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9700000006

第6章 “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应该要更崇高一点”

——袁隆平的论语

袁隆平简介:袁隆平,1930年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53-1970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1971年至今,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2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组合“南优2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设想,被公认为杂交水稻发展的指导思想。2000年实现超级稻单季亩产突破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实现亩产800公

斤以上的超级杂交稻第二期目标;目前,关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已立项并启动,计划于2010年达标。袁隆平先后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和多种荣誉,其中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科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湖南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提要

(一)关于对事业的追求

我小的时候看到中国饱受列强欺负,我们总是抬不起头。我想,我们国家应该强大起来。做一番事业,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这是我的最大心愿。经过三年自然灾害,自己挨过饿,特别是看到广大人民都在挨饿,我才真切地感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得是那么实在。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吃饭这个根本的民生问题。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了天灾人祸之外,生产力低下是根本原因。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挑战,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我们学农的知识分子的天职。“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

我1964年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一般来讲,搞水稻时间很长,为了加快速度,一年种两代甚至三代,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用这样的方式缩短周期,尽快地出结果。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那时候条件非常差。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对事业的追求就是乐在苦中。虽然有失败、挫折,但是我们感到前途光明,而且很有信心。杂交水稻的优势是生物的普遍现象,水稻有优势,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这个信心支持着我。如果没有希望,漫无目的,就不会有乐趣。

我的科研方法受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影响最大。在我的科学研究方面,这种辩证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内部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杂种优势就是两个遗传上有差异的品种杂交,有差异才会有矛盾,有矛盾才出现优势。我在科研道路上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一个人要争取事业的成功,还必须懂得宽容大度。走入极端的境地,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失去对事物的冷静思考,往往会滑入荒唐的失败的泥坑。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决心把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永恒的事业。我还有两桩心愿:一是抓紧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二是要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人民。我一直认为,杂交水稻虽然诞生在中国,但属于全人类。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作贡献,造福世界是我的最大愿望之一。

(二)关于名利与地位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对金钱,我的看法是: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用钱有两个原则,一不要奢侈浪费;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我认为,把名利看淡泊一点,不去争名夺利,心里就会好一些。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应该要更崇高一点,要让思想境界高一点,这样你就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稍微有点不如意,受了挫折,心里反而很难受。

我不是旗帜,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我当初研究杂交水稻的目的不是为了出风头,虽然我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有小小的名声。我是科技工作者,顶多就是农学家。有些人瞧不起农民,这是不对的。我认为农民的那种朴素、勤劳、节俭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对农民非常尊重。所以说,“农民科学家”也好,“现代农民”也好,我认为是一个美称。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其他同胞喜出望外地说,袁老师你终于来了,这下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我也感到很自豪。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我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出来设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有人问我搞科研的动力是什么时?我说,成绩与荣誉来自于人民,归功于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现在党和国家重视知识分子,我们不能居功,应当发奋努力,在有生之年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这一辈子将永远研究杂交水稻,争取出更大的成果。

(三)关于党和国家的关怀、鼓励与培养

从杂交水稻开始研究起,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是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的。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的历史证明,我国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杂交水稻研究刚刚起步。当时,打倒我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试验设施全被砸烂,试验材料几乎全被毁掉。在此关键时刻,国家科委发函,指示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高度重视和支持这项研究,从而使我免遭批斗,有力地保护了刚刚萌芽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1967年湖南省科委将“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拨出专门经费,省农业厅为我配备了得力助手,在艰难的岁月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以鼓

励和支持。

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杂交水稻的高速发展,如1975年国务院就一次性地拨专款800万元和800万斤粮食指标组织南方13个省、市数万人到海南岛制种6万多亩。1984年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视察,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李鹏委员长和朱镕基总理先后拨专款支持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杂交水稻的成功,除了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一曲凯歌。

党的培养教育,使我明确了许多真理。一句话,使我明确了人生的意义何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今天,面对鲜花和赞美,我反复思考,我国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呢?寸草仰春晖,全靠党的好领导啊!

