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3800000004

第4章 武则天(2)

李义府的升迁,给长孙无忌的反对派、以及惯会察看风向的一班势利小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希望,他们纷纷开始倒向武昭仪。

不久,废后诏书颁布了。这之后的第六天,也就是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十九月,唐高宗又颁下了新的诏书——

册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接下来,还该有一个隆重、盛大的册立大典——这不仅是为了新皇后的名正言顺,而且,更重要的,这是武氏在天下人面前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她终于把全天下的女人全都踩(cǎi)在了脚底下。她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在传统的仪式中,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在册立仪式结束的时候,武后做了一件打破常规的新鲜事。她登上了肃(sù)义门的城楼,接受了文武百官和四夷酋长以及外国使节的朝贺。

武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胜利,并借此机会向宫廷内外展示了她的非凡的魅(mèi)力。

权变与人命

册立新皇后的头一个新年,高宗把年号改为“显庆”。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初六,太子李忠被废,封为梁王,任梁州(今陕西南郑)刺史。

年仅三四岁的李弘,被立为新的皇太子。

一个月之后,武后的父亲武士,被追赠为正一品的司徒(三公之一),赐爵周国公。武后的母亲杨氏,成为周国夫人。

武后的姐姐,则被封为韩国夫人。

不多久,武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已经出生了。李显是高宗的第七皇子,也就是后来的中宗。第二年,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闰(rùn)正月,高宗携(xié)武后离开长安,到洛阳去了。

武后始终没有忘记她的政敌。现在,她住在洛阳,开始精神百倍地对付那些反对她的人。同时,还用心地培植着自己的亲信。

许敬宗不用说了,他总是殷(yīn)勤地为武后效力。除了他,还有一个人是很可以利用的,那就是李义府。

现在,由武后主使甚至出面的事情,似乎不会很多。武后一向聪明绝顶,她知道自己还不能过分显露锋芒,不能对朝中大事过于指手划脚。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分寸。

尽管长孙无忌已经孤掌难鸣,但是,要想扳倒这棵大树,到底也还没那么容易。这一点,武后心里十分清楚。她花了许多心思,绞尽脑汁(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心思。),也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于是,不得不亲自向许敬宗面授机宜,让他寻找机会,陷(xiàn)害长孙无忌。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夏天,发生了一桩朋党案。

私结朋党,是朝政大忌。被告发的人,一个是太子洗马(东宫掌管图书的官员)韦季方,另一个是监察御史(御史台察院属官)李巢(cháo)。

许敬宗受命调查此案。

他借此机会,精心编织一套谎言,把长孙无忌牵连到这桩案子里。

他向皇上诬(wū)告说,长孙无忌对朝政不满,担心皇上会整治到他的头上,所以阴谋结党,陷害皇上身边亲近的大臣,以使权力重新归于自己手中,伺(sì)机谋反。

高宗起初根本不相信许敬宗的话,认为这是小人的离间计。后来,许敬宗一再坚持说,经过反复核(hé)对人犯口供,谋反的情节是非常清楚的。

许敬宗这样一说,高宗相信了。但他还是不忍心杀掉自己的舅父,于是,许敬宗继续引用历史上的典故,说服皇上痛下决心。

四月,高宗皇帝下诏:剥夺长孙无忌的太尉头衔,收回他的封地,贬为扬州都督(闲职,不到任),并且限制他只能住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那是以前废太子承乾被流放的地方。

为了体现对母舅的亲情,高宗特别准予给他一品供给的待遇:每天有细白米二升,油五升……每月给羊二十头,猪肉六十斤……

长孙无忌被贬离长安,虽然败得很惨,但在黔州的生活,有酒有肉,毕竟还算不坏。

这当然不是最后的结局。案情在继续扩大,被牵连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徐敬宗又设计陷害长孙无忌逼他上吊自杀了。至此,武后在同元老派的较量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后来,高宗的老毛病加重了。他常常感到头晕目眩,总之,他由于头重脚轻,眼睛不能看东西之类的症(zhènɡ)状,不便于处理政务,百官呈上的奏折,大部分都交给武后,请她代为批阅。

