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2600000018

第18章 为什么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办企业——你一定要懂的厂商经济学(2)

有3条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和一条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由长期企业总成本曲线来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调整工厂规模。这一点也可以看到,长期成本曲线要平坦得多,中间一段几乎呈直线。并且,几乎所有短期曲线都在长期成本曲线之上。这说明,企业在长期中,对于选择哪一种规模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选择任何一条短期成本曲线进行生产。相比之下,在短期中,企业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依照开始选定的曲线运行下去。

还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段生产产量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在短期中,长淮汽车公司如果想提高汽车的产量,只能在既定的工厂规模中多雇人手,此外别无办法。这导致其平均总成本激增。但在长期中,由于工厂和车间规模的扩大,使得生产数量大幅上升时成本仍然保持不变。

不过,所谓长期或短期,经济学家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限度。因为它和企业的规模有关。就一些大型的制造业来说,比如造船厂的长期是指1年或1年以上。而对于一些服务业来说,如理发店,它的长期可能是指3个月或者半年。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对于萨伊定律简单的理解就是“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认为,一种商品要由另一种商品来购买,因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那么,一种产品生产出来,与它价值相当的其他产品就有了销路,也就是创造了一定的需求。所以,社会上某些产品供过于求的原因不在于货币不足,也不在于需求不足,而是因为能与之相交换的其他产品太少了,因此应该扩大生产,以实现供需的平衡。

由此,萨伊提出这样的观点:

(1)生产越多,产品越多样化,销售状况会越好,经济状况会越好,经济会越繁荣。

(2)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外贸易,我们在购买国外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国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3)国家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不是鼓励消费或进行贸易保护。

例如,咖啡厅里必须需要冰糖,因为你觉得它们是互补的,冰糖企业不可能卖不出冰糖去,因为咖啡厅需要,那如果咖啡厅倒闭了,冰糖也就卖不出去了,没人需要了,可能你会想咖啡厅不会倒闭,因为人们永远需要喝咖啡。可是人们失业了,连饭店都不去的时候,怎么去喝咖啡?那人们为什么会失业呢?企业倒闭了,企业是生产工作制服的,而工作制服是供给冰糖企业的,冰糖企业不再需要工作制服了,因为冰糖卖不出去了,原因是咖啡店不要冰糖了,因为咖啡店倒闭了……

就此来看,冰糖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通过上面的循环可以看出,咖啡店倒闭是因为冰糖企业倒闭造成的,而冰糖卖不出去,是因为咖啡店倒闭造成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萨伊定律所要说明的道理。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自身可以创造需求,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因为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杯子的企业是为了利用杯子换回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如塑料),而生产塑料的企业是为了换回自己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材料,如此不断循环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圈,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交换换出去。依靠产品本身就可以创造需求,一时的供需失衡只是出现在个别部门,总体来看供给和需要是平衡的。

在生活中,萨伊定律经常用于产品自身的营销上,因为产品肯定是卖得出去的,之所以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是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在这一行业,供应的产品太多,需求企业肯定需要选择,这样的话,谁的产品在价格、性能上更具有优势,谁的产品就能卖得好。所以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改善自己的产品。比如生产手机的企业,有的手机因为能上网,可视频,而且通话质量好,款式新颖而受欢迎。但有的手机却因为产品本身花哨有余,实用不足,结果出现滞销。

萨伊定律的伟大之处还在于,根据“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整个经济中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某种商品的供过于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需求,而是相对应的其他产品的生产过少,所以,归根结底是产品结构的问题。结构失衡导致一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其他产品生产过少,从而经济中表现出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例如,在谈到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时,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在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如何生产出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还要考虑到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必须提高收入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可见,萨伊定律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的经济活动。

规模经济:企业做强的理论支持

20世纪50年代,王永庆在接手台塑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台塑是生产PVC塑料粉的,当时中国台湾的PVC塑料粉市场主要被日本人占领,因为日本人的生产成本低,价格更低。王永庆仔细分析了当时的PVC生产。PVC的主要原料是氯气,台湾是烧碱生产基地,氯气正是烧碱产生的废品,所以价格极低。当时台湾的劳动力、电力价格都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政府对民营企业采取扶植的政策,有很多优惠。如果台塑能够和日本一样实现平均成本最低,按货币计算还要低于这些国家,那台塑一定能够成功。

在精密的思考下,王永庆卖掉了家族的其他产业,又贷款扩大台塑的产量。到1960年,台塑就成为了当时PVC行业的龙头,月产1200吨。成本下降以后,价格远远低于世界同类产品。这样,台塑不仅把日本赶出了中国台湾的PVC市场,而且向世界各国出口。台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台塑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努力,如内部管理、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台塑通过将自己的产量扩大,达到成本最低,这才是台塑制胜的法宝。

