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300000003

第3章 佛家智慧故事:(3)

洞山扶起师虔,欣慰地说:“你去吧!你可以走到无说无示的地方去了。”

后来,师虔果然成为一代高僧。

开悟

洞山禅师默然不语,是认可了师虔的悟境和志向,里面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内容,有赞赏、鼓励、期待,等等。无声之语比有声之言更丰富、更准确,因为人说话时,可能说不实之词,也可能表达不清,但无声之语却包含了内心的全部真实,只不过需要很大的智慧去感知和解读。有人说:“沉默是天才的标志。”通常来讲,智慧越高的人,在人际交流中,对语言的依赖性越小。喋喋不休者,往往智慧不足。

掉进井中的人

有一年轻学僧问性空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性空禅师回答:“假如有一个人掉进了千尺深井中,你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把他救出来,我就告诉你。”

学僧叹道:“近日湖南的畅禅师去世了,他也像您这样,讲的话总不合常识。”

性空禅师就叫弟子仰山慧寂把学僧赶了出去。

仰山对老师的话也挺纳闷,后来忍不住问耽源禅师:“依你看,怎样才能救出井中人呢?”

耽源禅师反问:“痴汉,谁在井中?”

仰山无法回答,可是并不死心。后来,他去向沩山灵佑禅师参学,又谈到这个问题,然后:“大师!依您看,怎样才能救出那井中之人?”

灵佑大喝一声:“慧寂!”

仰山立刻下意识地应道:“在!”

灵佑说:“从井里出来吧!”

仰山顿然开悟。

开悟

“千尺深井”是指欲望之井,陷进去了,用绳子之类是拉不出来,满足他的欲望,给他想要的东西,只会把他埋葬。只要放下贪欲,就不出而自出。仰山也陷在“千尺深井”里,他想解决深井问题的欲望就是一口深井,使他长久出不来,幸亏被灵佑大师一喝,总算出来了。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陷落在“千尺深井”里,如何出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虎头长角

一次,黄檗希运禅师看到负责煮饭的典座,就问:“你在做什么?”

典座答道:“我正在盛僧众吃的米。”

“每天需要多少米?”

“每天三餐,约吃两石半。”

“是不是吃得太多了?”

“我还担心不够吃呢!”

希运禅师一听,顺手打了典座两个耳光。典座感到很委屈,就把这事告诉希运的得意弟子临济禅师。临济没觉得典座当初的答话有什么错,就安慰说:“我替你问问这个老和尚!”

临济来到希运那里,问起这件事:“典座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打他,我替他问一声。”

希运反问:“你说为什么?”

“难道担心不够吃也是错吗?”临济很不服气地问。

“为什么不答明天还要吃呢?”

临济举起拳头,大声说:“说什么明天,现在就要吃!”说完,一拳向希运捣去。

希运挡开临济的拳头,责怪道:“你这疯和尚,又来捋虎须!”

临济怒吼着走出僧堂,希运并不生气,反而欢喜地说:“这只小虎的头上长角了。”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想起这则公案,就问弟子慧寂:“这两位禅师究竟是在做什么?”

慧寂反问:“老师问我的用意如何呢?”

灵佑感叹道:“生了孩子才知道亲情伟大。”

慧寂说:“我不认为如此。”

“那你又怎么想呢?”

“这就好像把小偷领进自己家中,偷自己的东西。”

沩山灵佑禅师听后,哈哈大笑。

开悟

“担心不够吃”跟“明天还要吃”,是心态的不同,因有担心,便有妄念,多做点饭,吃不完留到明天,纯出自然。临济大概不太同意老师的看法:今日事今日毕,何必留到明天。显然,希运同意他的见解。灵佑说“生了孩子才知道亲情伟大”,是说培养一个像临济这样的杰出弟子不容易。慧寂说弟子偷走了老师的宝贝,自然是开玩笑。其实这“宝贝”只会越偷越多,就怕弟子不来“偷”。

占上风者未必上风

临济禅师出外云游时,来到金牛禅师处。金牛看见临济,便横起禅杖挡住门。临济用手在他的禅杖敲了三下,然后走进去,在禅堂的首座位置上坐下。金牛见他这么不知谦逊,十分不悦地说:“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方丈时,都要按照一定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怎么连这点基本礼仪都不懂?”

临济答道:“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行过礼了吗?”

金牛一听,更加不满意,刚要开口,临济就用禅杖打了他一下。

金牛若有所悟。

临济忽然又说:“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顺手一掌打过去,说道:“我现在倒是很方便!”

