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500000008

第8章 报纸杂志(1)

(第一节)华北《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最富战斗性的报纸。该报筹备于南京,但由于顽固派阻挠及日军逼近,报社被迫迁至武汉。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正式创刊,该报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岗,经理徐迈进。发刊词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

同年7月,武汉会战拉开序幕,根据南方局的指示,新华日报分社分两路作疏散准备,一路为水路经宜昌到重庆,另一路为陆路经郑州到西安。如果武汉一旦失守,《新华日报》马上就能出版重庆版或西北版。10月25日,武汉失守,《新华日报》在重庆出刊。

同年8月,杨放之、何云同志率领武汉《新华日报》15名同志,冒着日机对铁路轰炸的危险,坐火车来到西安,计划先建立西安分馆,并在西安出版西北版。8月25日成立了西安分馆。但是,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刁难和阻挠,《新华日报》西北版未能出版。

这时,朱德总司令正路经西安,去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当他得知西北版与国民党交涉遇阻后,便对负责人何云说:如果他们不欢迎你们,华北军民欢迎你们。在偌大的太行山地区,只有一两张油印、石印小报,字体又小又模糊,看它的时候还得戴老花镜,真费劲!9月初,彭德怀副总司令去延安路过西安,当他见到何云,了解了西安办报的难处,也表示:他们不让你们在西北出版,人员和机器就给我,我到太行山去出版。

彭德怀副总司令回到延安,又把在太行山出版华北《新华日报》的意见报告了中央。中央决定何云同志去太行负责创办华北《新华日报》。10月初,何云、江横、周永生等同志一行十几人,分两路起程奔赴太行抗日前线。于10月7日到达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驻地——潞城中村。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受到了左权、傅钟、陆定一、李大章等同志的热情接待。不久,陈克寒同志也由《新华日报》总馆派来,加强了报纸的筹备力量。

为了创办华北《新华日报》,野政领导与何云、江横等人作了认真研究,一是确定办报地点,选在由决死纵队控制的比较安全的后方——沁县后沟村;二是为了加强办报力量,决定将中共冀豫晋省委机关报《中国人报》合并到新华日报社来。11月中旬,何云、陈克寒以及印刷厂职工先后到达沁县后沟村,进入紧张的筹备中。为了培养通讯队伍,又派江横到《中国人报》组织了记者训练班,负责培训职业记者。

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在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1938年12月19日,在沁县后沟村召开了报社全体人员大会,宣告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正式成立。《新华日报》(华北版)对外是《新华日报》的地方版,但实际上与重庆《新华日报》没有隶属关系。《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时,中共中央北方局组建了党报委员会,专门负责领导报社工作,成员为杨尚昆、彭德怀、左权、陆定一、傅钟、李大章、何云、陈克寒,党报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定一。报社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总编辑何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副总编辑陈克寒,副总编辑李竹如。报社成立编辑委员会,专门负责报纸编务,成员有何云、陈克寒、李竹如、韩进、左漠野、肖英。

《新华日报》(华北版)为隔日刊,逢单日出版,每期4开4个版一大张。第一版,登载社论,刊发以晋冀豫为主的华北各地新闻;第二版为国内版,刊登华北战况和全国各战场战况、国内要闻、陕甘宁边区要闻;第三版为国际版,刊登国际新闻、国际评论、外国报刊译文;第四版是理论与副刊版。每版约3000字,麻纸铅印,用新五号字排印。1938年12月8日,出版试刊一期,报社在沁县召开座谈会,邀集晋冀豫区各界代表举行座谈,经过认真讨论,董事会审定报纸刊号版的版样。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式创刊。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出版,是全国各大报纸在敌人后方发行地方版的创举,它是一张代表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党报,同时也是一张服务于抗战、服务于政治斗争的报纸。办报之初,彭德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对办报作出具体指示:报道华北抗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斗争。报社领导和全体人员认真贯彻了这一指示,使该报擎起了坚持华北抗战旗帜,制定了办报的总方针:宣传马列主义和国际共运动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宣传根据地建党、建军、建政和减租生产等方面的成就;揭露日军暴行和汉奸罪恶;表彰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并报道国内外大事。由于办报的指导思想明确,反映的问题集中,报道和发行的范围由最初的晋东南根据地扩大到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晋绥、晋察冀,真正成为指引全华北军民前进的灯塔。

