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600000003

第3章 出任地方官

(一)无聊的首任

朝廷的任命终于下来了。王安石被任为“淮南签判”,任职地在扬州。告别了曾巩等朋友,他即日乘舟南下,开始了地方官生涯。王安石刚刚入仕,满怀期待能有所作为,到了任上,却大失所望。原来,“淮南签判”的职责就是为淮南知州韩琦做幕僚,具体不过做些收收发发整理文件的工作。一天的工作一个时辰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都是空闲。

没有事可做,王安石只好收起雄心,专心读书。那时许多读书人一入仕途,读书的任务即已完成,就开始诗酒笙歌,放任自己了。王安石却很少参加府里其他幕僚们的宴饮,大多数时间依旧力学不已,显得有点不合群。这时的读书没有了应试的任务,完全是兴趣所在,所以读起来兴致盎然,往往通宵达旦。第二天快天亮时略睡一会儿,时辰一到,匆匆擦一把脸就去衙门。王安石平日对自己的衣着就不太注意,经常穿得比较邋遢。有几次读得太晚了,第二天起不来,脸也来不及擦,衣服带子胡乱系着就去上班。好几次都被知州韩琦撞上。韩琦对这个第四名的进士本来颇有好感,现在也不禁有些生气了。有一次索性叫住王安石教训了一顿:“介甫,你正年少,有时间的话不妨多读读书,这样放逸自己太可惜了!”

王安石知道韩琦是以为自己夜里和同僚们喝酒赌博了,不禁有些气闷。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一笑了之。

1043年,王安石23岁。这一年他请假回家,一为省亲,一为成亲。同那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他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妻子是王安石母亲的亲戚,姓吴,当年19岁。王安石是个讲究礼法的人,婚礼如仪,婚后的感情和谐而平淡。王安石谨守当时的道德规范,于女色无所用心,终生未娶妾,也终生没有写过一首关于妻子或其他关于男女感情的诗。结婚第二年,王安石得了一子,取名王方。

(二)鄞县知县

1047年,26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鄞县知县。鄞县也就是今天的宁波。应该说接受这个任命时王安石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做了三年淮南签判,清闲而乏味,而今终于成了握有实权的地方官,可以稍稍展现他埋在心中多年的理想,他有一种羁鸟出笼的兴奋和喜悦。

1046年,王安石回京述职。1047年,携家人由京师赴鄞县知县任。这两年都是大灾之年。自1046年秋至1047年春,北方发生大面积旱灾,农民因无雨无法播种,大片大片的农田被荒废了,千里赤黄。成批成批的灾民离开家乡,外出逃难。王安石亲眼看到难民们大批地拥挤在集市上,为抢一个馒头而打得头破血流。见到此情此景,伤灾悯农之情油然而生,带着这样犹豫的心情,王安石来到鄞县任所,从此开始了三年知县生涯。这三年经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他执政之后的政策方针有很大的影响。

王安石在鄞县县任上主要做了三件事:兴修水利、预演青苗法、兴办学校。

兴修水利。鄞县当时是一个穷僻的海滨小县,旱灾同样蔓延到了这里,王安石到任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了救灾之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县库粮食存量,调查各地灾情,然后分不同情况,予以赈济。

王安石为政,喜欢深入民间,亲身体察民瘼。到鄞县三天之后,他不顾长途旅行后的劳累,亲自下乡分发救济粮。以他的经历见闻,他深知如果没有严格监督,很难保证粮食能发放到灾民手里。一连十多天,他走了五个乡。那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很多地方是羊肠小路,他就和差役一起步行前进,十分辛苦。但想到自己的职责,又怎么能逃避退缩呢?

