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000000013

第13章 军统特工荆有麟:鲁迅回忆(3)

因为先生对青年有那样的吸引力,所以无论是十六年在上海时,到劳动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立达学园等处,或十八年及二十一年两次到北平,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中国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等等。一听到先生来讲演,青年人像发狂似的,都拥挤到会场,后来的,就只能站在窗子外或大门口来听了。而在北平师范大学,竟因大礼堂容不下众多的听众,致将窗子都打破。请讲者,不得不请鲁迅先生到露天操场上去作狮子吼,因那次听众实在太多了。鲁迅先生晓得站在后面的青年,绝对听不见,他自己只能提高嗓音吼叫了,这是先生由北平回到上海时,以幽默口气讲出的。

固然,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感召力。他的几十册的著作与翻译,是一个动力。但先生讲话能更吸引青年,却是更重要的动力。

鲁迅与世界语

在帝国主义寻找殖民地的当口,语言文字,也是他们利用的武器之一。第一次欧洲大战前,德文在中国之盛行,不必讲了。现在日本在我沦陷区,拼命推广日文与日语,总是众人周知的事实。

因为帝国主义找殖民地的目的,不只是要推销货物,吸取资源,还要奴役人类,使其成为他的臣属,于是在除了《圣经》与“大炮”之外,文字语言,也要网布开来。这样,在“大炮”与《圣经》所及不到的地方,文字语言就发生很大作用了。一世纪,两世纪,推广下去。被奴役的人们,眼界既属有限,思想就定型化了。除了甘心为主子做奴隶外,很少会想到别的。这是被压迫的民族,应该提倡柴门霍甫(今多译为柴门霍夫——编者注)所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唯的理由。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开路先锋,是刘师甫。支持此运动最有力者,是蔡孑民,蔡先生掌北大时,曾特地拨出经费,聘孙国璋为讲师,在北大设立世界语讲习班,为青年学者开了不少便利。而盲诗人爱罗先河来中国讲学,亦是由蔡先生发动聘请的。

爱罗先珂是世界语学者,但他又是诗人音乐家,到北平后,就住在鲁迅先生的家庭里——当时鲁迅尚与周作人同住在八道湾的房子里——爱罗先河无论在什么地方讲演,翻译者,不是鲁迅,便是周作人。(爱罗先珂讲演,多用日语)但因周作人讲话,不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很有些地方,竟指名要求请鲁迅先生作翻译。

因了先生与爱罗先珂接触的机会特别多。而爱罗先珂当时,又喜欢用世界语写小说。本来赞成提倡世界语的鲁迅先生这时节便开始了学习。(孙国璋在北大讲习班教世界语时,先生曾经前往听过一次课,据先生说,孙国璋不仅不懂得教授法,更不懂得世界语,讲习班要他教下去,中国是没有人会弄好世界语的。)可惜当时,中国世界语工具太不完全,不特没有书籍与读本,连讲义字典都没有。而爱罗先珂又因环境不宜,不能不离开中国去,所以鲁迅先生的世界语,终于不会学好。

民国十二年,北平世界语专门学校成立。学校教务处的陈空三与冯省三,去面请先生来教课讲文学史或文艺理论,先生说:

“论时间,我现在难于应允了。但你们是传播世界语的,我应该帮忙,星期几教,我今天还不能确定。等一两天,我把时间支配一下,再通知你们。”

次一天,先生的通知,即送到学校去了,记得当时是,每星期五,先生去教两点钟。而且一如在北大的教法,两个钟头连续不下堂,一直教下去。

世专校学生,当时将近两百人’而选修先生课的,起先只有四十多个人,因在先生教课的同时间,有一门数学,学习科学的人,这一门课,又不能不去上。所以先生开始在世专校教课时,是在丙组一个小教室里,一星期,两星期,听课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学校不得不请先生到兼作礼堂用的甲组大教室去,第一学期未选先生课的人,到第二学期,都改选先生的课程了。

