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100000018

第18章 识人篇(18)

曹福的细心让他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在谨慎中,他也有大胆的一面,看准时刻敢挺身而出,关键时刻敢站出来不退缩,这就是细中有粗了。像曹福这样的人才可以身肩重任,值得用人者大力培养。

粗心大意的人,平常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如果仔细观察他做事的一些细小环节,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属于可用之材。对无关紧要的事情粗心一点,那是表面现象,不是本意;如果把一些重要细节都一并漏掉了,那就算不上人才。反之,就是一个值得使用的人才。而那些细心的人才,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雍正细察臣心

“忠、公、能”三而合一,犹如铁三角牢牢地巩固了雍正的统治核心。雍正是一个深谙此道的用人大师,它将三者有机地渗透到工作的各个层面,在实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大潮中稳立潮头而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忠、公、能”的用人法则也使得一批宠信和忠臣,在历史的舞台上能够各显身手。

万事“公”为心,在雍正的眼里,好的官员和人才,就是要办起事来“公”字当头,不徇私情,做任何事情都要总揽全局,胸怀团体,放眼前景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一时一地的利害得失,总之,要拥有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高远的胸襟。

雍正登位之初,皇室明争暗斗,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大臣之间勾心斗角、人心惶惶,加之各地叛党揭竿而起,在这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任用忠臣就成为雍正从政的当务之急。

检验一个人的忠诚与否要从零碎小事做起,雍正就是这样一个细察臣心的高手。户部郎中李卫,年仅二十有余,官微身贱,,而是从细微小事中发现他和提拔他。当时有一位亲王在管理户部,每次收钱粮一下两时,加收平余十两以挪私用,李卫知道后就劝这位亲王改正,然而这位亲王仗其权势,根本不把李卫放在眼里。于是李卫便在户部大堂设一个钱柜,专收多余钱财,并在柜子上标明“某王赢余”,把这位亲王搞得非常难堪,便就此罢手。

在这件事中,雍正相中的正是李卫对自己的耿耿忠心,对工作恪尽职守,于是马上任李卫为云南盐驿道,二年升布政使,三年任浙江巡抚,李卫连升三级。雍正期望官员们要勇于付出而不求回报,但尽忠臣的礼节,不在乎君恩的厚薄。只重付出,不求回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如此,官员们对君主忠诚的深浅程度成为雍正提拔任用的一个重要砝码。

除此之外,雍正还提拔重用一批如胤祥等才能政绩俱佳的宠臣,他们才智过人、能力出众,在同行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为雍正稳坐朝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人点拨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选用或使用好一个人,就是扬其长避其短,使其深藏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既是一种方法问题,也是一种事关大局的方针和原则。而用人之长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用人法则。在雍正看来,忠诚乃人生大厦之基,公生明而廉生威,忠、公、能三者兼备,是衡量一人才的基本标准,也是用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评价和衡量一个人才的基本尺度和准则就是不能在小事上糊涂,在大事上无所作为。

口才出众的裴略

裴略参加了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后,自我感觉不错,开榜后却知道自己名落孙山。

有一天,裴略专门到宰相温彦博住处,登门拜访。正巧,兵部尚书杜如晦也在温家。裴略说:“我在宫中干了几年,长了不少见识,能够明辨事理,而且记忆力特好,别人说一段话,我能一字不漏地复述下来,如果在朝廷做个通事舍人,我相信是非常称职的。”温彦博问他既有如此才能,为什么不参加考试。

裴略说:“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考得很好,也许考官喝了酒,录取时把我的名字弄丢了。”

杜如晦听了从容地说:“我们兵部考试严密而完备,至今未听说有过偏差。

没录取,下次再考嘛。”

裴略听了此话,心里凉了半截。杜如晦接着说:“看你能说会道的,还有何才能?”裴略高兴地说:“我会写诗作赋,您可出题试试?”

温彦博说以竹为题,让他赋诗一首。裴略稍加思索,一首诗脱口而出:

庭前数竿竹,风吹青萧萧。

凌寒叶不凋,经夏子不熟。

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这首诗抓住竹子外表有节,经冬不凋,经夏无子的特征,讥讽竹子徒有其表而不务实际,一语双关。温彦博和杜如晦听罢,都露出赞许的眼光。温彦博又以屏风为题,让裴略作一首诗,裴略走到屏风前,随口吟道:

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突兀当庭坐,几许遮贤路。

他略一停顿,突然亮开嗓门说:“圣明在上,大敞四门来款待天下士人,你是什么人,竟然在这里妨碍皇上纳贤?”

