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200000019

第19章 当官是一门技术和学问(1)

官员与演员两者身上有相同之处,官场也存在着演技一说,如两面三刀、落井下石、投机取巧、明哲保身、狡兔三窟、狐假虎威、以隐求名等等。很多人为了进入仕途所策划的炒作,官员为了晋升做的各种秀,这是避免不了的,也是非常需要的。往高了说叫做“领导艺术”,说白了那是官员必备的一种素质。

1.让下属产生危机感

《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匡胤登基后,某日他问赵普,自从唐代结束以后的数十年,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战争频仍,生民涂地,这是为什么?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应该怎么办?面对赵匡胤天下大势的问题,赵普回答得干脆实用,造成今日之状,无非藩镇力量太强,中央力量太弱。今唯有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赵匡胤深以为然,于是召见当年“义社十兄弟”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赵彦徽等高级将领吃饭。酒至半酣,赵匡胤等人戎马倥偬回忆着当年光辉的军旅生涯。正当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赵匡胤忽然满脸忧愁。大家忙问其故,赵匡胤叹口气说,我要是没有诸位的支持也当不了皇帝。可自从当了皇帝后日夜忧心,没一天睡得安稳的。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赵匡胤继续说,我相信兄弟们没有异心,但谁敢保证你们的手下不贪图富贵?有一天他们对尔等黄袍加身,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们了。石守信等人惊慌失措,顿首涕泣,老赵的话太吓人了,忙叫给指条明路。赵匡胤一看时机成熟,就说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金钱,买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大将表示认同。次日,将领们称病辞职,赵匡胤一一批准,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在这则故事中,姑且不论对新建立的宋帝国长治久安的积极影响,且说赵匡胤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其演技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影帝,分别展示了忧愁、威胁、解决等演技,并能达到人物内心活动与外在表现完美结合的地步。官员与演员两者身上有相同之处,但官场也存在着演技一说,如两面三刀、落井下石、投机取巧、明哲保身、狡兔三窟、狐假虎威、以隐求名等等。很多人为了进入仕途所策划的炒作,官员为了晋升做的各种秀,这是避免不了的。往高了说叫作“领导艺术”,说白了那是官员必备的一种素质。

尤其是领导,他坐在各方利益的制高点,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需要考虑多方利益的纠葛,每每处理事件绝非信手拈来,方方面面的关系都需要权衡。在一些硬性技术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演技就显得弥足珍贵,一面为了解决实质问题,一面为了树立形象,哪怕做做样子同样需要高超的演技、良好的心态、掌控全局的眼光。宋代皇帝中演技最好的无外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兄弟,其他皇帝也有当演员的潜质,但是使用的频率和效果不如开国的两位领导。

赵匡胤的主要演技表现在威逼恫吓,他经常施展这招,每次惟妙惟肖,跟真事儿似的,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赵匡胤领兵进攻荆南的时候,为了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资本,自导自演了一场人肉宴。赵匡胤命大将李处耕挑选几十个膀大腰圆的俘虏处死,割肉下酒,故意给其他俘虏做戏看,又在一些俘虏脸上刺字,然后放了。这些死里逃生的俘虏跑回营地,添油加醋地渲染宋军开人肉宴的血腥经过。等到宋军攻城时,荆南士兵一哄而散,宋军趁机长驱直入,大剌剌进城,横扫荆南。一部影片的好坏导演是关键,能否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震撼效果从而获得利益,是极其考验导演的水平的。

故事中赵匡胤就是导演,这场戏的所有演员都是真实的,包括杀人吃肉。赵导演很清楚“俘虏观众们”的心理活动,于是在他们面前做了一场戏。他更清楚死里逃生的俘虏观众们能够给“影片”起到宣传、传播的作用,就好像我们看了一部好电影,总要与朋友们分享,甚至劝朋友们去观影。赵导演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这面来了一场人肉叉烧包,观众们大呼过瘾,回去后一宣传,起到了震慑敌军军心之作用,接下来水到渠成,荆南士兵为这场电影埋了单。

