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500000015

第15章 临朝亲政(5)

诏狱史言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汉代则只是在发生重大谋反、叛逆案件时,方由皇帝制诏移送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或包括其他特派官员联合组织的特别法庭进行审处,谓之诏狱。后世沿行不替。宋神宗置大理寺狱,“著令专一承受内降朝旨重密公事及推究内外诸司库务侵盗官物;余民事送开封府”(《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五甲集《大理狱非得旨不许送理官宅》)。并把凌迟作为诏狱的常刑。钱大昕引马端临之考凌迟酷刑,说:“凌迟之法,昭陵(当作永昭,仁宗陵)以前,虽凶强杀人之盗,亦未尝轻用。自诏狱兴,而以口语狂悖者,皆丽此刑矣。诏狱盛于熙丰之间。盖柄国之权臣,藉此以威缙绅,非深竞党与,不能以逞其私憾;非中以危法,不能以深竟党与。此所以滥酷之刑至于轻施也。”(《十驾斋养新录》卷七《凌迟》)凌迟处死,就是先断斫其肢体,次绝其吭,是死罪中的极刑。由此可见诏狱特有的残酷性。

此外,在汉代的刑法中,还有一种“先请”的规定,就是在公侯及其嗣子和官吏三百石以上者犯罪,都得先奏请皇帝裁决,一般都可以得到兔刑或减刑的特惠,也可以视为诏狱的延伸。廷杖也是根据皇帝的命令当廷施行的。北周的宣帝,“恐群臣规谏,不得行己之志,常遗左右密伺察之,动止所为,莫不抄录。小有乖违,辄加其罪。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挞,其间诛戮黜免者,不可胜言。每捶人皆以百二十为度,名日天杖。宫人内职亦如之。后妃嫔御,虽被宠嬖,亦多被杖背”(《北史》卷十《周本纪下》)。隋文帝亦于殿廷置杖,大臣多有犯,往往于殿廷杀之。不过,这都是皇帝个人残威以逞的例子,仍不成一代制度。到了明朝,廷杖就正式成为制度。据《明史·刑法志》:廷杖之刑,始于太祖朱元璋,至英宗正统时,殿陛行杖已习为故事。武宗正德十四年,这个荒唐自纵的皇帝执意南巡,群臣纷纷上书切谏。武宗大怒,廷杖舒芬、黄巩等百四十六人,其中十一人杖死。世宗嘉靖三年,群臣争大礼,廷杖丰熙等百四十三人,死者十六人。廷杖是根据皇帝的命令专施于朝臣的,有的人且朝服受杖。故当时认为“公卿之辱,前此未有”。

卫、厂它们也是明代所特有,是直接由皇帝掌握的侦缉、刑狱组织。它们完全独立于政府的司法刑狱机构之外.且由宦官管理。卫,即锦衣卫,洪武十五年始建,原系内廷亲军,后发展为皇帝的特务组织。厂,有东厂、西厂、内厂之设。东厂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西厂建于宪宗成化十三年,内厂建于武宗正德初年,都是由宦官司礼监主领的御用特务组织。与锦衣卫不同,它们直属内廷,直接奉皇帝的诏令行事,即使锦衣卫也在它们的侦伺监视之内。厂、卫都可以任意逮捕臣民,滥施刑处,形成一套直属皇帝的独立刑狱系统。它们的爪牙且遍及全国,成为一个严密的特务网,祸国殃民,无恶不作。

亲庶狱曹魏明帝改平望观为听讼观,“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南朝宋武帝经常亲决疑狱,录囚徒。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二月、七月,两次听讼、录四。他的儿子宣武帝延昌元年,以天灾,因立理沂殿、申讼车,亲理冤狱.以攘天谴。北周武帝经常“听讼于正武殿,自旦及夜,继之以烛”。皇帝直接参与和干预政府的司法审判,最早可能是对某些大狱、疑狱的关注,以后遂渐发展成为显示皇帝关心庶民的刑狱,并借以表现宽仁的仪式。唐太宗诏令:“凡有死刑,虽命即决,皆须五复奏。”宋朝“自真宗以来,率以盛暑临轩虑囚。”高宗建炎二年六月,“疏决行在、扬州系国杂犯,死罪以下减一等,杖以下释之”。绍兴二年六月在临安“临轩疏决御史台、大理寺、临安府三衙诸军系国油是遂为故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五甲集《临轩疏决》)。明朝成祖永乐时期命皇太子录囚,贳杂犯死罪以下。宣宗宣德元年,录囚,宥免三千余人;且有一年而再录囚的记载。中期以后,这种制度已呈停废,不再施行。

