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500000009

第9章 “臭妖婆”自述(5)

把小槿送去火葬时,护士还问我要不要骨灰,我说不要。她的任何痕迹都会使我想起那导致她夭折的种种精神折磨,我情愿通通忘掉。出院后,没有新生婴儿小槿带来的欢乐和忙乱,我却照规定享受了五十六天产假。

我们在作家协会宿舍大院子里的那个家,早已成为荒凉的孤岛。无辜的娃娃们只得和父母共患难。中秋节,我弟弟学朴突然送来了几个月饼,此外就再也没有人敢上门了。唯独前院那个老友严文井的两个小女儿倒是来找荔子、桐儿玩过两三次,使我这个做妈妈的受宠若惊。

2.“这世界好冷啊”

七月以来,亚困居在他那间小书房里。那成了他的囚室,除了上厕所,他一步也不敢迈出去。托小槿的福,我和他形影不离地相处八周,这个期间说的话,比婚后三年所说的还多。不论公家的稿子还是个人翻译,我都给自己安排了定额,不完成不睡觉,经常需要熬夜。产假后期,把孩子们安顿好后,我坚持每天翻译一两页美国作家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黎明》。亚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我的桌脚下。

他瑟缩着说:“这世界好冷啊,亏了还有个家。”我说:“咱们的家永远是温暖的。”

出去上厕所时走过院子,坐在那儿边晒太阳边闲聊的司机、保姆、公务员的话也会偶尔传进他的耳朵。一天,他惊恐地对我说:“听说对右派的处分相当重,一般都要降好几级。老X的妻子已经跟他打离婚了,把老二带走,老大、老三都丢给他了。”

老X夫妇与我们的情况惊人地相似。老X和他的妻子小是比我们早一年结的婚,两人的年龄也相差十六七岁。

我说:“小是共青团员,也许她真正相信党的话,把她丈夫看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我对你却不这么看,所以右派这顶帽子不论你戴多少年,我都不会离开你。当然,我没那么傻,不会公开替你辩护,反正我心里有数。我喜欢凡事都问个为什么,辨明是非。现在有些人根本不用自己的脑子考虑问题,每次运动一来,就一拥而上,斗这个,斗那个。三反、肃反、反右,我从来没有做过积极分子,也不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拼命去整那些按照百分比揪出来的斗争对象。你尽管放心,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孩子们也不会背弃你。总有一天,你将仍是他们引为骄傲的爸爸。”

听到这里,亚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在这之前,他曾喃喃地说:“我从前讲个笑话,能让一屋子人笑得前仰后合,现在根本不会笑了。”

我接着说:“你还记得你刚到《文艺报》时,‘邻居’曾表示要把我也调去当记者吗?我说我不愿离开出版社,他却真的去跟楼适夷副社长谈了。楼适夷说:‘文洁若是我们的业务骨干,不能放。’这话是‘邻居’亲口告诉我的。假若我这几年工作吊儿郎当,人家一来调,出版社巴不得一声儿就把我推出去了。那就惨了。批判会上会说,你为了篡夺《文艺报》的领导权,把老婆也安插进来当耳目,要是凑不足百分之五的数目,说不定把我也算上一个。”

大难临头后,亚常常对我讲个谚语:“我总埋怨自己没有鞋穿,及至见到一个连脚都没有的人,就不再抱怨了。”

亚的老友,名记者徐盈、子冈夫妇,就是双双被打成右派的。八十年代,我在《人民日报》宿舍见到该社的一位摄影记者,就问他:“你是红小鬼出身,怎么也错划成右派?”他说:“嗨,就别提了。当时《人民日报》划右派讲究成双配对,一道发落下去监督劳动。我说:‘你们这么搞,叫人家的孩子怎么做人?’结果说我同情右派,替右派鸣冤叫屈,丧失阶级立场。就把我的党籍也开除了,受了二十二年的冤屈。”

确实可以找到不少境遇还不如我们的人。

3.下放锻炼

十一月下旬我的产假满了。一上班就听说,自一九五八年起,在职干部要分批下放到农村去锻炼。我领会的精神是:全国有五十五万个知识分子的精锐被划成右派后,中央认为,待在城市里是改造不好世界观的,只有下放到农村,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脱胎换骨,彻底改造思想。右派分子下去劳动,叫做监督劳动,我们则叫做下放锻炼。

