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00000020

第20章 儒墨,贵族与平民的相互审视

第十一章 儒墨,贵族与平民的相互审视

刀和剑的较量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儒指的自然是儒家,而侠指的主要就是墨家。如果用器物来作为两者的代表的话,那么一者是剑,另一者就是刀。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

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

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现在留心去看各种孔子画像或者是雕塑就能发现,孔子的腰上也佩着剑。孔子会武,但剑的杀伤性并不强,只是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而已。如韩信在落魄之际始终守护着他的剑,就是以此明志,将来定要出人头地。

而墨子则不同,之前已经说过墨家来自游侠,他们是真正的侠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能够产生这种威力的就是刀。刀是平民的象征,没有剑漂亮,但却实用。

剑与刀的分别,来自他们各自特殊的地位。冯友兰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是依附于贵族的专门人才,他们自己也属于社会的上层。后来儒生继续来自上层或中层姐姐,侠则更多来自下层阶级。

儒墨的对立从对礼乐态度上就可以彰显出来,因为礼乐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孔子55岁时,因对鲁国政治的失望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他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后来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孔子59岁时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碰上了战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不满意他们的所作所为,怕他得到重用,于是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孔子师徒绝粮7日,最后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不惜半生颠沛流离而孜孜以求的就是周朝礼乐的恢复。“礼别异,乐合同”,礼就是教导人们要谨守本分,不得做逾越自己地位之事。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征讨就冒犯了周天子的尊严。乐就是润滑剂,三教九流之人都能够欣赏音乐。乐的合同,还是以别异为前提的。

但是墨家则不然,他视礼乐为繁文缛节,认为这是贵族骄奢淫逸的表现,是对百姓的剥削。这一点和老子有共通之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其中除了老子个人辩证的哲理内涵,也是出于他对现实的激愤。他作为史官,看惯了贵族们的奢侈生活,他们要求工匠制造各种乐器,令厨师烹饪各种美味,在田野上狩猎来显示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还争相搜罗各色珠宝相互攀比。而这些离下层的百姓何其遥远。

墨子也认为这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所以要求简化礼乐,减轻下层百姓的负担。

冯友兰先生先生说:孔子是一位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当孔子风尘仆仆地行走于荒田阡陌之间,旅途劳顿,衣衫破旧,但依然仗剑而立,再多的风尘也掩不住他的贵族气质;墨子则在刀锯之间和百姓侃侃而谈,宣扬着他的兼爱非攻。

文化拾遗

良马可驾:墨子对弟子耕柱子发脾气,耕柱子说:“难道我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吗?”

墨子问:“我想要上太行山去,可用良马驾车,也可用羊来驾车,那么用什么来驾车呢?”

耕柱子答道:“用良马驾车。”

墨子问:“为什么用良马驾车呢?”

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驾车上山的责任。”

墨子说:“我也是认为你能负得起责任啊。”

阳春白雪之于下里巴人

儒墨两家,一者在庙堂上徘徊,讲授阳春白雪;另一者则处在江湖之远,为下里巴人呐喊。他们的冲突在所难免。冯友兰先生就称墨子为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墨子明确提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其一,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其二,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其三,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其四,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

这四点分歧和他们的地位差别同样是分不开的。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和上篇中儒墨两家对礼乐的不同态度相结合的,在此就不再赘言了。

有一天,季路向孔子询问应该怎样去事奉鬼神。

孔子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反问道:“连活的人都没有能够相处好,为什么要谈事奉鬼的事情呢?”

