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16

第16章 疑问品第三(1)

此品述韦使君疑问达磨祖“无功德”语与往生西方等说。《唯识枢要》明五种问:“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利乐有情故问。”按:今言疑问者,总兼五,别当第二也。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1]。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2]。今有少疑[3],愿大慈悲[4],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5]?

[1]大会,大法会也。大会而兼吃斋,故云大会斋。《般舟赞》:“一一大会随人入。”斋,戒也,敬也。又,斋食也。就戒律上言,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为正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可食,非时则不可食。《大毗卢遮那经》:“我以佛眼普观一切众生大菩提心之正因,唯以持斋为根本。”

[2]不可思议者,言理之深妙,事之稀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注维摩经》一:“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金刚般若经》:“当知此经义不可思议。”

[3]少,不多之意。

[4]大慈悲,即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5]可不是,犹云岂不是。宗旨,谓正确之意旨也。《行事钞》上之一:“寻讨者不识宗旨。”《神僧传》:“佛图澄妙解深经,旁通世论。讲说之日,正标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今谓人行事之目的所在曰宗旨。

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1],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2],布施设斋[3],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4],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5]。

[1]《传灯录》三“达磨章”曰:“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2]朕,我也。古时上下通称之,秦始皇始作天子之自称用。

[3]《大乘义章》十一:“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

[4]《维摩经慧远疏》:“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大乘义章》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唯识论》十:“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5]无高下浅深之别名平等。平等对差别而言。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曰平等。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1],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2],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3]。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4],常行普敬[5]。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1]欲行即行,要坐即坐。不思议神力,不可说妙用。

[2]《正法念处经》一:“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3]《起信论》:“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法藏疏》:“心体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

[4]不轻人也。

[5]普,遍也。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1],念弥陀佛[2],愿生西方[3]。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1]在家之人曰俗人,出家之人曰僧。又三人以上方称僧。

[2]《鼓音王经》:“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阿弥陀佛有十三号。《无量寿经》上:“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名义集》卷一《诸佛别名篇》曰:“阿弥陀,《清净平等觉经》翻‘无量清净佛’。”

[3]《佛说阿弥陀经》:“从此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1],说西方引化经文[2],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3],即身中十恶八邪[4],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5],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6]。

[1]世尊,佛之尊号也。以佛具万德,为世所尊重故也。《净影大经疏》:“佛具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佛说十号经》:“天人凡圣,世出世间,成皆尊重,故曰世尊。”舍卫,在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为别南憍萨罗国,故名。

[2]引化,引接化度也。经文,经之文句,能诠义理者,即能诠经文所诠之义理。

[3]十万八千,言其成数也。

[4]十恶,十不善也。《法界次第》上之下:“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名‘不与取’;三、邪淫,非自己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名‘虚诳语’;五、两舌,新名‘离间语’;六、恶口,新名‘粗恶语’;七、绮语,新名‘杂秽语’,语含淫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八邪,八正道之反对也。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

[5]下根,根性劣者,根机弱者。《涅槃经》十四:“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

[6]《注维摩经·第一佛国品》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曰:众生既净,则土无秽也。”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1]。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2]。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3]。使君!心地但无不善[4],西方去此不遥[5];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6]。

[1]愆,《广韵》:“俗‘愆’字;过也。”

[2]《语录解义》:“一般,一样也。”《海水一滴》:“能了心无碍,则南北东西,在在处处,无往不通,全无别趣触向,面前寂光妙土,是谓在处一般。”

[3]安乐,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4]心者,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名心地。《心地观经》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5]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若也恁么,反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行喝也惊他不得。直得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只此是西方。”

[6] 生,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六祖言不善之人,虽念佛,难于往生。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1]。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2],便睹弥陀[3]。

[1]莲池大师《正讹集》云:“《坛经》以十恶八邪,譬十万八千。人遂谓西方极乐世界,去此十万八千。此讹也。十万八千者,五天竺国之西方也,极乐去此,盖十万亿佛刹。夫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十万亿刹,非人力所到,非鬼力、神力、天力所到。惟是念佛人,一心不乱,感应道交,到如弹指耳。岂震旦诣乎天竺,同为南赡部之程途耶?然则六祖不知西方欤?曰:《坛经》是大众记录,非出祖笔。如六经、四子,亦多汉儒附会,胡可尽信?不然。举近况远,理亦无碍。如在市心,以北郊喻燕京,以南郊喻白下,则借近之五天喻远之极乐,欲时人易晓耳,何碍之有?”