武后好像天生来就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她脑筋清楚,思维敏捷(敏捷(jié):(动作等)迅速而灵敏。);做起事情来,有条有理,有板有眼。把那奏章批的,竟比高宗皇帝本人批的还好。

与高宗的羸(léi)弱之躯相比,武后的身体显得非常健壮,精力十分充沛(pèi)。她喜欢圈点那些奏折,乐于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派别人。

从这时候起,武后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就和高宗皇帝一般大了。

就在武后热衷(zhōnɡ)于参与国家政事,忙着推出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的时候,她的第四个儿子旭(xù)轮(李旦)出生了。他是高宗的第八皇子,也就是后来的睿(ruì)宗。

显然,一个孕妇,整天像个工作狂似的忙于政事,武后很难再像从前一样令高宗皇帝满意。渐渐地,高宗和武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露出来。他们在感情上,开始显得有些疏远了。

武后对高宗的态度,早已不像先前那么恭(ɡōnɡ)顺了。她执拗(执拗:固执任胜,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任性,甚至有点专横跋扈,动不动就顶撞高宗。不论高宗做什么,她都要事事过问,处处限制。高宗虽然一再忍让,但心里着实气恼,开始盘算摆脱她的办法。

上官仪,是贞观以来著名的学士和诗人,时任宰相。上官仪听皇上说到武后的不是,以为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废后,而自己又不便直截了当地说出口。于是,没顾上多想,就说:

“皇后专横,天下人都不亲附于她,请陛(bì)下即做废后决断。”

高宗马上附和说,他也正有此意。说着,当场就让上官仪草拟了一份废后诏书。

这时,早有武后的耳目听到风声,飞跑到武后跟前通风报信。

武后闻讯,大惊失色,立刻拔脚就走,直奔御书房而来。

武后声泪俱下地诉起委屈来,哭得泪人儿一般。

废后的事,高宗本来也只是动了动念头,现在给武后这么一说,不仅软下了心肠,而且觉得有点对不住似的羞愧。年底,上官仪被武后派人关进了牢狱,不久,便死在狱中。

高宗同武后的关系不仅和好如初,而且,比以往似乎更显得亲密和谐。高宗甚至带着武后一同临朝,让她坐在御座后面的帘子里。无论大小事务,都要让武后参与意见。

公元672年十月,高宗诏命太子监国。到第二年秋天,高宗不幸染上了虐(nüè)疾。于是,命太子弘(hónɡ)实习朝政,接受各部门官员奏事。

太子弘天性仁教,富有同情心。

武后对太子弘无疑有诸多不满,但太子弘是武后的长子,是她同高宗感情最炽烈时所生的孩子。所以,武后对这个弘儿,一向比对其他皇子更偏疼一些。

可是,太子弘做了一件让武后不能饶恕他的事情。

他在宫里偶然发现了两位被幽禁的公主——他的异母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

太子弘被自己所见到的情景惊呆了。负责看守两公主的人告诉他说,她们就是以前萧淑妃的女儿,已经在这里关了十六年了。

太子弘第一次见到这两位不幸的公主——没有人关心她们,更不要说操心她们的婚事;没有人记得她们,可能连武后本人,也差不多快要把她们遗忘了。

太子弘看到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的情形,心里十分难过。他立即上奏高宗,请父皇作主,为这两位待嫁的三十多岁的公主择婿完婚。高宗满口答应下来,让情绪激动的太子弘先回东宫去。

高宗自然是把这件事情交给武后去处理。武后也满口答应下来,并且附和着说,那两公主其实早该嫁人了。就在当天,两位公主的亲事即被确定下来,武后把她们许配给了这一天值班的两名卫士。

太子弘对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的同情,几乎被看成是对母后的公然背叛。武后由此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她的儿子与她不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他这么脆弱,又好心肠,实在不配做君临天下的帝王!武后对太子弘的失望,无意中又刺激了她本人的权力欲。她决心与儿子作对,处处都要挡他的路。

