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19

第19章 人的喜乐之源 (1)

第三篇 第九章 人的喜乐之源 (1)

愉悦自己,丰富他人

牟宗三先生说,做学问,自己懂没什么了不起,让周围的人都懂才显出学问的深度。做人亦是如此,你一个人明白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践行礼仪道德,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德行兼备的人,固然也是儒家所言的“大道之行”,但是在牟先生看来,将这种“大道之行”推延至其他人的身上,让更多的人成为德行兼备的人,这种行为更让人值得尊敬,这也正是牟先生所言“贵己更贵人”的意思。

两个同村的砍柴人相约去村西的山上砍柴,这两个砍柴人一个年长,一个少壮,都是砍柴的一把好手。但是相比之下,由于岁数和经验的差别,年长的这个砍柴人还是比少壮的这人显出更大的能力。

两人来到山上,拿出砍刀砍柴,村西的这座山,山势不高而且树木繁茂,一开始两个人的进度都相差不多,过了两个多小时,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少壮的砍柴人躺在地上休息了一会,而年长的那位依然砍柴不止,并且已经从山的这边移到了山的那边。眼看就要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一个多小时砍完柴。

这个时候,少壮的从梦中醒来,看看天色暗了下来,而自己还没有砍完今天的两捆柴,于是急忙起来,也不用砍柴刀,而是用手一根根的折断树枝和杂草。但是今天的天色不知怎得暗的比以往的早,直到太阳落山,少壮的砍柴人也没有砍完今天所需用的柴火。

这时年长的喊他下山了,当这个年长的砍柴人看到他孤零零的一捆柴时,明白少壮的这人没有好好砍柴,他一声不响的拿过自己的一捆柴火,对少壮的说:“这下够你用一天的了。后天我们再来砍。”

少壮的说:“这些柴火都是用来卖钱的,你给了我,不是少了很多收入吗?”

年长的说:“钱今天少赚,明天可以多赚,但是烧火做饭却是一刻不能受影响的。我这些柴火够我用的了,而你也不会受饿,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嘛。”

年长的砍柴人其实说出了我们很多人明白但又很难做到的真理——你是一个人享用此间的美好,还是将这种美好散播到每个人的身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牟宗三先生说,人们让自己的生命达到完美是个既主动又欣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康德将其表述为“人生的实在经验”,在康德看来,“人生的实在经验”就是完成自己的既定选择,就是牟宗三先生说的活得好,这种“活得好”只是归结于自身的,好比女人爱打扮,男人好运动,都不过是让自己看上去美丽动人,肌肉健美,求得一己的闪亮,成为人生舞台的耀眼中心。

但是他们恰恰在愉悦自我身心的同时,忘却了将这种愉悦如同花粉传播一样去感染别人,让更多的人也在这种愉悦中品尝美丽人生的滋味,于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整洁的楼道外污浊的墙面,碧蓝的晴空下汽车尾气的蔓延,更有甚者,是干净地板上的一口令人作呕的痰。正因如此,世人才“好其德,而恶外心。”人们只专注于修炼自身的品德,成为一个“好人’,而对别人却视而不见,甚至是厌恶憎恨。牟宗三先生说,这样的人是浅薄的,是退步的生命。与退步的生命相对的是开阔的生命之境,即孔子所说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在牟宗三先生看来,“成人之美”就是自己好,别人也要好,而且别人的好要重于自己的好;别人有愿望,要努力帮其实现,别人有遗憾,要尽量使其圆满,这是儒家讲的仁者大爱的具体表现。所以,在牟先生看来,儒学不是死板的教科书,而是明亮的镜子。

古时候有个叫齐恒的人,自命清高,不喜与达官显贵来往,常常隐居乡间,吟诗作画,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十分明智的。这天,齐恒从隐居的房舍里出来,走向一条小道,远远看到几个庄稼汉正在辛劳的种着秧苗,觉得好玩,便上前观看。

齐恒问其中一个老农:“除了种田,你还会干别的吗?”

老农摇摇头,说:“我是个庄稼人,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只会干农活,特别是对种葫芦很有方法。能在集市上能卖出很高的价钱,官老爷也专门从我这里买葫芦。去年开始,我把种葫芦的方法教给了村里的乡亲,一年下来,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齐恒听后,对这个老农说:“这么好的事情,你一个人享用不就好了吗?何必还要让大家都学会种葫芦。你自己有了安定的生活,就不用大热天的还在田里干活,就能像我这样逍遥自在。”

老农听后,沉思了一会,说:“我有一个大葫芦。它不仅坚硬得像石头一般,而且皮非常厚,以至于葫芦里面没有空隙。我想把这只大葫芦送给您。”

齐恒 :“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吃,老了不吃的时候,它还能盛放东西。可是你说你的这个葫芦不仅皮厚,没有空隙,而且坚硬得不能剖开,像这样的葫芦既不能装物,也不能盛酒,我要它有什么用处呢?”

