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500000007

第7章 《西口在望》解说词(2)

西口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致的。我觉得它体现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开放的精神、勤奋的精神、诚信的精神、和谐的精神。那么从这四个方面来讲,我觉得它的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这样的一个时机,我们再回过头来,通过走西口这个地域和线路来看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就,进而联想,或者说进而联系到走西口历史上的现象,我觉得对于扩大我们山西改革开放的视野,推动山西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反映农村的变迁,推动农村加大开放的力度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以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以一种开放的精神,来把我们各个方面的事情做得更好都有积极意义。

解说:几个世纪里开放、勤奋、诚信、和谐的精神血脉就这样沉淀在西口路上,几个世纪里黄河儿女执著的梦想、灿烂的希望,就这样普照在西口路上,回眸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公元2008年,一个特定的时空,循着走西口先人的足迹,怀着敬畏和虔诚,踩着曾经沉寂于历史尘埃下的那条路,我们出发……

(第二集)重镇歧路

杀虎口,一个晋蒙两地分界线上著名的关口,历史上即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重要通道之一。1894年,康熙大帝征讨蒙古贵族葛尔丹的叛乱,杀虎口成为后方补给的大本营。在这次平叛中,为军队提供后勤补给的走西口的山西商人们寻找到了发展的机会。由此,杀虎口逐渐发展成为日后著名的走西口的商道,俗称官道。

字幕:公元1690年,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后,雄心勃勃的康熙大帝再次御驾亲征,西进蒙古草原作战,平定葛尔丹叛乱。

然而,首次交战,却因后勤补给不足,惨败收场……

解说:4年后,康熙重披战袍,目标仍是葛尔丹。这次,他特意安排一支十万之众的西路大军从山西右玉一处叫做“杀虎口”的地方进入草原,并将这里设为后勤补给的大本营。

杀虎口位于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是从蒙古草原南下中原腹地的必经地段,自古战事不断。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功

[同期]

晋蒙交界的杀虎口,在历史上称作“九边总汇”,什么叫九边总汇?就是长城一个是有九边重镇,九边重镇数水交汇,关键部位就在杀虎口,所以它被古代的文人称为“三晋门户”,“京都锁钥”。中原的汉族王朝,与北部的瓦剌鞑靼民族关系的尖锐激化,这个激化的结果就是在中国的北部形成了现在的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修长城的意思就是要把北部的元王朝的后裔困死到戈壁沙漠。

解说:这时的杀虎口,就是明王朝阻断中原与蒙古地区交流往来的桥头堡,由于长期的对峙与封锁,给这里带来的是连年的战火。直到明朝后期一个大臣的提议,才使得陈兵百万的边关剑拔弩张的气氛有了一些缓和。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功

[同期]

隆庆年间,驻守宣大的总督叫王纯固,认为与其陈兵百万日夜防守,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倒不如沿长城的沿线,开设马市通过互市。这样的话,我们既可以节省军事费用,又可以达到民族和解,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解说:现在,在杀虎口城墙下仍然保留着一个仅能通过一人一骑的小门,据说这是当时内地和内蒙古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

采访:杀虎口博物馆馆长吴承山

[同期]

这个关口看起来是一米七八高,相当于一个人的高度,为什么建这么小呢?体现了它与当时明朝政策是完全吻合的。我是不与你打交道,不建那么大,只建个小的,就是一般能用就行,就是一个人骑马不能过来,只能一个人拉着马过来。你想过来进行马市交易,只能拉着马一匹一匹地过来,我这里控制得很严。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功

[同期]

所以这个时期的马市开放,从时间上、人员上、数量上都是有限的。明王朝还是采取了谨慎的,慎重的开放政策。

解说:公元1694年,康熙平定葛尔丹的大军已经深入草原腹地。一路上,清军所向披靡、捷报频传,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康熙在这场战争中首次采用了官商并举的后勤补给措施。这一措施,也历史性地为杀虎口,以及为内陆商贩带来了一个重大转机。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功

[同期]