临济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今天是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考问弟子慧寂说:“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慧寂回答:“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这时,旁边的座主插话说:“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灵佑和慧寂不约而同地说:“正如座主所说,尤风起浪!”

开悟

临济和金牛两位禅师相互考较禅功,就像习武者切磋武功一样,是为了参证禅道,彼此提高,而不是为了争胜负。灵佑和慧寂谈论谁上风、谁下风,是存了胜负心,以后人之心度前人之腹,真可谓“无风起浪”。

我们平时研究学问、探讨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胜负心,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争执不休,非得占上风不可。结果,把切磋变成了“拳击比赛”,这样即使胜了,对增进学问、解决问题又有什么好处呢?

高低无差别

有一天,灵佑禅师和弟子慧寂一起出门散步,走到田问,灵佑对仰山说:“你看,这块田,这边高,那边低。”

慧寂说:“错了,足这边低,那边高。”

灵佑说:“你如不信,我们站在田中间,往两边看看,到底哪边高。”

慧寂说:“不要站在中间,也不要只看两边。”

灵佑说:“那我们用水平来量,因为没有东西比水更平了。”

慧寂说:“水没有一定的体性,它在高处是平的,在低处也是平的。”

灵佑顿时无话可说了。

开悟

高与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换了一个角度,随着参照物的改变,高低状态就变了。比如甲比乙官职高,可是乙比甲学问高;甲比乙个头高,乙比甲年纪高,凡此等等,到底谁高呢?佛家提倡以平等无差别心看待事物,反对分别心,慧寂不是故意跟老师争谁对谁错,而是提醒他要放下分别心。

好歹三十棒

有一次,德山宣鉴禅师向学僧们宣布:“你们说对了,要吃三十棒;说错了,也要吃三十棒。”

这话传到了临济禅师耳中,他对朋友洛浦说:“你去问问他,为什么说对了也要吃三十棒。等他打你时,你就抓住他的棒,向他身前一送,看他怎么办。”

洛浦依计而行,来到德山禅师处。他刚问完话,德山拿起棒就打。洛浦一手把棒抓住,往前一送。这时,德山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走回房间。

洛浦回去后,把详情告诉临济。临济说:“我早就怀疑德山这个人了。虽然如此,你是否对他有所认识呢?”

洛浦正要回答,临济举起手便打。

开悟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棒打和大喝都是引导学僧“见性”的方式。“德山三十棒”闻名禅林,并不是乱打一气,挨打者能不能悟,要看各自的机缘。洛浦按照临济教给的套路,跟德山打了个平手,但他对一打、一接的禅机懵然无知,根本没探出来德山的深浅。所以临济问他对德山的看法时,他没有资格回答,一说肯定就是胡说八道。所以他刚想开口,临济就要打他,这是替德山打的。

在生活中,我们的境界太低,很难理解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但我们却敢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任意发表议论、提出批评,无非是胡说八道而已。好在没有人替他们用棒子打过来,否则,我们身上肯定是浑身青紫。

真和尚不可欺

南泉普愿禅师住持河南一所寺院时,赵州从谂禅师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学僧。有一次,赵州从山东来拜访求道。南泉对赵州说:“你今天来得不巧,我要上山去工作,没时间和你谈话,到时清自己做饭吃,不要忘了送一份上山来给我吃。”

南泉说完,就独自上山劳作去了。赵州留在寺院里,自己做饭吃,吃完后,在禅床上躺着,也许是赶路疲劳的关系,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南泉不见他送饭来,就下山回寺,看到他正呼呼大睡,也爬上床,躺在他身边睡觉。赵州醒来后,南泉对他说:“我以前曾经见过一个伶俐活泼的道人,直到现在没有再见过。”说着,便拿起禅杖摇一摇,指着禅杖,问赵州:“那个伶俐的道人,像足这个吗?”

赵州回答:“不一样。”

“你看过吗?否则怎知他不一样?”

“如果您想知道我在哪里见过那位伶俐道人,请师父先放下禅杖。”

南泉欢喜地说:“我印证了你那对智慧的眼睛!”

停了一会,赵州问南泉禅师:“师父!道非物外,物外非道,什么是物外之道?”

南泉一言不发,拿起禅杖就朝他打去。赵州也不客气,伸手捉住禅杖说:“以后小要打错人了!”

南泉高兴地说;“龙蛇易辨,真和尚不可欺呀!”

