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006

第6章 检人查己——综观现状,找出病坏(2)

对付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军式化管理,通过条例及领导者本身的强硬态度让手下的员工明白,在对面领导时不要痴心妄想打马虎眼,在领导的指示面前,只能说“YES”,不能说“NO”!

Part 3 会哭的孩子就给奶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理解出它大概的意思:一群孩子中,往往会哭的孩子能得到关注,给奶吃。于是,生活中便用这句话来形容这样一些现象,同样的一群人中,乖巧的往往得不到奖励,相反地,会哭会闹的人往往会得到嘉奖。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存在于生活中,在职场中也极为普遍。比如:同样是员工,能力相差无几,但会“哭闹”,会抱怨的员工却会得到奖励,甚至于这个哭闹者能力远远不如其他员工,但就因抓住了领导的弱点,哭闹几场便可以涨工资或是领奖金。这往往会让那些勤奋实干有能力的员工心生愤怒,大叫不公平,于是工作受影响了,甚至还会拍案离去……

因此,会哭的孩子就给奶吃,这已经成为了诸多领导者做事的弊病。

经典案例:

大甲和小乙从一起面试到一起被录用,然后在新人见面会上相视一笑,成了要好的同事。

对于大甲来说,能够在几百个应聘者中被挑中,那简直是莫大的荣幸,最让大甲感到温暖无比的是,老板单独给他和小乙开小会告知:大甲和小乙的试用期会比其他新同事少,而且工资也比其他人多几百。

之后,大甲把老板当知己一样对待,事事都为老板着想,工作认真积极,加班加到半夜,可谓废寝忘食。

转眼试用期过去了,大甲的工资并没有像老板许诺的那样会一路上涨,过了几个月后只是象征性地涨了200元。而且,在发工资时,表面上财务室里发给大甲、小乙的工资和其他同事无异,这悄悄涨的200元只能在私下里,由老板给他们每人包成一个红包。

就这样,因为这么一个红包,大甲的心里隐隐地有些优越和受器重的感觉,所以,即使偶尔会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公,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对于老板,他的感激更多一些,足以抵消这些抱怨。

一天,小乙提出了辞职。晚上,大甲和小乙在餐馆里吃饭话别,小乙说他早就厌烦了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更加厌烦了老板那刻薄的嘴脸。

这下大甲有些同感地说:“是啊,这么久了,一个月还是那么1500的工资,可是不管怎么说,老板还额外给咱一个红包,咱也不好再提加薪啊……”

谁知,话刚说完,小乙便摇了摇头,用同情的眼神向大甲述说了一个令大甲吃惊不已的事情:

“你还真是傻乎乎的啊……其实我的工资早就已经是4000元了,而你却还是抱着1500过日子。咱的工作业绩与工作时间早就超额,为他创造了不少的利益了,加薪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他来说也是九牛一毛,可是老板就是一毛不拔,非得咱亲口提,你不好意思,他就不加。如果换成是别人,要么不加班,要么就加薪。我试用期满后的两个月便向老析提出加薪了,他单独给我涨到了2000元;又过了两个月,我再次向他诉苦,说自己的工作量与时间已经完成超额了,付出与得到根本都不成正比,于是,他又给我加到了3000元;又过了半年,公司总体业绩突出,相对于上一年来说,已经增长了10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我们是功不可没的啊……所以,我又找老板谈了,这次他死活也不给我加。所以我就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全国同类型行业员工工资数据去找他,让他看看其中的差距,他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怕我联合你们,所以便再次给我加薪,加到了4000元。当时他的表情很严肃,特别交代我不要把这个情况泄露给你们,不然公司就天下大乱了……现在我要走了,本来是不想说的,但看到你工作上比我认真,业绩上比我突出,能力上也强,但只因你羞于和他谈钱,他便钻了空子,捏你个正着。大甲啊……这么多年了,你还没看清吗?你永远都不要等老板提加薪,他是不会主动做这样的事情的。”

那一夜,大甲失眠了。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就是因为这些领导者手中握着相关于组织成员利益的权利,才使得团队成员的利益有了分化与差距。

而这个差距通常并不是本着“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的原则来分化的,而是“谁提”谁就得,不提就得不到。如此一来,会“哭”会“闹”的,付出的精力并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多,但却可以拿到比其他同事更多的报酬。

“会哭”也成了潜规则

现代企业中的领导者中,受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牵绊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受“会哭的员工”的蛊惑,觉得其“该吃”、该得,而对于那些勤劳肯干、不哭不闹的人,他便认为“没有问题”,于是,哭闹的有奶吃,乖巧懂事的却只能望奶长叹了。

第二种情况则是明知待遇有偏差,能力有差距,但就是不愿主要提出奖励,等有人哭有人闹了,便应其要求,以压制情绪。这样的领导就像挤牙膏一样,员工提了,他才会去想,去实施,员工不提,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替员工考虑。

于是,当这两种“不知情”被蛊惑和“知情”故犯的领导现象频发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也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员工为自己搏得利益的潜规则,因为这些领导几乎把“会哭”当作了给“奶”吃的依据,对于员工的奖励从不从实处落实。

