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500000019

第19章 仪卫服饰(2)

出驾的卤簿,汉时分大驾、小驾、法驾三等。《独断》载:“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唯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侍中参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小驾,祠宗庙用之。每出,太仆奉驾。”天子所乘车日路。唐制:日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金路,饮至所乘;象路,行道所乘;草路巡守所乘;木路,蒐鬼田所乘。又有耕根车,耕籍时所乘;安车,临幸所乘;四望车,拜陵、临吊所乘。此外,又有属车十乘:即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羊车,与上列之耕根车、安车、四望车,合为十种,行幸时陈于卤簿,各有先后,大朝会则分置左右。这里,值得特别介绍的是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指南车,又作司南车,驾四马,其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上刻本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其手常南指,大驾出行,为先启之乘。记里鼓,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去一槌。这原是两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但在中国,封建统治者不是把它们用在社会生产方面,而却作为带迷信成分的法器,用在仪仗装饰之中。仪卫卤簿组成一个十分浩大的队伍。隋炀帝大业二年,牛弘定舆服仪卫制度,作黄麾三万六千人仗。唐循之。唐之大驾卤簿,动用的人数达一万二千三百人。宋制:“其卤簿之等有四:一日大驾,郊祀大飨用之;二日法驾,方泽、明堂、宗庙、藉田用之;三日小驾,朝陵。封祀奏谢用之泪日黄麾仗,亲征、省方、还京用之。南渡之后,务为简省。”(《宋史》卷一四三《仪卫一》)元则进一步省为大驾三千二百人,法驾二千五百人。驯至清代,其人数虽大为简省,而犹达千八百人之众。为了了解卤簿的实况,下面,我们把清人陈其元就关朗夫所撰《卤簿名物记》的节录,移录如下,以飨读者。

按:卤簿之别,有日大驾者,郊祀用之。曰法驾者,朝会用之。曰鸾驾者,岁时出入用之。曰骑驾者,行幸所至用之。大驾最为备物,尊天祖也。法驾稍损其数,文物声明,取足昭德而止。鸾与骑又加损焉。事非特典,不敢同于所尊贵也。凡为益者五十有四:九龙而曲柄者四,色俱黄。翠华、紫芝两盖承之。九龙而直柄者二十,色亦黄,皆以次序立。花卉而分五色者十,九龙而分五色者亦十,每色各二。其立不以次,而以相间。纯紫与赤而方盖者八。为扇者七十二:寿字者八,黄而双龙者十六,赤而双龙者八,黄与赤单龙者各八,孔雀雉尾及变凤文而直且方者各八。幢之属十有六:长寿也,紫也,霓也,羽葆也,各四。幡之属十有六:信幡也,绛引也,豹尾也,龙首竿也,亦各四,日教孝表节,日明刑粥教,曰行庆施惠,曰褒功怀远,曰振武,日敷文,曰纳言,日进善,八者各为一隅。凡旌之属亦十有六。于是有四旌节,四仪铂氅,四黄麾,而继之以八旗大副经理纛,二十四羽林大纛。前锋大纛共十六,五色销金龙纛共四十。凡为纛者八十。旗取诸祥合者:仪凤、翔鸾仙鹤、孔雀、黄鸽、白雉、赤乌、华虫、振鸳、鸣鸢。取诸灵兽者:游鳞、彩狮、白泽、角端、赤熊、黄熊、辟邪、犀牛、天马、天鹿。取诸四神者四,取诸四读五岳者九,取诸五星二十八宿者三十三,取诸甘雨者四,取诸八风者八,取诸五云五雷者十,取诸日月者各一。其外有门旗八,金鼓旗二,翠华旗二,五色销金小旗各四,出警入跸旗各一。旗之数共百有二十。为全,为星,为卧瓜,为立瓜,为吾仗,为御仗,各十有六。又六人持仗而前导,日引仗。自盖至引仗,其名一十有七。红灯六,二灯之下鼓二十四,金二,仗鼓四,板四,横笛十二。又二灯之下鼓二十四,金二,仗鼓四,板四,横笛十二。又灯之下钙四,大小铜角各十六,自红灯至铜角其名一十有六。午门之内,有金辇、玉辇焉。午门之外,有五略五宝象焉。天安门之下,则又有四朝象焉。朝象虽非朝期,率每展而一至。引仗以上在太和门之内,铜角以上在端门之内。其最近御座者有拂尘、有金炉、有香盒数各二,沐盆、唾盂、大小金瓶、金椅、金杌数各一。执大刀者、执弓矢者、执豹尾枪者,每事各三十人。其立亦不以次而以相间。荷殳戟者各四人,侍殿前执曲柄黄盖者一人,殿下花盖之间执净鞭者四人。自黄龙以下、诸盖之间仗马十,掌骑者十人。殿之下、陛之上执戏者、麾竹者二人。计卤簿所需千八百人。国朝制作之明备,真超越前古而上矣。(《庸闲斋笔记》)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枝一千八百人的仪仗队伍,如果和唐时的一万二千三百人比起来,又真是所谓小巫见大巫,无法相比较了。

