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200000004

第4章 鬼神文化中的经典形象(2)

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依据观音菩萨随意显化这一特点,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佛教宗派和中国民间又供奉着各种观音,如密宗所传为六观音,天台宗所传也为六观音,中国民间则盛传三十三观音。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多是唐以后逐渐定型流传至今的,其形象为中国古代画家依据流传故事而精心创作。三十三观音是:1.杨柳观音:造型为立像,手持净瓶、杨枝,常戴女式风帽和披肩长巾。2.龙头观音:造型为云中乘龙。3.持经观音:坐在崎岖岩石上手持经卷。4.圆光观音:合掌坐于岩石上,身后现圆光火焰。5.游戏观音:乘五色云,左手放于偏脐处。6.白衣观音:身披白衣,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7.莲卧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8.泷见观音:坐岩石观赏瀑泉。9.施药观音:手持药草。10.鱼篮观音:手提鱼篮。11.德王观音:坐于岩畔,左手置膝上,右手持树枝。12.水月观音:法相现身月色水光中。13.一叶观音:乘一片莲花飘于水面。14.青颈观音:坐于断岩,右膝立起,右手置膝,左手扶岩壁。15.威德观音:坐岩畔,左手执金刚杵,右手持莲花,作观水状。16.延命观音:头戴宝冠,身着白衣,手持草药赤柽柳。17.众宝观音: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弯膝上,身挂宝物。18.岩户观音:在山洞中打坐,欣赏水面。19.能静观音:伫立海岩边上,望海沉思。20.阿耨观音:左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21.阿摩提观音: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手持宝棍,怒目嗔容。 22.叶衣观音:四臂身披千叶衣,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23.琉璃观音:乘一片莲叶,双手捧璃壶,轻浮水面。24.多罗尊观音:直立乘云合掌,持青莲花。25.蛤蜊观音:乘蛤蜊上,或居于两扇蛤蜊壳中。26.六时观音:左手执摩尼宝珠,右手持梵策,立像,常作居士装束。27.普慈观音:头戴天冠,身披天衣,立于山岳之上,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28.马郎妇观音: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持头骸骨,为民妇形象。29.合掌观音:合掌立于莲台上。30.一如观音: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飞行状。31.不二观音:两手重叠在水中,坐莲叶上。32.持莲观音:坐莲叶持莲茎,常作童女或童男面孔。33.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右手执洒杖,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右手作持瓶泻水状。除三十三观音外,中国民间还有大量各不相同的观音,如自在观音、送子观音、三面观音等。

(五)叱咤风云的“哪吒”

在佛教经籍中,哪吒是梵文Nalakuvara 的音译之略。相传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三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曾“折肉还母、折骨还父,然后显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见宋普济《五灯会元》)。后逐渐演化成神话小说中的人物。其中《三教搜神大全》卷七说:哪吒本是玉皇驾下的大罗仙,身长六丈,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只因世间多妖魔,玉帝命他下凡降除,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之妻,为李靖的第三子。生后不久,去东海沐浴时,惹恼龙王,还杀死龙王太子,又射死诸魔领袖石记娘娘之子,致使李靖非常生气。于是,哪吒割肉剔骨送还父亲,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释迦)之侧。世尊因哪吒能降除妖魔,便以荷菱为骨,莲藕为肉,莲叶为衣,使其复活,并授以法轮密旨及“木长子”三字,哪吒便能大能小,能透河入海,移星转斗。后被玉帝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神之领袖,永镇天门。《封神演义》中在写完他大闹东海,莲花化身后,即去帮助姜子牙兴周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

哪吒,无论是作为神话的形象,还是作为宗教的圣灵,无论是作为文学描写的题材,还是艺术审美的对象,他都是正义的代表和美好的化身,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哪吒的形象之所以具有强健的生命力,还因为他用的“风轮”“火轮”“金砖”“乾坤圈”“混天绫”等,将生命的诸多元素综合于一身。他不是单一的神,而是集生命之大成的不可战胜之神。哪吒虽然是神,但他又具有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有少年儿童的活泼天真,颇具人情味,形象贴近民众。台湾民间盛行对哪吒的崇奉,往往建庙祭拜,或在他庙里祭祀,民屋神坛上也祭祀,哪吒成为了民间信仰的守护神。

(六)食鬼护君的“钟馗”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在中国的陕西西安(钟馗故里)、江淮、闽南、台湾等地,对钟馗的信仰非常盛行。人们在春节、端午、开工、开盘、开地、开业、开庙、开台、谢土、乔迁、庆丰、婚寿、祈福以及重要庆典活动时,都会悬挂钟馗画像和举行傩舞表演,常会有艺师打扮成钟馗的模样戴傩面具、着官袍、手持蝙蝠和宝剑跳傩,有迎福纳祥、人寿丰年、祈福除邪、镇宅佑安之意。