可是,世专校当时的经费,非常之困难,请先生教课,原没有敢讲定每一点钟多少钱。待到月底,学校当局才决定:每月送车马费二十元。但先生却不收这一批钱。他对当时送钱去的陈空三说:“学校经费困难,我是晓得的,所以这钱我不收,你还是带回去。我觉得:一个世界语学者,在目前环境下,应尽自己力量贡献到世界语。然后世界语才能传播出去。我自己虽然现在连一个单字都写不出来,但我是支持这个运动的,因为我赞成她。”

先生终于没有收那每月二十元的车马费,一直到学校停办时为止。

先生因为赞成世界语,所以他自己不特义务地教了几年书,他经常还鼓动学生,努力从事世界语作品的翻译,为世界语本身奠基础。记得当时受了先生鼓励,而动手译出短篇作品,发表于北平《京报副刊》、《黄报副刊》等地方,就有李端甫、王秋士、李文辉、吕蕴儒等人,而陈声树等人,更号召了用世界语翻译中国哲学及文学向世界传播的大计划。惜世专校因经费困难及风潮关系,这个大计划没有实现出来。以致鲁迅先生的鼓动,算白费力气了。

严谨与认真

民国十三年十二月,一个清朗的星期天,吴曙天女士,随着她的爱人章衣萍,来访鲁迅先生了,据说,她刚由杭州的母家来。在她盘旋的短时间内,她的将近六十岁的父亲,再三称道鲁迅了不起。其原因,是他的父亲看过了《呐喊》,所以才有那样称赞。当时,我很怀疑吴曙天的话,想着六十岁的老头了,会赞成新体小说《呐喊》,不是吴曙天想在鲁迅面前卖关子,便是她的父亲,也许是老留学生,所以才能对于新型《呐喊》有理解,可是后来听章衣萍说,吴曙天父亲,不是留学生,而且是在清朝得过功名的遗老。但赞成《呐喊》,又是的确的。因为吴老先生,还由家写信,给他在北平的女儿,要鲁迅其他著作看。这事情真有点奇怪了。

到民国十四年暑假,我到河北大名府的金滩镇,在那里,看到一家粮食店,长期订阅着北平的《京报》。有一天’那粮食店老板,同我谈起北平各种情况时,忽然问我,鲁先生现在作什么?我问他何以注意到鲁迅先生?他说《京报》各种附刊及副刊上,鲁先生的文章,他是篇篇都看的。觉得鲁迅先生讲话,最懂人情,最有道理,可是,以我所记得鲁迅先生在《京报副刊》及各种附刊(当时《京报》除每日有由孙伏园主编之副刊外,还有七种周刊,每周各出一次。如《莾原》、《文学》、《民众文艺》、《妇女》、《科学》、《图画》、《戏剧》等。)所写的东西,除一小部分散文诗外,大半是杂感式的短评。不料这些短评,竟为一个粮食店老板看中了。那位老板以他的白须与白胡看来,其年岁总在七十左右了。

还有一件,是张十方先生告诉我的。据说,他有一个世伯莫某,民元前是作革命工作的。以后不愿做官,便在香港作寓公,并兼营生意,其生活,是相当阔绰的。但奇怪的,是他顶佩服鲁迅。因为鲁迅的各种创作,他都收集起来看,年岁自然是五六十以上的了。因为在三十年以前,他就作着革命工作了。

由以上三件例子,使我想到对于鲁迅先生的敬仰,并不只是一些研究文艺的青年,也不只一般中、大学的学生。鲁迅先生以他的极敏感的思想,最深刻的观察才有那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磨练得恰到好处的笔法,向虚伪进攻,向卑污打击。而更对后一代人,指示出路与方法。所以稍微用点思考的,或对社会有若干认识的,便对鲁迅先生的文章,起了共鸣了。其实,不只是共鸣,有些人还认为鲁迅先生的思想与方法,是中华民国复兴唯一的路线呢。曾忆巳故山东蔡寿潜先生,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就将鲁迅的警句,一条一则的抄录起来,贴满了他的房壁,以及座右铭呢。