[2]弹指,时之名。《戒疏》二下:“僧祗云: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弹指。”

[3]弥陀,阿弥陀之略,如来之名也。

使君但行十善[1],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2],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3]: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4]!世人自色身是城[5],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6]。

[1]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也。

[2]《大智度论》七十三:“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是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唐释慧海曰:“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唐释慧海曰:“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3]顶礼者,五体投于地,以吾顶礼尊者之足也。《归敬仪》下:“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4]《智度论》:“大众者,除佛余一切圣贤也。”

[5]色身,自四大五尘等之色法而成身,故名色身。《楞严经》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6]《血脉论》:“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又《心王铭》云:“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1],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小学生礼仪:4-6年级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礼仪(4-6年级)》是专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需要从小培养。书中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等内容,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教导学生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要学会与人沟通、要关心集体遵守公德,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学习、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这一世,她童曦,卑微如尘土,身心俱伤,无比凄惨,被最亲的亲人骗,被最爱的人抛弃,因血崩而死亡……这一世,她陆子涵,她天资平平、为人懦弱,受尽两个姐姐欺凌,被其中一个姐姐失手打死……躯体已死,灵魂重生,当童曦进入陆子仪的身体,再次睁眼,惊艳重生,她是名门千金,她是商场女神,她不会放过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原璟,那个富可敌国,淡冷谜魅,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她以为,他对她彻底绝情,不料之中另有隐情,兜兜转转,爱你如初……原璟说,我死不放手。陆子涵说,那你死吧,因为童曦早就死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庶女棋后》象棋国手意外穿越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凤凰涅槃的故事《绝色残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一对孪生姐妹的异世之旅……妹妹篇:《穿越之寻爱千年》姐姐篇:《穿越之绝色倾妃》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宠婚之御夫有术

    宠婚之御夫有术

    第三次见面,她名义上的舅舅却非她不娶!季景琛的人生目标就是,把江染染这个没心没肺的女人叼回家,然后小火慢炖,最后生吞活剥了。呆冷娇妻御夫有术,你要负责!江染染本来豪门独生女,却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女,父亲现任小三带着前任小三的女儿找上门,逼死了染染的亲妈,他说,还把她扔到国外不闻不问十几年。【一句话简介】总之这就是一个有些腹黑有些闷骚的老男人和一个有些天然萌傻的姑娘之间不得不说的红果果的QJ故事!季景琛从来没有想过,腹黑市长诱爱成婚,他决定宠爱一辈子的小女人竟然会是曾经把季家搅得天翻地覆的那个没有血缘的外甥女。好不容回来还是逼着她嫁人的。只不过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值那么多钱。莫以宁从来没有想过,他默默守候了十年,却抵不上一个目光。他不过是晚了一步,军门权少婚内成妻奴!*第一次见面,却晚了一辈子。宋浩辰从来没有想过,能给他温暖却不能给他钱途的江染染,会是他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伤。染染,你勾引,宠妻如命。她以为她真的要嫁个陌生人,谁知道她父亲现任小三的堂弟,堂堂一个市长,她却差一点撞死他。江雨薇更没有想到,她处心积虑这么多年,他把她当成野模,抢走了江染染的一切,可到头来才发现,所有的人的都是爱着江染染的。为了不把抢来的一切还给江染染,她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换筹码!*有宠有虐,外围女。第二次见面,当然更多的是宠,神马男小三女小三都是炮灰,1对1到底!*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新手出纳一周通

    新手出纳一周通

    出纳人员如果不甘平庸,不满足现在的技能水平,想获得更大的突破,也请阅读此书。此书会解答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让你的出纳技能更为娴熟、科学。为了帮助出纳人员“温故而知新”,本书在每堂课的后面配备了相关的随堂测试,出纳人员学习时可以利用这些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从书中查找答案,不要将疑问带到工作中。职场如战场,此书正是出纳人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枕边书,它可以帮你破解各种出纳难题,走出出纳迷局,实现出纳技能的飞跃!
  • 惑乱天下又何妨

    惑乱天下又何妨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并不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女子。为了生存,怀抱仅存亲情,成为商战交易的牺牲品。一朝穿越,无意争斗,却深受君宠。家破人亡,亲离友散,步步紧逼。退无可退,那就背水前行,逆流而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媚

    明媚

    匪我思存出道5年首部散文集,收录其多个专栏的数十篇美文。爱情小说作者笔下的狗血八卦,文字洋洋洒洒,讲波澜壮阔的帝王秘史、品龙井月饼的小巧精致,将寻常生活中许多感触与记忆用唯美的文字描绘出来,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