《新华日报》(华北版),也叫华北《新华日报》。她的出版,倍受太行区广大军民的喜爱与支持。报纸的发行量一开始就不是以千计算,而是以万计算的,以后每期发行3万余份。华北《新华日报》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不仅在根据地,而且在国统区也影响颇大,甚至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纽约的《今日中国》杂志,莫斯科外交人民委员会都长期订阅。

华北《新华日报》在初创阶段,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印刷设备只有两台四开平版机和一台对开机。又没有动力,只有靠人力摇把,印一万份报就得摇一万多次。四开机每小时印500份左右,一期报纸印一万张就需要用20个小时才能印完。摇把工人需要付出非常艰苦的劳动,每天都是分两班轮流摇机。最困难的是字模,当时从西安运来的五号宋体铅字,工作3个月,铅字就全部坏了;因为没有字模,无法铸字,只好改用老五号仿宋字,没印几次又模糊不清,读者纷纷来信提出批评。标题字奇缺,在排版时,大号铅字不够用时只能用小号字代替,没办法的情况下,还得用木头雕刻。为了克服困难,何云同志发动全社职工人人动脑筋,想办法,经过数次试验,终于研究创造出了“半铅模”,发明了用土纸版的简易办法,闯过了难关。

1939年7月初,何云同志正在潞城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开会,突然接到敌人进占沁县的消息,这也就是日军开始对晋东南地区进行第二次九路围攻。为了报社人马和财物的安全转移,何云立即驱马连夜往回赶,但不幸的是在襄垣与沁县交界的虒亭镇与敌遭遇。他急中生智,掉转马头奔上山岭,在突围中为我军所救。由于日军已经占领沁县,切断与后沟村的联系,何云只得返回北方局和领导研究了对策,作出迁址武乡的决定。一二九师派出部队随何云前往掩护,趁夜闯过日军封锁线,赶回到白晋路西的报社驻地——后沟村,指挥全体同志,带了机器、铅字等,冒着敌机轰炸和扫射,淌过齐胸深的漳河水,搬迁到白晋路东武乡县大坪村,尽快恢复报纸的出版工作。这里位于太行山麓,背靠大山,便于隐蔽,又靠近八路军总部,有警卫部队,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办报场所。同年12月,由于报社人员增加,大坪村容纳不下,又移住安乐庄村,大坪村只留下报社石印厂。

1940年年初,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与新华日报社合并,出版社80多人全部并入报社,充实了报社的编辑队伍。报社领导十分重视培养发展通讯员,建立通讯员队伍。一年之内就发展了500多名通讯员,并且注意挑选优秀通讯员到报社来工作,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拥有500名员工的阵容。同时将鲁艺木刻工作团的部分成员调入报社,为报纸刻美术插图,大大美化了报纸版面,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由于日军对根据地实行了严密的封锁,报社的原材料出现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纸张、油墨根本无法满足印报需要。为了克服困难,报社经理部部长王显周提议,立足根据地,自力更生,生产文化用纸,改建当地小造纸作坊。1940年春,首先收购武乡县苏峪村的太行造纸厂,报社收购以后,对该厂的生产规模进行了扩大,改建成太行造纸厂一分厂。同时,又在栗家沟建了第二分厂,襄垣县西营建了第三分厂,并将三个分厂合组为联营纸厂,技术上由报社指导,改建费用由报社负责,生产出的文化用纸由报社收购。报社还投资对工厂进行了扩建,由原来的人工碾纸浆改为骡、驴碾纸浆,还派来了技术工人,增加了漂白工序,将原来的土麻纸改造为文化用纸,成为专供报社使用的产品。此后该厂生产的纸张就全部供应给了新华日报社。为解决油墨紧缺,还在安乐庄村设立了油墨厂,就地取材,用农村生产的蓖麻油或豆油熬制,并将松油燃制的松烟按配比掺入制成油墨,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还是可以作为代用品。随着生产需要,多次对油墨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增加了抗氧化剂,使油墨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用自制的油墨印报,效果也很好。该厂日产油墨10~20斤。自制油墨,基本可承担印报、印书所需油墨的70%~80%,基本上做到了自力更生。

报社十分重视收听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及时把国内外重大新闻刊印出来,飞传各地供党政军领导同志参阅,指导当前的对敌斗争。各界人士赞誉说:“你们报纸(指华北《新华日报》)的特点就在于,每到时局严重的关头或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时,及时吹起号角,打响警钟,唤醒千百万军民,为克服时局危机而斗争……”长期参考华北《新华日报》制定作战方案的常胜将军刘伯承也在纪念华北《新华日报》一周年时,专门题词夸赞华北《新华日报》是“华北抗战的向导”!