普赦普行赦免是皇帝表示宽仁之德,加惠于民的特权。这种情况多是发生大灾、大庆的时刻,或借以报天攘灾,或示民普天欢庆。皇帝颁赦被视为盛典。《尔雅翼》引《海中星占》说:“天鸡声动为有赦。”故后魏、北齐赦日,皆设金鸡揭于竿。《资治通鉴》卷一六九胡注引《五代志》:“后齐赦日,武库令设金鸡及鼓于阙门外之右,集囚于阙前,挝鼓千声,释焉。”唐制:“凡国有赦宥,刑部先集囚徒于阙下,卫尉建金鸡,置鼓宫城之右,囚徒至则击之。宣制讫乃释其囚。”(《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胡注)唐初天子居西内,肆赦率御承天门楼。自高宗以后居东内,则御丹凤门楼。凡御楼肆赦,六军十二卫皆有恩赏。(同上卷二四九胡注)这种制度,历代沿行。清之赦典有恩赦、恩旨之别。“历朝登极、升祔册立皇后、上五旬以上万寿、皇太后六旬以上万寿及武功克捷之类例有恩赦。其诏书内开:一、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大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探生折割人谋杀、故杀真正人命、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军务获罪、隐匿逃人及侵贪人己亦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未结者,咸赦除之。若寻常万寿及喜庆等事,则传旨行赦。恩赦死罪以下俱免,恩旨则死罪已下递减。”(《清史稿》卷一四五《刑法志三》)

这里,附带还要谈一个罪已诏的发布问题。皇帝在国家将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往往发布罪己诏,以图挽救颓局。譬如,宋徽宗在金兵围困汴京,大局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下诏罪己,“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工,募草泽异才,有能出奇计及使疆外者。罢道官,罢大晟府,行幸局,西城及诸局所管缗钱,尽付有司。”(《宋史》卷二二《徽宗纪》)明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兵临北京时,也故技重演,下诏罪己。要求天下臣民,“直言无隐,尽谏无私,或禁闭邪心,或开陈善道,务使天心感格,世转雍熙”(《明季北略》卷二三《颁罪己诏》)。这些无上权威的制法者,死到临头,被迫作空洞的表示承担责任,但为时已经太晚,已经逃不脱败亡的命运。

8)巡狩、巡幸

《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论所守也。”《白虎通》:“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者,牧也,为天下巡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不得所者,故必亲自行之,谨敬重民之至也。考礼义、正法度、同律历、叶时月,皆为民也。”(卷六)《文选》卷一《京都上·东都赋》李注引《逸礼》:巡狩,“谓天子巡行守牧也”。虞、夏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周十二年一巡狩。《公羊》隐八年注:“王者所以必巡狩者,天下虽平,自不亲见,犹恐远方独有不得其所,故三年一使三公黜陟,五年亲自巡狩。”俞正燮考巡狩,引《诗·械朴》“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句,证古者君行师从,然不欲取义征讨,故以狩猎为名。巡狩、巡功、循牧、巡守,都是一个意思。清代的皇帝巡幸日围,亦取巡狩之意。(《癸已类稿》卷一)巡狩所至日幸。《史记》集解引蔡邕曰:“天子车驾所至,民臣以为侥幸,故日幸。至,见令长、三老官属,亲临轩,作乐,赐食帛、越巾、刀、佩带、民爵有级数;或赐田租之半,故因是谓之幸。”(卷十)天子行幸,汉制:必遣静室今先行按视,清净殿中,以备非常。所经之道,铺沙藉路,驻宿之处,宿卫将士外设环卫,近臣按制度分执宿卫,与宫禁无异,故豹尾车之内,亦谓之禁中;族门之外,谓之行阙。巡狩是皇帝亲自莅外了解情况,张扬皇威,使地方诸侯和四夷首领胁服的常行手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几乎每年都在全国巡游,目的就是扑灭地方的六国余烬和人民的反抗。清康熙在位,曾六次南巡江南,并几十次巡行畿甸。他说:“朕时巡之举,原欲周览民情,察访吏治。”清朝皇帝每年的“秋猕”,除了续扬尚武精神外,更重要的政治目的地是追求“一人临塞北,万里熄边烽”,取得蒙古诸王公的驯服。但在一些荒暴的君主,巡幸却完全变为他们嬉游、挥霍、享乐的旅游活动。隋炀帝、明式宗就是其中最荒唐靡费的代表。隋场帝年年要远出巡游。他曾三下江都(扬州),两巡塞北,一至河右,三抵豚郡,此外还频频往来于长安与洛阳之间。游幸之处,大造宫殿,“自西京至东都腐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豚州,无不悉然”(唐太宗语)。大业元年,他游幸江都,所乘龙舟长二百丈,高四重,共四十五尺。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计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则处内侍。皇后所乘翔螭舟制度较小,而装饰无异。另有高三重的浮景九艘,皆为水殿。其余数千艘,为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所乘,并用以装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挽船工人共计八万余人,其中,挽漾彩以上的九千余人皆以锦彩为袍,谓之殿角。此外,十二卫所乘船又数千艘,由军士自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诩两岸而行,旗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他巡幸河右时,拥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清乾隆皇帝亦曾六巡江浙。第五次南巡时,“御舟将至镇江湘距约十余里,遥望岸上著大桃一枚,硕大无朋,颜色红翚可爱。御舟将近,忽烟火大发,光焰四射,蛇掣霞腾,几眩人目。俄顷之间,桃砉然开裂,则桃内剧场中峙,上有数百人,方演寿山福海新戏”。当时各处绅商,争炫奇巧,而两淮盐商为尤甚,凡有一技一艺之长者,莫不重值延致,以讨好于皇上。人力、财力浪费之巨大,自可概知。

