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600000007

第7章 改革之富国(2)

王安石责备神宗做事缺乏魄力,辩解说韩琦的说法没有代表性。王安石说万事开头难,青苗法是新法中第一个全国性大法,如果半途而废,变法事业必然遭到严重挫折,反对派一定会借机卷土重来。王安石说这个时侯只能硬着头皮顶住,等这个阶段过去,自然就尘埃落定,反对的声音会越来越少。

(四)市易法

北宋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商人在国家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垄断现象。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勾结官府,把持了“行会”。所谓“行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行业协会。大商人操作和控制了各种交易,他们压低价格收购各种商品,然后再以很高的价格批发给小商人和普通市民。巨商大贾们挣得满盆满钵,而小商人和老百姓却叫苦连天。

对于这种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而产生的弊端,在朝的大大小小官员虽然都注意到了,但没有人以此为意。商人的事,不是读书人应该关心的。

王安石却对此事予以高度重视。他看到大商人赚得巨额利润,财力雄厚,而官府却穷得开不了支。这说明社会财富分配因为这些大商人的活动而变得不合理了。能不能想办法把大商人的巨额利润变成官府的收入呢?

恰好,有一个穿得十分破旧的中年人到王安石府上投书。这个人叫魏继宗,是个平头百姓。王安石接到他的投书一看,虽然错字连篇,但颇有见解。

魏继宗在书中写到:现在京都之中,物价波动非常厉害。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这都是巨商大贾操纵市场的结果。魏继宗建议官府出面,动用政府钱财,买卖商品,平抑物价。

王安石执政以来,一直想发动百姓,提供改革建议,但是应者寥寥无几。见了魏继宗的上书,他非常兴奋。魏继宗所说的问题也正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在,改革进展比较顺利,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经神宗同意,王安石开始推行市易法。“市易法”规定,在京城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国营批发公司,由国家拨款一百万贯做本钱,招募京城各行业的商人做经纪人,在物价低时大量收购,在物价高时大量出卖。以此来平抑物价,同时也赚取利润。由于国家资本的巨大,因此,市易务成了最大的垄断商,巨商大贾无人能与之匹敌。

市易务的长官是吕嘉问。魏继宗成了市易务的官员,由平头百姓一跃而成为国家官吏。在吕嘉问的主持下,市易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场物价趋于平稳,官府也获得了许多收入。

然而,许多官员反对国家出面与商人争利。老臣文彦博说:“为了一点买卖水果的蝇头小利,而与小商人汲汲相争,这不是有损国家体面吗?外国使者看到了,会让人家看不起的。”此他觉得羞耻不已,堂堂朝廷命官竟然上街卖水果,真是大宋王朝的耻辱啊!

文彦博的看法在当时颇有市场。王安石的这一法令也确实有点超前了,以至于神宗皇帝也有点接受不了。他十分担心市易法会执行不好,经常询问法令推行情况。看了文彦博的奏折,神宗对王安石说:“市易务卖果品,也太不像话了!确实有伤国体,让他们别卖了。”

王安石说:“为什么卖其他东西不伤国体,卖果品就伤国体?都是商品而已!历来官家禁止私盐,卖公盐时不也是一斤一斤地卖吗?也不伤国体吗!”神宗见王安石说得有理,也就没有继续坚持。

市易法的推行,虽然有过一些曲折,但范围还是不断扩大。当时全国比较大的城市如杭州、大名府、扬州等地,都设立了市易务。这一办法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仅熙宁十年一年,开封的市易司就收得息钱一百四十三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夏秋两税总收入的十分之三,如果加上全国各大城市中市易务的收入,那么数字就更加可观了。

(五)免役法

紧接着,王安石就推行了免役法。

宋朝的州县衙里,只有州官县令等几名主要官员是朝廷任命的,其他具体办事的人员都是由老百姓义务出工去做。比如看管官府粮仓,向省里或京里运送征收上来的财物,到乡下收取赋税,以及州县官员的跟班随从等,都要让富裕的农民义务承担。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没有工资报酬不说,负责收税的,收不上来税,就要以自己的家产顶税。负责向京城运送财物的,一旦路上遇到强盗,造成损失,也要全部包赔。运到京里,负责验收货物的官员还要大大搜刮一回,百般刁难,吃饱了油水才算验收合格。因此,这些差事只能强行摊派给各乡富户,几年轮一回。不少人家因为承担差役而破产,人们都想方设法逃避差役,有的想出各种办法,隐瞒财产、降低户数等;有的违反政府规定,在父母健在时就分家产;有的甚至流亡在外常年不归。一旦摊上差事,往往几年也完成不了。熙宁二年二月,神宗在翻阅一个案卷时,发现一个江南来的差役,负责押运的货物不过才值七两银子,但是在库吏的百般刁难下,竟在东京呆了一年多,送了几十两银子,也没能交上差,一气之下,吊死在东京汴河桥下。这件事给神宗的震动很大,从那时起他就不忘要改革差役办法。

