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100000018

第18章 绍圣绍述

赵顼母高氏以太皇太后(宣仁太后)的身份辅佐朝政。她重新起用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废罢熙宁新法,恢复旧法,残酷打击、迫害变法派。司马光死后,吕大防、刘挚等守旧派官僚继续执政,他们依附于以太皇太后为代表的皇亲国戚,更有恃无恐,根本无视幼帝赵煦,“每赵顼大臣奏事,但取决于宣仁后,哲宗有言,或无对者”①。以至于臣僚每有奏事,均面对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而幼帝“只见臀背”②而已。赵煦虽极为不满,但亦无可奈何。

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氏病故,赵煦开始亲政。他有志继述宋神宗赵顼在位时颁行的新法。而在守旧派执掌朝政时,不仅是受排挤的变法派官僚,就连守旧派内部的许多官僚都对刘挚等人的倒行逆施表示反对,心怀恢复新政的强烈要求,然而多是敢怒而不敢言。他们更视皇帝亲政为扭转政局的契机,这与赵煦的意图完全一致,在共同的愿望下,君臣之间形成了一股“绍述先帝遗业”的潮流。赵煦一亲政,立即着手恢复熙宁新法和元丰改制(合称“熙丰新政”),并于次年四月下诏,改元“绍圣”。宋廷政局自此再度发生急遽的变化,故史称,“绍圣绍述”。

赵煦下令依照《唐六典》重新修订官制。随即又相继罢免原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等守旧派,即所谓“旧党”官僚的官职,门下侍郎苏辙劝说赵煦不可轻易变更元枯之政,不能复用变法派执政,赵煦大怒,罢免其官职。随后再贬吕大防为秘书监,刘挚为光禄卿、苏辙为少府监,对先期已罢贬的苏轼也不放过,又落职知英州,再谪贬惠州(治今广东惠阳东)。数月后,吕大防又“以监修史事贬秩,分司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安州(治今湖北安陆)居住”③。对于在元祐年让(1086—1093)追随守旧派,肆意诬蔑徘谤变法派及持不同政见官僚的礼部侍郎范祖禹、枢密都承旨刘安世等人也陆续罢官,贬逐出朝。与此同时,对于元枯更化中受到打击和迫害的变法派官僚则给予极高的褒崇礼遇,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对蔡确追复右正议大夫,进而又特追复观文殿大学士,赠太师,赐谥号“忠怀”。重新起用原变法派的主要人物,委以资政殿学士章悖悖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为同知枢密院事,原吏部尚书许将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蔡卞为尚书右丞。后又以曾布为知枢密院事,许将为中书侍郎,蔡卞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黄履为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林希为同知枢密院事。经过一系列的任免,基本清除了守旧派势力,组成了以宰相章悖为首的所谓“新党”的官僚集团,为“绍圣绍述”扫清了障碍。

以章悖为首的变法派掌握政权后,继续严厉打击守旧派,甚至连中间派也不放过。绍圣四年(1097),赵煦下诏,追贬吕公著为建武军节度副使,司马光为清远军节度副使,王岩叟为雷州别驾,又夺原同知枢密院事赵瞻、中书侍郎傅尧俞所赠谥号,降文彦博为太子少保。变法派仍感不足,继而又追贬吕大防为舒州团练副使,刘挚为鼎州团练副使,苏辙为化州别驾,梁焘为雷州别驾,范纯仁为武安军节度副使,统统流放岭南,分别安置于循州(治今广东龙川)。新州(治今广东新兴)、雷州(治今广东海康),化州(治今广东化州东北)、永州(今属湖南)等五州。原签书枢密院事刘奉世亦被迫贬为光禄少卿,以太子少傅致仕的韩维不仅被迫夺官爵,还与其他30余人同遭贬官。为使打击守旧派的这场斗争成为世人之鉴,赵煦下诏:“大臣朋党,司马光以下各轻重议罚,布告天下。余悉不问,议者亦勿复言。”④负责为起草眨黜元祐;群臣的中书舍人林希不仅用词“极其丑诋,”甚至“以‘老奸擅国’之语阴斥宣仁”⑤,欲以守旧派与太皇太后相互勾结,谋废宋帝的罪名,追废宣仁太后,诛杀守旧派官僚。此举因引起朝臣们的愤慨,加之赵煦的反对,才未扩大株连。

在打击守旧派的同时,宰相章悖等变法派逐步恢复新法。赵煦于改元“绍圣”的当月,即下诏令各路恢复元丰年间的免役法,随后又复行保甲法、青苗法、市易法等新法,恢复设置提举常平官,以及义仓等。

到元符元年(1098),又将常平、免役、农田水利、保甲等法分门别类,编为一书,名为《常平免役敕令》,作为推行新法的依据。在此期间,还重修《神宗实录》、《神宗国史》、《神宗帝纪》等记录神宗一朝政事和变法情况的史书,并将王安右所著《目录》载入《神宗实录》,又于宫中建成显漠阁,用以专门收藏《神宗御集》。以此为神宗赵顼及其熙宁新法正名。针对元韦占年间守旧派修改的科举和学校制度度,进行更改。

