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800000017

第17章 隋唐五代军事思想史(3)

隋文帝对突厥采取的战略是分化瓦解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为抗衡突厥侵扰,奉车都尉长孙晟献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策,被隋文帝采纳。开皇二年(528年)五月,突厥首领沙钵略率40万军突人长城抢掠。隋派卫王杨爽等率军分道反击,取得了胜利。长孙晟再用反间计使突厥另一首领阿波降附隋朝,使其与沙钵略互相攻击。阿波频胜,其势渐大。沙钵略为求存计,不得不向隋求和。隋分化瓦解敌对势力取得成功,得以化干戈为玉帛。沙体略死后,隋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以其子雍闾为叶护可汗,令其与阿波“两存之”,使之互相羁绊,无暇南顾,为隋南向伐陈消除了后顾之忧。隋代陈的战略是先疲后打,多路出击,直捣建康(今江苏南京),降服全国。在策略上也采取了分化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法,如发檄文宣布陈后主之“罪状”,以瓦解其军志民心;不断袭扰其国以破坏其经济;集中兵力,分进合击,攻其无备等,均取得成功。夺取建康后,隋文帝命总管韦洸招岭南,也采取了政治争取的策略。李渊在太原起兵后。为分比瓦解敌对势力,采取了因势借力,以屈求伸之策。他卑辞厚礼以结交突厥,取得其支持;推戴李密,使其为己所用,成为阻挡隋军西进的借用力量;攻占长安后,拥代王杨侑为帝,尊隋场帝为太上皇,以争取隋室旧臣的支持,许多州郡都因此不战而降服。在翦除群雄,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李渊集团也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灭的策略。在分别消灭了雄居陇西的薛举父子、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江陵(今属湖北)的萧铣等势力之后,命李靖招抚岭南,南方州郡望风归附,也较好地体现了军事打击与政治安抚并用的战略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在对周边各部族和国家关系的处理上坚持了文武并用的原则。他反对对别国轻易用兵,如有人劝其对林邑(即占婆,在今越南中南部)、高丽用兵时就遭到他的拒绝。对表示臣服的国家和地区,他实行羁縻政策,用和亲手段加强、巩固友好关系。即使对突厥这种曾多次侵扰唐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唐太宗也坚持“必待有罪,然后讨之”,但对于那些对唐构成威胁、并用政治手段不能使之服从者,才坚决予以军事打击。他灭高昌、伐焉耆、征龟兹、攻高丽等,都体现了这种文武并用的策略思想。

隋末农民起义军李密、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所采取的对敌斗争战略,也都体现了分化瓦解、文武并用的思想。如李密发布檄文列举隋炀帝十大罪状;黄巢北伐檄告各镇“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人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等,都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五、灵活机动、因敌制胜的战术思想

隋唐五代时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战法,体现了灵活机动、因敌制胜的作战指导思想。择其要者,有如下几点:

正兵相持、奇兵袭后的击溃战思想。阵后反击,是李世民与敌决战时采取的一个重要战法。他认为,两军相持,如果敌乘己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而己乘敌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北)之战,李世民先令庞王于原南列阵,与敌军苦战,李世民“亲御大军,奄自原北”,“于是王师表里齐奋,罗喉大溃”(《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上》)。介休(今属山西)之战,他令李勣先与宋金刚交手,在李勣开始退却时,自己“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同上),大败宋金刚军,都是采用的此法。

兵贵神速、乘胜追击的歼灭战思想。李世民认为,“兵法尚权,权在于速”(《旧唐书》卷57《裴寂传》),主张正确料势,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使敌“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如此,则可“取之若振槁叶”。反对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在取得决战胜利之后,主张乘破竹之势,穷追猛打,务求将敌人全部歼灭。他在击败薛仁果部将宗罗喉后,其舅窦轨劝他不要轻进,李世民回答:“破竹之势,不可失也。”坚持乘胜追击,迫薛仁呆献城投降。他在柏壁击败宋金刚后,有人劝他待部队休整后再追击敌人,他认为“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一直追敌至雀鼠谷,一日八战。他本人两天没吃饭,三日没解甲,终于将其歼灭,体现了速战速决、务求全歼的作战指导思想。李靖指挥的攻东突厥之战、征吐谷浑之战、苏定方指挥的灭西突厥之战等,均是贯彻这种指导思想取得成功的战例。