公元675年四月,太子弘突然间死了。

有记载说,太子弘是被武后毒死的。但这话说得含含糊糊,极不肯定。

很快,太子的空位由六皇子李贤补上了。

据说太子贤与太子弘不同,他的身体非常健康,擅(shàn)长骑马、射箭,喜欢狩(shòu)猎和打球;而且,兄弟四个人里,顶数太子贤天分最高,小小年纪就读《尚书》、《礼记》、《论语》。

新太子显然受到了父皇的格外器重。李贤入主东宫后不久,高宗即命他监国。而太子贤果然没有辜(ɡū)负父皇的厚爱,在朝廷舆(yú)论中,博得了一致的嘉(jiā)许。

可是,太子贤和武后的关系,始终是个大问题;他们的相处,越来越显得不自然。母亲常常想出各种借口,制造机会让太子同她亲近,而太子却总是避瘟(wēn)似的躲着不肯见她。

一而再、再而三,武后不高兴了。她猜得出太子的心事,也明白他们母子的情分是到头了,所以不打算再做任何徒劳的努力。

从册立太子之日算起,不出四年,李贤的厄运就来了。永隆元年八月,太子贤被废为庶人,幽禁起来。第二天,李贤的弟弟英王哲,被立为皇太子。

李贤被关押了两年多。被带离住所,秘密关押在另外的地方,他被要求在那里“自杀”。

圣母与女皇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在洛阳宫贞观殿崩逝。享年五十六岁。侍中裴炎受遗诏辅政。太子这个时候也在东都,但他没有马上即位登基。

根据遗诏,武后有权处理和决定全国大事。于是,裴炎提出,在新皇尚未登基以前,以太子的身份,不应该宣布敕令(敕(chì)令:皇帝的诏令。);如果有急需处理的事情,希望宣武后令到中书、门下省,由各部门执行。看得出来,这个顾命大臣是一心要为武后效力的。

七天以后,太子按遗诏在柩(jiù)前即位。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全部交由皇太后决定。

可是,新即位的中宗皇帝,在他的皇位上坐了还不到两个月,就被废掉了。

幽禁了废帝之后,紧接着,在第二天,睿宗李旦登基。

睿宗李旦的性格,在兄弟四人当中,似乎更像他们的父亲,和最初的晋王治一样,温和敦厚,与世无争。让他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其实纯粹(cuì)是一个摆设。

睿宗李旦的即位,实际上,是太后临朝亲政的开始。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历史上称为“则天朝”。

“则天”二字,是中宗(后恢复原名李显)复位以后为母亲上尊号时,才出现的。因为这个尊号,“武则天”的称谓,几乎代替了武照(后改为曌)的本名,在历史上流传下来。

从此,太后常常到正殿,坐在深紫色的帐子后面,视朝听政。这就是所谓“则天朝”的开始。九月,更改年号、官街和官职称谓。

除此而外,在整顿军风、咨询制度、求贤措施、边疆服役制度、州县建置、摇赋减免、社会福利、刑事赦免,乃至宗教尊崇偶像和释放宫女等等若干方面,都推行了全新的改革方案。在改革朝政的同时,武氏家族的荣显,也是太后格外关注的事情。

她不喜欢她的两个异母哥哥,那两人也早都死了,可是他们的孩子,却得到了姑母的许多好处。

眼看睿宗已经是二十七八岁的人了,虽然他坚持让太后临朝称制,但这种局面再继续维持下去,面子上对谁其实都不好看。况且,临朝称制说到底,终究不过是替李氏当家,经常还要受那班朝臣们的指戳(chuō)甚至挟制。她为什么不能把江山改姓,坐自己的天下呢?

这想法在武则天心里早已盘桓(盘桓(huán):回环旋绕。)多时了。终于有一天,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了”。六月,为新的尊号特制了三方“神皇”印章——似乎有意略去了“圣母”二字。

公元690年10月16日,这一天,正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六十岁的武则天,缓步登上则天门楼,宣布大赦(shè)天下,改国号“唐”为“周”,改年号“载初”为“天授”。

从这一天开始,武则天不再是李唐皇家的皇后或太后,而是正式登基的大周女皇。

三天后,群臣向这位大周女皇上尊号为“圣神皇帝”。原来的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sì),赐姓武氏;皇太子成器,被降为皇孙。