米亚掌管着一个部门,其手下有一个名叫希子的女孩,工作能力很强,深受大家的喜欢,当然,米亚也很喜欢,因为在希子的身上她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的自己,在光环中成长,成为部门经理后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和付出。

近期的一次调薪让米亚又不禁有些失望,一连三次了,她的工资还是丝毫未动。不过,米亚倒没有多么大的怨气,因为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条:付出总有回报。所以,她仍然玩命似地工作。

相比之下,希子就不如她这么淡定,调薪事件之后,希子便开始三天两头地请假,要么就利用大多数时间外出“会客户”,去茶水间一呆便是十几分钟,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消极怠工。米亚想:公司这次可能给她调薪调得幅度太小了,所以引起不满了究其原因是嫌近期的一次调薪幅度太小,不然人家怎么会气成这样。

因此,米亚试着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协调了几次,反映了情况,并说明希子的工作能力很强,希望公司可以考虑一下,再做出些调整。殊不知,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说,希子已经向他反映过情况了,他已经在考虑中了。

这让米亚不禁生心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懂得主动为自己争取了,竟然连领导也不支一声,就自行上访了。

大概过了半年,希子还是离职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公司的薪资根本满足不了她。在为希子整理离职相关材料,并与人力资源部交接时,米亚无意中看到了希子在职时的工资情况:原来,希子在试用期过后工资涨得就比其他新人高出200元,过了三个月,她的工资再次涨了500元,而且都还远远不到调薪之时……米亚这才发现,每次调薪时希子的调整幅度都不亚于其他新员工,而且除调薪外的其他时间,她的薪资也一直在往高处浮动。

米亚苦笑了一声:原来,希子离职前相当一段时间的工资已经与自己保持平等水平。

米亚心平气和地询问人力资源部经理,这是怎么回事,从人力资源部经理口中,米亚得知:希子在职期间,时常会拿着自己的进度表向公司申请加薪。在最近几次申请驳回后,她可能知道自己加薪无望,于是便离职了。

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米亚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她的脑子里只有自己花费在公司的五年光阴,以及希子这个毛丫头花在公司一年的时间,两者的所得怎么会在一个水平线上呢?一个是员工,一个是她的上司啊,她的业绩再好也不能漠视了管理者啊。

从此,米亚决定:工作的时间与内容绝对不会超出薪资,上级不把工资与付出保持正比,那自己就轻松一些,自行降低工作时间与内容,与低工资保持正比。

从米亚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好的行为如果视而不见,就相当于在惩罚,那么好的行为将不会再出现,严重的甚至会变成相反的报复行为。

从希子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不好的行为如果予以应允,甚至是奖励,那么这种不好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在掌握管理者与员工薪资的“领导”面前,管理者在员工面前是领导者,但却也员工一起要面对企业中的“不公平”现象。自己的“哭术”不高明,或者不懂得哭,那么就永远也吃不到。就像故事中的米亚,即使是自己该得的,也因为自己太过于“安份”而得不到。

所以,在此要提醒领导者的是:从实处评好坏、论奖罚,保持公正公平,如此才能保证公司或是部门的良好运作。

Part 4 不设奖罚,集体吃“大锅饭”

在一个组织中,往往因为群体劳作而需要一个领导者,同样的,因为群体劳作也就有了劳力差距,成果差距,而“奖多罚少”“奖勤罚懒”通常是人们理念中应当存在的奖罚模式。

然而,对于一些领导来说,他们追求自己所谓的“人性化”,从而“只奖不罚”,但这样的话就必须要让企业付出更多的代价,于是更有一些领导者,索性不高奖罚,团队劳作,共分所得。

于是,这种“大锅饭”现象便存在了。

经典案例:

在一家自研自发、自产自销生活用品的企业中,有着一支庞大的销售团队,销售部、业务部就是其中的两大部门。而且,对于这两个部门,公司每年都会有定额的任务指标,完成指标或是超额完成的,便可以拿到一笔额度不菲的奖金,这几乎成为了两大销售团队的彩头,每年都要争个不相上下。

这次,又快到年终了,但对于业务部来说要完成年度任务指标似乎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就更不要说超额完成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业务部经理不得不对下线的员工施压,让这些业务员们更加努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每个人还要额外再承担一定的业务指标。

当然,对于这些员工来说,徒手施压是没用的,经理只能把这个“彩头”拿出来引诱大家。于是乎,即使是内勤的办公人员也开始兼顾了业务员的工作,力求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

经过了全力冲刺,业务部如期完成了任务额,并且还有超额,最终打败了销售部,赢得了最大的那个彩头。

到了分发奖金的时候,业务部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过得好年”,便把所得的年终奖金按人头均等下分,这便使得业务部内部众说纷纭,议论纷纷。

“我的任务额明明比别人多,为什么要和他们拿的是一样的?我那可是义务加班,这些钱不知道够不够付我的加班费呢……”

“就是说啊,那些内勤也算是乐开了花了,平时就坐坐办公室,拿拿死工资,这次大冲刺,他们也没有做什么,即使做了,能有咱的多吗?凭什么和咱分奖金啊……”

“何止是内勤啊,还有那几个新来的业务员,来公司才几个月?业务量个人的都不达标,有两个交的还是‘白板’,整个部门的任务额完全由我们几个老业务员给拼出来的,人家却坐享其成,分得一杯羹……这什么世道!”