康熙从北京一出发,就下令山西、河南、陕西、河北的督府、巡抚,全力保障后勤供给,并且以杀虎口为大本营。从杀虎口出去以后,到呼和浩特,到包头,到戈壁的沙漠,每百里设一个台站,每台站设重兵把守,保证道路的畅通。在这个时期,山西、河南、陕西北部到河北北部的商人,也就是抓住这个契机,军队在前面打仗,打通商道,商人在后边为军队作后勤供给,也就是开创了晋商走出戈壁沙漠的一个大通道。

解说:这次交战以清军的大获全胜告终。此后大清王朝对蒙古地区实施怀柔政策,康熙颁布诏书,允许蒙汉民族经杀虎口通商往来。从此,杀虎口正式成为官方设立的蒙汉交往的重要通道。

之后,整个华北地区以山西人为主的小商贩,带着淘金的梦想纷纷来到了这里,自此,历史上绵延300多年的一个迁徙现象——“走西口”掀起了一个历史高潮。

采访:山西省右玉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德功

[同期]

鼎盛时期,就是商号店铺数千家。既有军队驻扎,驻扎的军队就是两万多人,同时还有商号店铺数千家。所以就是各路的商人云集到这里,可以说是店铺林立。当时杀虎口的商贸服务,可以说是到了极点。

采访:杀虎口村民

[同期]

记者:“大娘,您在这儿住了多少年了?”

村民:“18岁就来了,18岁就在这儿住了,今年73岁了。”

记者:“那您还记不记得原来是什么样子?早年是不是比这儿繁华呀?”

村民:“比这会儿强,都是商铺,这里都是住家,路两边都是字号。这是道路,这是商铺,那也是商铺。这是个院子,这是个住家。人们死了,后来拆了,种了地了。”

记者:“原来这来来往往的人多吗?”

村民:“这儿都是人家。清朝年代,路两边牌楼多,做买卖的挺多。从南面到口外做买卖就是从这条路走的,咱们听古人说是这儿有个收税的关卡,日进斗金斗银。这么繁华,人来人往的挺多。前头的是岳王庙,跪着两个铜像是秦桧和他老婆。一男一女,铁人,就和咱们人这么大,拿铁链绑着呢。在岳王庙那儿跪着呢,以前庙多了,那儿是个户部衙门。这都是铺面,在这两边。”

记者:“全是什么样的楼?什么样的房子?”

村民:“这还有楼房,刑部的楼房。那会儿都是木楼,没有现在这楼。那个地方有一座,这地方有一座。这是个吊角的楼房,我记事的时候,这些都在了。不赖,过去这地方就不赖,是个好地方。”

解说:眼前,这片被农作物覆盖的土地,曾经是商铺林立的边镇。除了商铺之外,这里还拥有近70家庙宇。300多年过去了,昔日熙熙攘攘的集市和繁华热闹的景象已经消失无踪。但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中,杀虎口的辉煌过往却流传了下来。

采访:杀虎口博物馆馆长吴承山

[同期]

这片地方就是当时钦差督理,杀虎口税务监督所的遗址。老百姓称户部衙门,就是朝廷户部设在这儿的收税衙门。他是干什么的?他就是管杀虎口收税的,进出口关税。当时管的地方就是长城沿线,从东面是山西天镇县辛平堡到陕西省的神木。这一带所有的长城进出口税收,都归这儿管。当时的关税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当时每年达到36万两白银。除掉这些费用以后,就是税务所的所有费用,上解朝廷户部36万两。36万两基本上按一年的算,按老百姓的说法,日进斗金斗银。

解说:大清王朝的开边政策,在杀虎口看到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00多年以来,一直作为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战主战场的杀虎口,频繁的战事终于停歇,老百姓再不用承受战争的痛苦,在这里因汉蒙互市形成的边关贸易,为当时的清王朝带来了滚滚财源。

采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刘建生

[同期]

杀虎口位于山西,这是当时山西唯一的一个税关。同时规定,所有商民来往货物贸易必须经过杀虎口,不许绕避别口行走。如果走其他的地方,那你是违法的。在杀虎口设置税官,同时设置了杀虎口监督,就直接收税。而杀虎口的监督他们是由满族人和蒙族人担任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恩赐问题。因为大家知道,内务府这是皇亲国戚,因此杀虎口的监督,派他们来担任,只能一年。因此我们说,这是一项肥差,而且只能一年一任。