正确料敌、“一举两克”的围城打援思想。李世民指挥的洛阳。虎牢(今河南荣阳汜水镇)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围城打援的一个范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世民东击洛阳王世充,窦建德应王世充之求,率兵10余万出虎牢之东以救洛阳。唐将多担心腹背受敌而主张撤洛阳之围以避其锋。李世民对两敌进行了本质的分析,认为唐军不会陷于两面作战:“世充兵推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武牢(即虎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于是,命李元吉继续围洛阳,自率精锐东趋虎牢,凭据险阻,待窦军饥倦时,率主力出其阵后,大败窦军,而后回攻洛阳,王世充被迫出降。此战,李世民对窦、王两军的实际情况分析准确,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变可能出现的两面受敌为各个击破,对“城”围而不攻,对“援”避锐击惰,最终使“援”败“城”降,表现了很高的指挥艺术。

水陆协同、多方误敌的渡江攻城作战思想。隋灭陈之战,唐平萧铣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水陆协同渡江攻城作战,两战在作战指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准备,先胜后战。战前,隋军和唐军都积极建造战船,训练水师。如杨素在永安(治今山西霍县)造大舰,引舟师东下时,“率黄龙数千艘”;李孝恭在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也大造战舰,对水军进行训练,率军东下时,有战舰2000余艘。他们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谋划,制定了较妥善的作战计划。第二,多路出击,主次呼应。隋攻陈分兵8路,其主攻兵力布置在下游,但在中上游也派军进攻,以牵制敌军兵力,使主力能以“专”击“分”,直捣敌之腹心。唐攻萧铣,亦采取多路进攻,如李援出襄州(今湖北襄阳),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黔阳县西南),周法明出夏日(今湖北汉水人长江处)等。第三,多方误敌,以巧取胜。贺若弼让沿江部队在换防时大张旗帜,营幕遍野,陈人开始以为隋军要发起进攻,因而悉发兵民以防备;后来得知是隋军换防,常见不怪,遂不复为备。隋军于是“无中生有”,大军偷袭渡江而陈人不觉。李靖率军围江陵,为防止敌兵前来救援,将舟船散弃江中,任其飘流,造成江陵已被攻下的假象,使下游梁之援兵见后狐疑不前,萧铣不见援兵到来被迫先降,援兵听说江陵已破亦降。李靖一箭双雕,用小力而获大功。

避攻坚城、野战歼敌的反客为主思想。碰到我为客军、利速弊久,而敌坚壁固守、欲疲我师的情况,一些聪明的将帅多采取避攻坚城、调动敌人、野战歼敌的打法。具体方法有攻其必救,迫敌出战;实而示虚,诱敌出战;羞辱敌人,激敌出战等。唐建中三年(782年),河东节度使马燧所指挥的在洹水(今河南安阳河)地区挫败魏博节度使田悦的作战,采取的是攻其必救的战术。当时马燧军越过漳水,只带10日粮进屯仓口,隔洹水与田军相持,田悦坚壁不出,以老店军。马燧为了调动敌人,命部队半夜起食,沿洹水直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留百骑藏匿桥旁以断田军之归路。马燧军东行10余里后,田悦得到消息,为救魏州,匆忙率步骑4万追击。马燧结阵而待,变客为主,纵兵反击,大败田军。五代时李存朂败刘寻于莘(今山东莘县),周德威歼王景仁于柏乡(今属河北),则分别采取了诱敌出战和激敌出战的方法,都达成了反客为主的目的。

因常而异、虚实相生的避实击虚思想。利用人们常见则不疑、形成某种思维定势的特点,反其道而行之,或虚而实之,或实而虚之,或实而实之,虚而虚之,使敌莫测,以达出其不意之目的。常见之法有二:一是利用人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反常取胜。如李愬攻蔡州,乘风雪之夜长途奔袭取得成功,就是利用“被以往亡不吾虞,正可击也”的道理。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人们习惯于按常规想问题,认为敌不会来,不能来;我则打破常规,收攻其无备之效。这种方法是靠对已有的客观因素的巧妙运用,古人称之为“因”。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在敌头脑中造成某种思维定势,而后反常取胜。贺若弼渡江攻陈,张巡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均用此法。睢阳遭敌围困,城中无箭,张巡令制作1000多草人,蒙上黑衣,于夜间缒城而下,叛军见后争相射之,张巡因此得箭数十万。时间长了,敌方知是草人,此后再见夜间城上往下缒人时,笑不设备。张巡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在敌头脑中造成了这种思维定势,然后虚而实之,令500敢死之士由城缒下,猛烈袭击敌营,取得胜利。