(四)关于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现在农业所面临的艰难、危机、机遇与挑战,仍然是每一个清醒的中国人都必须关心的严峻课题。国家虽然储备了一些粮食,但我认为不能够盲目乐观,不能掉以轻心。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要适当地有点储备,不能因为粮食多了就不重视它的生产。我国以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提高粮食产量仍然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很多地方农民温饱有余,看似粮食过剩,但必须有超前的忧患意识,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有一个观点,叫做曲线致富观点,就是说我们努力把粮食单产提高了,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土地,搞其他的效益更高的项目,比如说养鱼,水果,蔬菜这样的东西。有粮食吃了,另外也可以赚到钱了。近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农产品价格没有升值,农民单纯依靠种粮实现富裕,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当好他们的参谋。现在我们搞杂交水稻高产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广大农民的富裕。

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比如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等,这是好事情,最基本的还是要适当提高粮价。物价部门要发挥作用,控制其他相应产品的涨价。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品种,农民不愿意种,粮食也出不来。所以政府出台的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是件好事,对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好处。

要搞产业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搞小农经济,一家一户,肯定农民富不起来,一定要产业化。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农民也会富裕起来,农业也要现代化,这样农民的数量就可以减少一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其中,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关键,这就得靠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应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多管齐下,全力作为。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创造新技术,包括良种技术、耕种技术、农用设备设施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这是基础。特别要注意围绕发展区域性的现代农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这样从实际出发,才会形成特色。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运用新的技术,选用新的品种,发展新的产业,使农业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农业科技人员要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和培养现代农民上多做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论语正文

(一)关于对事业的追求

我小的时候看到中国饱受列强欺负,我们那时候经常纪念国耻,如“九一八”国耻,好多的国耻纪念,都要降半旗,我们总是抬不起头。我想,过去我们国家总是受人欺负,应该强大起来,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做一番事业,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这是我的最大心愿。

——《走近袁隆平》第2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下同)

经过三年自然灾害,是自己挨过饿,特别是看到广大人民都在挨饿,亲眼看到饿死人,还了解到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在带头节食,我才真切地感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得是那么实在。然而“民以食为天”,哪朝哪代解决了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吃饭这个根本的民生问题。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了天灾人祸之外,生产力低下是根本原因,农民们在水田里辛苦一年,能打下的粮食只有那么多。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挑战,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我们学农的知识分子的天职。

——《走近袁隆平》第33页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

——《袁隆平传》第371—37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下同)

我1964年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一般来讲,搞水稻时间很长,从种植、播种、开花、结实,周期很长,一般都要四五个月。我们搞一个品种出来,要八个代,如果一年种一季,要八年才能出一个品种,而且品种好不好还不说。我们为了加快速度,一年种两代甚至三代,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用这样的方式缩短周期,尽快地出结果。所以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我们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条件非常差。在路途上也是很辛苦的,坐汽车、火车也没有卧铺什么的,经常熬夜。……但是有一条,我觉得乐在其中。为什么乐在其中呢?我觉得很有意义,另外很有希望,因为我看到了希望,所以心里面还是很乐观的。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疲惫是有,疲惫的时候多得是,休息一下就可以了。……现在条件好了,原来是步行,后来是自行车、摩托车,现在改成开小汽车下田了。80年代的时候,到国际水稻研究室,搞合作研究,看到他们的科学家都是开小汽车下田,我说真好,现在我们也是开小汽车下田。条件改善了,也就不那么疲惫了。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虽然有失败、挫折,但是我们感到前途光明,而且很有信心。杂交水稻的优势是生物的普遍现象,水稻有优势,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这个信心支持着我。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对事业的追求就是乐在苦中,搞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整天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但是因为有希望在那里,会出好品种,所以乐在苦中。如果没有希望,漫无目的,就不会有乐趣。

——《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日报》(2007年5月25日)

我的科研方法受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影响最大。在我的科学研究方面,这种辩证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内部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杂种优势就是两个遗传上有差异的品种杂交,有差异才会有矛盾,有矛盾才出现优势。

——《走近袁隆平》第139页

我在科研道路上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另外,我们要实践,要实干,要真的流汗。我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艺术研究中同等重要,一首好诗、好画可以流传千古,科学研究也一样,你要去捕捉它,灵感是你的知识、经验、追求、思索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是在某一个外在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碰出的火花。那火花一闪就没有了,所以我重视灵感,抓住思想火花,它来无影去无踪的。再有就是机遇,有很多人辛辛苦苦,汗水流得很多,但没有出来成果。机会有得是,要做有心的人。

——《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袁隆平访谈录》,《北京晨报》(2001年2月23日)

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新华网,2007年5月22日

学术上的自由思想是很重要的,思想要解放一点,自由自在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一个人要争取事业的成功,还必须懂得宽容大度。走入极端的境地,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失去对事物的冷静思考,往往会滑入荒唐的失败的泥坑。