1940年元旦,在武乡县安乐庄举办庆祝华北《新华日报》创刊一周年活动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副参谋长左权和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陆定一均亲临大会讲话,并撰写文章表示祝贺。

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五千里长的交通线上,发动了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华北《新华日报》为了及时地报导胜利消息,鼓舞我军杀敌将士,向全国人民展示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战绩。报社派出大批记者,进行战地采访,采写了大量的战地新闻报道,何云社长等领导,不仅在报社抓编发稿件和印报工作,还经常随总部和一二九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写工作。当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报社转移到上庄村,坚持派出战地报道组开到前线进行采访,何云和陈克寒同志带领部分记者和油印机,跟着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一二九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写好报道,立即审阅,油印发行。虽然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报社经常转移,但报纸从未中断。

1940年底,华北《新华日报》又离开武乡迁到辽县(今左权县)。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处于被日伪分割封锁状态。以太行根据地为例,全区八个地委,几十个县,日军没有长期占领的完整县只有黎城、平顺、涉县三个县。由于日军控制,交通十分不便。在战争环境下,干部听取党中央指示,十分重要。当时,传达中共中央指示,一般用两种办法,一是开会,二是发文件。在这种情况下,报纸能作为了解中央及各级领导精神的第三种渠道,它的作用就特别大。广大地、县、区级干部和群众,每两天能看到一张北方局的机关报,那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当时干部经常而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是形势的分析、任务的部署、政策的规定和经验的交流。也就是说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干什么和怎样干。而华北《新华日报》正是起了这个作用。也就是说,在坚持抗日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中心任务中,起了重要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奉命北移的新四军7000余人,被部分亲日分子阴谋袭击,损失惨重。消息传来,根据地广大军民愤慨万分,同时心头又感到一种压抑,另外还有少数干部情绪低沉。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表了命令和谈话,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谈话宣布:新四军在华中、苏南一带尚有9万余人,后来把支队扩编为师,共编了7个师。这个消息在华北《新华日报》发表后,广大军民一扫压在心头的闷气,革命精神为之大振,同时无不歌颂党中央的英明领导能力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朱德总司令给予高度评价: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

侵华日军把华北《新华日报》当成仅次于八路军总部首脑机关的重要目标。1942年5月,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指挥,调动数万兵力以八路军总部为重点目标,对我太行区进行了“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3日下午,新华日报社接到总部通知,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同志决定,周边的敌人已经出动,又来扫荡,而且来势很猛,我们立即空室清野,准备反扫荡“为此,立即组织人员埋好机器,带领报社人员随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向外线转移。两天来,情况日益紧张,他们还坚持发行战时小报,25日,又接到总部”十五号“首长(野战政治部罗瑞卿主任当时的代号)指示,现在停止出小报,要立即化整为零,编为若干战斗小组,分散打游击。”

报社机关转移到辽县与涉县交界的十字岭一带,编为数个战斗小组,迅速设法突出重围。但日军四面包围,再加上飞机轰炸,转移人群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这次突围战斗中,报社何云等46位同志壮烈牺牲,成为我国新闻发展史上最沉痛、最悲壮的一页。

1943年10月,八路军总部与一二九师合并,太行分局与北方局合并,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机构作了较大的调整。《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涉县桃城改为太行版,也称为太行《新华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艰难的岁月创刊,又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从华北版改为太行版,《新华日报》完成了她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行《新华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改为《人民日报》,她又成为党中央的喉舌,担负起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新闻的巨大任务。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华北《新华日报》社,驻扎在武乡县安乐庄的时候,曾经创办过一个由华北《新华日报》出版的专门向敌占区发行的报纸——《中国人》报。报纸不大,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根据地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热门推荐
  • 八块腹肌

    八块腹肌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

    这是一部以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为时代背景,以赣南苏区各个层面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记录那难忘的红色岁月的长篇小说。它真实展现并讴歌了我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