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000000005

第5章 立言,立行,立身(2)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然而,自省又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新唐书》中有一个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故事。

武则天称帝后,任命狄仁杰为宰相。有一天,武则天向狄仁杰说:“你以前任职于汝南,有极佳的表现,也深受百姓欢迎。但却有一些人总是诽谤诬陷你,你想知道详情吗?”狄仁杰立即告罪道:“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恭听改之;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何诽谤,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闻之大喜,说狄仁杰是仁师长者。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颂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这其中的道理便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必四处宣扬,以身作则,就能够将自己的美德传达给别人。所以说,有时候高声标榜自己,未必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反而是沉默寡言,即便遭受了诽谤也不反驳,更能显现自己的信心。这正是“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的道理。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无愧于心的人就是佛。很多事,不需要太多的解释,甚至都不需要解释!只要你做得问心无愧就行了。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绝不动笔。这种作风,使社会人士颇有微词。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士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士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以上好的毛笔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士就对宴会上的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金钱污染了他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那女士便将自己的一条裙子拿出来,要月船禅师在上面作画。月船禅师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哦,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开了一个特别昂贵的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画毕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月船禅师,心里是何想法?

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之需。又因他的师父生前发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还要完成师父的心愿。当月船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

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禅师,走街串巷,卖画赚钱,确实有点儿不可思议。

在我的印象里,出家人出入尘世间通常都是行脚化缘,没有见过专门做买卖的,所以月船禅师被人当众羞辱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是禅师,是得道高僧,是受人尊敬的人。如果他是一个花和尚,那就不一样了。

面对误解,月船禅师没有任何辩驳,甚至没有说任何话。他的心里只有慈悲,只有苍生,没有荣辱,没有喜忧。因为他是禅师,所以世俗的尘埃又怎么能污染得了他?不顾世俗见地,不忌人间毁誉,这就是月船禅师的可贵之处。

人心都是善的,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慈悲的愿念,只是顾忌太多,因而犹犹豫豫、畏畏缩缩,很多时候不敢想,更多的时候不敢做。其实只要你用的是善心,行的是善事,又何必害怕厄运会降到你头上!人活在世上,只要无愧于心,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皇甫绩是隋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把他带到外婆家居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挺可怜的,因此就格外疼爱他。

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孝宽,韦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在家里给孩子们授课,也就是办了个私塾。这样一来,皇甫绩和表兄弟们都在家里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虽然心地善良,但也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外公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弟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老师上午留下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了父亲,就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但是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平时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不能放纵自己,应该按照先前所定的规矩,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佛教中有“不打诳语”一说,即在强调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轻易对人许诺言,一诺千金,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自己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根本就不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不管做人、处世、为政,“信”都是关键所在。

才高八斗不如德重千斤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老锁匠的年纪渐渐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其中一个人。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最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又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也不解,都来询问老锁匠,他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确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权衡徒弟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可见德才兼备的人最为珍贵,而两者失衡时,品德就要重于才能。

中国自古素有重视德行的传统。儒家经典《周礼》中有“敏德以为行本”之说。《诗经》里也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比喻对道德高尚、光明正大者的敬仰、仿效。《论语》中孔子也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这其中,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由此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为基础,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和前途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无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可以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询问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及赢得别人的喜爱。

无德禅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心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了。”

女施主听后,发问:“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请问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诽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哭声闹声,粗声细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那请问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悲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禅心怎么用呢?”

无德禅师回答:“禅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普度一切的心。”

女施主从此以后,一改从前的骄奢之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总是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更取决于他的精神面貌。

自古以来,世人对何为美就争论不休,而佛教主张美在内心。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美丽的。心灵是美的,自然而然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德行之美比容颜之美更美。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形貌之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不易保存的。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心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株菊花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盛、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的行为虽然招致弟子们的不解,但是他却满心喜悦,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深刻地道破了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生活中,很多的“善小”能使他人受益匪浅,但相反许多的“恶小”却使人失去了太多。或许有些人最后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一时的一丝贪念,小偷小摸图的是那一时的快感,而正是这样的“恶小”的累积导致了一个个的悲剧发生。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许对你而言只是微不足道,也许对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他就必定能够成佛。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现实人生同样重要。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妾本无双