首先废罢进士科考习试诗赋,令只专习二经。赵煦还下诏令京师及地方学校官员,凡未经制科、进士和学校上舍生而人仕为官者,一律罢免。并且解除元祐年间习不许进士科考时引川王安石《字说》的禁令。又令蔡卞议定国子监三学及各州州学学制。

对于官吏的选拔升迁与贬黜,亦注重对其政绩的考核,赵煦亲政不久,即令监司每年督察州县地方长官的治绩,将其中有突出成绩者上报朝廷。绍圣三年,又令按照元丰改制所订职事官以行、守、试三等确定俸禄与官级。

历绍圣、元符年间,以章悖为首的变法派基本遵照熙宁新法和元丰改制的内容推行新法,其间亦针对新法过去实施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加以改革和调整,因此“绍圣绍述”仅仅是依章行事,几乎无所创新。

在废罢旧法,恢复新法之时,章悖、曾布等宰执一反守旧派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对西夏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以“浇攻挠耕”之策迫使西夏军队处于被动的境地,而无法集结进犯宋疆。绍圣二年八月,宋廷终止与西夏关于订立两国疆界的谈判,采取进筑寨堡,拓土扩疆的战略,在泾原路、鄜延路、环庆路等西北沿边地区修筑了坚固的防御T事,先后建成寨堡50余处,使千里之地成为阻止西夏军队入侵的防线,元符元年十月,宋夏间爆发平夏城之役,宋军一举击败30万夏军,并且占据河东路西北、陕西路横山至天都山一线的战略要地。这一系列的战绩,不仅扭转了长期以来宋廷对西夏所处的消极被动的局面,也迫使西夏于次年“叩关”⑥求和。二年,变法派控制的朝廷再度发兵攻占吐蕃族占据下的青唐(今青海西宁),改青唐为鄯州,邈川(今青海乐都)为湟州。不久,吐蕃族大举反抗,宋将种朴阵亡,宋廷被迫放弃青唐撒退。

然而绍圣、元符年间的变法并未像王安石变法时那样,为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政局而认真贯彻执行。在赵煦亲政的六年中,变法派更多的精力是投入到打击守旧派及消除影响的斗争中,因此绍述最突出的一点是巩固了变法派的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变法派内部又不断出现内讧和分裂。握有枢密院大权的曾布虽以变法派自居,但在王安石变法后期,曾上疏反对推行市易法,而与吕惠卿分裂。绍圣初年,他更千方百计阻挠吕惠卿回朝任职。其后又攻击章悖引用小人,专恣弄权,甚至借对守旧派官僚的罢贬,指责他是“报私怨”。

还别有用心地指责章悖和蔡卞于朝中培植党羽。而原来政见一致的章悖与蔡京、蔡卞兄弟。也因权势之争渐生积怨。变法派内部的相互倾轧,极大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严重影响了新法的深入推行。

元符三年(1100)正月,赵煦病逝,庙号哲宗。皇太后向氏为皇亲国戚中的守旧派势力,当权后即再度起用守旧派官僚,任用韩琦之子韩忠彦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悼等一批变法派官僚则相继被贬出朝。以继承神宗新法为宗旨的“绍圣绍述”遂告废止。

注释

①《宋史》卷三四○《苏颂传》。

②蔡僚《铁围山丛谈》卷一。

③④《宋史》卷尸八《哲宗纪二》。

⑤《宋史》卷三四三《林希传》。

⑥《宋大诏令集》卷六三。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迟到三天入学的沐之蓿,在湖边偶遇了弹琴一流的美少年秋旭衣,她赞美他的琴声,却被对方误作是搭讪女,为摆脱韩国金妍儿的纠缠,他竟主动吻了她,一条‘交往’的短信,使她扮演成他的女朋友,恰就在她迷茫进入角色时,一张艳照意外出现……后来在她生日那天,那场熟悉的血腥味,再次勾起了另一段歌星爱情的记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一女仙

    第一女仙

    穿入修真家族,父母慈爱却修为低微。家族势大,却狼心狗肺,步步紧逼,谋算婚嫁!危难之际,随身古镯异变,开启福地洞天!无名金果成就神秘灵种。看——废柴之体,也敢逆天,成就第一女仙!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哲理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哲理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兰香鬃影

    兰香鬃影

    她是遗落民间高贵的公主,蓝翎国唯一的皇族血脉,但是阴错阳差,她成为身份不明,以皇子之名继承了皇位的欧阳澈的兰妃,与另一位血脉不明的皇子欧阳澄之间纠缠不清,欧阳澈无声的怜爱,欧阳澄的背叛,一年后,她带着满腔巨大的仇恨,以另一幅面孔回到蓝翎国,她是要报复亦或是不甘心。欧阳澈不计回报,不求得知无声的呵护怜爱,可是她的心只容得下欧阳澄,在万丈悬崖边,欧阳澄将匕首一寸一寸刺进她的心脏,她带着后悔满满的恨意纵身掉下万丈深谷,是对是错,痴迷或执着,让满天清风,靡靡花香告诉她答案舍身亦是深爱。
  • 贞观幽明谭

    贞观幽明谭

    故事以唐代贞观末年的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自幼背负诅咒的少年巫师明崇俨在追寻自己身世之秘的过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作品中人物众多,架构也铺陈得极开,但是内容精彩紧凑,各条线索交织依存,扑朔迷离,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