关于钟馗的起源,杨慎《丹铅摘录》载:“齐人谓椎为终葵。”顾炎武《日知录》中引申了杨慎的说法,指出“终葵”本为逐邪之物:“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赵翼《陔余丛考》更在顾炎武说法的基础上指出由“终葵”演变为“钟馗”的轨迹。赵翼认为“终葵”本为逐鬼之物,后世以其有辟邪之用,遂取为人名,并附会为真。经杨慎、顾炎武和赵翼等人的考论,钟馗乃是由驱邪法器“终葵”衍生而来,逐渐演变成神祇的名称。

那么钟馗又是如何深入民间并走入文学创作之中的呢?从民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钟馗为人们所接受,因其能杀鬼辟邪。而从通俗文学传播的角度而言,在大量通俗文学作品中,钟馗形象及其故事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摆脱了辟邪的功用,变成了文人抒发胸臆、反映社会现实的工具。这是文人再创造的结果,也是钟馗由民俗走向文学的必然。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所记载的钟馗故事,在钟馗故事的演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之以前的记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首先去掉了巫舞的描写,使钟馗基本摆脱了辟邪的性质,取而代之,是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的正义形象出现。虽然在故事框架以及钟馗的相貌等方面,还是依据之前记载,但在钟馗故事的实质上已经摆脱了辟邪的性质,加入了文人创作的因子,钟馗的正义形象更是成为后世通俗文学中作者抒情达意的工具。至明代的通俗文学作品中,钟馗的形象逐渐远离神的威严,而被赋予更多的人性色彩。无论是在敦煌文献还是在唐宋人的记载中,钟馗始终是一个威严的神,对鬼怪毫不留情,甚至带着残忍和血腥。而从明代开始,作者大胆突破,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刚烈忠义的钟馗形象。如在《钟馗全传》中对钟馗形象以及故事的描写,较之以前的文献记载,要具体细腻得多,钟馗被塑造成一位忠义之士。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曲折,写了其武曲星下凡的身世,及其从生到死,乃至为神捉鬼的完整过程。在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了钟馗高尚的人格。此外钟馗疾恶如仇、为民除害的行为在文中也多有描述。钟馗成了一个正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在无名氏的《庆丰年五鬼闹钟馗》杂剧中,钟馗是一个平生正直、满腹诗书的形象。

由于钟馗的辟鬼作用,以及五鬼闹钟馗、钟馗嫁妹等富有情趣的情节,因而钟馗故事在民间源远流长,直到现在依然家喻户晓。民间流传的钟馗故事,与文献记载和文人创作的钟馗故事相比,既有所继承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民间故事在内容的选取上,多侧重民间所喜闻乐见的情节,包含很多的故事因子,比如钟馗捉鬼、貌丑落第、钟馗嫁妹等。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民间气息,故被流传下来并加以发展和变化,成为钟馗民间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钟馗由祭祀的法器演变为捉鬼的英雄,在民俗学中,以其一直发挥着辟邪的功能为民众所推崇。而在通俗文学中,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创造,其形象更加丰满,故事也日益增多,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了文人抒情寄托的工具。钟馗的形象因为自身的双重特质,使得其无论是在民俗学还是在文学领域,都能够长盛不衰地一直为大众所认可。

(七)锁人魂魄的“无常”

“无常”,佛教地狱鬼名,亦称无常使,无常杀鬼。无常梵语为Anitya,指时间变异不定而言,亦可喻为生命的幻灭存亡无常,因而视造成生命死亡的勾魂鬼吏为无常。中国民俗中的无常亦有不同的刻画,人们并称白无常和黑无常为无常二爷。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正在捉你”四个字;而白无常则笑颜常开,头戴一顶长帽,上面有“你也来了”四个字。无常穿的是斩衰的衣服,腰间束草绳,脚着草鞋,项挂纸锭;手拿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耸起,头发披下;八字眉眼,头戴长方帽,二尺来高,十足的小丑形象。

在民间传说中,白无常名叫谢必安,也称“七爷”,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也称“八爷”。据说谢范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一日,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回家拿伞,要八爷稍待,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由此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着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还有说法称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

为何民间将无常分为黑白二位?简要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宗教中的神很多都具有人间性,按照百姓的日常生活逻辑,捉拿恶鬼,不能一天到晚只有一个司此职,总要轮个班,不然一个神司此职长期是受不了的。因此白天一个,黑夜一个。其二,黑白无常并不是因为肤色或衣着颜色的不同而称之为黑无常、白无常的。黑白无常只是一种阴阳属性的表示,“黑”与“白”代表的是一阴一阳,也就是说黑无常代表的是阴性体,白无常代表的是阳性体。这是道教阴阳说对民间思维的影响。其三,从民间的具体实际分析,白无常多为惩治那些罪恶不深,也就是“不够称”的鬼魂,而黑无常是专拿链子、镣铐捉拿恶鬼的。

