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900000009

第9章 《诗经》汇通三题(《关雎》《葛覃》《卷耳》)(5)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莫莫。

是刈(yì)是濩(huò),

为絺(chī)为绤(xì),

服之无斁(yì)。

葛藤是如此细长啊,

蔓延在山间的谷中,

成熟的叶子繁茂葱葱。

镰割锅煮费一番苦辛,

细布和粗布终于织成,

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

[异字]刈,本亦作艾。斁,本亦作(攴改为犬)。无斁,《礼记·缁衣》及《尔雅》注等皆作“无射”。

[韵读]莫、濩、綌、斁,铎部。

【莫莫】叶子茂密的样子。

按:旧众说各异:一,《毛传》曰:“莫莫,成就之貌。”持此说者还有《郑笺》、《孔疏》。二,《朱传》曰:“莫莫,茂密貌。”持此说者还有朱彬《经传考证》、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三,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五曰:“莫本古文暮字,今曰莫莫者,盖取稠密阴暗之义。”四,牟庭《诗切》云:莫、莽古音相通。《吕氏春秋·知节篇》注:“莽莽,长大貌也。”又说:“莽莽,均长貌。”“莫莫”即“莽莽”,言葛之长也。五,罗典《凝园读诗管见》云:莫通幕,葛叶笼络中谷如帷幕,故云莫莫。六,日本山本章夫《诗经新注》云:“莫,漠。莫莫,其叶茂密,窥其中漠漠然也。”七,胡文英《诗经逢原》云:“莫莫,葛老而叶疏貌。”八,日本皆川愿云:“莫者,物之止止乎深之谓,盖谓其铺叶之间甚广也。”九,申濩元《读毛诗日记》曰:“窃谓‘莫莫’犹‘莽莽’也。《说文》莫,篆作,莽篆作茻。莫之本谊为日在艸中,从茻得声,莫、茻乃双声字,文小异而谊同。茻为艸之众,莫亦为艸之盛也。《广雅》莫莫、萋萋、茻茻均言茂,则莫莫犹萋萋,莫莫、萋萋犹茻茻。毛于上章萋萋既训茂盛,则此章莫莫当亦知茂盛。必两释之,不嫌文重乎?故但以成就完足其谊,不复状其形。《传》意简括,耐人探索。郑知其然,故《笺》亦只申成《传》说,不别为训诂也。”其实各家之说并不矛盾,《毛传》所谓“成就之貌”,乃是指夏日葛叶深绿成熟时呈现出的状态,那种茂密盛浓的样子与春天之“萋萋”、秋天之萧瑟是不同的,故以“成就”形容之。《郑笺》云:“成就者,其可采用之时。”即言其生长已成熟,可以收割。何楷所谓“稠密阴暗”,罗典云如帷幕,申濩元所谓“‘莫莫’犹‘莽莽’”,所言皆是成熟之状。莫、莽双声,《楚辞·抽思》云:“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是莽莽为夏天草木之状。与“维叶莫莫”所描写的季节正同。

【是】乃,于是。

按:《诗经》中此类用法甚多,如“是则是俲”、“是究是图”、“是剥是菹”、“是烝是享”、“是类是祃”、“是致是附”、“是伐是肆”、“是绝是忽”、“是获是亩”、“是任是负”、“是顾是复”、“是享是宜”、“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是断是迁”等等,皆可以训释为乃。或以为“是”是前置宾语。

【刈】割取。

按:刈本为割草用的工具,如徐鸿钧《读毛诗日记》考证所说:“《说文》云:‘乂,芟草也,或从刀作刈。’然则刈为芟草之器,故《齐语》云:‘挟其枪刈耨鎛。’韦昭注曰:‘刈,镰也。’《方言》曰:‘刈,钩。’《说文》钩作,云:

‘镰也。’”这里则是名词动用,犹言用镰刀收割,故《韩诗》说:“刈,取也。”下濩字用法也相同。

【濩】煮。此句是说把葛藤用镰刀割下,再煮在锅里进行处理。

按:《毛传》、《尔雅》皆曰“濩煮之也”。然于“濩煮之也”四字,后儒解说却截然不同:一曰“濩”为“镬”,认为“濩煮之也”四字连读,意即“以镬煮之也”。如《孔疏》引孙炎曰:“煮葛以为绤,以煮之于镬,故曰濩煮,非训濩为煮。”再如臧琳《经义杂记》曰:“《尔雅》释之云‘镬煮之也’,四字为句。……濩即镬之假借。”另一说“濩”为“煮”,认为“濩煮之也”四字应断为“濩,煮之也”。如吴夌云《吴氏遗著》曰:“《葛覃》‘是刈是濩’,蒦有商度之意。凡煮物,候有生熟,味有酸咸,当商度之,使适宜。字故从蒦从水,濩正训煮。”而钱人龙《读毛诗日记》所言又使上述两说融为一说,钱氏曰:“《说文·金部》:‘镬,鑴也。’段玉裁注:‘《少牢馈食礼》有羊镬,有豕镬,镬所以煮也。’是镬之本义为鑴,引申之有煮义。”又:《韩诗》云:“濩,瀹也。”《诗经世本古义》:“按:瀹者治也,盖以水治之也。”张次仲《待轩诗记》曰:“濩,以水煮之。”李黼平《毛诗紬义》说:“濩为浸渍淋漓之貌……毛意盖为浸渍而煮。”其实各家说并无大殊,皆认为与煮有关,但以孙炎、臧琳之说更为圆通。濩即鑊的假借字,镬是无足鼎,即《淮南子·说山训》注所云:“有足曰鼎,无足曰镬。”这里是名词动用,即用镬煮之之意。葛收割后,皮要经水煮,才能变柔,纺织成丝。日本皆川愿《诗经绎解》读濩为获,云:“濩读为获,刈而收之之谓。”不可取。

【为絺为绤】细葛布叫絺,粗葛布叫绤。此句指将葛治成细布与粗布。

按:《毛传》:“精曰,粗曰绤。”《说文》:“絺,细葛也。”“绤,粗葛也。”段玉裁注说:“葛者,絺绤之草也,其缉绩之一如麻枲,其所成之丰,细者曰,粗者曰绤。盖草有不同,如今之葛布有黄草葛,其粗者也。”考葛布乃是古代制衣服的主要原料,其细者自然贵重,故《禹贡》言四方贡物中有,《吕氏春秋》言孟夏“天子始”,《史记·五帝本纪》言尧赐舜衣。皆可证之贵重。

【服】服衣,即穿衣服。一说整治、处理。

按:关于“服”约有二解,而皆出自郑玄。郑玄注《礼记》时,以服为穿衣服。如《礼记·缁衣》引《诗》“服之无射”,郑玄注说:“射,厌也。言己愿采葛以为君子之衣,令君子服之无厌。”而后注《诗》时,则改前说,云:“服,整也。女在父母之家,未知将所适,故习之以絺绤烦辱之事,乃能整治之无厌倦。”此两说皆可通。服解释为服衣,这是常训。依此解,此句是说用葛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没有厌倦时。表示了对葛布的喜爱。但郑玄改易前说,也是有道理的。服可借为,《说文》:“治也。”又:服亦有习意。《礼记·孔子闲居》:“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郑玄注:“服,犹习也。”《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王逸注:“服,习也。”《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世主必从而礼之。”依此解,此句是说:女子嫁前学习治葛这一项基本的劳动本领而没有丝毫厌倦之意。即如孔颖达译郑说云:“葛既成就,已可采用。故后妃于是刈取之,于是濩煮之。煮治已讫,后妃乃缉绩之。‘为为绤’,言后妃整治此葛,以为絺绤之时,志无厌倦,是后妃之性贞专也。”两说俱可通。而前说似稍好些。

【无斁】不厌。

按:《毛传》:“斁,厌也。”字或作“射”。《尔雅·释诂》:“射,厌也。”厌是满足、厌倦之意,本字当,《说文》作,后多用“厌”代替。“厌”的本意是“笮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者,饫本字,引申为足、恶之义。俗以厭为厌足、厭恶,别制餍为餍饫、餍足,又从厭加土为覆壓字。”“不厌”即不知厌倦。又,《说文》云:“斁,解也。从攴声。《诗》曰‘服之无斁’。斁,也。一曰终也。”承培元《说文引经证例》以为“斁,也”是后人据《毛传》所增,许慎释《诗》与毛不同。“解音古与懈同,亦通用字,‘无斁’犹言‘无懈’也。”丁惟汾以为“斁”古读如“苏”,为“厌恶”之合音。