但这些,都是先生在苦难中,用尽了一切精力,才会有那样出人头地的功绩,绝不是一般空头文学家所想的那样简单,一首打油诗,两段杂感,半篇小说,几句批评,马上就可以霸坐文坛,吓倒一切。试举鲁迅先生之认真’就可看出一般了。

民国十三年冬,郑振铎主编的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小说月报》,某期上,误将苏联人民教育委员长芦那卡尔斯基像,排成另外一个文学家名字了。当时,我将所买的一本《小说月报》,拿到鲁迅先生家里去,请他再査封一下看,究竟是不是错,鲁迅先生一看,说:

“他们真胡闹,连照像也可以随便安排。”

先生马上跑到书房里(先生住北屋,书放南屋)不特捡出芦那卡尔斯基像。连错的那个人(名字我现在记不起了)的像,也查出来了。我当时说了一句:那么,代他更正吧,先生紧接着说:

“由你发现,就由你更正吧,证据我这里有的是。”

结果,我就在伏园主编的《京报》上,指出那个错误来。

因为先生曾说,《小说月报》自命为文学领导者,也时常板起面孔,教训青年,不应该有那样错误,教青年人跟着他去错。所以虽是一个相片的小错,

先生也是主张纠正的。

再有就是中国印毛边书,是先生所主张,而且开创的。因为先生看到,中国新装订的书,因看书人手不清洁,而看书,又非常之迟缓,一本还没有看完,其中间手揭的地方,总是闹得乌黑,因为那地方,占的油汗太多了,等到看完了要收藏起来了,一遇天潮,书便生霉,再长久,就生虫。所以先生主张将书装订成毛边,待看完以后,将沾油汗的毛边截去,书便很整齐摆在桌子上了,既新鲜,又不生霉。但看毛边书,却非常之麻烦,第一先用刀子割,不割是不能看。第二看完又得切边。不切边放不整齐,因此,一般买书的人,多不高兴要毛边,以此,先生第一次在北新书局印毛边书,就再三告诉北新老板李小峰,一律装成毛边,一本都不许切边,但等印成,李小峰将二十一本送给先生,预备供给先生赠人时,书却都是切好的了。先生当时火起来了,问李小峰,究竟怎么一回事?李小峰是这样答复的:

“一开始装订,我就将毛边的摆出去卖,但没有人买,要教我切了边才肯要,我看没办法,所以索性都切了边。”

鲁迅先生马上说:

“那我不要切边的,非毛边的不行,你能将就买客,当然也可以将就我。切边的我决定不要,你带去好了。”

李小峰只得将截边的光本带回去,再为先生送毛边的去,此后为先生送的,虽然都是毛边,但寄到外埠分店的,还是切边本,在北平,恐怕先生看见不答应,便将毛边本送上街坊上了,待以后,毛边本成了时髦品,那只能又作别论了。

另外,还可举出相类的例子。

鲁迅先生很赞赏已故画家陶元庆的书,所以,在元庆开展览会时,先生不特代他作序言,在陶元庆住在北平的当时,先生所出的几本集子,如《呐喊》、《彷徨》、《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都是陶元庆代作封面的。陶元庆亡故后,先生在上海遇见孙福熙,要福熙为《野草》作了封面,用虽然用了,但先生不喜欢那样多的灰色。此后,大部分集子的封面,全出自先生手笔,有时,勾些古物,有时写几个简单字,也有用颜色配合一下,然后再题上字的。总之,先生没有再接触到可佩的画家,所以不找人做封面了。

由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认真、坚持、谨严,换了话说,就是先生有毅力,有韧性,丝毫不含糊也。

虽然,所举的都是些小事,先生却在这些小事上,建立起伟大的基础。

鲁迅论爱罗先珂

鲁迅先生翻译的《桃色的云》的作者——爱罗先河,到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记得吧?