经过考察,王安石发现鄞县并不缺水,只是没有储水设施,雨过之后,立刻归入大海了。王安石决定由县政府出面组织大家兴修水利,修建储水、引水设施,同时疏浚河道,以利雨多时排水。说干就干,王安石到鄞县第二年是个丰收年,秋收之后,他开始组织农民动工兴修水利。他首先走遍全县,做实地调查,为各处水利建设做出规划。王安石此行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一千多里。风餐露宿,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可以说,知县中像他这样以百姓之心为心,汲汲求治的并不多,能像他这样吃苦的更少。

这一年,在他的主持下,全县修了大小水利设施二十一处,大大提高了抗灾能力,在后来发挥了很多作用。这年冬天,王安石在《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中,提出了反对官吏因循苟且、提倡为民兴利的思想,这正是以后变法中的基本指导思想。

青苗法预演。在第二年春天,王安石开始了一项意义重大的试验。面对农民丰年勉强糊口,灾年颗粒无收,还要向富家大户借高利贷,深受剥削的现实,王安石突发奇想:与其每年任由大户用高利贷盘剥百姓,何不如官府把粮食借贷给百姓,利息大大降低。这样,老百姓就从高利贷的桎梏中逃离了。而官府有了收益,推行这件事的动力也就有了,官仓中放了几年的粮食也能够得到周转,岂不是一举三得!

于是,他派人在各乡贴出告示,宣布家中缺粮的百姓可以到县上来借粮吃,秋天收获了再还,利息是两成。

布告贴出后,立即轰动了乡里。由于王安石在兴修水利时树立了威信,百姓积极响应,县城近郊的许多农民拿着口袋来到官仓要求借米,王安石亲自在官仓指挥发放。他要求每年以村为单位,统一借贷,统一偿还,以便于操作。前来借贷的农民很快由近郊发展到远乡,通往县城的路上到处是背着口袋兴高采烈的农民。到了这一年的秋天,许多农民不用官府催促,自发地前来归还粮食。还粮路上,人们络绎不绝。

兴办学校。王安石十分重视地方教育,从儒家观点来看,教育是教化人向善的重要手段,是官府的重要责任。他到任的第二年,就拨款修复了校舍,请地方名儒担任老师,从各乡选人入学。

王安石重视教育,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人才。他认为,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第一位的。在鄞县,他深感人才的匮乏,县里真正读得懂书,做得了事的人实在太少了。王安石做什么事,都只能自己一个人筹划,连个好的师爷也找不到。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治国思想的中心。在十多年后的那封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他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兴学思想。应该说,这些思想,主要是在鄞县发源的。

(三)舒州通判

俗话说三十而立。1050年,王安石正好30岁。这一年,他从鄞县解官回家探亲之后,被任命为舒州通判。舒州即今天的安徽潜山。宋时的安徽,是个山高路狭的偏僻地方,山深林密,人烟稀少,文化落后,到了这里,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通判一职虽然地位较高,然而在地方上毕竟是副职,工作比较清闲,也没有什么挑战性。从内心来说,他还是向往当初任知县时忙得废寝忘食的那段时间。而现在,他每天用半天时间就处理完了公事,剩下的时间大多就用来读书,然而读到疑难处,却无人可以商榷探讨,真是一大憾事!

王安石掌握着全州官员的监察大权,地方事务也有权干预。如果他做一些暗示,那些削尖了脑袋想往上爬的官吏,还有地方因各种事务须向官府说话的人会立刻送来大笔银钱。事实上,他到任后,丰南县的知县陈圣因任满考核,就曾拜访过他。

那人已经50岁了,在知县任上熬了十多年,按宋朝官场惯例,早该升迁了。然而此人一贯有些贪名,几年前曾因为夸大水灾灾情以冒领赈济款受过处分,所以一直延迟下来。今年又到了考核之年,他咬了咬牙,花了大笔银子,把全州上下都打点得差不多了。王安石刚刚到任,他就赶上门来。

说过几句话,王安石便明白了他的用意。王安石从心眼里看不上这样的人,觉得这种人是读书人中的败类,孔孟之书在他这里,完全成了遮掩其贪赃枉法的幌子,因此脸上就有些冷冰冰的。陈圣不解其故,以为自己表达得不够明白,索性说:“看大人的官寓实在寒酸,属下心里过意不去,故封了二百两银子,求大人收下,作为家常日用,也是属下的一点心意。”

王安石在此人来时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对其鄙俗之气隐忍已久,此时实在忍不住了,沉下脸来问道:“请问贵县此钱从何而来?”