其实,到了神宗时,差役法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官员都提出了改革差役法的要求,包括司马光和苏轼兄弟,都多次上书皇帝,力陈在差役法下百姓的苦难,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王安石推出的免役法,可谓正当其时。

王安石所创的免役法,基本做法是改变过去无偿强派劳役的办法,而是按户等收取免役钱,用这些钱来雇人当差。

应该说,免役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某种程度上它的意义超出了熙宁新法的任何一项法令。因为在历史上,劳役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一大桎梏,是商品经济的敌人,严重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王安石制定的免役法,用有偿的雇佣制代替了无偿的劳役制,按经济规律,减少了农民承担差役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然而,任何事情从设想到落实,都要经历艰难的过程。王安石为免役法殚精竭虑,七易其稿。接受了青苗法制定过程中一些问题考虑不周的教训,他精益求精,把种种可能发生的问题都想到了。在制定之后,又把草案发给各地转运使等官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方案中,确定了这样一些原则:一是原来四等户以上都要服差役,现在三等户以上承担主要的差役钱,其余户只出少量的钱。二是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官宦人家、寺庙道观,也要出钱,叫助役钱。三是在差役费用之外,还要多收一部分,作为不时之需。

在大部分官员都同意了这项法案之后,这项法案在东京郊县先试行一年,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

(六)新法效果

首先,困扰大宋王朝的最紧迫问题:财政问题解决了。原来一直入不敷出的朝廷不但实现了收支平衡,而且每年还有剩余。很快,朝廷就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到熙宁六年,当时的财政收入已达五千零六十贯,比神宗即位时增长了一多半。

可以说,北宋长期以来的积贫局面,基本上改观了。

那么,这些收入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青苗钱岁入三百万贯,免役钱岁计一千八百七十二贯,两项合计就有两千万贯。青苗钱的利息是纯收入,而免役钱只须用其中三分之一雇人,剩下的三分之二就可做官府的纯收入。可见,新法确实“富国有方”。

那为什么反对派一直说新法使民不聊生呢?这就要看看新法都影响了哪些人的利益。可以说,新法使社会最上层和最下层的利益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而中间层得益最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青苗法剥夺了地主大户放高利贷的权力,并且还要强迫他们承担本来不需要的贷款,每年交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利息,他们自然怨声载道。

而一刀切的放款方式使广大百姓的利益也受到了侵害。因为即使是贫苦百姓也不是每一户都需要贷款。而执行新法的大部分地方官员在推行过程中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却都是强行摊派,使许多下层人户也凭空增加了一笔负担,况且许多地方官员还擅自提高了贷款利息。在旧体制下,中国官僚的劣根性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任何一项利民措施,如果没有绝对有效的监督手段,都会变成害民的暴政。青苗法的执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王安石在执行中对此问题一再三令五申,也收效不大。 在官府的强迫下,许多百姓为了还上贷款利息,反不得已向大户去借高利贷。青苗法与民间高利贷相互交织,彼此助长,使贫苦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因此,反对派的一些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再来看免役法。免役法使原来享受特权的官吏之家也不得不交免役钱,而且数额比较大。对于富户来说,在实行差役法时十年轮一次差,平均一年要一百贯钱。而实行免役法之后,每年要交五百贯,是原来的五倍。可以说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要借官吏之口大声反对了。

而免役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和青苗法相类似的问题:地方官为了增加收入,使原来规定不交免役钱的人家一律交钱。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每户所交的钱虽然不多,但对原来贫困的百姓也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有的地方出现了农民“杀牛卖肉,伐桑卖薪”来交钱的情况。由于下层人户在整个社会中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聚集起来,也是个很大的数额,占了免役法收入的大部分。

免役法不光收免役钱,还收“免役宽剩钱”,法定是百分之二十,但现在执行中几乎没有按这个标准执行,有的是百分之五十,有的干脆达到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二百。这样一来,财政收入自然增加,许多人也因为新法执行成效显著而升官晋级,然而广大百姓却吃了很大苦头。

然而,这些问题大部分都被基层官员掩盖了,而由反对派官员反映上来的,又由于多数人意气用事,被王安石和皇帝认为是攻击,也不以为然。这样,这些问题就不断积累起来,成为新法日后失败的导火索。

同类推荐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热门推荐
  • 创世神戒

    创世神戒

    创世神界一名失意的天道掌控者,为了追寻更高境界的天道,历经无数次轮回感悟,追寻天道,置自身于棋中,而下出前所未有的天道大棋局。在这一世他成为大陆叛徒的儿子,和身受剧毒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残蜷在这个弱肉为食的修真大陆——东胜圣洲。为了解救母亲,他前往天雪山,命运使然,经历了天命的召唤,燃起了追寻天道的火焰,从此走上了前无古人的修神创世大道。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冷情皇上追逃妃

