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7000000003

第3章 东大街的繁华之梦(1)

一、前店后厂

成都最早的繁华并不在春熙路,而是在东大街。那时东门的水码头还在,进出城可以乘船,那时的码头很大,很繁华。有很高的石梯,贩夫走卒在石梯上穿梭,有客栈和堆场,当时水东门、九眼桥、水津街和青石桥都是著名的码头所在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东大街都是成都的商业第一街。这种情况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至宋元以来,一直到明清,东大街一直都是成都的繁华所在。东门码头不仅是丝绸和茶叶的启运点,也是木材的趸场,河岸边的木材堆积如山,等待卸货、上货。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年代,水运码头就显得尤为重要。上好的木材,如楠木和杉木都运往江南作为建筑之用,特等的木材如红木等则运往沿海作为打造家具的原料,最次的杂木等是成都市民的日常烧火用柴,这种情形在“水津街上的柴店”一文中已有描写。东大街之所以能够成为成都的商业首街首先得益于交通状况,这里的码头直通重庆,不管是走水道还是走陆路都要从这里出城。成都的古城墙非常有气势,在成都东大街的尽头,距府河两百米远的地方,屹立着古城东大门的门楼。这门楼就是成都的东大门,明代时被人叫做“迎晖门”,意即它每天最早迎来朝晖。东大门是成都的交通要道,出陆路通龙泉驿,出水路通黄龙溪。北门通川陕大道,东门通成渝方向,皆为交通要冲。南门通的是南路各县,并指向云南,西南是川康大道,皆为经济走廊。东大街之所以为重中之重是因为它担负着长江贸易的重任。这条约一公里长的老街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全都是做大生意的,能够在东大街上开店的人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搞不定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要有袍哥扎场子,要不然不是因银子欠缺而被扫地出门,就是被人黑吃了还找不到庙门。

在东大街上开得最多的是绸缎庄,成都本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蜀绣的产地,中国西南,包括云、贵、川、康等地的商人都要聚集成都,到东大街来办货;还有茶叶商行,这也是东大街上数一数二的店家,茶马古道同样是把成都作为起点,从这里一直通往身毒(印度)、波斯(伊朗),到达西方。随之而来的是开金银首饰的店铺,成都的阔少贵妇谁没有几样贵金属的细软,有钱人一多,就养活了许多金银首饰店。卖布匹的生意也很红火,这里的布匹不仅销往陕地,还要销往东南亚。开皮货庄的老板做的是大生意,皮货一来就要压大笔资金,货源来自四川周边各省,靠马帮运货。马帮进城阵势浩大,吸引着逛街的城民,最受益的就是那些小叫花子,一个个拎着筐子在马匹身后捡马屎,因马屎不能当街抛撒,拉出来不赶紧捡走是要被罚款的,所以叫花子们捡了马屎就要去马帮头儿那儿邀功请赏,得几个小钱去买烤红苕,专拈软和透心的,吃得龇牙咧嘴,一天的生活也就这样打发了。

东大街亦是川纸字号的集中地,当年最著名的纸厂是“嘉乐”纸厂,成都的店铺以卖嘉乐纸而自豪。

买家问:“是不是乐山来的货?”卖家答:“正宗。”

于是买卖就成交,因为一提到乐山的嘉乐纸买家就放心。宣纸则产在夹江,夹江的宣纸不仅在四川出名,在江南亦有名气。苏、广等地的客商带着那里的特产,乘船沿长江上行,到达重庆;下泸州,到达宜宾,进入岷江水道,从乐山上行至成都东门码头或九眼桥码头,将货品出尽,再运上成都的绸缎、茶叶、皮货、纸张等顺水而下,从长江头一直航行到长江尾的扬州一带,这就是著名的长江贸易。成都自古以来就是长江贸易的起点,成都的东大街和后来的春熙路则可以称之为长江贸易街。四川周围各省的客商都要来“赶东大街”,把成都的东门人气提得很旺。站在东城门上向城里打望,从下东大街、西东大街,还有城守东大街、上东大街,约一公里的范围内,上百间的铺子一字排开,那阵势很是宏大。

城守东大街是东大街的一部分,东大街是成都一条很长的街道,所以分为上下东大街,以城守二字命名的城守东大街是因城守游击署设此的原因。城守是任务,游击是官阶,就是以游击来负责城防守卫任务的意思。

每天清晨,天才麻麻亮,各家各户的伙计就已经打开店铺,打扫厅堂,特别是要擦亮土漆黑底的金字招牌。招牌一天要擦三遍,一遍都不能少。让招牌蒙灰是件很不吉利的事。只要老板发现招牌没有擦干净,店小二就要倒霉。店小二要在招牌前罚跪,这是那个时代的潜规则。