——《袁隆平传》第278页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决心把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永恒的事业。我还有两桩心愿:一是抓紧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所育成的稻种在大面积种植中亩产平均已达700公斤,比现有高产杂交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左右。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05年,育成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米质优良的超级杂交稻。(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编者注)二是要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更多的人民。我一直认为,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一些国家推广、种植。我们中国在增强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人民吃饭能力的同时,也要为全人类战胜饥饿作出更大的贡献。

——袁隆平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发言,《走近袁隆平》第224—225页

杂交水稻虽然诞生在中国,但属于全人类。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造福世界是我的最大愿望之一。

——《走近袁隆平》第172页

我现在有三个愿望:第一个就是超级稻向第三级超级稻攻关,2010年大面积的使用。第二个实施“种三产四”的丰产工程,五年之内在六千万亩的土地上生产出八千万亩土地的粮食。第三个愿望,把杂交稻推向其他国家,走向世界。我们正在谈判,在五六年之内,能够由现在的两万公顷,发展到一千万公顷,每公顷增产两吨,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作贡献。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长,比扫帚还长,子粒比花生还大,很高兴。我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的一个梦,现实还差得远。我们现在搞超级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亩产700公斤,我们在2000年就实现了。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到2005年,我们亩产要800公斤,这个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了。现在我们要2006年到2010年实现900公斤,这就是攻关,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离我的梦想还差得远,再下一个就是1 000公斤了。水稻到底有多少产量?有好大的潜力。根据光能来算,按照长沙的气象记录92.5来计算,一季稻的产量是1 500公斤。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我们有一个计划,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国外。一般杂交水稻在国外比当地最好的品种每公顷增产2到4吨。我们计划在五六年内在国外发展到1 500万公顷,每公顷最低增产2吨,这样可以增产3 000万吨粮食,解决一亿以上人口的粮食问题。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二)关于名利与地位

在从三系杂交水稻向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跨越的时候,有人担心:“袁隆平万一搞砸会坏了名声。”我却认为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退一步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走近袁隆平》第88—89页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新华网,2007年5月22日

对金钱,我的看法是:第一,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第三是用钱有两个原则,一不要奢侈浪费,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在生活上,第一,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得好,表面光,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第二,吃饭要清洁、卫生、营养,我很少吃海鲜、鱿鱼什么的。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追名求利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没有干多少事就去争名夺利,得什么奖,发表什么文章,都要去争。有些老实人做了很多事反而没有在乎什么名利。我认为,把名利看淡泊一点,不去争名夺利,心里就会好一些。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应该要更崇高一点,要让思想境界高一点,这样你就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稍微有点不如意,受了挫折,心里反而很难受。

我希望青年人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把名利看淡泊点,把工作和事业放在第一位。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我不是旗帜,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我当初研究杂交水稻的目的不是为了出风头,虽然我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有小小的名声,但我害怕再出名,一出名之后,我的自由度就越来越小。

——《走近袁隆平》第180页

我的确得了很多国际性奖,很难说喜欢哪个,我认为这些奖都差不多,都是国际上的荣誉,没有什么高低之分。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什么农民科学家,我是科技工作者,顶多就是农学家,科学家谈不上。

农民是非常朴素、勤劳的,农民身上一些好的东西我还学不到,很惭愧。有些人瞧不起农民,这是不对的。我认为农民的那种朴素、勤劳、节俭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对农民非常尊重。他们很朴实,非常重感情,非常好客,你到他家里,他再穷也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来请你吃。所以说,“农民科学家”也好,“现代农民”也好,我认为是一个美称。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其他同胞喜出望外地说,袁老师你终于来了,这下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我也感到很自豪。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大功至伟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新华网,2007年5月22日

我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出来设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有人问我搞科研的动力是什么时?我说,成绩与荣誉来自于人民,归功于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走近袁隆平》第146页

现在党和国家重视知识分子,我们不能居功,应当发奋努力,在有生之年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这一辈子将永远研究杂交水稻,争取出更大的成果。

——《袁隆平传》第389页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为之自豪。我们不曾卑微,因为在人类生长的生命之链中,我们承先启后,正从无限走向无限;我们也不曾骄傲,因为在人类创造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未来的路依旧很长,很长。

