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200000016

第16章 悟梨园·结缘于剧坛(2)

杨绛开始着手创作《称心如意》,完稿后先送给陈麟瑞"指导"一下,因为她相信陈麟瑞的专业性,对于自己的剧本处女作杨绛显得十分谨慎。陈麟瑞看过后,说:"你这个剧本,做独幕剧太长,做多幕剧呢又太短,内容不足,得改写。"

杨绛之前确实没有写剧本的经验,换作别人听到上面的话,就可能放弃了这件事,杨绛却没有,她认真地参考了陈麟瑞的建议,把之前整段的大故事,拆成了四幕剧。稿子写完了,却缺个名字,杨绛思来想去,在亭子里来回地转,忽然心中就冒出来个词,就叫《称心如意》!

剧本经过细心地改写之后,交给陈麟瑞看。陈麟瑞看过之后说:"这回行了。"便把本子交到了李健吾的手中。

杨绛在等待消息,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评价。没过几天,接到了李健吾的电话,内容是:《称心如意》立刻排演,黄佐临亲自导演,李健吾也参演其中,那一刻杨绛十分开心,像是一棵树终于开花结果了,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更让人兴奋的还在后面,经过一段紧张又密集的排练,一九四三年春天,《称心如意》正式公演,杨绛的作品第一次搬上舞台。

在此之前,杨绛一直用"季康"这个名字,戏在正式公演之前,需要在印刷的宣传片上印作者的名字,李健吾让杨绛起一个笔名来用,之前总有人把"季康"两个字读在一起就成了"绛",那便叫"杨绛"吧,这灵机一动的名字,跟了她一生,大家都称呼她为"杨绛先生"。

公演期间,宣传做得很足,海报上"杨绛"两个字十分大,很显眼。连季玉先生都看到了,还特意向杨绛要了两张票,要带侄女去看,看完评价说很好,还问她:"是你公公帮你的吗?"一句话把杨绛问笑了:"这和我公公什么相干?"

还有人给钱钟书打电话道喜,以为本子是钱钟书写的,惹得杨绛大笑。剧本写出来的时候,杨绛曾让钱钟书看过,无奈钱钟书对戏剧没什么兴趣,草草看过后说了句"不错不错"就完了。

《称心如意》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关于上流人士的下流品行,看透大上海浮华背后的真实世界。李君玉因为失去父母双亲不得不投靠亲戚,却不受亲戚们欢迎,处处遭排挤,像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接受,最终却机缘巧合得到了朗斋舅舅的偏爱,认作孙女,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结局。故事是泪中含笑,笑中有泪,幽默和辛酸交织在一起,浑然一体。

剧中的人物性格各异,都代表了当时特殊时代人的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祖荫──好色、冷酷,他夫人──虚伪,祖贻──崇洋媚外,祖懋──怯懦,他夫人──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穿插了表兄妹繁杂的爱情观,交叉成了一台好戏。主人公经历了许多辛酸又可笑的事,最后称心如意,就因为她本身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劲头儿。始终强有力的语言和新颖的幽默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称心如意》的一举成功让杨绛感到意外和兴奋,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殷实的语言功底,广读书的文学素养,留学的经验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都是助她成功的支撑。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也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大背景之下,一场属于文化的"盛世华章"正在酝酿。杨绛初出茅庐,便一举成名,叫好声不断,这接二连三的好运让杨绛觉得真是太"称心如意了"!

该剧上映后,也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点评。其中复旦大学教授赵景琛在《文坛忆旧》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杨绛女士原名杨季康,她那第一个剧本《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李健吾也上台演老翁,林彬演小孤女,我曾去看过,觉得此剧刻画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写不出,而又写得那样细腻周至,不禁大为称赞。"

杨绛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还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那时没有了稳定收入的工作,她觉得写作或许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虽然《称心如意》广获好评,但是所收到的版税钱,只够几个朋友下顿馆子,吃顿熏鸡熏肉的。

受到认同的杨绛思如泉涌,一鼓作气创作了《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其中《弄真成假》成为她的又一喜剧代表作,上演后,成为了中国话剧界的经典作品。

在剧坛上大显身手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戏剧?因为自己的人生看似已经"定论",却又好奇别人的世界是否也是阴晴圆缺。一场戏,个把小时,就能把另一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呈现在眼前,谁都难免沉浸其中。有些话不能在现实中说出口,有些事不能在现实中成真,却可以在戏剧中找到希望。

《弄真成假》完成于一九四三年十月。故事讲的是在浮华的社会中,人们都幻想用捷径来摆脱贫困窘迫的处境,结果弄巧成拙,却也有了应该有的结果。

男主人公周大璋仪表堂堂,却家境贫寒,寄居在亲戚的小阁楼里,幻想娶了地产商张祥甫的女儿,有了可观的陪嫁,就进入了上流社会。为了这个目的,他抛弃了原有的情人张燕华,可张燕华是张祥甫的亲侄女,在叔父家寄人篱下,以为嫁给"诗礼之家"的周大璋后摆脱困境,最后的结果是周大璋、张燕华"弄真成假"。没有人梦想成真,但应了那句话──人生需要揭穿。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主人公的身世让人可怜之余,又发人深省,诙谐幽默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嫌贫爱富的丑陋。这部戏更注重人心理之处细微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人笑过之后发现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场戏"中……