(四)宫禁

为了保证安全,宫中禁卫森严。《独断》渭:天子“所居日禁中,后日省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人,故日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日省中。”“汉兴以来,深考古义,惟万变之备。于是制宫室进人之仪,正轻重之冠。故司马、殿省,门闼至五六重,周卫击刁斗。近臣侍侧,尚不得着钩带人房。”(《太平御览》卷三五四《汉名臣奏》)西汉以郎中令掌守门户,出充车骑。郎中有车、骑、户三将,主车日车郎,主骑日骑郎、主户日户郎,皆以中郎将主之。(《资治通鉴》卷十四胡注)后汉则属光禄勋卿,“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卫门户”(《后汉书·百官志》)。法律规定:诸出入宫殿门皆著籍。“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人也。”(《汉书》卷九《元帝纪》)又《通鉴》胡注引如淳曰:“《宫卫令:诸出人殿门、公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者,罚金四两。”(卷十四)其阑人司马门者黥为城旦。(《新书·等齐篇》)阑者,无传符出入之谓。窦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朝请。梁孝王有宠,故梁侍中、郎、谒者皆得著籍,引出入殿门,与汉宦官无异。可知籍即宫禁通行的凭证。当时的宫门都是“陈屯夹道,其旁设兵以示威武,交节立戟以遮河出入”(《资治通鉴》卷十四胡注引程大昌日)、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十六所摭拾之《越宫律》中,有阑人宫门殿门、失阑、衣檐榆(私居之服)人宫、无引籍不得人宫司马殿门、宫中有罪禁止不得出亦不得人、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卫宫。诸出人殿门及公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今罚金四两、酣宗庙骑至司马门、部署诸庐者合其所居寺、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卫士填街跸执金吾下至今尉奉引、出入属车间、卒辟车、三公出城郡督邮盗贼道、漏泄省中语、泄秘书、刺探尚书事、尚书人省事、尚书作诏文。上书、举奏非是、议不正、触讳、骑乘车马行驰道中已论者没人车马被具、诸使用制得行驰道中者行旁道无得行中央三丈、太子得绝驰道等条项,都是涉及到宫禁的问题。从这些我们可以约略窥见其设法的严密。

唐承隋制,置城门郎,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开阎之节,奉其管钥而出纳之。每晨,“承天门击晓鼓,听击钟后一刻,鼓声绝,皇城门开,第一冬冬声绝,宫城门及左、右延明、乾化门开;第二冬冬声绝,宫殿门开。夜第一冬冬声绝,宫殿门闭;第二冬冬声绝,宫城门闭及左、右延明门、皇城门闭。其京城门开闭与皇城门同刻。承天门击鼓,皆听漏刻契至乃击;待漏刻竹牌到,鼓声乃绝。”(《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城门郎》)“凡皇城,宫城阖门之钥,先酉而出,后戌而人;开门之钥,后丑而出,夜尽而人。京城阖门之钥,后申而出,先子而人;开门之钥,后子而出,先卯而入。若非其时而有命启闭,则诣阁覆奏,奉旨、合符而开阖之。”(同上)唐之门籍,流内记官爵姓名,流外记年齿状貌;月易其籍,非迁解不除。凡通籍殿中者,则得预朝请;不籍者,则不得人朝奉朝请。无籍之人如有急奏,皆令门司或仗家引奏,不得阻挠。前文中我们还提到在魏晋至唐时期中,百官入朝,实行搜身的制度。“六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唐制:百官人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故元微之有诗云:“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文昌杂录》卷一)文宗太和元年,有诏:“自魏晋以降,参用霸制,虚仪搜索,因习尚存。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况吾台宰,又何间焉。自今已后坐朝,众寮既退,宰臣复进奏事,其监搜宜停。”据字文绍奕所考,“大和”当为“开成”之讹;而所谓“宰臣复进奏事,其监搜宜停止”者,乃谓“宰臣勿搜,非皆罢也”(《石林燕语》卷二)。这种制度可能在唐以后才完全废止。