这时,负责亚案的三人小组中的两位都向他透露说,将安排他做文学出版社的编外译者。我寻思:倘若我先下去,领导上总会考虑我们家得有个人留在城里照顾孩子。我就积极报名参加第一批下放。我打着如意算盘,只要我一下去,亚在家译书的安排就不会节外生枝了。

历次运动,受处分的往往得搬家,也即是生活待遇得下降。下放名单公布后,我就去找前院的作协书记严文井。他没在,我就把来意向他的妻子说明了:如果认为我们一家人不适宜继续在本院住,要是迟早得搬,能否趁我还没离京就搬了?芽孩子小,没有帮手,我怕亚一个人照顾不过来。那位书记是亚的一位老友,很帮忙,不出一周就接到搬家的通知。

新居在前圆恩寺,离交道口不远。我不但中学时期在交道口上过四年电车,上清华大学后,也曾每个周末在安定门外乘环城火车,因为那比乘校车省钱多了。亚对这一带自然更熟悉。

搬家之后,亚第一次敢迈出房门了。他跑去买了一口大缸、一副扁担和三个水桶。两个是为挑净水用的,一个是倒脏水用的。

我忽然发现,他的眼角出现了细碎的鱼尾纹,乌黑的头发里,开始增添了一些银丝。

一九五八年一月五日傍晚,亚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穿过一条条小胡同,左转右拐,把我送到出版社。周围人影稀落,我们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我蓦地发觉,左近的房屋好生熟悉,原来不知不觉已走到我生活了二十年的老家跟前。记忆这个魔术师给它涂上了迷人的色彩,使它熠熠发光。现实中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年久失修,花草树木被砍尽,所有的空间被无数小窝棚占去、活像是迷宫的大杂院。

下放锻炼的期限未定,但只要亚能和孩子一道留在北京,我个人吃点苦算得了啥。我知道他干起活来效率高。翻译《好兵帅克》时,他一天曾译上七八千字。而且晚上照样听音乐,还能抽空陪孩子玩。虽然创作一直是他的志愿,如今,闯了这么大祸,能搞搞翻译也该知足了。

来到出版社所在的胡同附近时,已灯火阑珊了。亚怕被人撞见,小声同我道声珍重,就骑车回去了。我扛着行李,在暮色中踽踽独行。我感到,我们两个像是在狂风中翻卷的落叶,那样地软弱无力,那样地身不由己。关于小槿的夭折,我这才真正想通了。我原是以事业为重的人,绝不愿意为众多子女所拖累。小槿本是计划外的,但我又绝不肯人为地摧残这个小生命。谢天谢地,她在胎里夭折了,不然的话,领导上也不会因为照顾我家里还有个婴儿而让我留在北京。多少人就正在面临这种难题。

二百几十人的单位,第一批下去八十人,南北各一半。有积极争取的,也有嚷着第五个娃娃还没断奶的。一个从未请过病假者,在名单公布前,三天两头儿地跑医院。他提着大包大包的中药给领导看,给周围的人们看,结果非但未能逃脱下放的命运,反而徒然成为笑柄。

两辆卡车把我们这四十个去北方的下放干部载到东车站前的广场。这是建国后的创举,送行者众多。除了本社的领导和同事,还有大批家属--每个人都被妻子或丈夫,兄弟姐妹,儿女父母围起来,好不热闹。我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儿怔忡不安时,忽然本部门的一位同志塞给我一包南丰橘。

孩子们好久没吃着水果了。我转手便把那包橘子递给我的联系人,托他捎给我家里。我特地找了一位沦陷时期担任过伪职、始终抬不起头来的编辑做联系人,相信他对我们一家人的歧视会少一些。他爽快地答应第二天就给送到。

一行四十人,分到丰润县唐坊附近的六个自然村里。我和其他二女四男,分乘三辆大车来到张山庄。组长是党员,副组长是团员。我是唯一右派分子的妻子。下乡伊始,就召开一次会,叫我批判亚。组长还郑重其事地预先做了我的工作。他说:“某单位的一位女同志,有一天跑去找领导,指控她爱人是右派。起初人们以为她疯了,因为她丈夫从来也不胡言乱语,只知埋头工作。这位女同志就把她丈夫对某件事说过些什么,一一揭发出来。于是,领导把那个丈夫隔离审查,他就一股脑儿招认了,结果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送去监督劳动。这样的妻子才是毛泽东的好女儿。”

我听了,毛骨悚然。倘若这个女的是胡编的,而那个老实巴交的丈夫的交代又是逼供的结果呢?