话音刚落,伸出双手“哗”地一声,将屏风推倒在地。裴略出语惊人,行动更是出人意外。这首诗、这番话,明里说的是屏风挡道,实际暗示当权者不识人才,堵塞贤路。裴略说话时,吐字清晰,语调铿锵,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温彦博笑着对杜如晦说:“你听出来没有,年轻人的弦外之音,是讽刺我温彦博呢。”

裴略随即接口,一面比划着自己的臂膀和肚皮,一面说:“不但刺膊(博),还刺肚(杜)呢。”

温彦博和杜如晦不觉被他的机敏逗得哈哈大笑。

没过几天,补齐必要的手续后,裴略被朝廷授予陪戎校尉,这是武职中第30阶,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官职虽小,但裴略毕竟是正式进入了仕途。

用人点拨口才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影响人的成就,有些职业对口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政治家、律师、公关等,口才好的人在这些领域也较其他人容易取得成就。一位优秀的律师或老师,可以用良好的口才来感染打动观众,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曾国藩的先浊后清

曾国藩7岁时,他父亲因多次童试未果,愤而设立私塾,起名叫“利见斋”,曾国藩就开始随他读书,前后共8年。他父亲自信心连遭重创,因此自卑,自认天分有限,教书的秘诀就是不厌其烦,重复是记忆之母。父子俩同睡一床,同行一路,时时不忘考较曾国藩功课。他常自我解嘲地说:“因为我自己笨,所以教起你们这些笨弟子来,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曾国藩并不聪明,才思也欠敏捷。一天,他与妹妹随父亲外出,一路上学习作对联。父亲随景出上联“狗尾草”,妹妹立刻接口说出“凤冠花”,父亲点头说:“也还工整。”曾国藩却答不上来。过一座桥时,父亲又命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未对出佳联。直到第三天,曾国藩跑去对父亲说:“对‘听月楼’。”父亲一时间竟没想过来,继而点头赞许他的倔强。据说他的这种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己也讲道:“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岁时,他与弟弟曾国潢去衡阳,师从汪觉庵。弟弟聪明伶俐,深得汪觉庵的欢心,常受夸奖,而曾国藩却默不好言,老师对他的功课只用“”二字敷衍了事。

一次,他背书不畅,老师训斥他说:“你将来要是会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好,曾国藩就记下了这一句话。

金子的闪光总会被人发现。24岁他去长沙参加童试。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出题面试。写成后,欧阳称赞道:“这是金华殿中人语气。”并表示愿为他说媒。不料长沙的“名门闺秀”都看不上这个乡下人。欧阳便学刘邦的丈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曾国藩。由此看来,曾国藩的天分,要么是乡下众人不能识别,要么他是大器晚成。但他的岳父、刘邦的岳父,当然是识人高手了。

1838年,27岁,曾国藩中进士。后还乡,按理当去拜谢老师汪觉庵。临去时他带了一把雨伞,进门便放在汪家的神龛旁。告辞时,他起身便走,刚到槽门口,突然对汪觉庵说:“我忘了带伞。”汪老师连忙去把伞取了过来。曾国藩接过伞,话没多说,就走了。

汪老师回到屋里,突然间忆起当年那句话,一时间哭笑不得,半天的兴奋劲霎时间就没了。

用人点拨

天分不高,才思鲁钝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就。而且,鉴人者应注意的是,天分高不高,才思是否敏捷,不可随意妄断。比如曾国藩,也许他属天分奇高、大智若愚的人,只是未在日常表现出来。他的老师也不大会鉴别人才,至少没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庸医可误人,庸师亦会误人,识别人才是任何一位老师、与人打交道的人的必备课程。鉴人者应学习曾国藩的丈人,不依他人的评判为标准。

言不妄发,性不妄躁,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鉴人的标准。

曾国藩识别刘铭传

曾国藩是文人用兵的典范,史称曾国藩“学问纯粹,器识宏深”。自古文人用兵,以两人为最,一是明代王阳明,二是清代曾国藩。但是曾国藩自己带兵上战场是一打一败仗,镇压太平军起义除了他的战略指挥外,还得力于他长于鉴别人才,提拔了许多微寒之士和文人从军行伍,这批人在战斗中的确表现出敢于打仗、不怕死的劲头。

一天,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

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奇,问:“还没用他们,您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3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便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用人点拨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一个政治家,一个现代社会的管理者,要有一双善于识人的慧眼,即懂得识人之道。聪明的领导者可以从一个人对某件小事的看法和处理上看出他其他方面的才能,由此识别人才。

