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700000026

第26章 Chapter8 谁动了我的腰包—消费心理学(3)

你还在为了一束花买一个花瓶吗

“百搭”才是硬道理。

【心理照相馆】

1907年,詹姆斯教授和他的好朋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同从哈佛哈学退休。有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正好过几天是卡尔森的生日,詹姆斯就送上了—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笑了:“你别费劲了,我不会被你的鸟笼打动的,虽然它很精美。”可自从他书桌上多了一个鸟笼,但凡有客来访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您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每次跟他们解释:“这笼子里没有养过鸟。”然而,这样回答换来的只是客人们困惑而不信任的目光。

无奈,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一只鸟。

【心理SOS】

卡尔森教授最终赌输了,完全是詹姆斯的“鸟笼效应”起的作用。经济学家为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远比要解释为什么会有一只空鸟笼简便得多,不管有没有人来问,都不需要加以解释。其实,一个空的鸟笼会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然后不得不让人主动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鸟笼效应”描述的现象就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那么过一段时间,这个人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鸟笼效应”又称为“空花瓶效应”。当一个女孩子收到她男朋友送的一束花,她会特意为花买一个花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会让她的男朋友隔几天就送花给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自己心里存放一只笼子,然后情不自禁地去装一些东西填满它,甚至填满了有了一样,还想要另外一样。

后来,人们将这种效应的影响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比如企业里的职位架构:总裁、执行总裁、常务副总裁。根据我们的职能分析,这里面的执行总裁基本上就如同于一个“空着的鸟笼”,只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一直保留着这个位置。这时在对公司进行整改的方案中,就应精简整个组织结构,相应地扔掉类似的空鸟笼,将一些不必要的职位与职责进行整合,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就这样,“整合”成了这个效应的最终“代言人”。

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整合我们的工作,还要学会整合我们自己的心态,不过于在意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被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就会过的简单而快乐。

优惠券真的优惠了吗

不管是什么券,都是让你花钱的券。

【心理照相馆】

平时玫瑰2元一朵,情人节那天的标价却是20元一朵。秦峰想:花虽贵,但不能不买,不然老婆会生气。可是,买了还真心疼,毕竟买少了面子上挂不住,买多了又费钱。

正在犹豫,店家走了过来,问:“先生,买花?”

秦峰说:“嗯。不过,玫瑰能不能便宜点?”

店家笑道:“送女朋友吧?哈哈,追女孩子怎么能怕花钱?若是这一大束花赢来你的幸福,那可是太划算了!”

秦峰说:“送老婆的。”

店家接着说:“那更不能抠门了。要不这样吧,您在我们店里办张会员卡,有了这张卡,您就可以在我们店里享受五折优惠。”

秦峰开始打退堂鼓:“有这个必要吗?”

店家理所当然地接话:“怎么没有啊,您想想,谁家红白喜事不送花,是吧?”

秦峰想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束花。但还没到家,他就开始后悔了,细细想来,其实这优惠卡对他来说并不优惠,得益的更多是商家。

【心理SOS】

在现在商业社会中,实体店铺也好,网络店铺也好,会员卡、贵宾卡之类的优惠券成了一种赚取回头客的有效手段。拿着优惠券,感觉自己似乎拥有了一张可供 “挥霍”的“免费金牌”。但是,事实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商家发放优惠券,表面的解释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目的,那不如直接降价。实际上,商家借此进行低价促销,挣的还是顾客的钱,而顾客只是未察觉到而已。

许多人因为抱着占便宜的投机心理,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潜意识中相信自己可以利用优惠券买到便宜东西。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是把“客观概率”消融在“主观概率”中,即判断事物时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低概率,而否认不利于认同自己的真实概率。这就好比案例中的秦峰,夸大了自己再光顾这家花店的几率,从而认为办理优惠券将有利于自己。正是这样的错误估计,就把“我很少机会光顾这家花店”的客观事实,消融在了“我会经常光顾这里”的主观认知中。

投机心理蒙蔽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因为很少有人能坚定地只相信自己。在商家的一番甜言蜜语之后,很多人或许都会受到对方的引导或者说在对方的劝说下产生心理压力,确信优惠券可以为自己省去一大笔钱。出于内心的优势考虑,很多人信了商家的话,但这其实只是商家利用我们的投机心理所做的一种商业活动而已。而很多人可能出于对偏离的恐惧,便选择了听从商家的话,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包括时下流行的美发卡、旅游卡、购物卡等都是商家增加收益的秘密武器,通过一些折扣和换购,甚至夸大原价位商品谋取私利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所以不要被销售人员的“狂轰乱炸”炸晕头,迷迷糊糊地就成为某商铺的会员,小心一些骗子蒙混其中骗取钱财。

我们要保持理性,认真考虑,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实惠,而不要轻易地听信商家的话,更不要见到商家发放优惠券就去抢购。我们应清楚地了解,这只不过是商家利用人们的投机心理作的一场秀罢了。要想避免投机心理,我们就要克制自己占小便宜的心理,理性地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价签上的把戏