分别轻重、以长克短的灵活应变思想。唐朝后期杰出政论家陆贽结合当时形势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在敌人甚众的情况下,应“察其缓急,审其重轻”,而不可四面出击,平均用力。“夫制敌行师,必量事势,势有难易,事有后先。力大而敌脆,则先其所难,是谓夺人之心,暂劳而永逸者也;力寡而敌坚,则先其所易,是谓固国之本,观衅而后动者也”。径原兵变前,他提出,对藩镇应区别对待,以利分化瓦解,打击最为凶顽之敌。“幽、燕、恒、魏之寇,势缓而祸轻;汝、沼、荥、汴之虞,势急而祸重”,急者应备之以严,抽调可缓地区的部分兵力以支援之,以求“化危为安,息费从省,举一而兼数利”。主张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以己之易克敌之难,认为“以长制短则用力寡而见功多,以易敌难则财不匮而事速就”。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原与边远少数民族军队之短长,认为“戎狄”之所长是“以水草为邑居,以射猎供饮茹,多马而犹便驰突,轻生而不耻败亡”。据此,中原不应与敌“角力争驱,交锋原野之间”,而应扬己之长以克敌之短。中原之长是“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堠,务农以足食,练卒以蓄威,非万全不谋,非百克不斗。寇小至则张声势以遏其人;寇大至则完守御以邀其归。据险以乘之,多方以误之。使其勇无所加,众无所用,掠则靡获,攻则不能,进有腹背受敌之虞,退有首尾难救之患,所谓乘其弊,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调用兵既要熟悉军事,又要善于乘时而动,因势定策,“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形变不同,胡可专一”等。

六、重视军制、任将和练卒的军队建设思想

隋唐五代时期的统治者和兵学家们都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努力达成控御军队和提高军队战斗力两个方面的统一,对此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对后世发生了一定影响。

(一)重视军事制度的改革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
  • 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

    社会的本质是对抗和竞争,古兵法所揭示的正是如何在对抗和竞争中获胜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它之所以在众多的领域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百战奇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从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百战奇法》共十卷,3万余字,每卷10战,合为百战。现存世有明弘治、嘉靖、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百战奇法》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即“百战”,其与《武经七书》特圳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引用百条古兵法警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恶魔殿下别乱来

    恶魔殿下别乱来

    该死的混蛋,为了保住性命,居然夺走了我珍贵的初夜!还不要脸的说什么给我补偿费,我呸!姑奶奶有的就是钱!因为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还荒唐地失了身!临走前我冷冷地警告他:“最好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绝对会杀了你!”可却没想到,我们的孽缘才正式开始!
  • 小农女种田记

    小农女种田记

    整日粗茶淡饭的日子苦啊苦,好在有爹有娘有空间。可为啥心烦的事一堆又一堆?极品奶奶、无良伯父、泼辣伯母、外加一个抢她未来夫婿的堂姐,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穿越人士岂能任人欺凌?咱带着空间养爹养娘养老公,她是小白领,发家致富奔小康。穿越成有爹有娘的古代小农女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所谓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http://m.pgsk.com/origin/workintro/123/work_m.pgsk.com穿越后成为了千金小姐,却在一夜间被人灭门,她幸好逃脱,却又被劫去卖成奴。岂料,主人却是两年前吻过她并说要娶她的穷小子,并且对我百般折磨……一个意外,公主将我送给太子,从此惊险的皇宫的生活开始了,恶魔一般的太子,妖孽一般的三太子,冷漠的王爷,精灵的公主,以及那个开始时刻出现的他,谁,会是我最后的救星?
  • 与君一席话

    与君一席话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刀碎星河

    刀碎星河

    “钛级身,第九重!”“九阳真经,第十二层!”林峰悬空而立,钛级身峥嵘而现,氤氲紫气环绕全身。手中九幽雷刀高举,引动天地惊雷,轰鸣不止,彷如霸王项羽附身,无坚不摧。“古武学,燃木刀法!”“新武学,铀核爆!”银河系两大超级强者的较量,古今对决,毁天灭地。“小李飞刀……”噗嗤!“你!!!”来自地球的少年,掌至宝‘万里长城’,叱咤宇宙亿万界!上架后承诺万字更新,小小已有数部完本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