(八)斩爱断情的“孟婆”

孟婆是民间崇信的幽冥之神。相传黄泉路上有一条忘川河,河上的奈何桥边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孟婆就在望乡台边卖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三生石记载着人的前世今生,孟婆汤却能让人忘了一切。每一个灵魂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碗忘川水煮孟婆汤,从此前缘尽断……

关于孟婆的来历,民间较为普遍的有三种说法。一说,孟婆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此时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孟婆在天界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死后也难以解脱,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中,这种说法就已出现。

第二种说法颇具某种现实主义色彩,即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为了不在回忆中继续痛苦,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由于其思夫之情感天动地,上天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即“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这一说从元朝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多见于文人笔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在第三种说法中,孟婆是一位绝世美女,相传生于西汉,从小熟读孔孟儒家书籍,长大以后诵佛经。她对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时她唯一所做的事就是劝人戒杀吃素。年至81岁,仍鹤发童颜,终身处女,只知姓孟,所以人们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天命孟婆为幽冥之神,筑造醧志台(孟婆亭),采用人间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五味俱全。凡死者灵魂经过这里,喝过此汤,即忘记前生诸事。如有刁蛮狡猾不肯饮用者,就令神卒用铜管刺破喉咙灌进去,即民间俗说的迷魂汤。

孟婆汤的流传,是与中国古老的轮回观念密不可分的。古人认为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孟婆汤的传说,既具有怀旧的伤感色彩,又富于向前看的乐观精神。无论过往记忆如何,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尘往事的孟婆汤。

孟婆神的信仰在安徽一带流传很广。民俗以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吃迷魂汤。故成殓时,用茶叶一包,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灵魂就可以不吃迷魂汤了。这个风俗在南方一些农村至今还有所闻。

(九)断人生死的“阎王”

阎王,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祇。梵文Yamaraja的简译,亦称“阎罗”“阎罗王”“阎魔王”“焰摩罗王”“琰魔”等,俗称“阎王爷”。原为古印度神话传说中阴间主宰,后为佛教吸收沿用,称为阴间地狱魔主。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

阎王的来历,据《通俗编》引《翻译名义》载:“阎魔兄妹,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称双王。”另有为古印度毗沙国国王之说,《法苑珠林》载:“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与维陀始生王共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领百万之众。头有角耳皆恶忿劝。同立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阎王又译作双、双世、遮止、静息、平等。“双世”意为阎王自身苦乐并受,自身难保。“遮止”意为阎王令人不再造恶,予以遮止。

“静息”意为罪人听王示语,便知己罪而静息。“平等”意为业镜平等,其罪自能彰显。道教将阎罗王列为泰山东岳大帝属下。东岳大帝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司冥之神,掌管十八层地狱及六案簿籍等冥中事务。隋唐以后,民间虽仍尊崇东岳大帝,但对其属下阎罗的信仰最为普遍。唐朝末年,有“十殿阎罗”的说法。十殿阎王名如下:秦广王蒋、楚江王厉、宋帝王余、五官王吕、阎罗天子包、卞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轮转王薛。十王分管地府十殿,故名。宋至清代,民间盛行将生前刚直不阿之士作为冥王。著名的有包拯、范仲淹、寇准、韩擒虎等。包拯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是公正的化身。有的传说认为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日断人间,夜判阴间”。人死后,灵魂到阴间接受包拯的审判,如果确实是受人陷害,包拯会把他放回阳间活命;如果的确有罪,则被送入地狱受罚。包拯的刚正直言、执法严峻,自然是人们理想的阎罗王最佳人选。东方传说文化是讲现世报的,阳世之冤,阴司必报,所以必须要有包拯做阎罗王,才能了结冤报。韩擒虎是隋初大将,据称他在13岁时打过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统一中国的灭南陈战争中,他首先渡江进入建业(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在初唐时,韩擒虎死后做阎罗王的传说是颇见风行的。在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中,更是惟妙惟肖地描述了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一事。而寇准和范仲淹都是北宋名相,以清廉、秉直著称于世。

阎罗王在民间向无专庙,多在东岳庙、城隍庙中设十王阎罗殿,有的殿内还附绘牛头马面各种鬼吏、判官,以及阴间施刑画面,塑成十八层地狱模型。旧时民间多于东岳大帝诞辰日,即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赛会迎神,其中还有“审鬼”等活动。