明朝宫禁极严。洪武问,朱元璋亲自定制:凡守卫皇城四门的军卫,自指挥至军士,各依其伍,全队上直,不得使人代替。凡上直各守本门,不得从别门往来,违者执获,虽国戚亦闻奏区处;执获者有赏。凡朝参,先放直日都督将军及带刀指挥等官,然后文武百官以次而人,不许搀越。几内官、内史、小火者,必须比对铜符;无符辄放行者,守门军官治重罪。有公差带金银缎匹出宫者,凭勘合照验,仍明白附写住某处公于及记所服衣服颜色件数,回日照对;有不同者,即时闻奏。工匠等出门有夹带钞物者,许执奏。惟官民军人有事人奏,不许阻遏及问其事情,违者坐罪。(《典故纪闻》卷五)所有常朝官悬带牙牌,专主关防出入。牙牌正面刻各衙门官名,背面刻有“出京不用”字样。“凡在内府出入者,贵贱皆悬牌以别嫌疑。如内使、火者,乌木牌。校尉、力士、勇士、小厮,铜牌。匠人,木牌。内官及诸司常朝官,牙牌。”(《寂园杂记》二)

(五)军卫

我们不太清楚秦始皇如何加强咸阳的军卫,以保证京师稳定的具体军事部署。但从大量徙富豪、收兵器、铸金人等措施来看,他是懂得弱技强干、居重驭轻的镇压三昧的。刘邦马上得天下池自然深谙马上保天下的道理。长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宫庭则既是自己安全的堡垒,又是汉王朝政权的心脏,当然必须设有重兵来加强把守。然而,这枝坐踞京都的庞大部队,固然可以是皇帝安全的充分保障,但是在不慎失控的情况下,又是架在皇帝颈上的利刃。刘邦经过周密的考虑和设计肥这枝军队分置为南、北两军。南军掌管宫城门内之兵,因其屯驻在长安城内的未央宫,故以南称之。这枚军队从总体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卫兵、卫郎。卫兵由卫尉统率,负责殿门外门署的警卫;卫郎由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统率,负责宫殿内的警卫。正如《旧仪》所云:“殿外门合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职之相关,特有内外之别耳!”郎以二千石以上子弟及明经、孝廉、射策甲科、博士弟子高第及尚书奏赋军功良家子充之,他们亲近天子,居掌环卫,出导仪从。武帝时,又增置期门、羽林两个亲兵组织。北军以中尉(后改称执金吾)统领,掌城门内之兵,巡缴京师。“北军之垒错列长安城内,不近宫城。”其垒垣苟无汉节,虽以太尉之尊,军门亦得以拒之,不得辄人。然南宫列于宫垣,则北军亦不得人。(《文献通考》卷一五○《兵二》引山斋易氏语川匕军之外,武帝又增置八校,各以校尉领之。此外又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复增置京辅、左、右辅三个都尉。这就形成一个京师屯驻重兵、强干弱枝,足以稳定控制地方的中央专制局面。而在京师之内,南、北二军并置,“内外足以相制,表里足以相应”,保证了皇帝居高驭下的绝对权力。南军的兵源,以郡国民始傅者为之,番上给役,故无常在之兵。北军则调之于三辅的贵族豪强子弟。“郡国去京师为甚远,民情无所适莫,而缓急为可持,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距京师为甚迩,民情有间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害必不相弃,故以之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杜渐之意深矣!”(《文献通考》卷一五○《兵二》)这种集重兵于京师,并且把它分置独立的两个部分,一以宿卫宫庭,一以戍卫京城的办法,一直为后来的封建皇朝所承继并加以发展。

东汉的宫庭宿卫军也由两部组成。光禄勋所统七署:五官中郎将和左、右中郎将统侍从文官,虎贲中郎将统侍从武官,羽林中郎将、羽林左、右监任宿卫侍从,出充仪卫。另一部则由卫尉统率,负责各宫门和宫内的守卫。这时,南军的称呼已不复存在。北军也分成为两部分。执金吾所统缇骑(骑兵)、执戟(步兵)任宫城外的巡逻警卫,出巡时则充护卫仪仗。五校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则负责京城警备,车驾扈从;有时也用于出征。他们是北军的主力。(《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69页)