章评:此章言治葛,暗伏一个“勤”字在内。末三句写出治葛过程,精练扼要。“服之无斁”句乃一篇要眼处,见出葛布之美。邓翔云:“两‘是’字急起相迎之词,两‘为’字并力合作之词。语若合璧,意若联珠,归重‘服之无斁’句。”陈仅云:“‘服之无斁’句是一篇之主,末章只是‘无斁’之一端耳。”竹添光鸿云:“此章历叙治葛之事,多少治葛之劳,只一‘是刈是濩’尽之;多少组织之劳,只一‘为絺为绤’尽之。归到‘服之无斁’,正如老农深知盘中之飱皆从辛苦来,而俭德可风,已悠然言外。”

言告师氏,

言告言归。

薄汙我私,

薄澣(huàn)我衣,

害浣害否,

归宁父母。

我认真请教尊敬的老师,

老师教给我为妇的技艺。

教我用汙水清除内衣的油腻,

教我用清水濯洗弄脏的外衣。

该洗的不洗的能打点清楚,

出嫁了就了却父母的心事。

[异文]害,日本藏应永本作曷。归宁父母,《说文》引作“以妟父母”。[韵读]归、衣,徽部;否、母,之部。

【言告师氏】我请教老师。言,我。一说为语助辞。告,请,请教。师氏,指女师,职责是教育贵族女子。

按:“言”旧注有两说:一说训“我”。如《毛传》曰:“言,我也。”胡文英《诗疑义释》云:“考言,即古俺字。今西北及山东人,土音多有称我为俺。”此说后人多不从。考其原因主要是“言”作“我”字用经传罕见,再则下文有两个“我”字。如竹添光鸿说:“言之训我,虽本《释诂》,经传罕觏。且此下明有两‘我’字,果即指我,何必变文曰言邪?”另一种意见认为是语辞。如《朱传》曰:“言,辞也。”“辞”即助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诗》学家们如毛、郑等都坚持此处之“言”当训为“我”,其必有因。仔细琢磨诗义,此句中的“言”字与“言告言归”的“言”字,字虽同而意义有别。此句“言”当作“我”解,是动作发出的主体。下句“言”字,则是因此句顺势而来,是助辞。陈奂《诗毛氏传疏》也以为言字前后义有别,他说:“诗叠用‘言’而义别。‘言归’之‘言’与‘言告’之‘言’不同义,‘言告’,我告也;‘言归’,曰归也。此篇及《黄鸟》、《我行其野》、《有》,皆作‘言归’,《齐·南山》、《东山》、《采薇》、皆作‘曰归’,《黍苗》作‘云归’。‘言’、‘曰’、‘云’三字同义,若皆训‘言’为‘我’,则辞累矣。全诗‘言’字,有在句首者为发声,若《汉广》之‘言刈其楚’之类是也;在句中者为语助,若《柏舟》‘静言思之’之类是也。‘言’皆不作‘我’解。唯此诗之‘言告’,《泉水》之‘言迈’……训‘言’为‘我’者,当是相传训诂如此。”其说可参。至于下文中两“我”字,并无大碍,古人此种用法甚多。如《离骚》前言“朕皇考曰伯庸”,下则说“惟庚寅吾以降”,接着又说“皇览揆余于初度”,朕、吾、余三字皆为第一人称。关于此句“言”字,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诗三百篇言字解》)、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皆以为当作“乃”解,吴世昌以为当作“以”字解(《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诗三百篇言字解新》)。可备一说。

告,请求,请教。《尔雅·释言》:“告,请也。”《国语·鲁语上》韦注:“告,请也。”郑玄释“告”为“教告”,即教诲,意此句指受教诲于老师。

师氏,《毛传》说:“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孔疏》曰:“女师者,教女之师,以妇人为之。《昏礼》云:‘姆纚笄绡衣在其右。’注云:‘姆,妇人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矣。’”《白虎通·嫁娶篇》说:“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说文》说:“妿,女师也。从女加声。杜林说加教于女也,读若阿。”又说:“娒,女师也。从女每声,读若母。”读若阿、读若母,此当是傅母。陈奂以为女师与傅姆不同,虽同为女师,但女师为嫁前教于公宫宗室者,而傅母则是随女而往嫁者。此说有理。《白虎通·嫁娶篇》前言“妇人所以有师何”,后又说:“女必有傅姆何?尊之也。”明傅姆与师不同。闻一多《诗经通义》以师氏为保姆,相当于女奴,大背于师氏尊敬之职,不可从。或以为故无女师之说,师氏当指领导生产的官员,此诗主人公为男性。其实,古称“师”者不一,专门管理一事的人员皆可称师,如《孟子·告子上》中有场师,管理治理场圃;《楚辞·离骚》有雷师,《周礼·春官·大宗伯》有风师、雨师,指管理雷、风、雨的神;《吕氏春秋·季夏》有渔师,高诱注:“渔师,掌鱼官也。”《国语·周语上》有“师箴”,则是指乐师。故古掌管女性教育的女子自然也可以称“师”。《内则》记载教养贵族子弟有子师、慈母、保母三种职位。郑玄注说:“子师,教示以善道者;慈母,知其嗜欲者;保母,安其居处者。”贵族子弟有男有女,这里的师自然也包括了女师。而“氏”则可缀于尊者称谓之后。如《邶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大雅·韩奕》:“笾豆有且,侯氏燕胥。”《周礼》中又有所谓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者。