“反右”开始后,我只奉领导之命写过一份一千字的揭发亚的材料,写好了还悄悄地给他看毕才交上去。以后也没再催逼,看来出版社对我也还是相当宽厚的。亚的全部意见已白纸黑字统统印在报刊上了,另外实在编不出什么来。那天我是这么说的:

“萧乾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人民’的出版社为什么会成了衙门?》,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放心·容忍·人事工作》。我原是坚决反对他写文章,提任何意见的。因为在一九五五年我有过一次惨痛的经验。记得那一次也是号召大家对社里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提意见。我出于替出版社精打细算的好意,对同一个办公室的一位同志说:‘社里决定请一位编辑花两年时间将老党员董秋斯所译的《大卫·科波菲尔》重新校订一遍,重排出版,我觉得不合理。这位编辑每月工资是一百出头,两年就是将近两千五百元。译者本人还健在,应该让他自己校订,或自己掏腰包请人校订。即便是老专家,这样照顾也不合理。何况是老党员!’

“那位同志说:‘对,对,是不合理。明天咱们在会上提意见吧。’

“第二天在会上,她却只字未提,我也就没吭声。然而她却把我的话汇报上去了。

“‘肃反’后期的一次会上,部室主任陆风同志郑重其事地提及此事,严厉地批评我说:‘文洁若对党有不正确的看法。’

“我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了萧乾,并对他说:‘陆风同志是一位老区来的党员,党龄很长。他那次的批评绝不是心血来潮。这档子事说明,即使是动员咱们提意见,也不宜轻易提。社领导研究好了作的决定,咱们这些党外人士,怎么能说三道四呢?我那次只是私下里对一位团员叽咕了几句,尚且在部门的全体会议上挨了批评,你打算写文章公开发表,分量可就重多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萧乾说:‘这次不同啊,是毛主席亲自号召的,我是为了党好才提意见。’

“我说:‘那么你自己做事自己当。你的文章,我绝不看。’

“六月中旬,风声紧了,我才把那两篇文章拿来看了一遍。没想到我平素间漫不经心地说的一些话,却被他利用了。”

也难怪组长这么重视此次对萧乾背对背的揭发会,这原是上面布置的。负责文化部唐坊这一片几百个下放干部的第二把手老余也专程赶了来。我坐在老乡家的火炕上讲,他则坐在门槛上听。我接着说:

“萧乾是城市贫民出身,打三十年代就认识他的杨刚同志在批判会上也来回说:‘你是穷苦出身,你不要忘本’。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萧乾面临去剑桥还是回北京的选择,最终他还是回了北京,归根结底是他热爱乡土的感情所决定的。相形之下,我出身于剥削阶级,虽然解放后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大鸣大放’中也没有乱说乱动,但我平日间谈的出版社的一些情况,可能也影响了他的情绪。所以我很后悔未能无论如何制止他写那两篇文章。”

主持会议的老余听罢我的“揭发”,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说:“你这是‘代人受过’。”

随后,他和组长一道开导我该怎样帮助亚。

我说:“我倒是也试图帮助过他。每次他都说:‘不要两面夹攻了。’我心想:全国性的报纸已经从各个角度把他批臭了,朋友们也都和他划清了界限。我再没完没了地跟他纠缠,怕他吃不消。”

组长马上插了嘴:“现在你倒是说出了点实质性的问题。‘不要两面夹攻了’这句话,就反映了萧乾对所受批判心里是不服气的。”

我答应今后写家信,一定好好帮助亚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勉强过了关。

4.颠倒过来

我们那个村共有八十来户人家,四百多口人,净是十岁以下的娃娃。全村只有一个教师,一年级至四年级都在一起上课。五六年级到邻村去上学,初中生则每天来回跑上二十里路,到唐坊镇去上学。

我们分别住到老乡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在第三生产队的会计李兆丰家吃饭。他们是三世同堂:老两口子,兆丰夫妇和三个娃娃。他们家没有空房,安排我住在兆丰的堂妹小剩儿家。李家是哥儿四个,兆丰的父亲是老大,小剩儿的父亲是老四,年龄相差十八九岁,所以兆丰已年近三十,这个堂妹却才七岁。老乡们都管小剩儿的妈妈叫做小老婶子。这是个憨厚、善良的贫农妇女,毫无怨言地担负着照顾多病的婆婆的责任,经常给老人家做点“小灶”(其实也不过是素丸子、面条之类)吃。我估计这位婆婆患的是肠癌,但直到咽气,也没钱去瞧病。

