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200000003

第3章 统一战争(1)

康熙帝粉碎鳌拜集团之后,在朝廷内部实现了大权归一,真正达到了亲政的目的。但是,整个中国还不统一,还潜伏着分裂割据的危机。当时,在南方,有手握重兵、伺机而动的汉族军阀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岛有伺机窜犯大陆的郑氏小朝廷;在西北方有彪悍难伏、时或掠夺的准噶尔部。因此,康熙帝面临和肩负着一场统一国家的战争。

(一)平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明朝灭亡后投靠清朝的三个汉族军阀,即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朝初年以来,这三个军阀在追随清军镇压农民起义和消灭南明抗清势力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了私人势力,各自拥兵在手,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兵最强”,积极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清廷以很大威胁,而且所耗军费巨大。

吴三桂自康熙元年(1662年)在云南绞死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后,便割据云南。吴三桂在当地圈占民地,抢掠人口,苛捐杂税,鱼肉百姓。他占据南明桂王五华山的帝宫作为藩王府,大肆扩建,搞得“千门万户、极土木之盛”。吴三桂为了扩大势力,还招降纳叛,广收党羽。他选官、练兵,清朝中央政府不能过问,各项开支不受户部限制。所以当时有“天下之财,半耗于三藩”的说法。盘踞在广东、福建的尚之信、耿精忠也都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三藩的割据,不仅是清朝实行中央集权的巨大障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对于三藩应持什么政策,是养痈成患还是连根拔除?对此,清朝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有的人主张削去三藩兵权,即实行撤藩;但许多人害怕吴三桂等人,认为撤藩会引起天下大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受不了其子的挟制,向朝廷提出告老还乡,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接替他的封爵,继续镇守广东。19岁的康熙帝认为这是个撤藩的大好机会,便以此为引线,立即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准其子继承爵位。当时,吴三桂的儿子在北京,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云南、福建。吴三桂、耿精忠心中忐忑不安,便于七月先后上书,假意请求撤藩,以此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帝接到吴三桂、耿精忠的上书,下令廷臣会议讨论。当时大部分廷臣反对撤藩,有的说吴三桂镇守云南地方尚属平静,有的说撤藩后朝廷另派兵去镇守,财政费用太大,因此断不可撤,实际上是怕引出乱子。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大臣主张撤藩,认为绝不能再让吴三桂盘踞云南了。经过几次会议讨论,意见始终不能统一,而且辩论十分激烈。这时,康熙帝挺身而出,作了果断的裁决:坚决撤藩。他指出:“三藩久握重兵,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吴三桂蓄意谋反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与其养痈成患,不如及早除掉。”所以他毅然下令批准吴三桂、耿精忠自请撤藩的上书,并派特使分别赴云南、广东、福建宣读朝廷撤藩命令并督促实行。

吴三桂接到旨意后,便于当年(1673年)十一月,在云南悍然发动叛乱,发布讨清檄文,宣布要恢复明朝,并自称为“天下诏讨兵马大元帅”。从此,一场长达八年的大叛乱正式揭开了战幕。

叛乱开始后,吴三桂的军队很快就攻入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处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陕西和甘肃等省。

三藩之乱来势汹汹。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清朝内部有一些顽固守旧的大臣,主张重蹈西汉初汉景帝杀晁错的历史覆辙。他们对康熙帝说:“应该先杀掉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只有这样才能使吴三桂息兵。”康熙帝坚决反对重复历史的错误。他熟读史书,深知这是腐儒之见,汉景帝虽然杀了主张削藩的晁错,吴楚七国之乱依然不止,因为吴王刘濞等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康熙帝表示:“如果有错误,朕一人承担,决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因此,他非但不杀主张撤藩的户部上书米思翰和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而且把吴三桂留在京师的儿子吴应熊等人投入监狱。为了横扫清廷内部的妥协论调和表示自己平叛的决心,康熙帝又下令处死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孙子吴世霖。这样,朝廷内部的思想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并使吴三桂在精神上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