【言告言归】请女师教给自己为妇之道。归,出嫁,此处指嫁人之道。一说回家。

按:此句今人多作告假回家解。《毛传》则说:“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谷梁传》皆有同说。《说文》:“归,女嫁也。”《周易·泰卦》“帝乙归妹。”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归,嫁也。”《公羊传·隐公二年》“妇人谓嫁曰归”注:“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方言》:“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钱绎《方言笺疏》说:“《广雅·释诂一》:‘归,往也。’《滕文公篇》(下):‘往之女家。’往,即归也。归、嫁一声之转。今太仓人言归,音犹如嫁。”可知《毛传》是有根据的。《毛传》之所以会将此与出嫁联系起来,是因为此篇所写与女子出嫁前的教育有关。《礼记·昏义》也说:“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徳、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教成之后,即可出嫁。故将“归”释作了“嫁”。《郑笺》亦云:“我告师氏者,我见教告于女师也,教告我以适人之道。重言我者,尊重师教也。”苏辙《诗集传》也说:“言其告教于师氏也,则告之以适人之道矣。”依毛、郑意,此连上句是说,我受教诲于老师,老师教给了我为妇之道。

【薄】发语词,无义,常用于动词之前。

按:“薄”字毛无传,芣苢,《传》则说:“薄,辞也。”朱熹说:“薄,犹少也。”季本《诗解颐》曰:“薄,不敢大肆之辞,犹言略也。”王夫之《诗经稗疏》以为犹劝勉。牟庭《诗切》以为薄、颇古声同,东汉人始用“颇”,古用“薄”。马瑞辰则说:“《芣苢》‘薄言采之’,传:‘薄,辞也。’《后汉书·李固传》‘薄言震之’,注引《韩诗》曰:‘薄,辞也。’今按:薄、言二字皆语词,单言薄者亦语词。薄、魄古声近,通用。《尔雅》:‘魄,间也。’谓间助之词。魄即薄字之假借。”马说近是。《经传释词》以为发声词,似乎更为确切。《诗经》有“薄送我畿”、“薄采其芹”、“薄采其藻”、“薄采其茆”等,或言“薄言”,如“薄言采之”、“薄言还归”、“薄言往愬”等,皆用于句首,表示发声。犹《楚辞》中之“羗”、“蹇”。《时迈笺》曰:“薄,犹甫也。甫,始也。”高本汉、苏雪林(《诗经杂俎》)据此以为“薄”通“甫”,训始。裴学海训“薄”为“乃”。其实虚词的解释弹性很大,应当根据语言环境而定。像此处的“薄”字,当是表示激动状态的发声词,相当于“啊”。