“价签戏法”的存在,是商家衡量了收益和成本之后,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心理照相馆】

某品牌洗发水,建议零售价16.9元,商场标价13元;

某品牌牙膏,厂家建议零售价3.2元,实际零售价2.8元;

某品牌纯净水,包装上硕大的建议零售价1.5元/瓶,实际售价1元/瓶;

某品牌内衣,建议零售价42元,大大的促销牌子写着25元;

【心理SOS】

现代社会,商品成千上万,种类繁多。各种商品的质量、用途、款式不同,价格也就千差万别。即使同一商品,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会上下浮动。同一种商品,标签上不同的价格,会导致消费者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价格心理效应包括贝勃效应和尾数效应。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放上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左右手上的砝码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到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效应”。

“贝勃效应”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份的晚报突然涨到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100万的房产也涨了5块,甚至500块,1000块,你也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这就说明,如果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大,那么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有一个关于价格的心理学试验证明了这个效应。

如果你去商场购物,购买一个标价200元的商品,这时,你听说另外一个商场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00元,你会如何?恐怕你会赶紧跑到另一个商场去买,不被这里宰割,是吧!

那么,如果你在这个商场购买的商品标价是20000元,而此时你听说另外一个地方的同样商品价格是19900,比这里便宜100元,你是否会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买?恐怕不会吧

这个试验说明,同样是100元,由于人们前后受到的刺激不同,因而态度也就不同。仔细想想,在你的生活中,也许已经上演了试验中的事实。

此外,有些商家在制定商品价格时,牢牢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错觉,运用了“尾数定价法”,即保留价格的尾数,采用零头标价,如将一件商品定价为9.98元,而非10元。这就是价格的尾数效应。实践证明,消费者更乐于接受尾数价格。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整数是一个概略价格,不十分准确,而尾数价格会给人以精确感和信任感。此外,尾数可使消费者感到价格保留在较低一级的档次,从而减轻心理抵抗感。

我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超市里很多商品价格的尾数都是×.8,×.8,×.98,×.99,而很少有整数的标价。而在大商场,我们经常会看到标价尾数为×68,×98,×998等的商品,而整数标价的商品则很少见。这是因为超市和商场都在标价时运用了价格的尾数效应。

为什么尾数定价法运用得如此广泛呢?这是因为尾数定价法会对消费者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

(1)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便宜的心理错觉。如198元一双的鞋要比200元一双的鞋好销。

(2)可使消费者相信企业在科学、认真地定价,制定的价格是合理的、有根据的。

(3)给消费者一种数字寓意吉祥的感觉,使消费者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如,“8”的粤语中念“发”,含发财致富之意,以“8”为尾数的价格,会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了解了价格的这两种心理效应之后,但愿你在日后的消费中多一分小心与谨慎,以免上了价格的当。

【心理测试】是谁掏空了你的钱包

题目:假设你有幸参加商场提供一分钟免费抢购活动,限一分钟内,你抢购到的所有东西到收银台付款时都将免费,你会最先抢购什么?

【A】离收银台有点远的手机

【B】离收银台最近的巧克力

【C】在二楼的钻戒

【D】离收银台只有十步之遥的42吋液晶电视

解析:

选【A】

商场中的数位区是你常常流连忘返的地方,看到最新推出的数位产品,让你十分心动。若是商家再在商品上标一个五折的标签,你的心情将更加激动。此时售货员若再美言几句,你立刻便会乖乖的掏出信用卡,爽快的在POS机上刷!可当你收到信用卡催缴单时,就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选【B】

美美的吃一顿对可以算是你人生的一种享受,任何的诱惑也不如美食诱惑那样让你无法抗拒。不管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只要能满足你的味蕾,你就不会放过。当兴致来时,你还会亲自操刀,为自己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独自享受自己辛劳后的果实。钞票没有成为存款,而是化为了脂肪,存贮在你的身体中,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结局?

选【C】

你是个善于理财的人,赚钱的欲望非常强烈。听到专家说看好未来的房市,你就跃跃欲试。看到隔壁的大婶买股票赚了不少,更是让你羡慕不已。为了能赢得更多的财富,你总是忍不住将多余的钱投资到市场当中。但要注意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一定要谨慎行事。投资是一生的功课,盲信权威只会输多赢少。

选【D】

你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对你而言拥有一个温暖的家要比什么都重要。你很懂得过日子,哪家超市的蔬菜最便宜,哪家便利店的洗衣粉有特价,你总能打听得清清楚楚。每个月的薪水,你大部分都贴到了家用上,不仅为每天的饭菜做准备,更在衣食住行上尽可能满足家人的一切要求,帮助他们实现生活梦想。虽然会很辛苦也很忙碌,但你觉得十分值得!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200个心理健康故事,滋养学生的心田。品味百年哈佛的智慧甘泉,锻造和谐阳光的心理素质。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加班熬夜成为工作常态,当失眠多梦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人们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压力消失,让心灵恢复简单纯净。冥想并非是如今才有的心灵修养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被一些社会顶尖人才所使用。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美国前副总统科尔、苹果“教父”乔布斯、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都是冥想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热门推荐
  • 柴米油盐理财经