解说:300年前,杀虎口曾有过”八大衙门”的辉煌,晋蒙商道的开通,使杀虎口一度成为大清朝第一税关,这里的税收曾经是清朝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而经由杀虎口才能到达的蒙古草原,更成为了山西无数商贩所向往的淘金福地。

这是清代山西商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过杀虎口出关,进入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这两条线路在山西境内发生交汇,交汇点就在山阴县的一个小村庄。

在这条淘金之路上,至今仍然流传着无数走口外的山西商人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采访:山阴县歧道地村民

[同期]

村民:“这是烽火台,最上面就是烽火台,这就是黄花梁,金沙滩那个杨家将古战场。”

记者:“没个老百姓,这儿就是歧道地,歧道地是不是在这儿了?以前有段历史,知道不知道,以前有啥历史?”

村民:“说哪方面呢?”

记者:“走西口的人是不是都是走这儿?”

村民:“对对对,完全都是在这条路上走了,都在这条路上走。”

记者:“那岔开的两道路在哪儿?”

村民:“东面有一条路是通往大同了,这面走了西面了,就是内蒙古、包头。”

记者:“那岔口在哪儿了?”

村民:“那就是。那个岔口,在塔那儿那个岔口。走到那儿,那条路就分开了。去大同的往那面走,去呼市,包头的往这面走。”

记者:“原来从这儿走西口的人多不多?”

村民:“一天一黑夜,白天黑夜都有,白天是走白天的班子,黑夜是走黑夜的班子,黑夜就是拉骆驼的,拉骆驼的就是黑夜走。那可红火了。到了包头你说歧道地不知道,你说县城不知道,你说山阴不知道,你说哪儿的,我黄花梁的,都知道。南方人多,南方人往北方走。为啥说是走西口了,南方人一说就是三不回家,发了财不回家,穷了不回家,死了不回家,这是三不回家。”

记者:“那这块原来都有人是吗?”

村民:“有。原来都有人。原来这块可繁华呢!原来上面比下面强。”

记者:“上面都是什么呀?商铺还是什么?”

村民:“商铺,全是商铺。”

记者:“大爷,您的父辈是做什么的?”

村民:“我的父辈就是做买卖的,黄花梁上卖黄家糕的就是我们家开的。”

解说:这里就是雁门关往北100公里,山阴县的一个村庄,名叫歧道地,在村子边上有个两条大路形成的岔口,路的一端通往杀虎口,另一端则通往张家口。虽然两条路最终都可以到达蒙古草原,但对于即将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于口外的山西商人来讲,究竟该如何选择面前的这两条路,还是一个大难题。

采访:山阴县歧道地村民

[同期]

记者:“您能不能给我们比划一下,他们那会儿是怎么丢鞋的?”

村民:“这个丢鞋,我现在丢也丢不起来了,我的腿不好,这个丢鞋的意思就是把鞋一脱,就是抬起腿来扔呀。看这个鞋往哪顺,这是朝哪个方面,这就走了大同了,那它要是再朝了这边,就是去了呼市、包头了。他要是这样扔回来,意思就是和咱们算卦一样,不好不顺,不让他走,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不能走,哦,不能走。走出去也不好,也有这种不走的人,有返回去的人。”

解说:数百年前,对于走口外的山西人来讲,口外的世界是他们丰衣足食、发财致富的全部希望,然而那片陌生的土地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些什么?结果又会怎样?没有人能说得清。面对歧路,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选择自己脚下的路,无疑是向自己的命运做一次最悲壮的赌注。

歌曲:上了一个黄花梁呀,两眼我泪汪汪,先想我的老婆,后想我的娘。

解说:在这凄苦的山曲儿中,一批又一批怀揣致富梦想的人在经历歧路的选择之后,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口外发展之路。一跨过杀虎口雄伟的城门,就是那片陌生而又魂牵梦绕的广袤大地了,背负了家族所有希望的山西人必须要迸发出全部的能量来应对即将面临的一切。虽然有许许多多的走口外的人在艰难困境中挣扎甚至死去,但还是有人在口外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梦想。

采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刘建生

[同期]

