光头和林红成了生活中的大多数的话,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悲哀?仅凭这一点,能说《兄弟》是简单的吗?

2006年5月7日

读《紫阳花日记》

作者在小说中这样写道:紫阳花自古以来在日本是野生的,有“聚集蓝色”的意思,故也被叫做“集蓝花”,另外也叫“盔甲花”。紫阳花的颜色会根据土壤性质的不同而改变,如碱性的就开红花,酸性土壤就变成紫色的。所以又叫七色花或八色花。

此花的花语是:花心、水性杨花、善变。

渡边淳一是日本一位特殊的作家,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原因就是作者写了众多的婚外情。紫阳花日记,也是一篇有关婚外情的小说。

不同的是不像以前的小说,结局都是悲剧性的,而在这篇作品中的主人公最后对自己的另一半给予了妥协。

作者本人因对性爱大胆的描写,曾多次受到社会的抗议,但作者毫不为此所动。作者认为:做爱是男女情感的最高境界,它可以融化一切,这很重要。作者自己说:移情别恋,不能用好坏来判断,作为小说家,我只想写出人的本性,写作过程中,我追求人的本质和真相,从不考虑这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我想正是基于这种态度,作者才能写出男女之间感情丰沛、感人至深的作品。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作

    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本文以四大部分组成: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十世界古代文学大作的总体大纲。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恨妃

    恨妃

    本文不同于影以前的小白文,大体规则是:一点点虐+一点点无奈+一点点心酸+一点点幸福,望大家喜爱。本文分三卷,为同为红颜惑情系列,可联系起来一起看,也可互相分开来当成独立的故事看。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已完结),经统计,大致是34万V字,公众章节将近13万,消耗RMB最多10元两毛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连载中)春花哪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痴心如过真情意,偏偏彩蝶化红妆。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女孩,最大的希望是能够顺顺利利的考入大学,然后挣钱养家,即便母亲对自己从来没有付出过关爱。哪想一名相士的胡话却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朝代,成了当朝丞相之女。遇上他,本以为此生有幸,哪想苦难才真正的开始。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竟忘了相士的再三警告。若是得不到他的真心相待,从此以后便成为世间的游魂,漂流在三界之间。一直以为他对自己是真心,哪想真相揭开,却是如此的让人痛断肝肠。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真假假,交错一生。泪已干,心已残。浮生一梦,让她感慨万万千。离开了他,原想安静度日,却依是躲不过命运可怕的梦魇…她,该何去何从…究竟,她能不能寻觅到属于她的幸福?第三节问天涯逃,仍是躲避不了,难道这就是宿命?在以为自己即将远离那一切之时,那不该出现的女人竟又再度出现!到底,她怀了怎样的鬼胎!到底,他,又是怀了怎样的心思!不想再去沾惹,只想远离,却奈何,再度回到了伤心之地……《恨妃》视频地址:(有主角的哦。由于第一次制作没数,图片很少,请见谅)******************************************************************************************************************票票!团结友爱又可爱的票票!大家多多投一下吧。当然,影有自知之明,与有些作者一周就有上千张的票数相比,影就被比到天边去了,真的是欲哭无泪,那个惨啊。所以,更要请大家多多支持影一下。不要到时候影被比得尸骨无存,那可就真的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了。投票方式:点击作品简介下面的(投票推荐)如果是会员的,就请投上票票,一天一次性可以投三票.如果还不是会员的就请先注册成会员,最好注册成中文式的会员然后,再向影砸票吧.
  • 说话恰到好处 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 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王牌

    王牌

    骗术,不是邪术,而是一种武器。用之于善则正,用之于恶则邪。私家侦探,不是警察,但同样追求真相。当小骗子成为私家侦探,那一切都变了,因为真相不再只有一个。关键不在于真相是什么,而在于你需要什么真相。这是一个小骗子在都市中成长和奋斗的故事。PS:新书期间,推荐、收藏、点击,一个都不能少。
  • 迷你女神医

    迷你女神医

    紫微星现,天下大乱!值此乱世,谁主沉浮?他,阴鸷冷酷,誓夺天下的西楚国君--西门擎天?他,豪情万仗,心系天下的北燕太子--北堂霁枫?他,邪魅妖饶,游戏天下的南珠国君--南宫孤月?他,温文尔雅,抛弃天下的东齐王子--东方明旭?他,剑胆琴心,英俊潇洒的江湖第一公子--上官雨晨?当他们遇见沉着淡定,无欲无求的她时。似乎一切都变了!她让他们了解了一个客观存在,却被世人忽略的事实: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靠朱颜?谁说女子撑不起这边天?她,君冰凌,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丑小鸭。十岁前她面纱遮丑,命运离奇坎坷。十岁后她面纱掩美,人生变得绚丽多姿,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看她如何蜕变成蝶,遨游江湖,驰骋沙场,力挽狂澜?且看她如何不靠容貌仅以女儿本色驾御一众俊男霸主?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背景沉重,情节幽默。描写轻松诙谐。喜欢的读者请给予果儿支持与鼓励!票票,收藏,留言~果儿新文:《主母当家》《重生一天才狂女》推荐果儿的完结作品:《特工傻后》《千年后娘》(五折促销中)《粉嫩娘亲》推荐黯香娘子的文:------《虐妃》推荐三妹落叶孤单的文:------《三嫁极品夫君》推荐小妹筱静梦的新文:-----《废后爆君》推荐好友文:《你丫抢婚有完没完》《新月妖鬼谈之奇鬼新恋》《小小逃妃震江山》《冷宫德妃》《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妃狂》《狂妃御龙》婴落推荐女强文:------阳乖乖《媚宫》------夏广寒《强上天子》------炎焱《神气小小妃》------无意宝宝《天魔》
  •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本书精选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类蕴藏着智慧的故事。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的生动有趣、紧张而又有章法的故事情节,是关于孩子们如何动脑筋的方法的总结。通过多元的阅读,以多元的智慧,触动自己对事物、道理的思考与领悟,从而构建自己在成长路上知识与智慧的坐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纸忘情歌

    一纸忘情歌

    相恋多年的男友贺思源意外身亡,叶承欢伤心欲绝,却在葬礼上遇到了贺思源的出轨的对象向晚晴,向晚晴以腹中的孩子逼迫叶承欢离开。叶承欢离职,临离开G市前在化妆舞会上邂逅一男子,并发生了一夜情。 在老家呆了两年的叶承欢在学长古沐霖的劝说下重回职场。在外市工作一年,古沐霖与叶承欢被调回G市。叶承欢撞见总经理古沐庭狼狈的一面,处处被古沐庭针对,甚至被古沐庭冷嘲热讽,最后更被古沐庭调到他的身边,当总经理助理。古沐庭早就认出了叶承欢是以前跟他发生一夜情的女子,却一直没有说破。种种巧合让古沐庭认定古沐霖与叶承欢一起设计了他。为夺得继承权,古沐庭用尽手段逼迫叶承欢与他结婚。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你不可不知的健脑益智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健脑益智100招

    人脑不仅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器官,而且还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各种行为的始发者和各机能系统活动的协调者。人脑是一个特殊器官,既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与精神、思维密不可分的重要器官,因此,健脑才能益智。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地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