    冷情皇上追逃妃

    她原只是一缕孤魂,不知归于何处?他是当朝太子,却因为自幼失去了生母的庇护,处于圈套和陷阱之中。不能说一纸婚约将两个人束缚在一起,只是说是天意。既然是缘分,就注定了要纠缠一生。皇位和挚爱,究竟哪一个才是你萧寒想要的?她没想到自己付出的爱,终究敌不过无尚皇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辣王妃炮王爷

    火辣王妃炮王爷

    性格倔强的她——陆小蔓,穿越时空遇到了坏脾气的王爷,两人为了各自的目地结成了临时婚姻,各种矛盾从这里开始,两人就像两座活火山,一触即发,却又在打打闹闹中情谊渐长,到底是谁先动了心?……温柔的方媚仪是王爷的青梅竹马,也是王爷伍杰的心上人,可她却一心想做皇后……白玉国的皇上,伍杰王爷同父异母的哥哥,沉着冷静,虽贵为皇帝却从不封任何女人为妃,也绝不宠幸任何的女人,女人只是玩偶,他从不留恋,却在遇到性格倔强,火辣性感的陆小蔓之后彻底改变了,而此时的陆小蔓已经成为王妃,他要何去何从……伍杰,性格爆躁,脾气变化无常,虽为王爷却不原与皇宫有任何牵扯,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四人的感情错综复杂,最终谁与谁能结发?谁伤害了谁?觉得本文很好看,有兴趣看下去的人不妨投下您珍贵的票票,本人感激不尽,不喜欢的朋友可以悄悄的走开,请大家不要在我写的文的下面骂脏话,本人看到一律删除,请大家建造一个和谐社会…谢谢
  • 毒医狂后

    毒医狂后

    她被嫡姐囚禁,日日以毒物为食,十年时间,她被炼成至毒无比的人形蛊。直到这日,嫡姐的纤纤玉手插入她的心口,生生摘下她鲜活的心脏!他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神偷,被一块神秘黑玉吸引,穿越时空坠入异世。诡异术士将他封印在黑玉之中,植黑玉入她的身体,一身二魂,她乱葬岗离奇复活!至此,一个煞神归来的传说,华丽的拉开了序幕!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
  •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首席总裁,乖乖臣服

    六年前,人/事不醒的她被丈夫亲手送入他的怀抱。翌日,他匆匆离开,奔赴异国他乡,她在丈夫的怀中醒来。月余,她琅珰入狱,他在国外完婚。八个月后,她在狱中产下死/胎。========六年后,他低调归国,她狼狈出狱,两条平行线重新纠葛在一起。本不应该相见的两人以云泥之差再次相遇。起起落落,离合难测。什么?!她身旁那个超帅的小帅哥是他的儿子?顾径凡讳莫如深的眸子微微眯起,指着那粉雕玉琢一般的娃儿,“你确定我有这么大的儿子?”小家伙傲气的抱起胳膊,在妈咪的脸上亲了又亲,反问身旁的女人,“妈咪,你确定这个又老又难看的男人是我爹地?”==========花絮一:离婚后再遇,宋辽远拉着她的手不肯放开,“老婆,我后悔了。”顾径凡摇了摇身旁儿子的小手,“儿子,有人想占你妈咪便宜,怎么办?”“咬他!”小家伙想也不想,朝着宋辽远就冲过去,一口咬在了他的手背上,鲜血横流。顾径凡挑眉,“宋先生,再sao扰我女人,下次流血的就是一条腿了…”花絮二:顾径凡正在洗澡,电/话响起,他示意秦轻接电/话。对方坦言:“我是顾径凡老婆…”秦轻疑惑:“可他登记在册的配偶栏里写的是我的名字…”简介无能,请看正文。不断更,不弃坑,正常一天两更,上午一更,下午一更,收藏单天过一百,加更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老婆请负责

    老婆请负责

    重生前,她是楚公子同居了四年的临时情人,唯一的妹妹横刀夺爱,红玫瑰转眼成蚊子血,她愤然坐上飞往洛杉矶的班机,不料却发生了空难。重生后,她拿了李家小姐的身份,成了杜家大少规规矩矩的少年妻子,偏偏明月光却是那男人眼里食之无味的白米饭,忍气吞声只有被欺负的份。可惜,她不是懦弱无能的李家小姐,施施然签下杜家副总杜北扬送来了离婚协议书,新的生活在招手,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莫名其妙的饥渴症开始纠缠她,五脏庙一个劲儿地叫嚣着,吃吃吃!白白的米饭她不爱,香香的肉肉不够味,为什么她想要扑倒吃掉的会是——臭烘烘的男人?她想要吃男人也就罢了,为什么男人们一个个洗干净了就等着被吃?红杏出墙还敢跑来深情忏悔的前同居人?风流薄幸还敢跑来继续纠缠的总裁前夫?通通的倒胃口有没有?还不如做了杜北扬的临时夫妻,吃干抹净不留渣外加不用负责!什么,临时夫妻要转永久关系?这个么。。。再考虑考虑吧。。。本文是综合狗血,甜蜜,外加小虐的现代言情,女主纪微然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战胜所有小三情妇,放弃众多的美味佳肴,最终抱得美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