9)大阅和亲征

大阅就是由皇帝参加的军事检阅,多半是在有军事情况发生时举行,届时皇帝亲援甲胄,指授方略;阅毕,赉赏三军。一以示皇帝对军队的重视,二以示威于敌军。在某种特别的需要时,皇帝也举行御驾亲征。

在分立割据的时代,各国的君主们多半自己便是一个军事统帅,为了兼并,他们一生的事业便是躬历戎行,阵前厮杀。所谓亲征,实是他们的家常生活。但在全国统一的情况下,他们在深宫里过着和平的享乐生活,一般的征讨可以命将出师,只是在特殊或者危急的关头,才有皇帝亲征之举。隋炀帝亲征高丽。他后来作诗自嘲说:“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仿佛同他优游江都一样,征辽也是偶然的游戏行为。不过联系到唐初太宗、高宗续有亲征高丽的事实看,炀帝的征辽,很难简单地用偶然来解释。个中缘由,是颇值得详加讨论的。皇帝亲征固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己方的力量,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以争取胜利。但一有不慎,遭到失败,后果就难以设想。明代英宗率尔北征,而又指挥无度,终至于在土木堡被勋规包围,全军覆灭。英宗被俘,成了阶下囚,这就叫“蒙尘”。宋朝真宗时,契丹大军深人河北,进逼渣州(今河南濮阳附近),东京大震。朝臣纷纷提出迁都,以避其锋;独宰相寇准力清真宗亲征抵御。真宗勉强进至澶州。恰在这时,契丹骁帅萧挞览中伏管死,辽军士气受挫。真宗登楼督阵,宋军看到城上的黄伞盖,士气大振。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只得满足于获得丰厚岁币而同意签订和约,即所谓“澶渊之盟”。宋人把它吹嘘为很大的胜利,寇准也因此大为走红。他的政敌王钦若伺机在皇帝面前动摇他,一次,当提及擅渊之盟时,王钦若说:“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整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宋史》卷二八一《寇准传》)从此,真宗对寇准的思礼也就日衰。这就是“孤注一掷”这一成语的由来。

10)祭祀

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祭祀与兵戎,可见他们对祭祀何等重视。我们在前文第三节里讨论皇帝的道德观念时,曾经指出:敬天法祖是帝王之道的圭桌,祭祀就是敬天法祖的具体实行。