乔家乔贵发就是一个当时在村里被人们所看不起的穷汉,也是经过杀虎口到归化、到包头等地,逐渐由货郎挑,卖豆芽、豆腐起家,小本儿经营,逐渐地积累、形成了富甲一方。因此留有俗语:“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敬益老,后有西宁城;先有曹家号,后有曹阳县。”都是他们艰苦创业的证明。大量的走西口人到那个地方去,无论是做什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流的频繁,逐渐形成集镇,形成了城市。

解说:如今历史的风烟散去后,曾经的汉蒙通道已经成了当地一处追忆西口历史的旅游景点。在修葺一新的杀虎口关隘下百余米远的地方,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当年,这条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城门之下,成千上万的山西人就是顺着这条路,走过杀虎口,走向一个未知而全新的世界。

采访:杀虎口博物馆馆长吴承山

[同期]

这条路现在可以说,是全省保存下来最完整最好的一条古道。当时路宽将近5米,长是500余米,现在还留下好多车辙印,将近10厘米深。反映了当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景象。咱们可以看看古道的印辙。原来这地方很繁盛,这些都是当时的车印,人走或者车走碾下的,还有更明显的。在这一带特别明显。

记者:“原先都是马车吗?”

吴承山:“当时都是木滑轮车,车轮上都包着铁皮,像这些都是车磨下的。还有这些,你看,特别明显。”

记者:“以前这条路就是这样的石头路吗?”

吴承山:“以前就是这样的,当时可以说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高速公路,比较宽一点的,又结实一点的。”

解说:古旧的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被岁月的风雨打磨得凹凸不平,不能想象,这条当年走口外的高速公路上,每天会有多少肩挑背驮,会有多少车马喧嚣,据当地人讲,在走口外谋生最密集的年代里,这条路上每天会有至少万余人来来往往。

这座石桥是通往杀虎口关隘的必经之路,它有一个豪放的名字——广义桥。虽然具体的建成年代无法考证,但是它依然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历史。

采访:杀虎口村民

[同期]

记者:“这桥您知道当时是干什么的吗?”

村民:“是走西口必经之路,骆驼、牛车都从上面走,必经之路。桥上有好多印子,这都是车走过碾过的痕迹,必经之路碾过的。”

同类推荐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王爷太无情:王妃患上失心疯

    王爷太无情:王妃患上失心疯

    一包藏红花,否认了她对他付出的一切,她所有的爱。<br/>那日,地牢中,她浑身是血的看着他,冷淡的说:“一命还一命,够了吗?”<br/>他鹰挚的眸子,深邃的看着她被鲜血染红了的裙子,润红的薄唇吐出阴冷的话语。<br/>“东方连夕,你以为这样就够了吗?你害死了本王的一个孩子,如今又害死了本王的另外一个孩子,你以为这就是一命还一命吗?不,你欠本王两条命,即使用你的命来还,都不够。不要妄想自杀,如果你自杀了,本王就将青鸟丢给后院里的那几条藏獒。”<br/>????
  • 妃不倾城

    妃不倾城

    她其貌不扬,堪称丑女,却被立为妃,成天下奇谈。他被迫娶她为妃,新婚之夜却弃她而去,与其义妹狂欢。迎接她的,是没有止尽的折磨与践踏。她义妹表里不一,明里好似亲姐妹,暗里却连同侍妾,频频设计陷害于她。他不但坐视不管,还推波助澜,腹中胎儿的痛失,最终让她欣然离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毫无疑问。现如今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倡导合作、倡导效率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如何通过领导来提高团队效率,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 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

    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退休后,被贺家湾丰寸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纠纷。可在自己小姨妹因家暴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法的阻挠,最后弄得自己十分尴尬。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涉及自己的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建房时,将二层楼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严重影响了贺世普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官司虽然打赢了,贺世普却被村人普遍疏远,最后不得不离开村庄……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懂得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拥有成功做人的箴言,掌握智慧做事的方略,我们便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 大宋王朝2

    大宋王朝2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躲在成功背后的50个职场细节

    很多人觉得自己职场浮沉多年,已深谙职场之道,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那些揣在领导心里的盘算,潜伏在深处的游戏规则你未必知晓,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你职场走向的关键。本书通过发生在经理助理爱琳娜、市场部经理郑言、市场部助理许晴、公司高层之间的故事,为你详尽解析公司的重磅秘密,职场的绝对潜规则。相信这些绝密情报会为你的职场打拼推波助澜。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