同类推荐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医女倾国

    医女倾国

    她是丞相府中不起眼的庶女,生性懦弱,被自己的爹当做一颗棋子送入皇宫当皇后,又因其他妃子的争风吃醋,被她只见一面就倾心的皇上打入冷宫。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高超的医生,仁心仁术,却被失去理智的病人家属开车撞死,灵魂飘入异世,重生在只有美貌的燕国皇朝冷宫皇后身上。看着家徒四壁的冷宫,凌墨嘴角噙着冷笑,心里却在疯狂流泪,要是她知道自己学医的最终下场是在医院门口被人开车撞死,她一定会连医院的门都不踏进半分的,可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到底要怎样才能离开冷宫这个鬼地方!终于离开,她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在医馆医治病人,而更多的时候是化身为男子每天乐的逍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本想就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却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之中。因为医术高超被召进皇宫?好吧,她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去的,怎么可能回去?却因迟走了一步被皇宫来的人包围,没办法,还是易容吧,女儿身怎么办?不用慌,办成男子就是了。可是要不要这么惊险,要上战场啊。医者父母心,不忍心看着战场上的生命一个一个消失,她上战场救伤兵,却悲催的被敌军俘获。什么?敌军的太子竟然看上了她,要她做太子妃,有没有搞错,她可是个‘男’的。另一边,冷血皇上在她被抓走后,每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以前她都是睡在龙塌之下,没有她每日的嬉笑,他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偶遇巫族皇子,被预言成可兴亡天下的圣女,从此展开了六国之间的争斗,连巫族皇子也要来插一脚。拜托,这天下管她什么事,她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翻了翻白眼,她气定神闲的走入一个又一个皇宫。那些妒妇还想陷害她,微微一笑,皇帝皇子大手一挥,陷害她的女人统统遭受酷刑,被逐出皇宫。在追逐与被追逐之间,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她始终在逃,他们也跟着追。最终,还是他俘获了她的心,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子,一起看江山的秀丽。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傲世妖凰

    傲世妖凰

    世人皆知,凤族的废物三小姐臭名昭著,身为神兽竟无半点灵力,亲人唾弃,家族排挤,最终死于非命······再次睁眼,这幅胆小懦弱、废柴绝脉的躯体却换上了一个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的灵魂。辱我者,百倍奉还!欺我亲人者,杀无赦!天道不容?那就灭了天道!自此,这世上少了一个废物神兽,多了一个邪恶魔主。丹师稀有,而且等级不高?不好意思,她向来拿炼丹当游戏呢,神级丹药当糖吃。神器厉害,万年难得?她舍神火一出,神器一抓一大把。魔兽难驯,契约更是难上加难?看她身后,多少美男魔兽追着求着要她契约呢。冰瞳现世,冷芒慑人于千里,三千银丝倾泄,魅惑世间!温润优雅的凤族王子,为她思念牵肠;邪魅尊贵的万兽之皇,为她心绪激荡;桀骜不驯的人类少主,甘心追随······历经人世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又有何人能与她并肩携手,逍遥天地!且看一代魔主穿越到这个神奇的混乱世界重生后如何一步步踏上世界的巅峰,傲视天下!--------------------------------------------------------------------------------------本文以女主修炼为主,亲情,友情,爱情必不可少。美男多多,野兽多多,这是个混乱的时代。本文女主成长型、非善类,美男人数待定,一对一结局。
  •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他皇家嫡子,上赶的女人排成行,只奈,爷邪魅不羁,腹黑强大,却怪癖连连,女人一碰,挥刀剁手。此生最大耻辱,被那谁吃干抹尽,赐死了还阴魂不散。她金牌杀手,穿越带着两娃,娃常曰:“娘亲,爹爹在哪里?”答曰:“最好别让我看见你们老子,否则你们这辈子都没老子了。”死而复生,怀揣着各种阴毒,却报复不成被禁锢在他身边,逃无可逃。某男:“女人,你已经引火烧身了。”某女:“姑奶奶有灭火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逆天毒妃:夫君不上门

    逆天毒妃:夫君不上门

    本以为最伟大的牺牲,却是最残忍的欺骗,死都不能瞑目!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一定要改变结局,不择手段保护那些曾经因为她而失去的温暖,哪怕被冠上阴狠残忍的罪名也在所不惜!白莲花无辜妹妹欺上门,那就让你哭着回去;伪君子想挽回旧情,哪里凉快哪里呆着;皇帝竟敢乱点鸳鸯谱,把你从龙位上拽下来;小人在背后进言献计,不如让你先感受什么叫因果循环!这一次,她绝不软弱,决不妥协!可这个挂名相公怎么回事,老是死缠烂打的,有时候都没法整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