    妾本无双

    任人宰割?开什么国际玩笑!你们不仁,就别怪我心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比杀无赦!我上官怜儿算不上喝血吃肉,但也绝不是吃素的!夫君强大,那又何妨?欺身压相公,退可诱官人,谁叫夫君这般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门女庸医

    邪门女庸医

    据说,她是南星国名扬万里的小小女神医,是某风流掌门的第一百零八个特别女人,是那断袖绝情冷男的准新娘,更是某出尘男子痴恋三年的心上妻,是那俊俏王爷青梅竹马的不二王妃……其实,她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女庸医,一个被自己内火轰死的穿越小女子。*神秘出身:身怀内火,莫名家世,扑溯迷离,何处探得玄机;邪门山庄:误打误撞,巧施圣手,看她如何巧笑顾盼,俘获众心;后山密林:白衣男子,飘渺出尘,触手可及的温暖,她又如何消受;峰回路转:冷面夫君,绝情伪装,这背后,到底是谁与谁的无情背叛、谁与谁的几世纠缠;千尺绝崖:清瘦小生,来世情缘,注定是天与地的遥不可及;聚宝山中:翩翩公子,神秘现身,那一眼的风情,是否就是沉沦一世的深海;巍巍王府:俊俏王爷,华丽转身,又将惊起几多纷纭?*连翘——气馁时绝不抛弃微笑,挫败后要继续前行。我若喜欢你,爱上你,定然不顾一切,却要你的心清楚明白,绝没有她人。夜末——除了我娘,你是第一个胆敢脱光我衣服的小女人,亦是带我走出阴霾的小女人,因你,我脱胎换骨,有你,我才有阳光沐浴。玄狐——我只爱你,亦坚信这世上只有一个你,不论以什么方式,我都要重新得到你,包括身与心,你的任何欺骗,我都可以视而不见。夜吹寒——我是天底下最傻的傻子,若是早知和你毫无关系,何须将她拱手出让?忍着锥心般的痛苦却要强颜无所谓的微笑?谁敢说我滥情,谁敢道我风流,我也可以为一个女人而活,只是她晚来了而已,她是我的。纪离——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的面容,反感我的声音,于是我学着属下用黑布遮住面容,学着在面对你的时候沉默寡言。巫岱逸——若是我不姓巫,是否你就会多看我一眼?若是我有着巫家血脉,是否你会早早成为我身下的女人?……*我的其他文:《王爷的典妾》新文,正在更新中……《三月新娘》完结《美人休》完结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佛仙异界游

    佛仙异界游

    九五之尊,一统江山;九八之尊,掌管三界;九九至尊,为天地不容,命格超越天地。而他,曾经的小小仙人却在被天道遣送异界后,踏上九九之路。大闹天庭,鼓噪三界,他凭借皇者的威压,霸者的霸气,佛者的慈悲,超三界而独立,成为异世界里名副其实的帝者。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由名家郑振铎翻译,意境优美、文笔隽永。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校花古游记

    校花古游记

    校花古游记:什,什么?想她堂堂一流名牌大学计算机系微机处理专业的高材生兼连任三届校花就这样魂穿成古代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丫环?且还是不知名的架空年代?老天爷,开什么玩笑……被迫代嫁月国大皇子,因丑招人嫌而逃;却被相国府小姐看中;在断不清理还乱的情况下,逃到境空国居然被抓去当男宠,不,是当男夫人!?在你逃我抓的游戏中,两位夫君同时出现,她该何去何从?女人,当自强!要有自己的实力才能拒绝被人随意地抓来抓去!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又名《鬼话连篇》,系本人倾力推出的一个恐怖故事集,如果你是在夜晚、一个人独处时看到了这个系列故事,那最好不要读,因为这个系列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极其恐怖。喜欢拙著的朋友,请关注一下笔者正在连载的新作《怪谈吧》,这是笔者沉寂十年后再度创作的悬疑、灵异、恐怖类型力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