账房先生这时也都支起算盘,摊开了账簿准备纳客。第一批客人大多是成都附近各县的粮户、土老坎、地主和小商贩,他们头一天就进了城在小客栈里歇脚,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货办好要赶回去。外埠的大客商要到中午时分才会出现,他们身后跟着挑夫,码头上的货船也都订好,这才慢悠悠地一家家看货、选货。当年成都的街道都十分狭窄,有些巷子仅容一辆黄包车通行,稍宽的街道才能走马车,所以叫做“马路”。但东大街的街道十分宽敞,并排抬四辆宽轿子也可以通行无阻。别的街道都显得破败,房子是木质的吊脚楼,路面铺的是青石板,被碾过一道道车辙。东大街的路面铺的是上好的红沙石板,军阀杨森督理成都时又拓宽了东大街街面,把石板路面变成了碎石路,使得东大街更适宜开店设铺做生意,还可以通行汽车。当年的成都并不是所有的街道都可以通行汽车,许多巷子是死路,路又窄,汽车开进去谨防开不出来,连头也掉不开。

东大街的建筑在成都也是首屈一指的气派,高屋建筑,门板和窗框是雕花土漆的上好木料,大多是前店后厂,或前店后宅。后面的宅子里住着富商,前面的铺子做着生意,后面的门洞里正打着麻将或开着流水席,殷实的人家还有堂会,唱着成都人最爱看的川剧《归正楼》,当时的名丑周企何把剧中人物邱元顺演得惟妙惟肖,将一个嗜赌如命的赌鬼把家财赌尽,最后把自己的老婆也输出去的故事演得活灵活现。

当年在东大街上开店的富豪大多来自成都周边各县,他们发了一点财就跑到成都来经商,但许多人嗜赌如命,在前店赚的钱又在后宅里输得精光,最后被人扫地出门,惨死在成都街头。东大街上很有一些叫花子都曾是街上的商贾大户,最后沦落街头成为“伸手大将军”。那些阔太太教育子女时就要指着这种叫花子说:

“千万不要学他,败家子,这就是下场。”子女们就诺诺连声,算是受到了警戒。

二、移民文化和公馆家宴

在成都现代化的进程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拆除了东大街上那些气派的门楼、门洞和公馆,这些都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可宝贵的文化符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大街上的公馆中非常流行公馆家宴,寓公和商人们借公馆家宴互相攀比和夸富,于是公馆菜在成都十分流行。川菜中的精品不在小吃和家常菜,在于秘不传人的私家拿手名菜。

移民文化是对固有文化的冲击,更是补充和融合。成都的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域,自然就有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文化习性。成都移民主要来自两个方向:北边的川陕之路和东边的长江之路。这两路人的入川对四川人的口味的影响颇大。沿江而上的人来自湖北的麻城,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一路。川菜重辣,其实是湖北人习惯的嫁接;川菜中有许多菜要放糖,这其实是受广东人口味的影响。北边陕民的入川和北方人的南下带来了繁多的面食制作方法,同本地的饮食习性一综合就成了特色小吃。成都的名小吃中最成功、数量最多的就是面食。什么担担面、渣渣面、金钩包子、钟水饺、龙抄手、椒盐锅盔、赖汤圆、三合泥……花样之多、手法之奇、制作之精、口味之杂、内容之妙堪称川味中的经典。

成都人的嘴巴可不是容易打发的,他们用嘴品茶,用嘴摆着闲龙门阵,用嘴唱着川剧,嘴是成都人最不空闲的器官。大节大吃,小节小吃,无节也要吃。“吃”是成都人的一种活法和享受,一种交友手段和商业拉拢的伎俩,一种心理调节剂和一味迷幻药。成都人一天不吃肉就喊痨得慌,三天不吃回锅肉走路时连脚都是软的。回锅肉和泡菜是成都人永远的情结。

成都人其实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靠回锅肉和泡菜获得凝聚力,靠成都话获得认同感,靠茶馆获得群居法则,这几样东西又都要通过嘴巴来发扬光大。回到东大街上来,当年的那些深宅大院里天天都在办酒席,各种公馆名菜纷纷登场。

这一天早晨,成都最有名的绸缎店老板赖老大就把酒席的原料准备停当了。赖老大既不是湖广移民,亦非陕民,而是从云南方向入川的南诏人,祖祖辈辈都做绸缎生意,将蜀地的丝绸沿川南险要的五尺道贩往南诏,再从南诏贩往东南亚和南亚。这是最经典的南方丝绸之路路线。到了赖老大这一辈干脆移民成都开起东大街上最大的丝绸庄。这一天赖老大办酒席就是为了招待云南帮的生意人,他家的酒席不同于其他人家的口味,自然带有很浓的云南大理特色。最讲究的就是那头猪,瘦长、长嘴筒、立耳朵、短腿,这是产自南诏一带的大理猪,同川猪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喝的酒也是类似于醪糟的一种米酒,而非劲头很大的川酒。赖老大在席间将自己的儿子介绍给各位商友,从此,他的这个儿子就将从成都出发,带上自己的马帮深入云南去贩货,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后再回到成都来继承赖老大的产业。当年成都的许多生意人都是如此这般下江南或北上川陕去做生意,并期望最终能在成都的东大街上开一家堂皇的店铺开创自己的产业,然后传给儿孙。可惜无数的新店开了张,无数的老店又歇了业。但不管是兴盛还是衰落都离不得开张宴和散伙席,这就给那些厨子搭建了舞台,让他们在各种宴席上大显身手,并最终将川菜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并享誉世界的体系。这种情形,川籍著名的作家李劼人在他的名著《死水微澜》和《大波》中做过精彩的描述。