陈圣陪着笑脸道:“是属下俸禄。”

王安石说:“我一个通判俸禄比你多一倍,尚且不够用,还要你用俸禄来帮我。你的俸禄从何而来,为什么这样宽裕?”

不由分说,便将此人请了出去。后来审查的时候,王安石在对此人的评语中用了稍有瑕疵的字眼,让他升迁的愿望又一次落了空。此事传开去,许多人敬佩王安石的为人,争夸他的清廉。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来给他送礼,到他这里请托。

王安石就任半年后,一纸公文由东京传来。宋仁宗下来圣旨,要王安石到京城参加考试,准备任命他担任馆职,备位清要。

消息传开,同僚们纷纷来向王安石致贺,不料王安石却不收大家的礼。他说:“朝廷虽有此意,但我确实不想入京。我家口太重,弟妹又多在婚嫁之时,家里的事都得我操心。在地方上俸禄毕竟多一些,还能勉强支撑得开。要是做了穷京官,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在大家的惋惜和不解中,王安石上了一道《乞免就试状》,在这份奏折里,王安石提出了由于祖母年老,死去的父亲还未正式安葬,弟妹又多在婚嫁之时,家口众多而经济困难等理由,难以在物价高昂的京城居住,过去也就是因为这个而请求不参加馆职的考试,得到了皇帝的宽谅。现在有的大臣认为自己是淡泊于名利,实在是一种误会。

他在奏折中所说的确实是实情。他没有别人那种强烈的升官欲望,为做官而做官为他所不取。作为一个孝悌观念很重的人,他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奉养好自己的亲老,怎么样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族。这对儒者来说,是严重的道德任务。所以,虽然在舒州做官并不很开心,他还是不愿意到京城中去。

在舒州几年,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旁观者,王安石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生疾苦和官场腐败。北宋政府不反对土地兼并。在这种政策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户之田动辄千顷,普通农民的生活却非常困苦。加上贪官污吏把国家赋税层层加码,从中克扣,因此愈加民不聊生。王安石在舒州亲眼看到灾荒之时,大批大批的穷人饿死,而富户却守着粮食不卖。他动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富户捐粮救灾,虽然救了许多人,和当地豪强大户的关系却更加紧张了。正是因为看到百姓的疾苦、贪官的凶残,作为一个地方官,王安石时常有一种自责、愧疚的心情。

至和元年,他舒州任满。离开舒州之时,他没有了告别鄞县那种欣慰,而是饱含遗憾。

同类推荐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发明魔术师:爱迪生(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热门推荐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清世情缘:宫女珣玉

    清世情缘:宫女珣玉

    一场意外让杨宁穿越时空来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皇宫浣衣局的洗衣宫女珣玉。穿越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惊心动魄、步步为营,皇家也并不是只有勾心斗角,温情的家长里短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平凡却隽永。清冷如冰的四阿哥,热情如火的十四阿哥,一世情缘纠缠不断,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宿?穿越时空,跨越三百年的山水阻隔,只为与你相见。朝朝暮暮,永以为好,只愿有你长伴,与我一世相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全能修仙系统

    全能修仙系统

    携最强修仙系统,极品纨绔无敌异界!只要满足系统要求,绝世功法、无敌神兵、逆天丹药都可兑换到手!鉴灵石,灭妖兽,杀强敌,霸九州……巅峰路上……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走近它们,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
  •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小猴、苏拉来到了日本,遇到了把他们当绑匪的大少爷“横川一郎”,误会解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决定一起去游历台湾,在那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刺激的好玩的事情呢?打开本书与大家一起来游台湾吧!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