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先后灭掉盘踞在中国本部的诸多地方政权,俘虏其君主如南汉后主刘、南唐后主李煜等人。赵匡胤对亡国君臣待遇优厚,对他们采取了怀柔的政治策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一直好好地活着。李煜的《虞美人》词已然写到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奴的凄苦处境。赵匡胤虽然优待高级政治犯,然而时不时也敲打敲打。譬如南汉后主刘喜欢赐毒酒鸩杀大臣,降宋后,有一天在讲武池赵匡胤赐酒于他,刘登时被吓哭了,磕头如捣蒜,乞求陛下饶命。刘没想到他喜欢赐毒酒这把戏老赵也喜欢玩儿。赵匡胤足足看了他一分钟,然后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我对人推心置腹,怎会鸩杀于你。说完,又命人给倒了一杯,刘这才放心地喝了下去。

演技如同杀招,背后有着看不见的血雨腥风。赵匡胤再一次施展了威逼恫吓,上一次在幕后,这一次在台前,效果出奇地好。这场戏中,赵匡胤演得入木三分,完全不流于形式,沉默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震慑力量。很明显,赵匡胤旨在警告刘,你喜欢鸩杀大臣我也会,玩得比你精彩。让刘时刻不要忘记,你现在是亡国奴,你的性命完全掌握在我手里这杯酒中。继而忽然一变,来了一招推心置腹,揍一棒子给个甜枣,我这人挺好的,只要你消停点儿,保准你长命百岁。这么一连串地演下来,无形中透露出十分凌厉的杀气,刘自然又惊又怕又服气,本来可能有什么心思,被赵匡胤的一杯酒瞬间浇灭,收到的效果远比直接杀了他高明。

以上是赵匡胤行军打仗、对待敌酋的演技,他对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同样也施展这招,效果相当不错。《宋史》载当年赵匡胤落魄流浪那阵子,曾投奔凤翔节度使王彦超。王彦超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战友关系,不算太铁,那也是一口锅里吃过驴肉火烧的,所以王彦超很给赵弘殷面子,给赵匡胤拿了些钱打发要饭似的打发了,赵匡胤在中途拿着王叔叔给的钱赌博,输了个精光,还被人揍了一顿。称帝后,赵匡胤设宴招待群臣,其中自然少不了王彦超。

宴会刚开始很平静,一帮大老粗喝着喝着喝高了,开始争功,老子当年为陛下做过什么什么,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唯独王彦超沉默不语,氛围很尴尬。别看赵匡胤现在笑得花儿一样,一会儿保准儿问到当年之事。果然,赵匡胤假装喝高了,笑里藏刀地问他,王叔叔当年为什么不留我?官场老油条王彦超早有准备,幸亏是问了,则表明事情有门,如果赵匡胤闷着不吱声,那才是王彦超感到最可怕的。王彦超也会演,眼珠子一转说,浅水难养蛟龙,万一当时留了,陛下岂有今日?本人愿意放弃节度使之职位,甘愿做一名侍卫,侍奉陛下左右。得说王彦超逢凶化吉的演技相当纯熟,先是一句话化解了当年的“误会”,去除了赵匡胤心中多年的芥蒂,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等待领导指示。赵匡胤呵呵一笑,行了,行了!回去继续当你的节度使吧!并未予以追究。这件小事赵匡胤有所考量,假如处理了王彦超,大老板会在文武官员心中落下个“有仇必报”的形象,对他的政治影响不佳。不处理王彦超,反而会落得宽宏大量的儒雅之态,上级对于利益的取舍是最基本的能力。从人情的角度赵匡胤不会那么计较,没那个必要。当初你落魄谁去挖苦你都得忍着,没办法,谁让你处在那个人生阶段。日后你发迹了,难道就要回头去报仇?那么全国人民会一致怀疑你的人品,领导不会白痴到这种程度。

