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07

第7章 军功之路(2)

1896年9月,梁启超也在《学校总论》中论证了兵有专学的重要意义。

康、梁等人废科举、重兵学的呼吁,像一枚重石掉进了水塘,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898年5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提出了“寓科举于行伍”的建议。

张之洞认为:西方国家的人民皆以当兵为荣,“王子之尊,下侪戍卒,一队之长,荣若登仙”。社会敬重军人,以致军人自尊自爱,“修饬行检,过于儒士”。反观中国现状,士贵兵贱,其根源就在于士之倚科举而徒步可至公卿,兵之执干戈却以佣丐为归宿。“今欲重武厉兵,而积习已深,不能骤改,尽心劝勉,亦恐无裨,惟有厉行伍以科举之一法,使其非由行伍不得科举、非由科举不得将官,爵禄所在,则杰士争趋,流品既殊,则廉耻自立,将领不肯侮辱,旁人不敢轻贱。”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14页。张之洞有关“开兵勇之升阶合学堂营伍”为一体的建议得到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的赞同,他认为这样做“既可寓营制于科举之中,亦可容科举于营制之中”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91页。。

变科举取士为行伍取士,使行伍之士卒同样可以获得功名利禄,自然有助于唤起国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热情。

在这种风气的催引下,近代军事学堂迅速诞生于中华大地。

中国近代军事学堂的开山鼻祖是李鸿章。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设了北洋武备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比较正规的陆军军事学堂。后来随着清末大规模编练新军,该学堂培养的军事人才已远远满足不了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广泛开办新式军事学堂,就成为清末新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袁世凯到小站练兵后,通过“查看情形,尤觉设立学堂为练兵第一要义”。《新建陆军兵略录存》卷一,来新夏编:《北洋军阀》(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在上清廷“请设学堂原禀”获准后,从此开始了他创办近代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的生涯。

袁世凯最早开办的军事学堂是新建陆军随营武备学堂。它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一日开办,从新建陆军中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士兵230余人为学员,分德文、炮队、步队、马队、工程队数班。校址设在保定。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新建陆军随营各学堂,也随之移到济南城外之新城继续开办。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改任直隶总督,移驻保定后,成立北洋军政司,自兼督办。下设兵备、教练、参谋三个处,由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分别担任总办。为培养北洋军的各级军官,培植自己的势力,袁世凯在编练北洋新军的同时,于保定又开办了一批军事学堂。

袁世凯创办的新式军事学堂,从“为救时之用”而逐步走向完善,从培养带兵勇将而逐步走向培养高层次军事人才,其中北洋军官学堂便是以培养“他日将帅之材”《北洋设立军官学堂拟订试办章程请饬立案折》,《袁世凯奏议》(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2页。为目的的,北洋军事学堂在向各地输送人才的同时,又培养了一批才学俱优的留学人员。北洋军事学堂毕业的学生后来有不少在清末民初政坛上取得了极高的地位和权势。

据记载,袁世凯创办的各军事学堂,培养出来的北洋班底的主要成员有:参考张国淦:《北洋军阀的起源》、《清末新军编练沿革》;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略稿》(第一卷);《袁世凯奏议》;来新夏:《北洋军阀》(五)及王吉尧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甘厚慈:《北洋公牍类纂》等资料综合而成。

新建陆军随营武备学堂:靳云鹏、贾德耀、傅良佐、吴光新、曲同丰、陈文运、张树元、张士钰、李仲岳、纪良、李玉麟、段启勋、冯俊英、郑士琦、何丰林、臧致平、丁搏霄、冯克耀、高鹤、田书年、卫兴武、李长泰等人。

保定参谋学堂:张联棻、师景云、熊秉琦、吴新田、杨文恺、陈调元等人。

保定测绘学堂:吴佩孚、曹瑛等人。

保定速成武备学堂:杨文恺、卢香亭、齐燮元、齐振林、李景林、何恩溥等人。

保定军官学堂:师景云、熊秉琦、吴兴新、马毓宝、张学颜、张荣魁、方本仁、孙岳、唐国谟、胡龙骧、王都庆、李济臣、张敬尧、何遂等人。

北洋行营将弁学堂:李廷玉、刘槐森、刘汝贤等人。

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张国溶、刘玉珂、杨文恺、陈嘉谟、刘询、孙传芳、周荫人、唐之道、王金钰、宋邦翰、蒋介石、张群等人。

