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700000013

第13章 中日文化交流(5)

20世纪初,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赴日本留学,从而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留学生涌向日本各地,深人到日本民间,向日本汲取新知。他们求学、结社、集会、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中日文化交流因此以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日本教习受聘来华,从事办学教学活动,从而为日中文化教育交流做出了贡献。师法日本并通过日本学习西方近代文化,是近代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留学生往往起着桥梁和骨干作用。“留日热”的出现,最根本的动力,乃是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中国留学生在自己编的《留学生鉴》(一种手册)中阐明了自己留日救亡的动机:“吾人不远千里,乘长风,破巨浪,离家去国,易苦以甘,津津然来留学于日本者,果何为也哉?留学者数千人,问其志,莫不曰:‘朝政之不振也,学问之不修也,社会之腐败也,土地之日狭也,强邻之日薄也,吾之所大惧也。吾宁牺牲目前之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永远无暨(ji)之幸福,此则吾之所大愿也。”1903年,留日学生所办刊物《游学译编》发表致祖国父老兄弟的公开信,也大声疾呼:“惟游学外洋者,为今日救吾国惟一之方针。”

1898年戊戌维新失败之后,维新派首领康有为、梁启超等被迫亡命日本。1900年后才常(公元1867~1900年,清末维新派人物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又有一批反清志士流亡日本。20世纪初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亦曾因发动武装起义受到清政府通缉而到日本避难。这些“亡命客”周围常有留日学生相从,有的青年学生甚至为了追随他们而赴日本留学。当时,日本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在国外进行宣传和活动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成了20世纪初中国各种新思潮的发源地。

当然,清政府提倡、鼓励赴日留学的政策对留日热潮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日本政府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对中国留学生所表示出来的欢迎态度,更是出现留日热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留日热潮的兴起,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那就是留学日本比起留学欧美,具有更为便利的条件,如地理位置接近,来往方便;文字习俗相似,易于适应等等。早期留日学生章宗祥在《日本游学指南》一书中作过这样的说明:“以言路程,则远者十日,近者五日可达。以言费用。则多者二百多,少者百余金已足。以言学校,则政农工商武备技艺等,无一不备。故欲游学外国,为吾国求未开之学问,其便益当无有出于日本之右者矣。”

据统计,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数为573人;1903年,驻日公使兼留学生监督杨枢向清政府报告:“现查得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科者二百余人。”1904年的留日人数是2406人:1905年至1906年,留学日本达到高潮,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猛增到8000多人。

在异国他乡的日本,中国留学生因为人地生疏,遇到的困难自然很多,但他们却得到了不少日本教育家的热情关怀和耐心指导,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师生情谊。

由高楠顺次郎创办于1898年的日华学堂,是最早为中国留学生开办的学校之一。日华学堂的堂监(即教务主任)宝阁善教在自己的日记中,曾写下了他看到中国留日学生入校后穿起新制服时的那种喜悦心情。宝阁还经常与中国留学生交谈,“鼓励他们立定决心,学业未成,誓死不归”。中国学生非常钦服宝阁善教,各个“勤奋向学”,以不负他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期待。

日本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也使中国留学生受到感染。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期问,受到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的亲切教导。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福井县,1896年在爱知医学校毕业,1901年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主要担任解剖学课程。1904年,周树人(鲁迅原名)到仙台医专时,藤野先生刚刚升为教授,还担任周树人所在的一年级副级长。对自己班上惟一的中国留学生周树人,藤野非常关心。对其与同学之交往、公寓生活之安排、学习方法、日语运用甚至笔记的写法,都经常给予具体的指导。

1906年鲁迅离开仙台之前,藤野严九郎特地请他到家里,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题上“惜别”二字。鲁迅1909年回国后,始终珍藏着藤野先生的照片,而且把它挂在自己书桌对面的墙上。在1926年所写《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这样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深情。

鲁迅晚年给日本朋友写信时,曾多次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可是一直杳无音信。而藤野先生也一直惦念着鲁迅,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后,他才知道了自己学生的消息。他在《谨忆周树人君》中写道:“我对周君的一点帮助,他就那么感动,把我写在书里,称我为恩师,把我的照片挂在自己的房间里,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那时我要是知道鲁迅即周树人,是位有名的大文豪,我给他去封信,他该多么高兴啊!”

另一位为教育中国留日学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日本教育家是松本龟次郎。1903年,松本龟次郎应嘉纳治五郎之邀,到弘文学院教中国留学生日语课。1907年,他应聘到北京京师法政学堂担任日本教习,1911年回国。1912年,松本创办东亚高等预备学校,专门从事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他40年如一日,全身心地献身于中国留学生的教育事业,直至1945年逝世。在各个时期受过他直接教诲的中国学生数以千计,其中就包括鲁迅、秋瑾、蔡锷(公元1882~1916年,中国近代军事家)、周恩来等人。松本龟次郎还编写了许多种供中国留学生学习日语用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很受留日学生欢迎。如最早的一本《言文对照汉译日本文典》,自1904年初版发行,至1942年,竟重版40余次;另一部1919年出版的《日本口语文法教科书》,后来也重版了20多次。