武则天做了大周的女皇,她的儿子李旦,已由她赐姓武氏,并被宣布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实际上,这样的安排说起来也是很勉强的。因为,虽是赐姓武,到底还是姓李不姓武,一旦把大周的皇位传给皇嗣,就等于把江山还给了李唐。

公元698年三月,武则天在多人劝说下,派人接庐陵王回洛阳。九月,在皇嗣李旦的一再请求之下,武则天同意他让位给庐陵王。随后,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并恢复旧名李显。

第二年,武则天已经过了七十二岁。人到老年,心态会比较平和一些,然而性情却很难改变。武则天常常想起她的少女时代,特别是她在太宗身边做才人时的一些往事。

公元701年冬天,武则天从洛阳回到长安。这一次,她破例在长安住了两年,而且把年号也改为“长安”。公元705年,武则天仍以女皇的名义,命皇太子监国。又过了一天,她宣布传位给太子。正月二十五日,中宗李显复位。当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

根据她临终时的意愿,在她死后,取消帝号,只称则天大圣皇后;赫免她的死敌——王氏、萧氏二族。

第二年五月,武则天被葬入高宗皇帝的陵墓——乾(qián)陵。

同类推荐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热门推荐
  • 潇湘水绕话红楼

    潇湘水绕话红楼

    金玉缘成,宝玉娶亲之时,黛玉灵魂出窍,来到太虚幻境,得警幻仙姑点拨看清了贾府人的嘴脸!对亲情,黛玉心灰意冷,但没落的贾府千般谋划,百般算计,终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被设计出府,成为贾府巴结攀附北静王府的筹码!没落的贾府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她会如他们所愿吗?面对那水溶不屑的眼光,孤傲的林妹妹,能否赢得北静王水溶的爱慕?冷漠、不屑、关心、爱怜、动心、用情、长路漫漫,曲折多多~隆重推出雨若非彤的好文《红楼之玉溶潇湘》喜欢红楼的亲们可以看看哟。      又有人加入了,栖霞公子的红楼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 毒医女魔头

    毒医女魔头

    她是神级强者,却自曝而亡重生在紫眸废材身上,修为尽失,受尽欺凌。废物?妖孽?泥煤,她堂堂将军府嫡女,岂是旁人可以欺负的,她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何会这般红!灵力?斗气?她灵武双修岂是他人可及!智商?运气?她两世灵魂岂是他人可比!神级强者想杀她,很好,废他丹田,毁他四肢,看他如何嚣张!神兽想与她契约,不错,先打得满地找牙,再看是不是合适!别人炼丹,她制毒,一手银针,一手毒药,打得众人措手不及!血脉激发,生死契约现,这个王霸之气浓厚的男人是谁?炼神丹修神器,驭百兽统万人,素手翻云,脚踏苍穹,无人可挡!
  •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为你投降的恶魔总裁

    一千万,她,被男友出卖。“你以为你值一千万?”男人的声音酷寒如冰,冷冷地射入冷香凝脆弱的心中。为了父亲的快餐店能顺利地开下去,她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当她对他的感情发生变化时,她突然从报纸上得知他要结婚的消息。他的未婚妻是国际知名的芭蕾舞演员。
  • 拐爱沉婚:错惹腹黑帝少

    拐爱沉婚:错惹腹黑帝少

    一张美男出浴照,她惹上M国第一权少。“给我掘地三尺找出那个死女人!”太子爷盛怒之下,对她全城通缉。她逃,他追,她再逃,他却步步紧逼,直至看着她进入了他的羽翼,以爱之名,将她骗入一场盛世婚礼……
  • 拐个师傅好下棋

    拐个师傅好下棋

    活了这么多年,肖白一直坚信一个真理:我不欺负你,但你也别想欺负我;就算是我欺负了你,但你……依然别想欺负我!自从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时空遇见了那个谪仙似的男子开始,肖白就发誓一定要追到他!什么师傅,什么下棋,那都是幌子,除了他什么都不是目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既可以为你带来光明,也可以把你引向黑暗。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成功的信心。因此,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旦有了好的习惯,就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命运,成就一生的幸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