季路并不满意,于是又问:“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再次反问道:“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儒家是不信鬼神的,儒墨两家还就此有一场辩论。

公孟子曾说说:“鬼神是没有的。”但又说道:“君子必学祭祀。”

墨子说:“主张没有鬼神却又学祭祀,就好比没有客人而去学待客礼一样,没有鱼而去结网一样。”

墨子在这里嘲笑了儒家不信鬼神却重祭祀的言行矛盾。其实当时的社会中,一些有学识有思想的人已经开始不信天地鬼神了,儒家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因此能够对鬼神之说提出质疑。而墨家来自于教育水平不高的下层百姓,是他们鬼神观的代表。

墨家对鬼神的信仰其实是和他们兼爱的理念结合在一起的。他们认为鬼神对待世人都是平等的,他监督世人的言行,希望他们彼此相爱。违背这一原则的人就会受到惩处。墨子和他的学生有一些关于鬼神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墨子很有意思的态度。

有一个在墨子门下求学的人,对墨子说:“先生认为鬼神明智,能给人带来祸福,给从善的人富裕,给施暴的人祸患。现在我侍奉先生已经很久了,但福却不到来。或许先生的话有不精确的地方?鬼神也许不明智?要不,我为什么得不到福呢?”

墨子说:“即使你得不到福,我的话为什么不精确呢?而鬼神又为什么不明智呢?你可听说过隐藏犯人是有罪的吗?”

这人回答说:“没听说过。”

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他的贤能胜过你的十倍,你能十倍地称誉他,而只是一次称誉自己吗?”

这人回答说:“不能。”

墨子又问:“现在有人的贤能胜过你百倍,你能终身称誉他的长处,而一次也不称誉自己吗?”

这人回答说:“不能。”

墨子说:“隐藏一个都有罪,现你所隐藏的这么多,将有重罪,还求什么福?”

还有一次,墨子有病了,跌鼻进来问他说:“先生认为鬼神是明智的,能造成祸福,从事善事的就奖赏他,从事不善事的就惩罚他。现在先生作为圣人,为什么还得病呢?或许先生的言论有不精确的地方?鬼神也不是明智的?”

墨子答道:“即使我有病,而鬼神为什么不明智呢?人得病的原因很多,有从寒暑中得来的,有从劳苦中得来的,好象房屋有一百个门,只关上一个门,盗贼何门不可以进来呢?”

可见,人的祸福并不是完全由鬼神起作用的,墨子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虽然相信天这种外在的天的力量,但又主张自身的努力,反对儒家的天命观。只是他的反对却找错了点,因为他没有理解儒家所说的天命。

前面已经说过儒家的天命观并非完全是听天由命,而是在尽人事后的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之后平静地去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部分,这才是“知命”。

从墨家对儒家的批判来看,他们最根本的不相容之处还是从礼乐引申出来的,在鬼神和天命上存在着误解,因此其矛盾也是似是而非的。

文化拾遗

求学在己:有一人游学于墨子门下。

墨子问:“为什么不学呢?”

那人答道:“我族人没有求学者。”

墨子说:“不对:凡爱美的,难道说我族人没有爱美的,就不爱美了吗?凡是希望得富贵的,难道说我族人没有人想得到富贵,就不希望了吗?爱美和希望富贵的,不管别人如何,自己总要努力追求它。何况‘义’乃是天下最重要的东西,何必要看别人呢?一定要努力追求它呀!”

诗情与宗教,矛盾似是而非

苏东坡面对着大江东去,忆起了千古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以酒相敬: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所对的是空空的天地之间大江流,那些英雄人物早已化为尘土,当年的伟业也无迹可寻。如此,苏轼的祭奠才更显浪漫豪迈。

这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诗情:儒家不信鬼神而重祭祀,体现的是一种“诗情”。

每逢清明到来,中国人总会去祭扫祖先的坟墓。虽然开始的时候是出于对鬼神的信仰,但是发展到后来,“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犹豫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见有生之年难以亲眼目睹山河归一,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的后人自当铭记这样的遗志,将先祖的心愿放在自己的生命中。

在祠堂中,面对着祖先的牌位,儒生心中缅怀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鬼神,而是它们所代表的去世的先祖。对着已经逝去的人物,心里涌动着真挚的情感,这种浪漫情,不独是对祖先如此,想到每个会引起自己内心共鸣的历史人物,都会想要隔着时空与他对话。

杜甫就写了很多首缅怀诸葛亮的诗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等等。游武侯祠时。他的祭奠并不是因为相信诸葛亮的鬼魂会看到这一切,也不是和他的鬼魂在对话,而是把诸葛亮当做一个有血有肉依然存在着的现实的人而与之一同悲戚。