开悟

南泉普愿禅师说以前见过一个“伶俐道人”,是因为赵州从谂禅师少年时参拜过他,那时候赵州比较机灵听话,悟性很高,给南泉留下了深刻印象。南泉问禅杖是不是“机灵道人”,是说赵州怎么变成了个木头,连送饭这种事都不会办?赵州叫他“放下”,意即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记忆中,也不要对今天的事耿耿于怀,可能还表明了自己实在太疲劳,并非疲懒之意。南泉见他已成长为一个“真和尚”,说明自己当年没看错人,当然高兴了。

有妻无妻

智藏是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他住持西堂后,有一居士问他:“有天堂和地狱吗?”

智藏答道:“有!”

居士又问:“有佛法和僧宝吗?”

“有!”

“有因果报应吗?”

“有!”

那人还提了许多问题,智藏一律回答说“有”。

居士疑惑地说:“大师,您说错了吧?”

“我怎么说错了呢?”

“我问径山和尚这些问题,他都说‘无’。”

智藏就问:“你有妻子吗?”

“有!”

“你有儿女吗?”

“有!”

“你有金银财宝吗?”

“有!”

“径山和尚有无老婆?”

“无。”

“径山和尚有无儿女?”

“无。”

“径山和尚有无金银财宝?”

“无。”

智藏最后说:“所以,我说‘有’,跟径山和尚说‘无’是一样的!”

开悟

道是无形的,说无肯定不错。道所发挥的作用是存在的,说有也不错。智藏大师以诙谐答之,倒也有趣,意思是:你有老婆就说有,径山无老婆就说无,我有佛法僧宝就说有,径山无佛法僧宝就说无,回答都是对的。

谁污染你了

石头希迁禅师的教法十分严厉,有一次,一个学僧问:“什么是解脱?”

希迁反问:“谁束缚了你?”

学僧又问:“什么是净土?”

希迁又反问:“谁污染你了?”

学僧再问:“什么是涅槃?”

希迁还是反问:“谁把生死给你啦?”

开悟

希迁的反问式答问法,好像不负责任,但深究起来,回答其实很精当:没有人束缚你,不得解脱的原因,只是“愚人自缚”,解脱之法也只能自解;没有人污染你,心净便是净土;没有人把生死给你,放下生死就是涅槃。但自解束缚、自净其心、自了生死的道理好懂,关键要产生心灵体验,这就比较难了,仍然只能靠自己,别人无法把体验交给你。

不得道长短

同类推荐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倾尽一生来爱你

    倾尽一生来爱你

    一个偶然,她随师傅穿越古代,让她遇见两个极品帅哥三个人的江湖旅程渐渐的开始,可是竟意外的进入了妖界“汗,又是个帅哥,只不过,是个妖精”。爱,总是要经历曲折的在世间的流逝中,经历了重重磨难冷翊的守护,姬千尘的帮助,他们的执着愿舍弃大好江山,只为与你“执其手,携与老”
  • 恶魔首席的弃妻

    恶魔首席的弃妻

    从小到大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方以桐,为人非常胆小,连进夜店的胆量都没有。可却在她结婚前一晚上被她准老公…抓奸在床?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会遇到这么狗血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让我觉得恶心。”黑白两道都称为魔王的封彦辰被自己将要娶进门的心爱女子扣上了一顶如此讽刺又大顶的绿帽。恨不得抽她筋,扒她皮,可是…“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说给她听,同时也是给他自己一个警告。既然对她下不了杀手,那就慢慢折磨她。如果再次见到她,他一定把他受过的痛苦加倍奉还在她身上,让她生不如死……一瞬间她从将要迈进豪门的美好灰姑娘变为一个被人人唾弃的弃妻,灾难也是从那一刻开始。
  • 九劫散仙

    九劫散仙

    人界、妖界、仙界、魔界、佛界、鬼界、神界。人界是各界基础,神界是各界向往的存在,主角吴天人界之人,为了修真为了自己的“道”周游各界,他能否修真成功?……
  • 苦逼炮灰翻身记

    苦逼炮灰翻身记

    简言之,姜蜜穿越各个平行时空,先后成为了将军妻、商户妻、宦官妻、恶霸妻,让自己不被炮灰,也让他不被炮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作为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新医改的深入进行,满足广大普外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普外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编者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普外科速查手册》一书。 《普外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普外科常见症状诊断、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普外科疾病的特殊检查。《普外科速查手册》既有经典的临床经验,又有前瞻性进展介绍。全书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充分体现科学性、规范性。
  •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周德东首次创作超长篇小说,最新悬疑巨著《罗布泊之咒》,本书集青春、爱情、悬疑、探险、魔幻于一体,类型前所未有,共1001次高潮。邀读者一起开启惊心动魄的“罗布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