北洋陆军讲武堂:卢金山、田中玉等人。

陆军大学:李济琛、徐永昌、秦德纯、刘光、魏宗翰、崔承炽、熊斌、刘骥、郭松龄、阮肇昌、陈文运、陶云鹤等人。

到了民国初年,这些学员大都脱颖而出,高升为旅长、镇守使、师长、将军、督军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爬上了当时的北京政府的总长、总理甚至总统的宝座,对以后中国政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在军营推行科举与行伍合二为一的举措,大大提高了行伍从军的吸引力。1901年,清廷宣布停罢武科,此举实际上敲响了科举取士的丧钟。武科的废止,使从军习武之人率先摆脱了传统武科武举的一套已经过时的考求方法,也使社会各阶层都获得了行伍入仕的机会。传统的科举入仕需要经过大约25年“迷宫般”的考试,方有希望步入仕宦之道。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885)》,第24—25页。然而,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毕竟成功者少,失魄者众。相形之下,行伍入仕则简捷便当,特别是晚清的形势与时局,需要大批年轻有为的军事人才,从而增大了行伍入仕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以湖北的情况为例,据武昌首义功臣熊秉坤回忆:

南皮张之洞督鄂时,兴学练兵,同时并举,其学务之规程,军队之编制,多效法如欧美,致引起莘莘学子之兴趣,莫不负笈来省,期以有所造就。惟读书固可致其显贵,究不如从戎来得捷径。如是,以无用之秀才、贡廪诸生,今日入营,不出三月,而升调之令获矣。厚其禄而宠其身,较之于六年小学、六年中学,然后始获得一教职员清职,自不啻万万倍耳。

从军入伍进身快捷,这令读书士子趋之若鹜,“犹叹其投效之晚也”丘权政、杜春和:《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上),第383—384页。。至于像吴禄贞、蓝天蔚那样20多岁便跻身军界要津的新式军官,更是令人羡慕不已。

胡祖舜“既任帮董,复为记者,精神物质生活较泰”,本欲继续求学,但当他见到同乡蔡某身履戎装“厥状赳赳”,十分羡慕,遂转而入营为兵。《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47—48页。

到清末,不考学堂而入伍当兵者如水之就下,甚至已经考取学堂者,亦有人舍学堂而入伍当兵。如范腾霄本已考入文普通学堂,犹豫不决之际,与黎元洪商量,“黎谓一介寒酸,且有养家责,入文普通前途殊杳茫,不若将弁之直捷了当也”范腾霄:《辛亥首义前后》,转引自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此言一语道破了行伍入仕的天机,范遂依黎元洪之言转而入营当兵。

当时的形势发展表明,在清末社会转型的特定条件下,行伍入仕成了一条飞黄腾达的进身捷径。“士官三杰”吴禄贞、蓝天蔚、张绍曾都是不到30岁便已当上了高级军官,其级别已经相当于地方封疆大吏。其他在新军中任职的士官生和国内武备生一般在30岁左右也可做到管带(营长)以上的军官,如蔡锷28岁任协统,赵声26岁任标统,尹昌衡26岁任陆军小学总办,杨荩诚30岁任教练官(副标统),徐树铮30岁任第一军总参谋,蒋作宾27岁任陆军部军衡司司长。“末世书生贱”,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之后,读书人更是普遍感觉没了“戴顶子的命”。如果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的学子士人还甘心“埋首书城,磨穿铁砚”,希望借此途径进取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从此以后,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却是已经大为改变,弃文习武的新风气已经弥漫全国。

在晚清社会价值取向发生重大改变、从军行伍与科举入仕出现“倒挂”的情况下,“法律、工业、文学都不足糊口,倒是一旦成为将校,就为立身的捷径,因此,连有数之有钱人政治家的子弟,也志愿为军人”[日]松本龟次郎:《中华民国留学生教育沿革》,转引自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1905年9月,清政府接受封疆大吏张之洞、袁世凯的建议,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从此,清政府彻底断绝了科举入仕之路,传统的做官方式只剩下出将入相军功之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已经成必然之势。