——《袁隆平传》第252页

(三)关于党和国家的关怀、鼓励与培养

党和国家对科学技术,对科技工作者十分看重,对无党派人士十分重视。我作为无党派人士中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从杂交水稻开始研究起,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是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的。

——《无党派人士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座谈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7年8月30日)

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的历史证明,我国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杂交水稻研究刚刚起步。当时,打倒我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试验设施全被砸烂,试验材料几乎全被毁掉。在此关键时刻,国家科委发函,指示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高度重视和支持这项研究,从而使我免遭批斗,有力地保护了刚刚萌芽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1967年湖南省科委将“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拨出专门经费,省农业厅为我配备了得力助手,在艰难的岁月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以鼓励和支持。

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杂交水稻的高速发展,如1975年国务院就一次性地拨专款800万元和800万斤粮食指标组织南方13个省、市数万人到海南岛制种6万多亩。1984年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视察,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拨专款支持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袁隆平2000年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走近袁隆平》第232页

1989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了我们科技界17个代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我汇报完了以后,李鹏总理说:“很好,你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当时我很兴奋,说:“没有困难,我们还要努力作出更大的成绩来!”他说:“很好,我还要到你们湖南去看看。”1993年,李鹏总理及夫人果真到湖南来了,和湖南省省长、省委书记坐在一起。我就向李鹏总理提出来,我说,我们要进一步搞杂交水稻,搞一个国家级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我们希望总理给予大力支持。总理听完我的话,也着急了,忙问身边的省委王书记:“你们支持不支持?”我们的王书记表态:“当然支持!”我们省长摆出五个手指,说:“500万。”总理就说:“那好,我就拿1 000万吧!”我马上递上早已写好的报告,说:“总理,请批吧!”

总理拿过报告,当即在上面签了字。

——《科学家您好》(第一册)第10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

新事物的成长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党和国家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仍然有人反对,嘲笑、挖苦、谩骂无所不有。每次,都是党组织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袁隆平传》第230页

党的培养教育,使我明确了许多真理,如社会发展规律、阶级立场、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等和人生的真谛。一句话,使我明确了人生的意义何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袁隆平》第2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杂交水稻的成功,除了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一曲凯歌。

——《走近袁隆平》第137页

回顾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历程,激情自然而然从心房喷发出来,是党的阳光和雨露养育了科技花苑中杂交水稻这朵奇葩。这项成果的幼芽刚破土冒出地面,就受到了党的阳光的照耀。

——《袁隆平传》第228页

面对这伴随新世纪而来的崇高荣誉,我感慨万千。我深知,这是全国科技界的荣耀,作为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只是十分有幸地能够以一名代表的身份上台领受党和国家所授予的殊荣。此时此刻,我最想表达的是,科技战线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一不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极大关怀和激励的结果。无论是在艰苦攻关的岁月,还是在协作奋战的日日夜夜,我们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袁隆平2001年2月在接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的讲话,《走近袁隆平》第2页

今天,面对鲜花和赞美,我反复思考,我国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呢?寸草仰春晖,全靠党的好领导啊!我决心在党的指引下,戒骄戒躁,为发展杂交水稻作出新的贡献,让社会主义祖国的科学事业永远兴旺发达,走在前列。

——《袁隆平传》第231—232页

(四)关于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现在农业所面临的艰难、危机、机遇与挑战,仍然是每一个清醒的中国人都必须关心的严峻课题。

——《走近袁隆平》第34页

粮食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人类,我是学农的,见到这种情况深感惭愧。我多想自己有能力来增产粮食,让中国人有饭吃,让世界上的人都有饭吃。

——《走近袁隆平》第30页

我国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粮食仍是我国十分严峻的问题。我国以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提高粮食产量仍然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

——《袁隆平传》第269页

关于粮食问题,我觉得太重要了,全国13亿人口,国家虽然储备了一些粮食,但我认为不能够盲目乐观,不能掉以轻心。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要适当地有点储备,不能因为粮食多了就不重视它的生产。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我认为而且坚信,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我们能养活中国!我是搞水稻育种研究的,从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来看,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

——《走近袁隆平》第111—112页

虽然我国超级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实现水稻单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很多地方农民温饱有余,看似粮食过剩,但必须有超前的忧患意识,不能掉以轻心。

——《走近袁隆平》第187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杂交水稻,主要解决温饱问题,提高产量作为第一位,品质放在后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满足吃饱,还要吃好。于是我们的主要战略调整了,既要高产,又要优质。