    柴米油盐理财经

    贴心的理财顾问,实用的理财读本。你可能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做着“房车”梦;你可能是一个初为人父的年轻爸爸,正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教育绞尽脑汁……如何实现“房车”梦?如何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你所要做的就是:尽早学会理财。
  • 打劫

    打劫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名门贵女不好惹

    名门贵女不好惹

    "穿越为世家旁支嫡女,乃家族掌上明珠。彪悍伯母当家,富二代盐商娘亲掌权,本家又如何?银子砸翻你们!小妾姨娘白莲花,敢欺我、辱我、笑我,立马打你、抽你、踩死你!皇裔贵公子了不起?本小姐很忙,排队等着挑!作为彪悍穿越女一枚,徐明菲觉得做个嫡女米虫最幸福;不过先得收拾了这个腹黑妖孽的世子再说!"
  •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错嫁暴君:高中生皇后

    只因错食半仙爷爷的虾扯蛋,她穿越到了未知世界,却未能如愿母仪天下,杯具的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乌鸦;他娶她为妃,深宫险恶,她终究敌不过后宫那群莺莺燕燕,撒手人寰。老天却不曾想过饶恕她,重生,她依然是他的妻,他觉得最有利用价值却最冷落的妻,冷宫寂寞,墙外红杏分外妖冶,是不是……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盛世丑妃

    盛世丑妃

    她——圣龙王朝丞相之女,亦是天下第一丑女,丑到出生之时,当即吓呆亲爹,吓死亲娘。他——圣龙王朝三王爷,亦是天下第一美男,美到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勾人心魂,动人心魄。皇帝的一道圣旨传来,他得娶她,她得嫁他。大婚之日,花轿抬到门前,她从轿中下来,却发现王爷府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张纸条:本王怕洞房之日被吓死,再三斟酌,所以决定抗旨,誓死不娶天下第一丑女。看着纸条上那嘲讽之极的话,红盖头之下的她脸上染起了淡然的笑,今日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于是——“砰”一声剧响,紧闭的大门被她一脚踹开…→☆→☆→☆→☆→←★←★←★←★←★←片段一:风姿绝色的三王爷斜睨着她,嘴角尽是讥讽的道:“蓝大小姐想嫁人想疯了吗?若你寂寞难耐,本王的侍卫到愿意代替本王,忍辱满足你的洞房之愿!”他的话音刚落,一侍卫便走向了她,然后还没等近到她的身边,一抹寒光袭来,侍卫的脖子便立刻飞血四溅,然后倒地而亡。眨眼间,三王爷的脖子一凉,赫然一把匕首抵在了他的咽喉上:“三王爷,若你喜欢葬礼与婚礼同时举行,我乐意奉陪!”片段二:“贱人,好好的学着,稍后本王等着你伺候呢!记住,若你不能让本王尽兴,本王会让你生不如死!”三王爷冷冷的说完,与自己的侍妾当众上演起了激情一幕。某女子则乖乖的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慢条斯里的给自己泡好了杯茶后,轻抿了口,随后精精有味的看向了面前缠绵的二人。“表情太僵硬,声音太难听,动作又不够完美!失败!”某女子鄙夷的摇了摇头,好心提点道。刹那间,缠绵的二人目瞪口呆的看向了品茶的女子。品茶女子立刻耸了耸肩,脸上露出了抹歉意的笑,再次轻抿了口茶后,红唇轻启道:“对不起,你们继续!若再发现不足之处,我尽量不纠正!”片段三:“呜呜呜…”一浑身水淋淋脏兮兮的男子,嚎嚎大哭的走进了房中。“小四四,谁欺负你了?”某女子眯着眼,看向了圣龙王朝著名的傻子四王爷。“他们不给小四四来找姐姐玩,还把小四四推进了池塘中!小四四好冷哦!”傻王爷撅着嘴说完,身子像泥鳅一样钻进了某人温暖的怀中。“很好!”某女子一把推开了傻王爷,蹭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呜呜呜…姐姐你把人家推倒在地啦!人家屁屁好疼,你快帮人家揉揉啦!”傻王爷满脸委屈的看向女子,小腿乱蹬着。“姐姐现在没空帮你揉!”某女子白了眼地上撒娇的男子,扭头往门口走去。“姐姐你要去哪里啦!别丢下小四四啊!”傻王爷哀怨的叫道。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钓到腹黑皇帝

    钓到腹黑皇帝

    强大女主林韶言带着些痞气的穿越了,美丽无双的痞女混混搭搭的肩负着勾引皇上的强大使命进了宫。深陷阴谋的漩涡也能发挥强大的痞女特性:若说那心狠手辣的儿时帅哥,因为说不出口的苦衷不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那你这个一手策划整个阴谋的江湖青年才俊也跳出来深情表白个鬼啊;要说对我最好的呢,还是温婉腹黑的七王爷咯;可是,若说腹黑谁能抵过那个黑脸皇帝——咳咳,不好意思,就是鄙人老公啊……(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