刚刚安顿下来,我就跟着社员到大田里去打冬水。每天上午十一点三刻,西行的第四十七次列车便出现在辽阔的冀东平原的地平线上,像是一排大蚂蚁,甚至可以听见划破天空传来的汽笛声。老乡把它当做“午炮”,我呢,每次瞥见这趟列车,心便随着它飞回北京。

这村里只能说只是半通邮,因为邮递员难得露面,好在老乡们也很少有信。下放干部进村后,邮递员只好每周来两次,送报纸和信件。这是我和亚取得联系的唯一渠道。

三月上旬,突然收到一封厚厚的信。原来让亚留在北京搞翻译的计划又变了,如今改为要他到唐山附近的柏各庄国营农场去“监督劳动”,期限未定。他在信中要求我马上回北京,重新安排家庭。当时我想:也罢,既然两个人注定都得下去,同时下去总要比轮流下去分离的时间要短。我在回信中把自己设想的三个孩子的安排告诉了亚:荔子从日托改为全托,桐儿由姥姥和三姨照看。老大呢,周末和寒暑假去找我弟弟文学朴。

亚那封来信,满纸惊慌失措,所以我把事务性的安排交代清楚后,又加上一句:

“你放心,有我呢。我是一只老母鸡,我要把你和孩子们保护在我的翅膀下。”

当天晚上我就向组长汇报此事,并要立即请事假回京几天。组长不慌也不忙地说:“春耕快开始了,等知道他具体动身的日子再走也不迟嘛。”

四月九日,天刚蒙蒙亮,我们这三女四男就出发到唐坊镇去。分散在附近几十个生产队的文化部系统几十个下放干部,个个夹着小折凳,从四面八方涌来,和大队干部以及各生产队队长一直汇聚在县委前的广场上,参加春耕动员大会。休息时,副组长交给我一封信。熟稔的白信封,熟稔的笔迹。我一看就知道是亚的。

定于本月十八日晚间动身去农场。我连发了两封电报,每天傍晚带着孩子们在胡同口等啊等啊,盼到天黑,也不见你的影子。见信火速归来。

六月晨

多巧。要不是正好到县城来开会,此信起码也得两天后才能收到。至于电报,天晓得积压在什么地方了。

同类推荐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为寻找丢失的玉插屏,唐风等人来到了彼得堡。在联邦安全局的追捕下,韩江和徐仁宇两人躲进了彼得堡庞大而复杂的下水管道中,遭遇了恐怖“幽灵”;唐风和梁媛则在俄罗斯学者季莫申的帮助下藏进了冬宫,不经意间也发现了深夜冬宫里的点点幽光。当众人最终在冬宫相遇时,这才得知对方均可能是在“幽灵”的刻意引导下进入的冬宫。这个“幽灵”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冬宫里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为破解这些谜团,韩江等人搜寻一切可能,而最终线索显示,这个“幽灵”很可能是当年科考队的年轻学者米沙,但找到的联邦安全局档案文件却独独缺少了1964年的相关记录。
  • 棺材王妃

    棺材王妃

    静娴卷前生:恨幽幽,一缕芳魂归去,无限倦恋,无限爱恋,统统都抛去今生:慢悠悠,异世灵魂附身,无奈棺材中苏醒。又遇强人欲耍“非礼”吓退强人,却弄不清状况,沦落红尘,又要如何脱困?静娴:皓月当空,内心寂寞无助,一个身体,却同时拥有了现代的和前身的记忆,何去何从,是放纵报复还是再续前缘?画外一:“凭什么你们男人三妻四妾的,我就不能有更多的仰慕者?”唐妮并不示弱。“小样,我这个现代来的聪明人还摆不平你,那我可真是白活了!”凭你是王爷还是太子,还是什么将军。统统要拜倒在偶的石榴裙下等候发落!宁王:斯人已逝,为何过去没有发现她的那么多好处,如今面对容貌一样的她要何去何从?最终明白她们只是同一人,如何挽回那颗曾受冷落的心,如何除去她现在一身的戾气。。。。。太子:天下竟有这样的奇女子?可不能错过。宁王妃又怎么样,他现在是自己的妹夫了,没有资格来跟自己抢。冷绝情:此生我对你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也不会原谅我自己,就罚我永远陪在你身边吧。冬不离:你是我的,谁也别想把你从我手中抢走!美男甲美男乙。。。。诱惑那么多。是照单全收呢,还是从一而终?唐妮卷-重生回到现代的唐妮生活并没有平静,她遇到了相同样貌的几个男人,居然连名字都是那么的相似,而她此次的回归却是为永久回到古代做的准备,究竟要准备什么?还要经历哪些波折?请亲们耐心往下看。。。终于回到了古代,却又遇到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如何修炼金身,还君明珠,且让这个小女子施展魅力,一步一步去完成,最众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推荐好友的文文:《丑妃无敌》《二嫁豪门长媳》《冷凰天下》**************************************************推荐雨的新文:《棺材女》
  • 绝天傲寒