要谋求成本的有效降低,必须分析影响成本各种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要做到“单元成本”的分析。降低成本,一直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第一种情况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一直在下降。这种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是在开始时需要大量投资,以后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并不多,最初的投资分摊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从而平均成本越来越少。

第二种情况是,无论产量如何变动,平均成本基本不变。这种行业一般在经济中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行业,它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产量也不大,所用的生产要素并非经济中较为紧缺的要素,不与其他行业争夺生产要素,因此即使产量增加,要素价格不会上升,成本也不会增加。而且初始的投资也不大,例如钢笔等小物品。

其实,更多的是第三种情况,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先下降。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如果产量再增加,平均成本就增加了。也就是说,平均成本先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后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而达到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就是适度规模的产量。

有很多企业,成本降不下来,效率上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实现适度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的原则适用于所有行业,不过各个行业实现的方式并不一样。像钢铁、家电、汽车这些行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强,因此适于集中生产,即工厂的规模要大,而且集中在同一地区,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另外一些行业如零售商业,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进货,统一的物流配送,统一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成本最低。

当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时,消费者才能购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热门推荐
  • 4号门诊楼

    4号门诊楼

    一名男子在一次心脏手术中意外身亡,同一天夜里,副院长的妻子离奇跳楼,经抢救无效死亡,随之,地下室停尸房里的值班人员也意外毙命,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后来被人称之为死亡之楼的4号门诊楼上,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
  •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莲花池边,他故意与她相遇,第一眼,她便离不开他。如果她与他在一起痴痴缠缠的万年光景只是一场漫长的梦,那么梦醒之后,她是否应该知足了。再次在九重天遇到他时,她已经相信,那真的是一场梦,不过是她注入了所有的一场痴梦。她是妖,他是仙,注定了一场利用与被利用,她不过只是他劫数中的一粒沙,没有价值了,便随意丢弃了。而她,一次次的从死亡中被救出,直到强大后的站在了他的面前,她只问他,你可曾真的爱过我?
  • 执手望年华

    执手望年华

    灰姑娘巧遇白马王子,是幸运?还是最大的不幸!他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永远的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他爱你的时候,可以将你宠上天堂。他绝情时,也能将你推入地狱。她放弃梦想,远离亲人只为和他在一起。他却毫无留恋的远赴巴黎,抛弃了她与尚未出生的小生命。痛过,伤过,绝望过,才明白,她不过是他圈养的宠物,灰姑娘即便拥有了水晶鞋,也变不成高贵的公主。五年后,再相逢,他是国内知名建筑业巨子,有令人艳羡的殷实背景与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她是炙手可热的亚洲第一性感小天后,追求的男人趋之若鹜。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她再次出现在他身边。从未想过自己的心还会为她而痛。“对不起,请问你哪位?”她微微一笑,妖冶如罂粟。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 套路老婆的日子

    套路老婆的日子

    推荐新文:《财迷宝宝:呆萌老婆太难宠》,绝对暴笑萌宠,感人肺腑!姐姐结婚当天出了事,为保冷家颜面,她替姐姐嫁入豪门,她处处小心,避他如蛇蝎,可他偏偏宠她入骨两年婚姻,姐姐归来,她收拾行礼准备走人。他不拦着,“去哪儿随便你!不过……得带上你老公我!包机票、包银行卡、包护花、还能陪聊,陪睡,一样顶五样,功能齐全,方便携带。”
  •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本书是通过清末民·国初落魄小格格欧阳春雪灾难重重的童年和青年时情路的坎坷,直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她走上革命道路,讲述她在这段动荡岁月里所经历的情感,家族恩怨,名族大义,本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的再现。欧阳春雪与教她的督军大少爷吴春林之间的感情纠葛;欧阳春雪家破为了给其弟弟治病,被骗买入京城大户王定义家为奴,被王家从国外回来的大少王英凯所爱慕;吴春林和王英凯是在国外的留学的同学,在一次王家举办的家宴上,看见了长大的欧阳春雪,旧情复发;吴春林的介入,引发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纷争,爱该何去何从?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欧阳春雪随王家人逃难路上与其家人跑散,路遇见几个去延安的大学生就随他们去了延安,她有了不一样人生,欧阳春雪在部队成长了起了,后为了给部队买药欧阳春雪再次返回北平,为了掩护药品被俘。吴春林被党派回北平参加营救欧阳春雪的行动……
  •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纯虚构,勿模仿】新婚之夜,他轻轻将她拥在怀中,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天上的星辰,即便陨落,也只能落在我的心里面。
  • 回到过去当术士

    回到过去当术士

    21世纪的风水宅男回到1982年的香江。梅花易数推吉凶,飞星罗盘定旺衰。这是一个风水师的故事!别看我只是一个风水师,但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全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书《猎头诸天》已经发布,敬请大家移步支持!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又逢中国加入WTO,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