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06

第6章 军功之路(1)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打破了清王朝200年来的政治平衡,决定了此后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一件是西方列强全方位的侵略。在英国坚船利炮的叩门声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清王朝皇权危机的前奏。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误认为西方国家入侵中国是暂时的,他们在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便不会再来,《南京条约》不过是暂事羁縻的一种政策而已。但事实证明远非如此,殖民主义者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以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法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并允许传教士到内地自由传教等等。更要命的是,北邻沙皇俄国乘虚而入,一下子就夺走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以此为开端,西方国家终于看清楚,大清帝国原来已经成为一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于是,他们胆量顿生,欲望大增,不再有所忌惮,频频东来挑起事端,对中国的权益的索求不断增加。清统治者经过两次惨败的教训,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也由一贯的蔑视变为恐惧与忍让,失败接二连三,除了满足西方列强无止境的要求外,清政府已经别无选择。自古以来至高无上的皇权,破天荒地受制于西方列强,并开始出现了生存的危机。

此后,伴随着外国公使的进驻、不平等贸易的往来、通商口岸的开放、传教士的到来,西方对于中国立体交叉式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并不断深入。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终于成为中国人日渐关注的焦点。

另一件是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1851—1864年,洪秀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运动。

1851年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将矛头直接指向清朝最高统治者,公开向清王朝的政治权威发起挑战。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金陵”并定都于此。

随后,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的政令,并派兵北伐、西征,继续扩大战果。这样,太平天国雄居东南半壁江山,与清政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太平天国的猛烈冲击下,清王朝的地方政权力量,尤其是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削弱。太平天国基本上摧毁了作为清政府军事支柱的八旗、绿营武装,使满洲贵族失去了控制国家武装力量的实际能力。除了依靠地方上的政治与军事力量,清政府已经难以再同太平天国进行有效的对抗与较量。

这两件大事共同运动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分水岭,造成了一个注定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运数,这个运数改变了清帝国两百年来稳固的统治局面,打破了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关系,从此,传统文官操纵政治的局面被迫开始让位于武人干政的舞台。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国情。

继续走传统的科考功名道路,还是从实际出发、开辟军功起家之路,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切梦想有所作为的人们重新进行社会价值选择的一个分水岭。

毫无疑问,晚清社会剧变的结果,导致了社会重心逐渐向近代军人群体倾斜。这种情况,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有政治与社会秩序的运转机制。社会结构的裂变所导致的士绅与兵的地位变动,使晚清失衡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不得不进行一种必要的调整,从而要求人们的价值观重新进行定位。

晚清社会发生变动的一个重大趋势是科举制度的衰亡和军功入仕的兴盛,科举做官之路开始逐渐让位给军功之路。

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举制所维系的社会价值与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自湘军、淮军、北洋军崛起,大批军功入仕者纷纷通过行伍途径进踞军政要津之后,科举与行伍的消长之数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晚清做官路径的重大变化,应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分水之岭。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文官体制根深蒂固。然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随着内战的不断扩大,清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国家机器——经制兵八旗、绿营先后土崩瓦解,其权力结构从中央到地方都被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清代的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八旗兵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由入关前降清明军组成的汉军八旗,共20余万人。八旗军兵籍世袭,占有圈占的土地,不同于一般军队,是享有一定封建特权的军事集团。入关后,八旗仍沿用以旗统兵的建制,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但已不归旗主所有,而直属国家指挥调动,构成清朝军队的骨干。禁旅八旗接近10万人,负责守卫宫廷和京师。驻防八旗10多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军事要地。绿营兵是入关后招募和收编的汉族地主武装,以绿旗为标志,约60万人,配合驻防八旗屯戍全国各地。驻防地方的绿营兵要受驻防八旗监视、控制,绿营中的重要官职规定为满官缺,必须由满洲将领担任。八旗兵的训练、装备、兵饷待遇都远比绿营兵优越。八旗和绿营正规军直接归皇帝统辖,不另设统一指挥全国军队的统帅。所有军队调防均须向皇帝奏报,各级武官的任命亦须经皇帝批准,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控制军队,比起历代皇朝军权更加集中。除正规军外,清代前、中期的地方军事力量,尚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武装;汉族地区则有地主阶级招募的乡兵团练。一般战事结束,团练即告解散,并非正规军队。清中期后,八旗和绿营腐败虚弱,不堪重用,清廷主要依靠乡勇镇压民众的反抗运动,团练逐渐演变成为正规的“勇营”。

清政府是在大规模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军事统治是其政治控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其皇权权威的建立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人们对政治态度的反映,是政治行为的基础。儒家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影响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观念形态。长期以来,儒家的政治思想对于稳定国家的政治秩序、满足中国人的价值认同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政治中尤其突出。正是利用这种政治文化,清王朝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威。一方面,它继续推崇和利用儒家政治思想,任用大批汉族儒生,希望改变异族征服者的形象,极力把自己打扮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和继承人;另一方面,清统治者又仿效秦汉以来中国的君主官僚政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以便加强君主集权。