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帝年仅20岁。但是他的历史知识丰富,又熟读兵法,善于谋略,指挥得当。康熙在指挥过程中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他知道三藩之乱虽然气势吓人,但只要打败了吴三桂,其他人均不在话下。所以,他制定了重点进攻吴三桂的战略,争取其他叛乱者中立、归降。如他反复争取叛乱的陕西提督王辅臣,稳定了西北战场的局面,粉碎了吴三桂打通西北的阴谋;他在军事进攻之余,又利用耿精忠与台湾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并乘势进军,迫使郑氏势力退出福建;到康熙十六年(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尚之信也因与吴三桂矛盾重重,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清朝投降。

康熙帝在激烈的战争中,能够保持刚毅、果断、沉着、机智。他深得用兵之道与指挥之法。他指示领兵诸将:战争中要紧的是得民心,所以一定要“严禁军士侵扰百姓”。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执行了罚先行于亲贵的做法,即对那些敢于玩忽职守、贻误军机、畏缩不前的败军之将,即使是皇亲国戚,也绝不宽贷。如他下诏公布了顺承郡王勒尔锦、简亲王喇布、贝勒尚善、察尼、鄂鼐、洞鄂等人坐失战机,收受贿赂的罪行,分别给予了处罚。他说:“若非朕运筹决策,命令水师取岳州,命令岳乐的江西军队进攻长沙,命令图海的陕西军速复平凉,后果几乎不堪设想。在一般人尚不可原谅,何况是王、贝勒这些皇亲国戚呢!”

吴三桂等人虽然一度掀起波澜,但是这些朝秦暮楚、气节丧尽的家伙是得不到拥护的。甚至有人作诗讽刺吴三桂说:“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已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这意思是说:“你不但没有恢复明朝,反倒是把明朝给灭亡了;你为了一个美人(指陈圆圆)而改变了丹心,历史是难以宽恕你这老头子的!”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下,吴三桂日暮途穷,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几个月后就在内外交困、忧愤交加中死去。他的孙子吴世蟠即位后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陷昆明,吴世蟠自杀。一场席卷十省、长达八年的大叛乱终于平息。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昔日的弊病。他下令在原来三藩控制的地区设立八旗兵驻防,将藩王的财产全部充官作为军饷,革除昔日的苛捐杂税,归还被三藩霸占的部分民田。这些措施不但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收复台湾

同类推荐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热门推荐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她坐车怕撞、过桥怕倒、走草地怕蛇咬、怕楼塌、怕天压…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自然死!可她只顾向老天祷告,忘记跟鬼差交好。当某鬼差很不负责的将她勾进地府,她只能哀怨的看着他…“我还你一命,再给你一个补偿!”判官无奈…而她,带着补偿的特异功能,穿越去也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师妹难养

    师妹难养

    她十六,他二十二。他嫌弃地看了她一眼:“就你这干扁豆样的身材,有什么便宜可让我占的?”她怒。她十七,他二十三。他点了她的穴,揽着她的腰,笑眯眯地看着情敌:“我和她就是睡一起的关系!”她大怒。她十八,他二十四。她终于想嫁人了,却发现身边除了某只让她恨得牙痒痒的妖孽连只公的都找不到。她怒极,指着他鼻子:“死妖孽!你掐死我这么多桃花害我嫁不出去,你就得为我负责!我要让你付出一辈子的代价!”他悠悠一笑,十分干脆:“好!”
  •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大师,必须放远眼光,必须把握大局,商海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只有那些把握大局的人才能驾驭市场。本书中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他们的创业过程,有他们的经营理念,有他们成功后的谈定和失败后的反思……
  • 俊美七少