该剧一上演,便获得了比《称心如意》更好的反响,各大报纸都在刊登相关的评论,连演员都以出演杨绛的戏剧为傲,更是联名写了封感谢信给她,这也改变了戏剧界之前多以翻改外国作品的状况。

李健吾先生这样评价:"假如中国有喜剧,真的风俗喜剧,从现代生活提炼的道地喜剧,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我坚持地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学里面,《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有人一定嫌我过甚其词,我们不妨过些年头来看,是否我的偏见具有正确的预感。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弄真成假》的作者杨绛女士。"

当时杨荫杭带着几个女儿一同去看了这部戏,亲临现场才知道观众的反应是如此热烈,多次都是全场哄笑,氛围很好,便问杨绛:"全是你编的?"杨绛笑着点点头,回答:"全是。"父亲骄傲极了。

这部剧的影响性一直持续到现代戏剧界,在二〇〇七年,杨绛先生九十六岁高龄那年,《弄真成假》再次搬上话剧舞台,杨绛先生专门写来一篇名为《"杨绛"和"杨季康"──祝贺上海纪念话剧百年》的文章,感叹:"想不到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我惊且喜,感激又惭愧,觉得无限荣幸,一瓣心香祝演出成功。"她同意在不修改原著的前提之下,免费授予该剧的版权。之前杨绛很犹豫,近些年翻拍的老戏众多,很多戏都为了迎合当下人的口味,改得面目全非,后来在导演杨昕巍多番解释和保证后,杨先生才同意。

《风絮》则是杨绛唯一的悲剧作品。该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专注于社会改革,带着妻子到乡间去,遭遇事情入狱后,妻子与友人齐力挽救的故事。戏是从主人公出狱开始演起的,充满斗志的他发现,妻子早在他服刑的一年中移情他处,对方正是跟妻子一起营救自己的人,纠结的两段恋情上演了一幕人间悲剧。

《风絮》这个名字,是钱钟书起的,所谓风絮,就是飘在风中的一朵杨花,虽然洋洋洒洒地曾经飞在天上,但总有一天要落地,成为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也暗喻人就算有着无限宏达的理想,总是要坦然面对实际,否则便会迷失在风中,飘零一生。

杨绛的三个戏剧代表作,两部喜剧夸张地讽刺着社会中的每一种丑陋,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污点,也弘扬了正确的能量。悲剧则是让人去思索人性的对错,让人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更加震撼心灵。

杨绛的剧本有着她自己的特点,每部都有错杂深入的剧情,机智风趣的对话,值得推敲的细节,引起共鸣的笑料包袱,十分引人入胜。对于语言和对话的处理,体现了杨绛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平。

杨绛的几个戏剧的剧本后来被收录在世界书局出版的《剧本丛刊》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于一九八二年重新出版。

在她创作的故事中,每个阶层的人物都存在,无论是位居高位的上层人物,还是市井小民,都会在故事中有着一席之地。旧中国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类型,让人们看到除去外表之后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样的。杨绛有一双可以剖析世界的眼睛,站在精神层面主导着故事的发展动向,温暖该温暖的,抨击该抨击的,讽刺需要讽刺的。

杨荫杭看过《弄真成假》后的不长时间,也就是一九四四年春,带着家里几个人躲回了苏州庙堂巷的老房子里。

当时阿圆跟外公关系很好,外公走了一段时间,便很想念,暑假时候杨绛因为事情脱不开身,便让阿圆跟七妹一家去苏州老家。阿圆很开心,不但能看到外公,还有一群兄弟姐妹一起玩。

那段时间,阿圆玩得很开心,虽然老房子已经十分破旧。只是从苏州回来之后,她便没有再见过那个总是哄她玩的"奶公"了,杨荫杭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

当时父亲病重的时候,弟弟打电话通知了杨绛,杨绛当即决定第二天便回苏州。当时上海还在沦陷当中,铁路等要道都被日本人严控把手,火车票很难搞到,所以汽车成了唯一的途径。

第二天一早,杨绛和弟弟妹妹买到了回苏州的客车票,客车条件十分差,当天下着雨,车顶却只有一块破烂的帆布,乘客十分多,车里人挤人,只有很少的人抢到了座位,当时的杨绛已经无心顾及车上环境,一心只念着父亲要没事才好。

到了下午三点,汽车到了太仓,但是前方的路断了,河上连桥架子都没有,根本没办法继续。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机决定开回上海,怕在这里耽搁到天黑,没办法继续走不说,还可能遇到山贼或者日本兵,到时候就性命难保了。