爱罗先珂是诗人,是音乐家,同时又是世界语传播者。但他却是一个瞎子,而且在四岁时就瞎了。

他是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又因为是盲人,所以他的幻想中的“乌托邦”,特别来得明显。

他奔波于欧亚两大洲,但到处都听见残酷的叫喊,到处都遇到冷的空气。所以他的诗篇,总带着感伤的调子,而盲,又阻制了他的行动,所以他终于抱着悲哀的心情,默默地过去了。——虽然他想藉世界语的传播,以便助成他的“乌托邦”的实现。

他曾来过中国,而且有两次。同时,他不像萧伯纳似的,香港、上海,终于坐着飞机,在北方的天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 空里览了一个圈子走掉了。那是观察家,也不像泰戈尔似的,要中国人再发扬精神文明。是捧场家,他在北平居留了相当期间。他作诗,他讲演,他教授世界语,他更出席音乐演奏会,不只是歌唱,还拿出弦琴,弹那优静而略带感伤的调子,他是要激发起中国人的觉醒,虽然假如觉醒之后,应该怎样?爱罗先珂在他的诗篇或歌唱里,并未有明确的概念。但这一点,在现实意义上讲:已经足够了,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在双重的羁绊下,觉醒还是急切地需要啊!

我到世界语专门学校读书时,爱罗先河已离北平而去了,虽然世专的创立,与爱罗先河很有关系,但他却不及见那新兴的学校成立。因此,对于爱罗先珂,竟没有见面的机缘,所知道的,不过是从学校当局者口里,晓得他是世界语传播者,而且是很热心的一个。

以后,晓得爱罗先珂两次到中国,都是住在鲁迅先生家里,这才有机会听到——爱罗先珂的事故。

鲁迅先生说:

爱罗先珂因为是诗人,所以他特别敏感,记得他第二次到中国来时,北京大学请他来教书。据爱罗先珂讲:中国人与日本人是有很大的不同,那不同处,是日本人对于事理的呆板与冷酷,而中国人却洋溢着很厚的人情味。其证据是:当他——爱罗先珂——在曰本登岸时,遭受了日本官厅的拒绝。因此,日本警察对爱罗先珂不特搜索了他的身体与行囊,还给了他难堪的侮辱。他在中国虽也遭警察的检查,但警察却对他一点没有横暴的行为。而警察自己,还在一旁咕噜着:他是瞎子呀,我们也太那个了。因此,爱罗先珂断定:中国人只要觉醒起来,很容易得到助力,因为中国人能以同情给人。至日本,那只有到处碰钉子了。因为日本人眼中,已没有别的人类存在了。这是爱罗先珂思想上的敏感。爱罗先珂又因为是盲人,他的身体上的感觉,也特别发达得厉害。天要雨了,天要晴了,他是常常预先知道,要是有人找过他一次,第二次如再去找他,而无论换个什么地方,或换个什么时候,他一听脚步声,就晓得是某人来了,不必等那人讲话或报名出来,甚至有时他听生人的脚步声音,也能断定来者是怎样性格的人。

鲁迅先生对爱罗先珂的描摹,很能使人理想一会那个预言者。可是,鲁迅先生又说到他:爱罗先河非常之害怕女人。有一次,女师大请他去讲演,在讲演完毕之后,学校还预备了些点心。有教职员,有学生,都围来问爱罗先珂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则一味劝他吃茶点。爱罗先珂当时坐得笔直,脸面非常之严肃,点心固不吃,连茶亦不肯喝,后来离开学校,回到家里,我问他:“今天那里预备的点心,都是你平素非常之喜欢吃的,为什么今天一样都不动手呢?”他竟说:“那里不是有女人么?”你看,他在女人面前,连吃都不敢了。

“在他自己太太面前也这样?”我很奇怪地问。

“他还是独身啊!”鲁迅先生说过,好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过了一会,又继续说:“听说他在日本时候,爱过一个寡妇,一天到晚,向那女人送诗篇,但见了那女人,却什么话也不敢说。结果当然失败了。从此,他就更怕女人,恐怕他还是童男子也说不定。”

这使我恍然于他的感伤的调子的由来。鲁迅先生又说:

同类推荐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资治通鉴·菁华(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一部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枕边书!解读历史得与失的史学巨著,纵论上下千年的治乱与兴衰!体悟封建王朝的更迭与轮替,品味风云人物的交错与变幻!
  • 君妃怨(完结)