作为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臣,曾国藩不仅善于使用人才,而且善于识别人才,并拥有一套独特的识人方法。不必层层选拔与鉴别人才,他仅仅通过对人言行举止的细微观察,便可以把握其性格、特点等,进而给其分配合适的职位与任务。正是运用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刘铭传这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识别江忠源

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读书,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

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江忠源原本是读书人,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1848年开始办团练,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还早3年,而曾国藩本人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江忠源办团练,是为了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江忠源率乡里团练,一役即将雷再浩剿灭。

授七品知县,往浙江任职。

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出到门外。

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曾国藩知道后,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读书山中”,投笔从戎,“则非所宜”。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是他“爱人以德”,不愿江忠源文员夺武弁之制,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可惜曾国藩未在书信、日记中提及此事。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即大告成功。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江忠源所率部众也是第一支出省作战的湘军。

后来江忠源追击太平军,军功累积,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

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太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而死。用人点拨人的富贵荣华,受家庭、历史条件、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相貌来定,少掉了许多依据,正确性是不足为论的。曾国藩鉴别人才,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言语、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担任什么工作,结果如何等。这样的思想才是考察人物、鉴别人才的正道。

曾国藩上当受骗

曾国藩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他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湘军在与洪秀全太平军对垒的12年中,湘军起先不过两三万人,由小到大,由弱转强,直至胜利,太平军则勃然兴起,雄师百万,却逐渐由强转弱,直到失败。

曾国藩在征讨太平天国,光复金陵之时,有人自称某部队的校官,前往拜见曾国藩。那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谈论起行军布阵时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有不可一世的气概,曾国藩顿时对他欣赏起来。

在谈话之中,当论及用人必须杜绝欺骗一事时,那人义正词严,说道:“会被欺骗或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在下衡量当今的人物,说说自己的看法。像中堂您的至诚与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像左宗棠的公正严明,他人也不敢欺骗他;至于其他的人,有的别人不欺骗他,他却怀疑别人欺骗他,有的已经被欺骗却还不知受骗。”

曾国藩听完,非常高兴,待之为上宾。

由于一时没有恰当的位置安插,曾国藩就暂时命他督造炮船。过不了多久,那人就盗领千金逃跑了。

丑事暴露后,部下向曾国藩请示发令捉人。曾国藩沉默很就之后说:“算了,不要追了。”部下告退之后,曾国藩不禁自嘲道:“他人不忍心欺骗?他人不忍心欺骗?”

曾国藩因为那一句“像中堂的至诚与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谄媚之词,大为受用而重用他。结果精通识人的曾国藩,却因被灌迷汤而栽跟头,好恶之可怕就在于此。用人点拨在识别和选拔人才时,必须出以公心,敢于打破一些偏见的束缚,不以个人恩怨、好恶、亲疏决定取舍。

不懂装懂、拍马逢迎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不懂装懂的人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拍马逢迎的人是恐惧的,因为他在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而违心而为,倘若如此,不仅做人有失诚信,做事也难逃失败。

同类推荐
  • 小资本起家

    小资本起家

    本书是一本教导你如何开始创业的书。作者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者。他以丰富的亲身经验提供经营小企业应注意的要点,包括资金、人才、服务、市场定位等实用的观念与技巧,全书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并具有极高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 一切从改变开始

    一切从改变开始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遗忘了。其实,每个员工都是最优秀的,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所以每个追求梦想,渴望成功的员工,都应该时刻记住: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然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没有什么东西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
  •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是唯一一本打通了价值投资各位大师思想的书,也是将价值投资体系的进化脉络理清的第一本书。我们查阅了包括威力父子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在内的著名金融书籍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外找到同样的著作,所以我们敢自豪地说本书正文的逻辑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书中以四位大师的卓绝投资智慧为准绳,以大师的亲身经历为载体,以中国股市的狂热为背景,来一次价值投资的集中展示,帮助中国的每一位股民认识到什么叫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60年的实践智慧表明,持久赢利的智慧和最后的胜者始终归于价值投资学派。
  •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几十年公司治理心得,数十家企业成败得失,都归结成一句话:一个卓越领导者一定善于驾驭危机,懂得化危为机。危机无处不在,考验无时不有。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就是修行。赶紧阅读本书,开始你成为卓越领导的修行之路吧。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又逢中国加入WTO,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广泛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生老病死、诉讼征伐、婚丧嫁娶、祭祀、经商、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书,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易经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对《易经》原文进行逐一讲勰,无惊世骇俗之论,无虚远玄妙之谈,没有天方夜谭的奇闻,没有照本宣科的套话,作者力求古今通鉴,史论结合,举一反三,启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镇奇遇