本来,在中国传统社会“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能够沟通民官之路的社会流动途径,除了科举入仕就是行伍入仕。清末社会僧多粥少的严峻事实,极大地增加了向上流社会流动的负荷,在科举废除的情况下,行伍出仕对民与官的社会沟通更显得特别重要。近代军事组织所具有的科层制特征,为其顺利地实现民官之路的对接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近代以来,社会化的军营更多的是担负了社会导流与社会制衡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初,行伍入仕不仅是代表职业地位,而且还与尊敬、财产、政治权力密切相关。这些事实,使军队的升迁比别的职业具有更大的价值。随着社会流动向近代军人职业的倾斜,使行伍入仕在清末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的相当一个时期内,成为社会成员进身主流社会的一条主要途径,这种局面直到1949年以后才有了真正的改变。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据李宗仁回忆,当他这个乡下的农家子弟考入陆军小学,见到那些“穿着绣有金色花纹的蓝呢制服和长统皮靴,腰间更挂上一柄闪闪发光的指挥刀,因而走起路来威风凛凛,神气十足”的军官时,不禁“羡慕万分”,“能进入陆小,已觉十分满意,只希望将来毕业后,当一名中上尉阶级的队附或队长,平生之愿已足”王序平:《李宗仁回首话当年》,湖北人民出版杜1981年版,第5页。。清末行伍入仕的向上流动功能,使近代军人职业成为一种“新的崇拜”。不做秀才要扛枪,儒生士子纷纷焚笔毁砚而改学“万人敌”,投笔从戎、行伍取士作为一种替代科举的社会流动方式已经为社会所认同。清末十年,入营当兵者有如过江之鲫,甚至有人以不能进入行伍为终身憾事。毫无疑问,整军经武的政府导向与弃文习武的社会风尚,使军事职业这一社会地位获得空前的提高。科举与行伍的消长,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其结果,是行伍入仕者脱颖而出,军官的职业和在官僚政权中的文官一样得到世人的尊敬,愈到后来,这条道路愈发显示出了它的无可替代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不过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失败已经过去,下次才是成功的开始。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只是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了一次而已。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后来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布尔沃说:“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者。”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成功创业,就要像马云、约翰森那样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即使遇到一千次一万次困难也不放弃追求,不言失败,不退缩,不向命运屈服,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马云,另一个约翰森。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广告的文体分类"广告"一词是外来语,其词源出自拉丁文advertere,后来演变为英文adVertise,含有通知、诱导、披露等含义。在中文中,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告知社会公众关于某种事物情况的宣传活动。广告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穿越之芦花美

    穿越之芦花美

    从爷爷辈开始就生活在城市里的芦米穿越了,这一世芦米生活在从祖宗辈开始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家庭。远离城市污染,芦花觉得生活的还挺惬意的。不过人往高处走,总是要有所奋斗的。酒楼当厨子,入股当股东,发家致富不是梦啊!
  • 无赖小赌妃:切!少装纯

    无赖小赌妃:切!少装纯

    (轻松穿越文)天昭国史上最颓废的七皇子上青楼忘记带钱,恰遇路过的小王妃,求助。不料,小王妃性格大变,笑眯眯道:“来,赌一局。你赢了就帮,输了我就不认识你。”“你……”他咬牙切齿,石化中。这是什么破女人?然而一场巨大的阴谋,却将无辜的她扯了进去。
  • 霸宠,限制级小妻

    霸宠,限制级小妻

    苏茗发誓,她看到眼前这个雕塑般近乎完美的裸男背影,纯属意外,真的!★★★二货版简介★★★苏茗和死党说:“如果上天愿意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只看三十秒,三十秒一到,立马转身离开!绝不拖沓!”总之,她一定不会让那该死的霸道男人发现自己!更不会再给自己一不小心滑倒,然后狠狠向他扑去的机会!更更不会给自己一嘴巴啃在人家屁股上,并顺手用唇膏将对方爆了的机会!死党问:“口感如何?”苏茗:“......”但其实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正剧版简介★★★她空有苏家二小姐之名,却处处受尽冷落,住阁楼啃馒头,只因头顶被烙上了“小三之女”四个大字。明眸再睁......她还是苏茗,却已不是苏茗,不管你是亲爹不是亲妈打她?她不还手,可下一秒就让你变猪头脸,保证亲妈见了都不认得你!骂她?她受着,可转眼流言散布,比尖锐的侮辱更让人无法忍受!设计她?呵,老娘一定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于是乎,世界乱了.可那个罪魁祸首却躲在暴风泉眼好不恣意。一边抹着泪眼扮无辜,另一边数钱数到手软。不过苏茗始终坚持一个无上的原则——低调,低调做人,高调赚钱。可自从她将那个男人看了、啃了、插了。宁静不再,尤其是看着手边那两本红艳艳的结婚证,苏茗知道,乱x的后果很严重......要知道,他,是谁?!★★★噔噔噔噔,精彩片段抢先看★★★【片段一】:某女人坐在太师椅上,好不傲慢地看着来人,久久才道:“原来是邵总啊!幸会幸会。”邵擎一:“说正事!”苏茗:“邵总果然痛快,那就算邵总一个友情价吧!”话落,苏茗比划了五根纤细的手指,附赠一枚好不甜美的笑容。“成交!”邵擎一冷笑着转头,吩咐道,“来,给苏小姐开一张五百万的支票。”苏茗:“喂!我说的是五千不是五百!”邵擎一:“是五千万啊,不过其中的四千五百万算是你给我封口费,苏家二小姐?”“好!”某女咬着牙关挤出一个字!而某男的“欺压”,才刚刚开始......【片段二】:苏茗:“邵总,今天的晚宴宋家大小姐也会去哦。”邵擎一:“嗯。”苏茗:“人家宋家大小姐模样俊,脾气好,还是留洋回来的呢。可是出了名的大家淑女,而且我听说.”邵擎一:“说吧,这次我被卖的筹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