    君妃怨(完结)

    新注册成vip:进入红袖首页:http://m.pgsk.com/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小君的群号:72429877
  •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绝世独宠妃要休夫

    王妃休了王爷?王爷整天以泪洗面,寻死腻活?背对着王府大门,挥挥手终于可以解脱了,更是摆脱了那几个超龄的假儿子,拍拍身后的包裹,有了它哪怕是一辈子游手好闲也能舒舒服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嫂嫂掉进来钱眼,妹妹刁钻任性,哥哥懦弱无能,还有一个自命风流的混蛋处处闹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找到了头顶那缕阳光的时候,天降厄运。什么?丫鬟?给大王爷当丫鬟?刚从那里面逃出来,再回去可能吗?隋翰羽当朝丞相,更是王府的大王爷,有着绝世武功,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女人色胆包天,竟然将王府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潇洒的一走了之?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想走有那么容易吗?经过本王的允许了吗?%%%%%%%%%%%%%%%%%%%%%%%%%%%%%%%%“将军,这是我为你绣的手帕,看看可否喜欢?”“难得呀?这么笨的人竟然也会绣手帕?”大王爷一把抢过来放在鼻间一闻,对着手帕就是一通咳嗽顺手放在怀里,“既然已经脏了,那我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你喜欢,那就送你好了,反正这也是我刚从茅房里捡来的。”“呕呕呕.....”%%%%%%%%%%%%%%%%%%%%%%%%%%%%%%%%书房里,大王爷看着刚进来的人冷淡的说道,“这是你的卖身契,写上你的名字就可以离开了。”陈佳鑫刷刷的写上名字,转生就想离开。隋翰羽看着手上的婚姻契约书上陈佳鑫这几个大字,心里偷笑‘你是永远走不出这个王府的,王妃,,你以为能跑得了吗?’“大王爷,你我主仆一场,以后再也不会相见相见了,可否写上你的名字让我以后好留作纪念?”处在兴奋中的大王爷浑然不知自己自己在和离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陈佳鑫走出书房看着里面捧着婚姻契约书兴奋中的大王爷,小样,和姐斗,简直是自不量力。
  •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天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穿越成新娘也就算了,还是个哑女?最最关键的是花轿半路被劫,她竟被邪魅男子凌辱了?遭遇退婚不说,居然还被活人装棺!侥幸逃脱,她华丽蜕变,成为一代女奸商,更招惹美男无数,命运开始翻转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水流云是个小县城的捕快头子,没有偷奸耍猾,却也只是混混日子,带着手下每日逛逛,四处招摇显摆,这一生也就打算这样过了。忽然有一天,县城里出现了一个武功极高的“大盗”,戏耍得她团团转,引出了多年前的一段血案。更要命的是,这段血案,还与她的身世有关。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居然是……美人楼的女老板花倾心沉鱼落雁,众多王候贵公追求,唯独爱上了她;名花追逐,无端招来众多情敌的杀招,尤其是移仙宗宗主江同求花不得,誓断水流;不可一世的凤临王更是对她痛下杀手;唯有诡异的神秘人横空出世,每逢大难必伸援手。这个神秘人是谁?喂,兄弟,坐下,咱们交流交流……(本故事纯属虚构,轻松虐心小白文,可打发时光博君一笑)
  • 开溜皇后

    开溜皇后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舞蹈家,却因失恋而惨遭横祸,穿越到宰相病逝千金蓝梦舞身上,这不还没有踏出府门一步好好观摩观摩这个朝代,又要下嫁给天下女人都想嫁的男人——皇上,唉!谁让自个摊上这个主呢,不过听说皇帝还是挺帅的,而且她做了皇后不用四出去演出挣钱,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进了宫才知道,皇帝冷冰冰,还要一切听命于他,她决定开溜不要这份职业了,和这个大男人皇帝say拜拜,去寻找自己在古代的真命天子…...本书结合时而迷糊+茫然+小白,如果不喜欢的朋友可以勿进!
  • 春季营养食谱

    春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