皇帝的祭祀,就其对象而言,主要可分三大类:天地神祗、祖先和先圣先贤。在规格上,又有大祀中祀和小祀(群祀)之别。其具体内容历代又有所不同。以明代为例,大把为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中祀为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读。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后来,朝日、夕月、先农也改为中把。小祀为诸神。皇帝亲自参加祭祀的是天地、宗庙、社稷、山川。若国有大事,则命官祭告。对中祀、小祀则遣官致祭;唯帝王陵庙和孑L庙,则传制特遣。每年常行的大祖十三种:正月上辛祈谷,孟夏大雪,季秋大享,冬至圜丘皆祭吴天上帝,夏至方丘祭皇地抵,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四孟季冬享太庙,仲春仲秋上戊祭大社太稷。中祀二十五种: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祭帝社帝稷,仲秋祭太岁、风云雷雨、四季月将及岳镇。海渎、山川、城隍,霜降日祭旗纛于教场,仲秋祭城南旗纛庙,仲春祭先农,仲秋祭天神地抵于山川坛,仲春仲秋祭历代帝王庙,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师孔子。小祀八种:孟春祭司户,孟夏祭司灶,季夏祭中雷,孟秋祭司门,孟冬祭司井,仲春祭司马之神,清明十月朔祭泰厉。此外,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在京师的十庙及南京十五庙各以岁时遣官致祭。还有一些是不定期举行的:如新天子耕籍而享先农、视学而行释奠之类。又有一些是特别举行的:如皇后享蚕、祀高祺之类。(《明史》卷四七《礼一》)下面,我们就重要的几种,稍作介绍。

郊祀《文选》卷七《郊祀》李注:“祭天日郊,郊者言神交接也。祭地日子巳,祀者敬祭神明也。”《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疏》:“言圜丘者,案《尔雅》,土之高者日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既取上之自然,则未必要在郊,无问东西与南北方皆可。地言泽中方丘者,因高以事天,故于地上;因下以事地,故于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卷二二)可知它原是象天地而祭,本不问南北方位的。

祀天是皇帝的特权。祀天不单是表示对天的敬意,报答天的赐予,而且在于承天之序,以明天道。匡衡、张谭在上汉成帝的奏章中就说:“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于南郊,就阳之意也。瘗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飨焉。”(《文献通考》卷六九《郊社二》)《通典》也说:“夫圣人之运,莫大乎承天。天行健,其道变化,故疱牺氏仰而观之,以类万物之情焉。黄帝封禅天地,少吴载时以象天,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高辛顺天之义,帝尧命羲和敬顺吴天,故郊以明天道也。”(卷四二《礼二·沿革二·吉礼一》)可见郊天的政治目的是在把天道“明之以示人”,以达到化育百姓的目的。因此,它特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秦时,天帝有四,即白、青、黄、赤帝之词。汉高祖增黑帝,合而为五。汉武帝时,“毫人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日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日一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城东南郊,常奉祀如忌方”(《汉书》卷二五上《郊祀志上》)。从此便有了六天之祀。武帝元鼎时,以后土无祀,始立后土祠于泽中方丘。从汉成帝时开始,于长安作南北郊,南郊为圜丘以祭天,北郊为方泽以祭地。

同类推荐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2011年为止,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热门推荐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王妃,你跑不了

    王妃,你跑不了

    他说:“依儿,你放心,你现在不喜欢我,以后会喜欢我的,我一定要把你弄到手。”一向温和的他却说出这样霸气的话,让她震撼不少。她已经被这该死的爱情伤的太深了,对于这样的表白却仍是无动于衷,只是嘲笑他不自量力。当她和他有了一次一次的碰撞以后,她的心起了涟漪---她说;“你赢了,你把我弄到手了,请你好好待我。”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掠情99日:千金的神秘富少

    掠情99日:千金的神秘富少

    为躲追杀,他化身业内顶尖牛郎,玩心大起时跟她的一纸契约,却不料惹火烧身,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本是中东首富之子,身份神秘,行踪诡异,为重新夺回她,他暴露了霸道本性,势要将不择手段进行到底!“从今以后,她就只能是我的女人,谁动她,我动谁全家!”她问,“如若我动你呢?”某男扑上来,“我让你动……”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作为新中国的一员,我和普通人一样从小上学,接受社会主义教育,顺利毕业……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师傅,我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当我被色老头师父缠上后,之前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被颠覆了。为了练习捉鬼,我和师傅受雇到裸尸杀人的旅店,没想到在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后,我们就被各种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阴谋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神秘的月氏后人、从三途河逃出的水鬼也都陆续出现……捉鬼不仅是捉鬼,人心中的恶鬼也是我们捉的对象!
  • 老娘不是阴阳师!

    老娘不是阴阳师!

    阴阳师世家的女儿又怎么样?我就是不要做阴阳师啊!这是一个阴阳师世家的姑娘,虽然拼死不想继承阴阳师,但还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牵扯进了一场百鬼夜宴之中的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