    俊美七少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镜子新文《重生—硬碰硬》莫桐未,现代能力颇高但懒散不称职的逍遥杀手,一朝穿越跑到民国,成了临安军督军。临安原总督军流失在外的女儿,排行老七,绝色倾城,本为佳人,世人却皆为男儿身,人称莫七少,征战杀场。一穿就继承了原身的所有恩恩怨怨,据说杀了清允军老督军,境遇颇狗血。风倾宇,清允军老督军七子,人称风七少,长相俊美绝伦,能力天资傲人天成。父亲老督军一死,从法国回来任清允总督军之职。志向颇乌龙,以游戏折磨临安督军莫七少为乐。誓为父报仇。军阀割据,狼烟四起,场场杀戮,恩怨纠缠。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途,走向了情感的不归路?风火弥漫,挥刀斩棘,点点花红,意乱情迷。是谁在争战中模糊了双眼,沦陷对方无心铸起的城池?民国乱世,一场纠葛,且看俊美两个七少,孰胜孰负?终是,谁负谁的倾城,谁染谁的华池。片段一:风七少黑洞洞的枪口顺着莫七少的精致五官一点点下滑,额头,眉宇,鼻息,嘴唇,脖颈,一路对准心脏的位置。俊眉一挑,语气不羁玩味:“都说莫七少是个娘娘腔,依我看倒像个绝色倾城的佳人呢。”莫七少淡笑如风:“竟不知众人口中极爱美人的风七少还有这样诡异的嗜好,到底是佳人还是男人,风七少要不要亲自尝一尝?”一阵薄香扑面,一张冷唇贴上来,细细吸吮,一点凉意一点诱惑。莫七少一惊,猛然推开,恶狠狠的擦拭嘴角冷斥:“你真是个变态!”风七少撇撇嘴,风轻云淡的笑开:“别说,这男人的味道比女人的还要好上几分。”片段二:喧哗的人群洋溢着沸腾的喜悦,清允统帅风倾宇娶亲。门当户对,几省督军的掌上明珠,娇滴滴的军家小姐。人群被拔开,喧哗即刻止息。来人一身戎装,肤胜白雪,眉似远山,眸若星辰,盈盈浅笑间唯有风情万种。嘴角一抿,透出男人的坚定和强硬。飒爽的气质与隐约的婉约矛盾又强烈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连感叹都变成了惊艳。“风倾宇,你想娶亲可问过我?我莫桐未不许,你风七少夫人的位子就得给我莫七少留着!”众人再次唏嘘哗然,临安军主帅莫七少来劫风七少的亲,这……这男人和男人啊!成何体统?!风倾宇懒散的揉了揉眉宇,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样子:“莫七少好大的口气,我风七少粘着你的时候,你都不要。现在来说这样的话算什么?”莫桐未一挑眉宇,颇显无赖,纤手一扬,笑道:“看好了,自己签的卖身契,风七少堂堂清允督军想赖帐么?”风倾宇一怔,笑开。
  •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他潇洒开口:“一个月一百万,留在我身边!”她挑眉一笑:“先付百分之三十的订金,不赊账!”人前他是严谨刻板的大总裁,背后则对她毫不留情。契约到期她潇洒转身,他追上去时,却发现她身边早已有个人小鬼大的小屁孩……
  • 青帝

    青帝

    天地大劫将临,曾经强者叶青重回大劫之前,奇遇得儒家宝典,修炼真法,结山神,闯龙宫,大战诸方势力,抢先天机缘,成就赫赫威名,踏万仙,开世界,三界唯吾独尊,成就青帝证道!
  • 天脉传奇

    天脉传奇

    江湖上出现了一个人,没有任何人见过他的样子,不晓得他是男是女,只知道他专门跟官府做对。草莽英雄的江湖恩怨。对鞑靼、倭寇的抗击,到底鹿死谁手?众多势力所围绕的“天脉之谜”又引出更大的漩涡.看主人公沈若寒如何突围而出,拯救天下!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顾筝生,嫁你可以,何时那啥得由我说了算!”她仰着清冷的小脸,固执看着步步逼近的男人。“好——”男人满口答应,彼时却如饿狼扑食!事毕,小女人扶着腰,愤怒无比,“顾筝生,你混蛋,说话不算话!”顾筝生抽着事后烟,吊儿郎当吐个烟圈,“本少爷是说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