但嘉庆、道光以来,清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败。政治黑暗、国防空虚、财政拮据、吏治腐败等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渐尖锐,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起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开始失灵,军事体制运转失灵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军队腐败和军事体制的弊病,清政府在镇压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已不得不用绿营佐以乡勇;鸦片战争中,八旗军更是一败涂地。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清王朝的经制军八旗、绿营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打击,形势已经发展到不改变现有国家的政治、军事体制,清政府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为了度过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顺应形势,下放权力,允许地方建军自救。以此为起点,在晚清,进入官场之路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咸丰三年(1853年),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曾国藩奉“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的谕令,出任湖南团练大臣。至于借此机会创办湘军并且担任起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完全是他自作主张,并未接奉明确的上谕。因此,曾国藩所创办的湘军最初只处于半合法的地位,一旦军事受挫,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率军东征之初,一败岳州、再败靖港时,长沙立刻出现一片解散的喧嚣声,朝中也有人借此大肆诋毁,咸丰帝也要对曾国藩从重治罪,若不是湘军在湘潭战役中取胜,湘军很可能就会从此夭折,曾国藩很可能也会受到严谴。后来,咸丰帝虽然迫于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准许曾国藩独自带兵,但决不允许他兼领地方行政事务。一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江南大营再次被太平军捣毁,清政府再也无力调集大规模军队的时候,咸丰帝才从湘军苦战、绿营收功的美梦中觉醒过来,不得不将两江大权交给湘军领袖曾国藩,以激励他努力与太平军作战,确保清政权度过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激励湘军作战的积极性,曾国藩大批保举作战有功人员担任地方疆吏与拥有各种职衔。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后,清王朝虽然摆脱了生存危机,统治秩序重新走向稳定,统治权威得以继续保持,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表象。“同治中兴”的背后,一个巨大的阴影同时也在日益扩大起来,这就是随着军人阶层的抬头与军功之路的发达,清王朝原有的用官体制遭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作战,曾国藩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大批湘军将领举荐为封疆大吏。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任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咸丰五年(1855年)任命胡林翼为湖北巡抚;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任命刘长佑为广西巡抚;十月任命严树森为河南巡抚;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任命李续宜为安徽按察使署理巡抚;二月任命毛鸿宾署理湖南巡抚;五月任命张运兰为福建按察使;七月,实授毛鸿宾湖南巡抚,补授骆秉章四川总督;九月,任命彭玉麟为安徽巡抚,李续宜调任湖北巡抚,刘坤一补授广东按察使;十二月,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李桓为江西布政使,李续宜调任安徽巡抚,严树森调任湖北巡抚,彭玉麟辞安徽巡抚,改任兵部侍郎;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曾国藩升为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他推荐任命鲍超为浙江提督、蒋益澧为浙江布政使、曾国荃为浙江按察使,陈士杰为江苏按察使;三月推荐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五月曾国荃升浙江布政使,刘典补授浙江按察使;闰八月刘长佑补授两广总督;十月李鸿章实授江苏巡抚,阎敬铭署理山东巡抚;十一月丁宝桢补授山东按察使,厉云官补授湖北按察使;十二月,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左宗棠晋升闽浙总督,曾国荃升补浙江巡抚,万启琛补授江苏布政使;四月,唐训方补授安徽巡抚;五月,毛鸿宾迁两广总督,恽世临补授湖南巡抚;六月,郭嵩焘补授广东巡抚;七月,刘蓉补授陕西巡抚;十一月,阎敬铭实授山东巡抚;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杨载福补授陕甘总督;六月,曾国藩授一等侯爵,曾国荃、李典臣、萧孚泗依次授一等伯、子、男爵;九月,左宗棠授一等伯爵,鲍超授一等子爵;在此前后,李鸿章亦授一等伯爵。朱东安:《太平天国与咸丰政局》,《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47—48页。

这样,经过“太平天国一役,自为近世武人抬头之开端,湖广总督以诸侯实封其上,曾国藩以操演武艺为富贵利达之捷径,清廷在增减廉俸定文武品级之不同,此皆重武轻文之表示也”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分册,第659页。。“同光之间,不由科第而致身通显者,时人目为八大生员。曾忠襄公国荃以优贡官两江总督,彭刚直公玉麟以附生官兵部尚书,刘忠诚坤一以附生亦官两江总督,刘壮慎长佑以武生官云贵总督,张树声以附生官两广总督,岑毓英以廪生官云南巡抚,李续宾以附生官安徽巡抚,刘蓉以廪生官陕西巡抚,他如杨岳斌刘铭传等皆纯以军功进,时人尚不以与八大生员等量齐观”同上,第662页。。鉴于此,薛福成在《选举志》中认为:军功入仕已为其时人才进身之主要渠道,而科举选士则百病丛生,弊不可救。这些现象预示着晚清用官机制已经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变,“进身之阶,军功捷于科举,则是武人之重,其重极矣”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分册,第662页。。其后随着军事近代化和近代兵学的兴起,以科举与行伍为渠道的做官路径进一步发生逆转。