老农笑道:“先生说得对极了,不过先生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您隐居在此,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和浑身的本领,却对他人没有一点益处,您同我刚才说的那个葫芦不是一样吗?”。

一个人即便空怀惊天才能,然而不能惠及别人,也不过是瓷做的花瓶,摆设而已,与己、与人、乃至与国都不会有突出的意义。在老农看来,这就是齐恒最为失败的地方。这在牟宗三先生看来,便是“顾我而忘他”,是一个人走到了荒芜之地,脚下虽有零星孤叶,放眼望去,却是满目凄凉。

儒音凡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出自《孟子》。

(孟子)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大道之行:出自《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而有志焉。”

承担:不计得失的生命意义

勇于承担,在儒家而言,就是在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担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人人心中有大爱,又何患个人良知与社会风气的双重堕落?牟先生认为,这就是拨开迷雾见青天的生命本源,他说,人无承担,犹如骷髅行步,又有何意!

一只绵羊和一只病愈没多久的牧羊犬在野外散步,绵羊虽然一副神态庄重的样子,但头脑却是空空一片,不想事情。走了一会路,它们来到一片青翠的草地,绵羊似乎有点饿了,大嚼起美味的青草来,这块草地的草特别合它的胃口,绵羊吃得很是满意。

牧羊犬看到绵羊吃的津津有味,也感到腹中有些饥饿,就对绵羊说:“亲爱的伙伴,你能否帮我去买一块可口的香肠?”

这个时候的绵羊只顾自己吃草,怕浪费了这大好时光,影响进餐,对牧羊犬的请求置之不理。等它吃饱后,才懒洋洋的对牧羊犬说道:“等我好好消化消化,一会就给你去买,消化的时间不会很久的,你慢慢等着吧。”

就在这时,一头饥肠辘辘的狼从树林里蹿了出来,绵羊急忙呼唤牧羊犬来保护自己,牧羊犬看了惊慌失措的绵羊几眼,慢悠悠的说:“朋友,我劝你还是快跑吧,假如狼追上了你,你就用你的蹄子狠劲地踢,踢碎它的下巴颏。相信我的话没错,你会把它踢躺下的。”

就在牧羊犬大说特说这些风凉话的时候,狼已经把绵羊咬死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牧羊犬承担自己看护绵羊的指责,如果绵羊也尽一下帮助他人的义务,最后的结局是否还会如此悲惨?当代的人们,之所以遇危难不敢上,见急迫人退缩,归根结底是害怕自己吃亏,害怕到头来自己没有享受到,好处反倒让别人占去了。以至患得患失,河流不敢跨越,高山无法踏足,信心失却,道德泯灭,结果自然是人人苟安,难以成就儒家式的生活形态,这种儒家式的生活形态,以牟宗三看来,就是真实的责任感,真实的存在下去,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虚伪的,虚假的,浮泛不着边际的人。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中国创刊词

    中国创刊词

    本书收录了1872年至2003年间中国报刊的创刊词,并介绍了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创办地点、创办背景、作者小传、创刊译文,焦点评析等内容。其中所撷取的作者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有的已成为一代师宗、一代名宿、一代伟人甚至是一代领袖。这些创刊词的作者代表了新旧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潮,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时代特征。
  •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长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延伸,并将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科大、北外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参考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

    《重生: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祭》是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而作。当此三周年纪念,关仁山先生将诸多稿约置后,潜心闭关,为四川人民创作出这部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小说跳脱了同类作品的一般模式,站得更高,从中华民族大爱传承生生不息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从唐山到汶川到玉树千里驰援传递爱心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更高的层面来表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歌颂了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
  • 洛神赋·九世歌

    洛神赋·九世歌

    九生九世,十里桃花,我在丝绸上跳舞,缘分天定,那一刻我倾了你的心。第九世,也是那十里桃花,我们终究相负。我爱你每一世,但是到头来,是我负了你,还是你负了我。人人都道甄宓是拥有洛神之姿的倾城女子,她是子桓最爱的妻子,可是却没有人知道莲花宫的唯洛才是子桓正娶的妻,是他从青楼救出决定携手一辈子的女人。可是子桓,倒最后你却不肯承认我,大魏皇宫里没有人知道唯洛的存在,是你的李代桃僵,还是人类太过于世故了......子桓,这一世,我决定爱你到老,所以孤寂凄凉的莲花宫里,我依然守护在你的大魏皇宫里。子桓,这一场大火,我为你送行,也为自己的爱送葬。不,青羽,请原谅我太过于爱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桃花随处开

    桃花随处开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也要擅长告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