唐行府兵制,几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皆隶诸卫。“唐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街,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文献通考》卷一五一《兵三》)南衙即相当于汉之南军;北衙则相当于禁军,即左、右羽林军。(《唐六典》卷二五《左、右羽林军卫》)卫有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等十八。它们分别担任宫庭内的宿卫、仪仗和门卫等任务,其兵源由番上的府兵充当。左、右羽林“统领北行禁兵之法令,而督摄左、右厢飞骑之仪仗,以统诸曹之职。若大朝会,则率其仪仗以周卫阶陛。若大驾行幸,则夹驰道而为内仗”(《唐六典》卷二五《左、右羽林卫》)。它在唐初代有扩展。玄宗利用它平韦氏之乱,改称为左、右龙武军,皆用功臣子弟充,制若宿卫兵。安史之乱,肃宗即位灵武,凋补北军,置左、右神武军,制如羽林,总日北街六军。上元中,以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镇陕州,其军号神策军。代宗永泰元年,神策军已人屯禁苑,势居北军之上,成了天子的禁军。神策军的统帅往往由宦官担任,权势极盛,“劫胁天子,兴废在其掌握”。唐代的宦官,因为直接掌握了神策军这枝禁军的指挥权,所以较之汉代宦官仅能假人主之名,以浊乱天下者完全不同。

宋朝惩晚唐、五代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其名有禁兵、厢兵、乡兵、藩兵之目。“禁兵者,天子卫兵也。总于殿前、侍卫二司。其尤亲近扈从者,号班直。余自龙卫而下,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文献通考》卷一五二《兵四》引《两朝国史》)总计殿前、侍卫(后分马、步)三卫禁旅,共达十余万人。宋朝实行佣兵制,故其兵源已与汉、唐本质不同。“明初军制,仿佛汉之南北。锦衣军等十二卫,卫宫禁者,南军也;京营等四十八卫,巡徼京者。北军也。而所谓春秋班换兵,独取山东、河南、中都。大宁者,则又汉调三辅之意也。”(《广阳杂记》卷一)清以八旗兵总数达十余万驻守京师,号禁旅八旗。负责保卫皇宫和侍卫皇帝的称郎卫,郎卫由侍卫府统率。卫戍京师的称兵卫,兵卫由八旗的都统、统领率领。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4

    大唐王朝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碰撞,心理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卜分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会让你明白很多社交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因。阅读《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只要通过短短的30天,你就能精通社交心理学,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 乱世离歌

    乱世离歌

    一个被冠上克夫克亲煞星之名的女子。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遭亲戚嫌弃嫁入深宅大院,丈夫却是个傻子......从她嫁入高家大院的第一天,就有人不断惨死,当所有人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她这个煞星,她是认命还是......幽深的深宅,受尽凌辱的生活里,她的泪终将为谁而流?是痴傻的丈夫?觊觎她美色的小叔?还是那个死而复生的人......这一次,吉祥想做新的尝试。喜欢唯美文字的亲请跳坑,非小白,慢热,有耐心的亲猜跳坑,呵呵。吉祥会带你走进烟雨江南的富庶之地,回顾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希望,亲们在读者吉祥《乱世离歌》的同时,偶尔会想象,自己也穿着一身月白梅花的小袄,泡上一壶香茶,摆上一碟馋豆,在夜深人静的巷口,青灰斜飞的屋檐下,呼吸着江南泛着水气的潮湿空气。然后,在梦里,邂逅一次烟雨暗千家的古镇情缘......吉祥的古代文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离歌的亲,一定会喜欢吉祥的新文《何当共剪烛》http://m.pgsk.com/a/139760/新坑期待亲们的支持~!
  • 舞剑雨潇潇

    舞剑雨潇潇

    一场战争,一世恩仇,一次次毁灭,一场场无泪的撕心场面,时空里,谁爱上了谁,谁错过了谁……当故事不再是故事,当你我错过了起点,是否会在终点偶遇?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谁说离婚不能爱