高产优质,有矛盾,但不是不能转化、不能统一,当然,要求高产又要求优质难度很大。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我们现在已经成功地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是高产和优质的结合。我讲个故事:前几年,香港记者代表团到我们单位采访,其中有四个小姐。大家都知道,香港生活水平很高,很挑剔,我们就请她们吃我们的超级稻,四个小姐有三个小姐吃了三碗,还有一个小姐吃了两碗半,她们说,真好吃。后来又来了一个香港的企业家,我们请他吃饭,他吃海鲜等菜肴,最后吃了半碗饭,他说这半碗饭真好,我还要吃,最后他说我要打包。打什么包?打饭的包。我们超级杂交水稻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很好。他们说是超泰米。过去只是为创高产,为了解决温饱,我们对品质不是很注意,现在高产、优质是并重的。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粮食是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战略物资。当时(指研制超级稻成功之前——编者注)的粮食增产,能保证粮食安全,但是它不能使农民致富,因为粮食的价格不能很高,政府要控制。那我就有一个观点,叫做曲线致富观点,就是说我们努力把粮食单产提高了,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土地,要搞其他的效益更高的项目,比如说养鱼,种水果、蔬菜等。有粮食吃了,另外也可以赚到钱了,我们叫做曲线致富。

——《超级农民超级梦》,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2007年5月27日

近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在持续增长,但农产品价格没有升值,农民单纯依靠种粮实现富裕,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所限,他们往往是“请你告诉我,明年种什么”。我们要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当好他们的参谋。现在我们搞杂交水稻高产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广大农民的富裕。

——《走近袁隆平》第188页

政府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比如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这是好事情,最基本的还是要适当提高粮价。物价部门要发挥作用,控制其他相应产品的涨价。现在国家财力增强了,完全可以拿一笔钱出来,提高粮食保护价,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要适当提高粮价,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品种,农民不愿意种,粮食也出不来。所以政府出台的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是件好事,对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好处。

——《与记者面对面: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7年5月24日

惠农政策,还有一些高产量的品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现在我们的粮食基本上可以自给,但是并没有剩很多,所以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要抓紧,作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来重视它。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要搞产业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搞小农经济,一家一户,肯定农民富不起来。湖南也成为不了一个强省。一定要产业化。我所知道的,湖南稻谷全国产量一直稳居第一位,但是都是分散的,赚不了钱。虽然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没有富裕起来。长沙就是一个“米市”,我们现在把米整合起来,加工好,出口。最近伊朗要向我们买两千吨大米,好的话,它还要买。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现在我们能够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通过现代农业使一部分农民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这是进步的现象。因为很多落后的国家,包括旧中国,需要有很多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在先进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就很少,比如美国,农民200多万。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农民也会富裕起来,也会进城,农村也要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也要现代化,这样农民的数量就可以减少一些。

——《“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永不满足的超级水稻梦》,新华网,2007年5月25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其中,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关键,这就得靠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应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多管齐下,全力作为。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创造新技术,包括良种技术、耕种技术、农用设备设施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这是基础。特别要注意围绕发展区域性的现代农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这样从实际出发,才会形成特色,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运用新的技术,选用新的品种,发展新的产业,使农业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是关键。我们农业科技人员要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和培养现代农民上多做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袁隆平院士畅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技人员大有可为》,《人民日报》(2007年5月29日)

同类推荐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热门推荐
  •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用美国小学课本学英语

    本书精选北美中小学课本中的标准课文,涵盖的学科广泛,包括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生物、化学、体育等等。藉此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美式教育的精髓。我们试图让你真正“浸入”到纯正的英语环境中,实现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完美结合,充分调动自己无意识记忆的潜在能力,让英语学习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 绝色医神