三、正月的灯会

每年到了正月就是东大街一年中最热闹的灯会时节,成都的灯会始于东大街,这在李劼人的小说中有过详细的描述。后来因东大街的衰落才将灯会迁往青羊宫,再后来又迁到今天与青羊宫一墙之隔的文化公园。当年之所以要在东大街办正月灯会,一来是因为到了年关各大商户已经挣得盆满钵满,要显示一下实力,也是为了喜庆一下为来年的生意兴旺做一个铺垫;二来是因为在街道狭窄的成都也只有东大街的宽敞能够接纳拥挤的观灯人流,也只有东大街上的殷实商号有钱把灯饰做得张扬而又精致。当年的成都还没有修建劝业场,商人大都是以街为市,而东大街上的商号又最为集中,那些腰缠万贯的生意人为了招揽生意,图个大吉大利,愿意掏钱打广告。

说到以街为市,成都尤其典型。譬如卖肥猪的叫肥猪市,卖骡马的叫骡马市,贩盐的叫盐市口,以此类推,商人和贩子都直奔主题,不至于贩猪的跑到卖马的地盘上去乱窜,耽误了生意。这种情况因劝业场的修建才得到改变,劝业场里货品应有尽有,这就大大地方便了云、贵、川、康的客商。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今天,譬如荷花池的大卖场,不仅国内的货物堆积如山,连世界各国的产品也面面俱到,那种草市街上尽是服装店,东大街上尽是灯具店的情形越来越淡化。

回到当年的东大街灯会上,正月时分每家每户都比赛着挂起了灯笼,那时并没有电灯,所以灯笼用的全是蜡烛或煤油之类的火灯,还有清油灯、猪油灯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这就更有意思。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彩虹宫

    彩虹宫

    一张消失百年的天魔琴再度重出江湖将会引起怎样的武林纷争呢?
  • 冷总裁的甜蜜娇妻

    冷总裁的甜蜜娇妻

    她是因为孩子而嫁给了他,他因为仇恨与利益娶了她。新婚之夜,他竟然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只留她一个人独守空房。他说,叶青,我们的游戏才刚开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师兄太妖孽

    师兄太妖孽

    现代修真世家蓝家的修炼天才,家主指定的蓝家下任继承人——蓝乔月,意外穿越到楚国镇南王府,成为被指婚给三皇子的王府嫡女秦落衣。前世,她是修炼天才。今生,她是修炼废材,体内还有奇怪的封印。蛇蝎姐姐窥视她的未婚夫,用天下奇毒坏她名节。她惊才绝艳的冷笑,雕虫小技!她最擅长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害人之后还想嫁如意郎君?门都没有!什么?中毒之后半个时辰不解就没命?那简单,找人解了就是,只是…为什么她随便找的解毒人竟然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未婚夫风闻她中毒传言,黑着脸拦住她质问:“告诉我那人是谁,皇子府中,我赏你一个妾位…”施舍般的不屑语气。她咬着唇满脸为难:“你究竟让我告诉你哪一个?”噗,未婚夫抽搐着吐血倒地!绝美的脸上绽开无声的笑意…妾位也好,正位也罢,她都不稀罕,她还要寻求无上仙道,还要解开体内那奇怪的封印,没功夫嫁人!闻说圣龙大陆海中有蓬莱仙岛,岛上有法力高强的仙人,秦落衣狂喜无比,包袱款款,从此踏上了她激情四射的修仙之路…第一仙门飘渺宗不收经脉堵塞的弟子?没关系,她有数不尽的高阶灵丹,可以当糖豆吃。某女腰缠银票,手握金条,笑嘻嘻的拿出一瓶又一瓶灵丹摆在掌门面前。掌门目瞪口呆:咳,你究竟有多少?某女笑颜如花再度轻松拿出数瓶。掌门愣然之后,喜笑颜开:我已百年不曾收徒,今日和你投缘,收为关门弟子!蓬莱仙岛地杰人灵,专出俊男美女。什么?被她一针封穴的人是她二师兄?没事,咱当年不认识,现在是师兄妹了,师兄妹要互相友爱,治好师兄那就是分分钟的事。都说大师兄玉树临风,风流潇洒,和天仙般的五师姐是天造地设一对,可是为什么他不搭理五师姐,却偏偏处处护着她?……此文女强文,宠文,集修炼,各种异能,身世之迷,女主纵横称霸天下于一体,呵呵,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