    谁说离婚不能爱

    正剧,略带高干风,略带种田风,微微有点慢热,但会越来越精彩!丈夫出轨,小三儿找上门她坚持要离婚,从家人到朋友,却没有一个人支持她只因她的丈夫,是大家眼里的模范丈夫,年轻英俊,事业有成,典型的绩优股!母亲说:“凭你这个条件,能找到他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男人嘛,偶尔失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还在家上,你不要不知足!”父亲说:“我们家祖上三代都还没有出过离婚的人,你趁早死了离婚的心,省得丢我们家的脸!”姐姐说:“你就作吧,失去了他这么好的丈夫,明儿有你哭的!”弟弟说:“哪个男人不花心,何况你原本就配不上姐夫,真离了婚,看还有谁要你!”朋友说:“千万要慎重啊!”…………面对大家的质疑,她仍坚持离婚,并且以找到一个有长相,有事业,有专情的“三有好男人”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谁说离婚不能爱!推荐新文《恨—宠》:琉璃纹的现代玄幻《无敌女夫子》:(永久免费的精彩好文哦,亲们千万表错过了,O(∩_∩)O~)月七儿《蜜爱傻妻》:闲听冷雨《离婚不打折》倾城殇《蹲墙誘相公》:潇湘非倾城《总裁兽宠》:陌上纤舞《一等贵妇》:大神懒离婚《绝色妖女》:琉璃纹《无敌小后妈》:月色阑珊《离婚之后》:强推好友轩辕翔的无敌新文《前妻》:(翔的文都非常好看,文笔也很好哈,亲们表错过了哦,O(∩_∩)O~)推荐琉璃纹的精彩好文《无敌女夫子Ⅱ》:(接第一部免费文而来的,非常精彩哈,亲们表错过了哦,o(∩_∩)o)
  • 重生古代恋情

    重生古代恋情

    本文纯属YY之作,属慢热型,女主柯吟风是现代的剩女,独立坚强,有点大女人,不完美不万能,有大脾气小毛病。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爱。死后重生到古代,也许是上天给她安排的另一个浪漫的开始,也许又是前世的重复,谁知道呢?请相信,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第一卷小荷才露尖尖角[内容简介]睁开眼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只有五岁的小乞儿,身边围着的那一张张肮脏的小脸使她触摸到了内心的那一丝柔软。有谁能知道,弱小的身躯里却隐藏着一个成熟而独立、坚决地想要改变自己及他人命运的灵魂呢?“吟风,该给我取名了吧?”小三忽然道。她看向他那双明亮的坦荡的眼,眉宇间似有股浩然正气,于是冲口而出:“浩然,你就叫浩然吧。”他姓皇甫,名浩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有的名字。也许是刻意的遗忘,也许是对未来的麻木,但是,柯吟风却燃起了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你说的啊,不能再忘了我。”浩然对她说。可是,年幼时的许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呢?眼前的这张脸,模糊了性别,模糊了年龄。……眉目清远如山黛,目光清冷如寒月,气质清雅如荷莲,面容清俊如秀竹。趴在他的脚边,柯吟风甚至能闻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少年忽然冲口而出:“想学这手功夫吗?”……“那就跟我走吧。”话一出口,少年就愣住了。他小小年纪,地位尊贵,权势惊天。天赋异禀,却心机深沉,行事狠辣,独自品尝着高处的孤独与寂寞。遇见她,是他黑暗生命中的乍现的一丝光明,也是他注定要承受的劫难。他姓邬,世人都知他是邬郡王世子。他任性妄为,自大骄横,遇见她时,他将她视为眼中的一根刺。可谁会料想,这根刺竟会刺入他的心中,每每想起,便一阵疼痛。也曾想,将这刺拔出,种在地上长成树。只是以他们敌对的立场,她永远只能是他心头的一根刺。骆青瑶,骆家堡新一代当家人,世人公认的经商奇才。他外表俊美,潇洒风流,却独对她青睐有加。他说,她是个谜,一个令他无法解开的谜。她说,他们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是,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后,他会感到不甘和失望呢?冷心,绝杀门门主继承人。遇见她,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无心的人,开始触摸到了心脏跳动的频率,也一并的,品尝到了心痛的滋味。邬郡王看向城门口柯吟风他们远去渐渐消失的身影,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困惑。这个女孩,年纪尚小便有如此胆色,长大了还不知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女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扮男装:重生妖姬宿世恋

    女扮男装:重生妖姬宿世恋

    越来越多的神秘人出现,本来钱途无量的她居然穿越到古代!这个穿越游戏实在也太悲催了点,助她一臂之力。且看她如何摆脱这个巨大的阴谋,差点一穿越就被人瞬间秒杀。失忆,红牌杀手一枚,没关系。一大波笨蛋来袭,不要担心!与后妈斗智斗勇,与最爱的男人仗剑江湖。周旋两个美男子之间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