在大批中国学生东渡留学的同时,不少日本教师西行来华,或直接开设学堂,或受聘于中国学校,这样的人一般称之为“日本教习”。

日本人在中国开设的最初一批学校,有1898年福州的东文学社、1899年泉州的彰化学堂和天津的东文学堂、1900年厦门的东亚书院和南京的同文书院、1901年北京的东文学社等。北京的东文学社是日本教习中岛裁之创办的。中岛裁之1869年出生于日本九州熊本县,1891年大学毕业,后考上日本外务省的留华生。1901年,中岛裁之在吴汝纶(公元1840~1903年,清末散文家)、李鸿章的支持和慈善会总董刘铁云(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公元1857~1909年、近代著名小说家)的资助下,开设日语学堂,以北京城外锡金会馆为校舍,他自任总教习,定名东文学社。自1901年至1906年,先后在北京东文学社人学的中国学生共有1700多人,在这里教过书的日本教习也有50多人。

更多的日本教习直接受聘于中国学校,除日本语外,他们还开设物理、化学、数学乃至军事、法政、体操、音乐等多种课程。20世纪初来华的日本教习人数.据日本外务省统计,1903年为99名,1904年163名,1905年至1906年500至600名,1907年至1908年500名,1909年424名,1912年63名,1913年84名。日本教习执教的学校,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当时中国的各级学模,上至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下至最低的幼稚园里都能见到日本教习的身影。

20世纪初大批日本教习来华任教,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如当时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就先后有20多位日本教习工作过,其中师范馆总教习服部字之吉任教时间竟达7年之久。服部字之吉是日本福岛县人,189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曾在文部省任职,后相继留学中国和德国。1902年,他受聘于京师大学堂,讲授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课程。此外,他还担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总教习,帮助制订了师范馆章程,参与了实验室、宿舍、图书仪器等方面的建设。为了表彰服部宇之吉的贡献,1907年,京师大学堂总监奏请清廷,破例赏给他二等第二宝星。获得二等第二宝星殊荣的,还有京师大学堂法政学堂总教习严谷孙藏和教习冈田朝太郎。

在清末中国地方的教育改革中,一些日本教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当数江苏师范学堂总教习藤田丰八。藤田丰八生于日本德岛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来华后,他担任了中国最早的教育杂志《教育世界》的编辑顾问,其间翻译介绍了许多日本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明治维新后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措施、教育法规条例和日本的教育学著作,为清末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极好的借鉴。1904年,藤田丰人受聘出任江苏学务处教育顾问,参与了江苏教育改革方案和各种学校规程制度的制定工作。同年出任江苏师范学堂总教习。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他特聘来一批日本教习来校任教,并按照日本师范学校的模式进行教学和管理。《教育世界》杂志曾载文赞扬藤田丰八“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当时江苏省的教育焕然一新,走在了华中地区的前列。

还有一些日本教习为中国女子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贡献了力量,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毓正女学堂总教习河原操子。河原操子出生于一个武士家庭,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2年,经友人介绍来到中国。任教于上海务本女学堂。由于她教学有方,很快便博得了校方和学生们的好评。1903年,内蒙古喀喇沁郡王贡桑诺尔布赴日本游览考察,见到了女教育家下田歌子,受其影响,决定开办一所蒙古族女子学校。下田歌子便推荐河原操子前往喀喇沁协助筹建女校。1903年12月,蒙古族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女子学校在喀喇沁王府成立,命名为毓正女学堂。由郡王夫人任校长,河原操子为总教习,招收蒙古族女学生入学。在河原操子主持下,毓正女学堂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以日本女子学校为样板。学堂共设13门课程,其中日语、算术、体育、音乐、图画、家政、编织等7门课程都由河原操子一个人承担。毓正女学堂每年都要举办游园会,邀请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学生的歌舞表演,参观学生的作业和手工制作等,因而扩大了该校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推动了蒙古族女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倾国小家丁

    倾国小家丁

    此时的玉兰已经在轩辕烨的抚摸下,全身变热,身子也不禁变得酡红一片,嘴里情不自禁的低喃出声,“我要,我要。”此时正在玉兰身上点火的轩辕烨听到玉兰的呼唤,再也忍不住了,立马准备。正在这时。“是谁,竟然敢袭击我天瑜。”此人正是看着穿越小说,看的正入味的天瑜。“你个死天瑜,又是在看这些没有营养的言情穿越小说,你说你好意思吗?”拍了天瑜脑袋的正是天瑜的好姐妹,……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穿越了,请淡定,在现代做不了有钱人的孩子,那就去做有钱人的祖宗!玩转古代,最潮流的圈财计划。打架、跑路,现代绝学,古代通用,管你公子还是少爷,惹了,一砖撂倒!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狂妄邪妃:无良王爷溺宠妻

    她,叱咤风云的魔医圣手,阴险自私,狡诈嗜血,一场错爱引来背叛致死。阴差阳错之下,成了画府受人欺辱的废物三小姐,从此风华尽显,弑毒姐杀毒妹,脱离虚伪家族,神兽萌宠成堆本是霸气侧露的人生,却总有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总是如影随形各种添乱。“姑娘我要看遍天下美男,你滚一边去”“我滚你怀里行不行?你看我也是美男一个,撒得了娇,卖的了萌,斗得过小三,暖得了床,外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没事还可养养眼……”话还没说完,某萌宝后面一踹:“暖床卖萌有我就够了,你可以滚远点”神兽萌宠成堆,顶级强者相随,看她素手纤衣,打造另类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