    绝天傲寒

    当没爹疼没娘护,懦弱无能却一身秘密的明月国第一废物,迎来一个强悍腹黑的灵魂,顿时勇猛嚣张,锋芒必露,风华绝代!谁敢说她废物,杀不死你玩死你!敢欺我的亲人,玩的你死去活来!敢打我的兽兽、死,死,死!!!!!敢掳我的父母,搞的你天翻地覆,日月无光!搅世家,闯幻兽森林,助国难,平四方,再创世!女主性格多变,时冷酷,时腹黑,时狠辣,时温情,欺她之人整死、杀死!护她之人,她愿为其逆天而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还我一尺,我打你九天之外!★我靠,秒升两级,变态的不是人。闯森林带了只幻兽回来,一直盼着契主死亡恢复自由的幻兽,反过来厚脸皮强行契约。敢算计她!这得教训啊!摸着下巴,冷冷一笑:“你敢在我不承认的情况下契约,你被抛弃了!”“呜呜呜。”某兽顿时泪流满面,睁着大眼睛,装可爱求原谅。★“交出来。”“交……交什么……”唔唔,本想抢劫竟然踢到铁板了。“货。”“……”“其实我这个人很随和,一般不轻易和人动手,不过动手不收点汗水钱是不行的,一般人我收1000金币,你们三人我就打个折后价4000金币吧。”数了数金币,“早给不就完了,我这人这么好说话,也不会为难你们。”所有人石化!看强大、腹黑、英勇无比的女主,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世人崇拜。爱亲人、爱朋友、爱爱人、欺敌人与恶霸势力,对内护短对外强悍,独一无二唯有凌宇寒是也!收藏收藏,喜欢的收藏吧~
  • 绝世风华:邪王漠妃

    绝世风华:邪王漠妃

    他是魔鬼,她是修罗,却偏偏对她脸皮厚到没下限她是是高高在上的神女殿下。谁若敢惹,他是腹黑妖魅的邪王,狠辣无情,必定送去地狱免费畅游。这是一对腹黑妖孽携手天下的故事。,一朝生死,异世重生,万世轮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在话下。却偏偏每次都栽在他手中。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恶人自有恶人磨?
  • 隔爱:我要你娶我

    隔爱:我要你娶我

    在她20岁的时候,她告诉他,她要的求婚仪式其实很简单。但必须有八瓣的格桑花来点缀,祝福她们的爱情。他答应了她。在她26岁的时候。他单膝跪下,带着八瓣的格桑花向她求婚,桃花依旧人面全非。她还能守住他们的爱情吗?当一切的背叛不断的涌现在脑海里。她,还有能力再爱吗?
  • 梦中还你太平盛世

    梦中还你太平盛世

    穿越:爱拼女自白:相公,我只想相夫教子.在现世中她只是一个边远小渔村的平平淡淡的女子,怎奈为了贴补家用狠命挣钱,活了三十年,遇上的男人没几个却只落得个爱拼女的称号.一朝穿越,居然成了天赐女太子,肩负着一统天下的重担.这可叫她一个没有啥本事的讨厌战争杀戮流血现代人怎么办?~~~~~哎呀呀,前世今生唯一的心愿,就是嫁个好人,生个乖娃,做一把贤妻良母的愿望能实现吗?我只是个小小女子,心不大的,管个家是可以的,但是天下,吼吼,真的有困难....
  • 花神谱

    花神谱

    甚至这世间的万物——都需要被细心地呵护,无论是花,关切地凝视,还是人,都需要一颗温柔对待的心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