    绝色医神

    推荐自己新文:【天颜】【轻松风,yy无限,男主强,女主更强。双结局。】是据说神秘无踪貌赛天仙的医神?是据说妖娆风情脾气古怪的毒仙?还是一出生就被丢在绝山十六岁接回的骄纵蛮横的相府六小姐?或者说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阎罗门的门主罂粟?还是说天下经济命脉掌握者沂阁翩翩俏公子夏沂?亦或者,就是那异世一缕惊艳才绝的幽魂夏依笙?能文能武,善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煮饭煮菜绝对沾毒,却偏偏色香味俱全,银针试不出。且看她如何潇洒走天下!看她怎样轻松玩转这遍地美男的风行大陆!但,若玩转异世之时,她的心悄然遗失,如何是好?而,所遗失的对象,到底是那妖娆魅惑的红衣男子,还是那一直默默守护的他?...亦或者,又是那温柔似水的白衣剑客?...还是,哪个他?一次意外,她失去了对他们的记忆。而当失忆之后,她又将如何再起波澜?最后的归属,孰是孰非?◆美男榜◆冷酷少言莫离(已经被亲亲(紫韵伊雪)领养)“寂,是你的。也只是你的。”◆温柔疏离君澈夜(已经被亲亲(紫殇影月)领养)“我,只是想在你身后守护你,仅此而已。”◆可爱单纯洛言萧(已经被亲亲(夜雨昕雪)领养)“依依,别丢下言言一个人,好不好?”◆邪魅妖娆尹云清(已经被亲亲(某旋涡)领养)“是谁,敢抢我红颜苑的花魁了?”◆霸道别扭钟离玥(已经被亲亲(叆叇云)领养)“你,就这么讨厌我吗?”◆阳光帅气颜初(已经被亲亲(墨燏子)领养)“夏依笙你个没良心的,还笑!”◆高贵忧郁钟离陌(已经被亲亲(莫莫馨)领养)“依笙...男女授受不亲的...”◆强大多变夏依笙(已经被亲亲(ya336699)和(到达未来)共同领养)“不要以为,我失忆了就可以为所欲为。我的底线,你不能碰。”【支持某殇的方式】:one:注册潇湘会员,点击收藏此书。two:点击投票推荐。three:在最下方发表留言。four:加入‘依笙天下’,群号:73087464。喜欢某殇文滴亲去加群讨论一下哦~~敲门砖:文名。five:送火红火红的鲜花。six:送闪亮闪亮的钻钻。◆【推荐好友滴文文】佳佳【极品妖妃】随心【误惹黑道总裁】小鬼【冷面王爷不冷妃】依依【霸上美人父】欣晨【残欢】蝶青【不负相思引】丫丫【圈养迷糊小涩鬼】音音【孽爱宠情】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界,乱舞

    三界,乱舞

    她是没有灵力的圣女,她是魅惑人心的血蝴蝶,她是雪族受人爱戴的皇女,他是纨绔不羁的太子爷,他是魔界的尊主,他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是冷酷的蛟龙,他是雪族受人唾弃的皇子,一场霸主的角逐。
  • 美人有毒

    美人有毒

    水无双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导游这个行业,虽然近两年的经历不敢说资深,但是就沂蒙山区这一带的风景,她能倒背如流地说出来。“蒙山,素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七十古刹之说……又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她今年开春以来所接的第二十四个团队,现在正是游游旺季,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过休息天了,每天接团上山,导游讲解,下山送客,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可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听到游客们对着窗外的……
  • 天地鉴之杀身成仁

    天地鉴之杀身成仁

    嗜血魔魂,在他身上有怎样的秘密。五雷轰顶,新生的生命有什么样的未来。力量传承,背负的是怎样的命运。魔魂复苏,是天意还是人为。烈火焚身,谁才是幕后黑手。邪魔附体,给众生带来什么样的变故。天塌地陷,谁来拯救崩溃的世界。杀生成仁,人死身亡精神不灭。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捡个丫鬟非常弱

    捡个丫鬟非常弱

    长的不绝美,身份不特殊,我认了米有爹娘疼,老是被虐待,我认了可是…为毛我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也就算了…为毛还遇上群战?!“你们继续…”看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某人讪讪的爬回棺材。————————这是一个漂亮的神医美人捡到了一个贰货穿越丫鬟的故事。这个丫鬟.长相很弱!?这个丫鬟.身手很弱!?这个丫鬟.脑子很弱!?到底弱不弱!谁捡谁知道!
  • 谜龙

    谜龙

    万年江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江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认识,这一点我不反对,但若有人说他已很了解江湖了,我想大概还不到我来反对,大家就已经开骂了。
  • 长风当歌

    长风当歌

    武林第一美女是大多数武林女子梦寐以求的头衔吧。可是在这个武林中,这个头衔像个诅咒一样,所有当上武林第一美女的女子都会悄无声息地从武林中消失这一年,宁歌出乎人们意料地成为了武林第一美女,那她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而那些失踪的武林第一美女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