还有一次,赵匡胤在视察民情时有群众告御状。状告的是经略安抚使李汉超,辖境大致在今天津市、河北省容城以南等地。李汉超觉得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累立战功,然后居功自傲,摆出一副当兵抢民粮的架势,借钱不还,强抢民女做妾,搞得老百姓都烦他。赵匡胤对老百姓们说李将军是有功的,你们想想,契丹人烧杀抢掠使你们深受其害,现在李将军来了,太平就来了。李将军借钱那是用在前线上的,又没说不还给你们。虽然赵匡胤摆出一副秉公执法的样子,实际上他是护着自己的部下,只是做做样子给老百姓看。他又说,那个告李将军抢你闺女的,试问你的闺女都嫁给谁了?老汉说都是本村的庄稼人。赵匡胤说这不就结了嘛!李将军乃朝廷器重的大将,你闺女嫁给他总比嫁给庄稼人强吧?老百姓觉得皇帝说得有理,消了气散去。手下人犯错误了,领导有时候必须要为他们擦屁股,谁让你是领导呢,大家全靠你罩着呢!赵匡胤对告御状的老百姓和颜悦色陈述利害地演了一通,然后急召李汉超,忽然龙颜震怒,刚才一帮老百姓告你借钱不还,你若缺钱找我要啊!朝他们借什么钱,他们都能有几文钱?赶紧把钱还给老百姓。李汉超吓得大惊失色,心里嘀咕皇上指不定怎么收拾自己呢。赵匡胤痛批他一顿,扔下几百两银子走了。李汉超惊喜交加,拿着皇帝给的银子连夜还清了所有欠款,整肃部队,军纪严明,再没干过抢民粮的勾当。

无独有偶,宋真宗时的文学家柳开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柳开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五世孙,文学上推崇韩愈的古文运动,以文章闻名当世。柳开知两浙路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时候,他的父亲准备进京朝圣,当地有个钱氏乡绅想托柳父给皇帝捎点儿土特产。柳开去钱府取东西,在书房见一美女画像,便问这妇人是谁,钱乡绅说这是我妹妹。柳开笑道不错啊!这样吧,正好我丧偶逾期,就娶她为继室了。钱说这恐怕不妥,至少得先跟我爹说说,再者说妹妹那面我也做不了主。柳开说用不着,以我之才学,定不辱钱氏。于是强娶,速度非常之快,几天工夫婚礼办完了。气得钱老爷子跑到了京城告御状,宋真宗赵恒说你知道柳开吗?那是真豪杰,你有这样的女婿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这样吧,朕给你当媒人,你看中不中?钱父不敢言,拜谢而退。

这两则小故事中,赵匡胤、赵恒扮演的角色大体相当。赵匡胤一人饰演了两个角色,前后人物性格反差十分巨大,为了不同的目的,必得如此。在老百姓面前他演成一位秉公执法、利害分明的好皇帝,在李汉超面前演成恩威并施的好领导,如此一来,两面都不得罪,又切实地解决了双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赵匡胤经常饰演笑面虎角色,他的三弟赵光义则喜欢装糊涂。演技上两人难分高下,目的和效果却是相同的,要么杀一儆百,要么使得手下人俯首听命。

2.“装糊涂”是一门艺术

围绕赵光义即位最浓墨重彩的莫过于“斧声烛影”。《涑水纪闻》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进宫饮酒,哥俩儿喝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时,赵匡胤身体欠佳,喝多了,就躺下休息。赵光义屏退左右,独自照料哥哥。俄而,阴霾四起,雪雹骤降。兄弟俩不知道聊什么,远远地只见两人影子投射在帐篷上,手舞足蹈的,唯听赵匡胤以铁斧戳雪说,好做好做!意思说你好好干吧!我睡觉了!然后赵匡胤一觉未醒,当夜驾崩。时宋皇后见太祖驾崩,急命心腹宦官王继恩召第四子秦王赵德芳进宫,准备继承大统。没想到这个王继恩早被赵光义收买了,所以直接去叫了赵光义。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说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心知木已成舟,垂死挣扎无益,忙改口说,我母子性命,皆托于官家。

“官家”是宋代对皇帝的特有称谓。许多宋代历史剧,动不动就管皇帝叫“皇上”是不对的,叫“陛下”还情有可原。同样皇帝称呼大臣叫“爱卿”,也是不对的。宋代的“爱卿”是对妓女的称呼,皇帝称呼大臣基本叫法是姓后加个“卿”字,如包拯就叫“包卿”,没有“包爱卿”这一说。此外,尚有一些特殊叫法,如宋真宗称呼老宰相吕诲,不叫“吕卿”,叫“小子”。他本人是天子,称呼吕诲为“小子”,足见对吕诲的尊重。言归正传,据《湘山野录》记载,宋真宗酒量喝遍群臣无敌手,时任翰林侍读的李仲容也能喝,两人棋逢对手,非要一决高下。小杯喝不过瘾,直接换大酒器。李仲容喝了数十杯,几个回合下来,明显感觉宋真宗不是他对手,点到为止吧!总不能把万岁喝得钻桌子底下耍猴拳吧。李仲容就说喝不下去了,官家把酒器撤下去吧!宋真宗忽然问,李卿为啥管天子叫“官家”?李仲容担任翰林侍读,相当于皇家讲师,肚子里没墨水干不了。李仲容解释说,三国时期曹魏重臣蒋济撰写的《万机论》有云“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五帝之德兼而有之,那就是“官家”,即天子。对这一解释宋真宗非常满意地说,正所谓君臣千载遇。李仲容对曰,臣唯有忠孝一生心。打那以后,“官家”即是宋代皇帝专有称谓。