“下次再冲刺啊,我可不走在前面了,反正得的都一样,冲那么猛也没用……”

从这个案例中,表面上看是奖励,但从业务部的做法来看,我们倒不如看成是一种加班费集成分发。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最后时刻为了完成公司给予部门的任务指标,所有员工都义务加班。所谓义务加班就是,加班为公司创得利润,但是却没有酬劳,而加班的目的却是为了争得一笔年度集成的“奖金”,这就好像把所有员工的加班费用集成起来,到了一定的额度分发了。

然而,在业务部员工取得这应得的回报时却产生了“大锅饭”的现象。

即使是奖金的分发,也应当是按劳分配的,而不应是按人头均等分发,那些“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获”的员工自然没有异议,而那些多劳、能干的精英必然会心生抱怨。

按理说,没达标,交“白板”的是应当受到惩罚或是不给予奖金的,可是却因为上级领导者的“不合理的人性化”引致了其他精英的不满。

因此,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工作不达标”的人“不罚或奖励”,就是对“工作达标超额”的精英的惩罚,更何况你是拿后者应得的奖金去奖励前者?

工作的积极性

要做一名卓越的领导者,就要善奖善罚,讲求公平以对,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与工作情绪,也可以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威信。

如果对于那些犯了错的人总说“下不为例”,那么他就总有下一次;

如果对于那些表现好的人不予奖励,哪怕是一句夸赞也没有,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超额的表现了。

如果说对于明显该奖励的人不予奖励,那么这种不奖励对他就是一种惩罚;如果说对于那些明显该罚的人不予惩罚,那么这种不惩罚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奖励。

该罚不罚,该奖不奖,奖罚不分,制度不明,这都会招致团队中出现不满的情绪。

如果不设奖罚制度,大家同吃一锅粥,那么,局面就变成了:人人吃得欢,人人做事不认真。

所以,该惩罚时就要果断地处分,比如一次警告,二次罚薪,多次停薪甚至开除等,应当根据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明确而又精细的惩罚制度。

相反地,对于该奖励的,也要果断地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好的行为更加卖力,也可以让不好的行为受到引诱,从而向好的行为发展。

同类推荐
  •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一一展现。内容涉及开始打电话的准备工作、应对拒绝、开发新客户等细节,旨在为读者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成交的实战宝典。
  • 管人的学问

    管人的学问

    你相信那些管理学大师的话吗?当然要信,因为他们所说的话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要想成功,就要一直做对的事。傻子都懂这个道理!从他们身上是学不到管理!我们需要有人手把手教那些琐碎事务,怎样管好手下的员工、怎样让员工死心塌地、怎样处理突发情况,不要那些废话!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西游记》原来是本这么好看的管理书

    本书以古典演义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新解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帮助企业获取管理的真经。西游团队从组建到取得真经的历程,就像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从执行到实现目标的全过程。从中,我们学习到团队运营、领导艺术、员工激励等管理之道。全书幽默不失灼见,浅显却富有深意。因此本书既是管理者修炼的必备手册,也是员工提升自我的指南书。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
热门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新编好学易做家常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 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 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 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 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 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气色何来

    气色何来

    化妆品拯救不了你!只有会吃的女人,才能娇美如花!独家揭露众明星食疗保养秘笈,下一个拥有完美容颜的明星就是你。本书精选了近300例具有润肤养颜、祛皱抗衰、乌发美发等功效的营养食谱。保证营养合理、膳食平衡,同时,力求变换花样,调剂口味,既能享受到佳肴的美味,又能获得如花容颜的妙方。
  • 贤妻良母难为

    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真的————感谢他让她甫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挂在半崖的一根树杈上,下一秒便自由落体向下坠,身体横向着陆,直挺挺砸向岩石;——感谢他让她穿到一个女养家的女尊世界中,成为一户家徒四壁穷得不能再穷的农家中的“妻主”;——感谢他让她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大龄女青年已经有了丈夫,三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还有一个尚存在肚子里)的惊悚现实感;——感谢他让她知道她的人缘有多么微妙,亲戚不亲,邻里不睦,丈夫吧,一个貌合神离,一个胆小怯懦,还有一个压根儿就瞧她不起.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奔头,重生的惊喜很快便被困窘的现实打破——她为什么而活?她要怎么活?当一声怯怯的软软的糯糯的小猫似的童音传进她的耳内——“娘.”她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个瘦得皮包骨头,明显已经病态的小萝卜头,她的心尖儿颤了,虽然这具身体里的芯儿是换了,但血缘亲情却是磨灭不去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刻已经认命了——丈夫神马的先忽略不计,为了孩子们她也要努力活好。她要为孩子们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她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把孩子喂饱喂好。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