清末,清统治者以兵立国,练兵为第一要政。以近代兵学为先导的西方“新学”首先在军事领域打开缺口,旧式武科陷于绝境,不进行改革已无出路。尤其是甲午惨败,举国震惊,朝野反思,科举制更成众矢之的。

1895年6月,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提出了“稍改科举”、“大增学校”的主张。

同类推荐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热门推荐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
  • 丞相下下签:穿越夫人要休夫

    丞相下下签:穿越夫人要休夫

    一次次言笑晏晏,都还只是年少时。那个策马扬鞭,一次次纵酒狂歌,她却早了整整四十年!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那一颗不属于建安元年的心,她穿越三国,又该何去何从,更没有仁义为怀的刘备。一切繁华背后,本该穿越的时间是三国鼎立,她却知道“苍天已死,没有驻守江东的孙权,黄天当立”的乱世即将拉开序幕。一切的一切,又该如何挽回悲剧的重演。遛狗逗鹰的少年郎曹孟德,为寻找妹妹,那个儒雅翩翩四世三公的袁绍。(新书《君王下下签》是此书续集~讲述曹操和不念女儿的爱恨情仇哦~)
  • 职工科学健身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科学健身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做人哲学全知道

    做人哲学全知道

    两千多年前苟子就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做人,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这样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受,曲高和寡者终究会因不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被淘汰出局。做人是大难事,也是一种高深的境界。从普通平凡到鹤立鸡群,从鹤立鸡群上升到超凡脱俗,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哲学全知道》对做人哲学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得出人生哲学最精辟的结论: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自己的心身关系、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人与衬:会的人际关系。愿每一位读者看完《做人哲学全知道》后能够学习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上鬼校花

    爱上鬼校花

    古城南到大学报道,结果学校宿舍满员,他们一班被安排到一个残障儿童,而就在这一残障儿童学校,一个月之前刚刚发生一件离奇的死亡案件。死了一个有校花之称的女人,但是在下水道中却流出两段不一样的尸体。上半身是死去校花的,下半身居然是一具腐烂了千年的干尸。而城南在这学校里几次看见一个漂亮女子,后来发现却是已经死去多时的校花。她到底是人还是鬼?紧接着这学校的保安...食堂师傅..老师相继离奇死亡?后来城南发现这学校的底下居然保存着一座古墓.原来这一却的死亡都是源于这座被下了诅咒的古墓。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是诅咒?还是人为?还是冤魂索命?在调查中城南却喜欢上那已经死去的校花......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涩涩母女闹古代

    涩涩母女闹古代

    推荐楚的文文《霸上特工女军师》她,二十一世纪的富家千金,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除了男人被禁止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眨眼间竟成了古代一个刚刚被人圈圈叉叉的女子。悲催啊!她的第一次,曾经充满无数幻想的第一次,在自己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就这样没了!俗话说,没有最悲催的,只有更悲催的,圈圈叉叉完的第二天,圈叉自己的禽兽还没见到,就被撵到了王妃别院——一座风雨飘摇的破院子!她不要活了,她要面条上吊。。。她要豆腐撞墙。。。她要离婚。。。她要赏美男。。。她要采野草。。。片段一“hello,美女老妈!”清泉疑惑地看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人啊!“美女,看这里了,对,就是你的宝贝女儿在说话。”看着自己才七个月的女儿,清泉懵了,这又是一个穿越的。“老妈,以后出去看美男的时候,记得带上我”片段二“老妈,你说他们现在这个姿势是不是有些危险啊?”母女俩躲在妓院的密室里,目光烁烁地看着正在激烈运动的某男女,小声地讨论着。片段三“小子,我是你父王,别在我面前嚣张!”禽兽王咬牙切齿地看着眼前的小屁孩,深邃的眼眸满是无奈!某小破孩抓抓头,“父王?又是哪冒出来的亲戚?老妈!一表三千里,父王到底是隔了几万里的呀?咱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怎么这么多?”片段四“报!女皇陛下:敌军离凤彩城还有十里。”某色女看着自己身旁的小女孩,“宝贝!准备好了吗?”某小屁孩点头,转身朝身后的士兵喊道:“勇士们,手榴弹准备!”片段五“母皇老妈!惨了惨了。。。”某小色女推开了御书房的门,气喘吁吁地嚷道。某色女皇帝一掌拍到桌子上,怒瞪着某小色女:“说了你多少次了,母皇就母皇,老妈就老妈,母皇老妈多难听。”“哎呀!你还有心情计较这些?你的那些狂风浪蝶追来了,他们也要参加选夫大赛。”“什么?快,快,马上取消选夫大赛,就说,就说朕要修身养性,不需要男人。”---------------------------------------------------------------------------------------------------乔幕宇——青胤国第一商人“清,既然我们合作这么愉快,不如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关系!”清泉:“好啊!怎样加强?”乔幕宇:“造人!”冷残音——魔宫宫主清儿,你既然闯进我的心,你就别想逃?”清泉:“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走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