宋皇后对晋王赵光义口称“官家”,即是承认了他是皇位继承人,想来赵光义在京城的势力一时无两。于是赵光义答曰,共保富贵,不用担心。开宝九年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当时,赵匡胤与赵光义谈话时无第三人在场,遂留下了一桩千古悬案。司马光的《涑水纪闻》里面是这么说的,到了文莹的《湘山野录》里又变成了赵光义不在场的说法。正史里面只说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即位,个中细节没有披露,所以是非真假尚难定论。

赵光义登基后,迅速铲除了威胁帝位的大侄子滕王赵德秀、二侄子燕王赵德昭、四侄子秦王赵德芳。有句成语叫欲盖弥彰,说的就是赵光义的当时处境。满朝文武本对赵三胖子当皇帝持怀疑态度,短时间内太祖赵匡胤的三个儿子先后死亡,此地无银三百两太过明显了。为了挽救舆论上的颓势,赵光义只能做一场政治秀,平衡舆论的压力。当时被罢相的赵普猜透圣意,看准了机会,给赵光义支了一招,两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疑窦丛生的政治秀,也就是“金匮之盟”。简言之,据说在建隆二年(961年)的时候杜太后病重,太祖赵匡胤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娘俩闲着话家常,谈着谈着谈到了后周亡国,杜太后问他,知道你怎么得到的天下吗?赵匡胤洗耳恭听。杜太后说全因为后周皇帝太过年幼,假如有年长的君王嗣位,你认为你还有机会吗?所以要记住,你死后要将帝位传给你三弟,先传光义,再传光美,由年长君王治理天下。如此方能确保江山长治久安。杜太后遂命她最信得过的赵普将方才对话的内容记下,写成誓书,藏在金柜子当中。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太平天国十四年

    太平天国十四年

    《晚清微历史系列:太平天国十四年》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不第的年轻人、上帝和他在“小天堂”的儿女们、金田树大旗,塑造一座太平理想国的浮雕、永安城中不安宁、江南江北几战场、挂着十字架跳舞的天王和诸弟们、天京周边,剑拔弩张、太平天国不太平,天京城里杀杀杀、天国没有刹车,仍在奋斗、走向黄昏夕照的半壁天国、辉煌“小天堂”的幻灭、强弩之末,天京失陷后的继续等。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热门推荐
  • 众尊

    众尊

    仙界沉沦,大道不公,既然仙非仙,道非道,那还有何资格掌控万物!我之手,将屠尽所谓的万仙,掌控生死轮回!我之足,将踏碎不公的大道,重铸鸿蒙万宇!我为,众生之尊!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苹果DNA乔布斯给中国CEO的10堂课

    他让苹果公司获得重生,进而颠覆性地重塑了计算机、音乐、电影和电信产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改造一项产业已经很了不起了,再造四项产业更是前所未有的,他就是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与那些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天使”管理者相比,乔布斯更像个“魔鬼”。“乔布斯身上好像有一种诱人的光环,这种光环让你忍受他的暴躁、多变,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像奴隶般为他工作。并且他总是有办法让你激情四射。”乔布斯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员工们心甘情愿地将“灵魂”交付给他。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拥有这样的“魔力”?他是怎样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商业领袖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盛世容华

    盛世容华

    “师父,为了你,倾尽容华。”“容儿,师徒授受不亲……”“亲不亲?”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愿倾尽容华,也指美丽的容颜。容华若桃李。“呃……亲!”南国有佳人,换你今生三千思念。欢迎加入书氏的读者群:99701105,三千盛世,吐槽、提意见、灌水神马的,这“容华”二字不仅有盛世繁华的寓意,通通都来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