因此不信鬼神与重祭祀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存在。

同样,墨家既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祭祀祖先时的繁文缛节,看似矛盾,而实际上也有他的道理。

如前所述,墨家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了推行其“兼爱”的理论,最后受惠的是百姓;而在祭祀和丧葬中主张“节用”,同样也是从平民百姓的利益出发的,减轻百姓的负担。

墨子对公孟子说:“按照丧礼,君和父、母、妻、长子死,三年丧服,伯叔兄弟一年丧服,戚族人五个月丧服,姑、姐、舅父、甥都有几个月的丧服。在不守丧的期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要是依你的话,那么君子哪一天才可以治事?百姓哪一天才可以工作呢?”

公孟子说:“国家乱就去治理它,国治就作礼乐;贫就去工作,国家殷富就作礼乐。”

墨子说;”国家所以治的原因,是因为去治理它。所以才治呀!如果治理废弃,国家的治也废弃了。国家的殷富,是因为工作才富。如果停止工作,那就没有国家的富了。因此既然是治理国家,就必须勤勉不已,然后才可以达到目的。你现在说:国治作礼乐,乱就去治他。这譬如吃饭哽住咽喉想喝水才去凿井,人死了才去找医生一样。从前三代暴王,桀纣幽厉等,盛行声乐,不顾百姓,因而身被刑戮,国为虚厉,都是这样做的结果。”

墨子的考虑是非常现实的。逝者已逝,国家应该为活着的百姓而服务。况且,很多统治者并不是通过仪式来对先祖心存敬畏,而只是劳民伤财而已。因此,薄葬节礼才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可见,儒墨两家自身内部其实都是自成一体而没有矛盾的。而作为中国的两大显学,这两家虽然在很多具体的意见上有着鲜明的分歧,一者自上而下,一者自下而上,但是也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仁民爱物”之情。

从礼仪来看,儒家主张的礼仪是一种浪费,但是儒家正是以此作为“深情”的表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不也是极力推行“仁政”而反对“霸道”吗?他们站在历史河流的两岸,都努力地想要遏制历史的风浪,创造一个清平世界,这份理想情怀,令人景仰。

文化拾遗

称颂先王:巫马子对墨子说:“舍弃当今的人,而去称颂古代的圣王,这是称颂枯骨啊。就像木匠一样,只知道干枯的木材,而不知道活生生的树木。”

墨子说:“天下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先王的学说教导的结果。现在称颂先王,就是称颂使天下得以生存的先王学说。该称颂的却不加以称颂,这就是不仁。”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长及大量计划生育工作,妇产科门急诊工作任务繁重,临床医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诊断,且有效规范地进行处理。《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第一版出版以来,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为年轻妇产科医师的门急诊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大王莫怕

    大王莫怕

    土里土气的山村野丫头木小多无意中结识了要去中南山修炼的高傲贵公子夜泽天,一路发生了很多搞笑无厘头的事情,到了中南山之后又经过多层选拔终于留下成为南派入室弟子……与尘冠希,许仙,沉鱼落雁等人成为师兄妹,其中爆笑不断,欢喜多多……(有心脏病的亲们慎入哦!笑残概不负责。)另外随着时间的累积,小丫头有和小王爷产生了怎样的情愫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九云记

    九云记

    ,清朝作家改写朝鲜小说《九云梦》的作品。字数、情节增多。《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异世全能大师

    异世全能大师

    尝一口药材就能知道其成分及各种用途……摸一下武器便可以了解其材质及锻造工艺……方易已经够变态的了,然而更变态的是,他居然看一眼就能学会对方的术法神通!
  • 王妃太俏皮:霸道君上很贪心

    王妃太俏皮:霸道君上很贪心

    什么?!在湖边洗澡也会被人偷香,小心得针眼吧你!那个混蛋王爷还把她毫无顾忌的抱起,带到皇宫里。他想封她为王妃,她却总想着逃跑,他一次次逮她回来,硬冠上王妃的头衔给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