【汙】指用灰水、堿水之类污水清洗油渍汙垢。

按:旧释“汙”为清洗汙垢。《毛传》云:“汙,烦也。”《郑笺》云:“烦,烦撋之,用功深。”《经典释文》引阮孝绪《字略》云:“烦撋,犹捼莏也。”即指用双手揉搓。《类篇》有“汙,治也”之说,疑即据《毛传》立说的。陈鱣《简庄疏记》曰:“今人洗衣,以两手相切摩曰‘搓’,即捼莎之意。”徐鼒《读书杂释》曰:“《诗·葛覃》:‘薄汙我私。’王荆公曰:‘治汙曰汙。’按:《曲礼》‘为长者粪之礼’,亦除粪曰粪也。古人此种字法,不可枚举。”闻一多还列“汙”与“澣”相同的例子,认为“澣”也有“汙”的意思,以证“汙”有“澣”的意思。尽管各家言之甚辩,但古书中毕竟难找到以“汙”为清汙的佐证来。高本汉改释“汙”为“浸湿”,以为此句是说:“我要浸我的内衣。”与高本汉略同,高亨《诗经今注》释“汙”为“沤”即浸在水里。并云“汙与沤当是方言的不同,一音的转变。《说文》‘邘读若区’便是于字声系和区字声系彼此相转的例证。”此似可通。陈元胜《诗经辨读》据《左传》注,释“汙”为“烦劳”,以为指换洗内衣的烦劳之事。笔者前曾读“汙”为“呼”,训“私”为奴婢。虽于诗读能畅,而疑不合古意。于鬯《香草校书》云:“《葛覃》篇:‘薄污我私,薄澣我衣。’鬯案:二句盖似平而实侧,因‘薄污’故欲‘薄澣’,因‘污我私’,故欲‘澣我衣’耳。‘私’当即谓所污之垢。”此说似亦有理,然又与毛、郑古训相去甚远。毛、郑训“汙”为“烦”,必有所据。考诸家之说,当以罗典《凝园读诗管见》疏毛之说最为可取,其云:“澣以洁水,不治,故用汙,汙谓今灰水、堿水之属。”灰水、堿水是为去衣服油腻所用的污水。竹添光鸿亦云:“去汙而谓之汙者,犹今人渍灰为水使滑泽,则垢易落,盖是以汙之者洁之。仅用水浣,斯为烦矣。”四十多年前,农村中尚有用此法清洗油腻者。因油腻用灰水使劲揉搓,故郑玄说汙用功深。这是一种带有技术性的劳动,故要由师氏传授,这也是女子嫁前所习的“妇功”之一种。

【私】贴身内衣。

按:《毛传》曰:“私,燕服也。”《孔疏》云:“言‘私,燕服’,谓六服之外常著之服。”季本云:“私,衵服也;衣,常服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说:“私,近身衣。凡亲亵者皆谓之私。近身衣为私衣,犹言‘亵衣’矣。”高亨说:“私,疑借为,白茅的穗名,洁白柔滑,用它洗衣可以去油垢,与皂角的作用相同。”(《诗经今注》)亦可参。

【澣】用水清洗污垢。

同类推荐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寒毒王妃

    寒毒王妃

    这年头,穿越不奇怪,说白了,那是赶流行。只是穿越得太没天理,居然被一刚进门的小三给害得穿越了。早上进门,下午杀人。她发誓,这辈子跟小三界的人势不两立。而且还穿了一不受宠的王妃身上,不受宠也就算了,还中有寒毒,终年忍受冰寒之苦。话说他不是小鱼儿大哥的小仙女,也不是赵敏大姐的张无忌。怎么这种事会碰上她呢?想当初她可是个万能健康宝宝,说白了她就是流年不利倒大霉了。*风澈夜:“玉清颜,本王告诉你,好好的做你的王妃。想让本王拿正眼瞧你,你就再等八辈子吧。”某人不耐烦的掏掏耳朵,朝旁边的某个下人招呼了下,“你,过来。”立马就上来一人听候吩咐。“你给我大声的告诉某位王爷,就说老娘我也瞧不上他。”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安抚员工心灵的良药,成就辉煌事业的圣经。这是一些震颤心灵的文字,它告诉你工作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一篇篇文章就好像医治浑噩与浮躁的良方,帮你驱逐职场倦怠,让你重获力量,奋然前行。
  • 梦神机:网游之神弃召唤师

    梦神机:网游之神弃召唤师

    了无生趣的老蔡进入游戏打发时间,没有什么野心的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打点装备卖点小钱,补贴家用,能够让父母一个月多吃上两回肉。这个强烈的愿望让老蔡得了妄想症,经常会梦到游戏里面的事情,奇怪的是这个梦居然在游戏中真的存在……从此,老蔡走上了一条草根屌丝逆袭之路,战高富帅,泡白富美,情挑姊妹花,收养小萝莉以及她的单亲妈妈……当然,这些都只是YY,道路是曲折的,没有黑哪来的白?没有痛苦哪来的欢乐?不经历摩擦怎么会有蒿草?且看老蔡是如何“被”奋斗的人生!无兄弟,不游戏,你们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吧!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福尔摩斯探案集1:杀人的橘子核

    本书收录了《杀人的橘子核》《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等12篇知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恐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伦敦,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