    小镇奇遇

    这个故事还要从现代说起,话说四个外出写生的大学生,无意中找到一个荒芜人烟且风景绝佳的地方,由于贪恋美景,不知不觉中天色将晚,恰逢天公不作美,瞬息之间乌云四合,眼看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下。仓皇之中,一行四人踏入了一座不知荒废了多少年没有人居住的村子。从此就拉开了整个恐怖源头的序幕。一夜之间,先后两人以一种离奇的方式死于非命,死状说不出的诡异狰狞。然而两个人的死亡并没有使悲剧结束,反而是一切恐怖、死亡的开始,恐惧像影子一样笼罩在和这件事情有关联的每一个人身上,让他们饱受着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直到死去!
  • 翠色田园之第一农家女

    翠色田园之第一农家女

    荷溪,由西向东流,贯穿了刘家村,东陵村,荷溪村等好几个村子。河水来自村子西边的华松山上,流经的地势由崎岖不平缓缓变成了开阔的山间平原。河溪村,世代以农家为主,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会种植果树,养殖家禽,经济实力好点的,会雇佣农妇养殖桑蚕,雇佣农夫下河养鱼。惊蛰一过,屋前屋后的桃树、李子树、酸枣树陆陆续续发了芽,碧绿的嫩芽透过米酱糊上的窗户纸钻进了农家院舍。一……
  •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人家的皇后都雍容华贵,母仪天下。朕的皇后:把皇上卖到歌坊,小赚一笔,够买酒喝。勾王爷,没事敲诈下,再不听话,就杀了。再没事,整治后宫的美人们,逗逗太后,践踏践踏皇上。他迎进宫的是皇后,还是妖孽。后宫怨声载道,皇上好想逃。??
  •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大志 做小事:成功从小事开始

    立志改变命运之人不可不读的成功箴言。不甘平庸之人调整心态的最佳 珍藏读物。 平庸与伟大的秘密: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好比战场或是棋局,我们在 这个社会上的生存就好比战争或是对弈。其间,谁的目光更远,谁能多看几 步,谁就将笑到最后。 人生就是要立大志:如果你还因为人生犹豫不决的选择而苦恼,那么, 基于使命的选择就是你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伟大人物告诉我们的秘密。成功从做小事开始:天才人物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竞争意识与自 我创新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奋斗逐渐形成。 远离人生的泥淖: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 后妃难训

    后妃难训

    他怀抱着妖艳女子,手执酒杯从她的身上扫过,嘴角弯起一抹残酷的弧度,朝对面的男子说道:“作为你将如此美人送给朕的回礼,今晚,朕就会将朕的皇后送到你的寝宫。”她神色漠然,甚至没有抬头看他一眼,就如同他口中的皇后与她没有半点关系。****她说:“我为你练出一支铁军,助你横扫天下,作为交换,你要还我自由。”“好。”没有任何犹豫,他一口答应了她的提议,轻执起她的下巴,笑容邪魅,说道,“但是今天晚上,由你侍寝。”她脸上的神色淡漠如冰,亦没有任何的犹豫,“可以。”****只是,她没有想到,作为一国之君,理应君无戏言,可是他却失信了,而且,失信的皇帝,不止他一个…楚轻,驻越南特种兵第一军团长,被敌人逼入处处隐藏危机的沼泽之中,为救队员掉进泥潭,等她清醒,却发现周围的一切,全然陌生,甚至还被错认为皇后宁雪倩而带进皇宫。在这异世,她步步惊心,却淡然处之,只为求得自由之身,但终究不得如愿,面对那似乎无尽的囚笼,那双冷眸之中终于现出了决绝和狂傲,那耀世的光华,无人可挡,亦无人敢挡。~嘿嘿,宝贝又开新文了,亲们多多支持哦,票票啊收藏啊什么的,宝贝最喜欢了!O(∩_∩)O~穿越文《错点王妃》:
  • 佛陀,逆境中的自在

    佛陀,逆境中的自在

    幸福是靠感觉,而痛苦则是来自和他人的比较。当我们用一颗善良而包容的心去海纳百川的时候,当我们还原生命的本质的时候,当我们再次找回纯真的时候,那时,我们才感悟到原来生命是如此斑斓多彩,是如此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