杨绛急得团团转,但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到,只好跟车又回来,回来的车开得飞快,逃命的速度。

回到上海钱家,一家老小都坐在客堂里,杨绛进来说:"走了一天,又回来了。"疲惫不堪的她发现,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仔细一想,大家都坐在这里,似乎像发生了什么,杨绛一下子明白了,愣住了神。

钱钟书走过来,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刚才苏州来电话了,爸爸已经过去了。"这句话像一句响雷震在了杨绛的头顶,她止不住地痛哭起来,那一夜,杨绛和弟妹三人,都没有睡。

后来家人托人买了火车票,杨绛一行人才回到苏州。父亲的棺木已经停在了大厅,上面有父亲的遗像。杨绛像从前一样,走到厨房,为父亲泡了一碗盖碗茶,端到桌子前……

父亲离开,做女儿的伤心不已。钱钟书很尊重自己的岳父,因为岳父的一言一行都很正直,他和岳父同爱诗词,常常在一起聊天。岳父走后的衣物和鞋子,他都可以穿,从不忌讳,因为他从心里敬爱岳父。

杨荫杭就盼着,什么时候战争能够结束,一切可以回到平静的生活,没有战争和杀戮,只有其乐融融的笑脸。但是,到最后他也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杨绛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叹息。

怎样的人生才可以被称为成功的人生?杨绛用她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她会与爱人一同收获成功。

在戏剧创作顶峰的时刻,杨绛选择辅助钱钟书进行创作,正是她的奉献才成就了后来的《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到后来的"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心中,装满了幸福。

自古以来,夫唱妇随,也只有在爱情中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能换来更美好的未来。奉献从来不是一纸空文,需要莫大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心中那种无怨无悔的等待。对于爱人才华的信任,让杨绛相信等待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同类推荐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热门推荐
  •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他长得真不是一般的帅,金色的短发,棱角分明的俊脸,精致的锁骨,好像动漫里面的人物啊,不过搞笑的是,他竟然把歪歪遗失的裤子穿反了,还毫不留情的把她的上衣撕成条子,遮住了整个胸膛。他那双寒霜般的眸子递出探询的光芒。
  • 重生异界苏大叔

    重生异界苏大叔

    莫名其妙的来了,苏白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莫名其妙的离开,穿越的事情他都能懂,那叫做重生,可是系统是不是白痴了,现在流行的似乎是找些长相英俊,学识渊博的年轻人来作为穿越的主角,自己这种年过四十,相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年人怎么就能作为男主角呢?
  •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经理人大施拳脚的竞争,只会花拳秀腿功夫是难以立足商场,只有不论耍刀弄枪,还是骑马射箭,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的老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如立囊之锥而突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的骑士精灵

    我的骑士精灵

    一个背负天命的精灵遗孤,一个被选中的人类少女,他清冷,为王国奉献着一切,她跳脱,执着的守护身边的人。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纨绔皇后

    纨绔皇后

    据说…这位丞相府的纨绔千金不学无术,作恶多端,遭万人鄙夷。这千金锲而不舍的追求当今皇上,遭其厌恶。一个月前,因为嫉妒,打伤夏将军的妹妹,夏将军替妹报仇,PK中她不幸坠马掉落臭水沟。醒来之后,迎来的却是另一个全新的女人,一个来自现代的金融高手,冷静沉着,风采飞扬。一道圣旨,纨绔千金入宫为后。当面对皇帝三番四次的冷嘲热讽,厌恶冷落;当后妃们为一个男人暗地杀得你死我活之时。身为皇后的她,却淡然一笑,只要不惹上她,一切都好谈!宫斗,朝权,天下,步步为营,惊心动魄。商界,风云再起,斗智斗勇,一代商贾强大崛起;江湖,群雄逐鹿,惊涛骇浪,魔教女枭重现江湖,一袭红装凤临天下。又有谁知,如今黑白魔三道之主,竟然是曾经三龙争夺的纨绔皇后?【片段一】啪啪啪,一连几十巴掌连续打在了四大嫔妃脸上,她吹了吹手,嘴角勾起一道邪魅的笑容,说道:“记住,本宫没兴趣跟你们争那个男人,谁爱谁拿去!”俊美的皇帝阔步走来,怒吼:“大胆!”“臣妾擅自殴打妃子,罪无可赦,请皇上赐臣妾一纸休书!从此不相往来!”她转身对视那双黑眸,坚决的吐出。她退下凤袍,卸下凤冠,朝着地上地丢,只穿着单薄的单衣和光着脚丫朝着冷宫的方向走去,只留下错愕的眼睛和那失了冷静的黑眸。【片段二】“恭喜小姐,是龙凤胎。”她支起身子,看了摇篮里的孩子,皱了皱眉,“为何他们看上去像是在敌视着对方呢?”两婴儿瞟了他们的母亲一眼,继续相互瞪着眼睛。——小偷!别想逃!——你这个死条子,要不是你,我也不会穿越!——就算是穿越了,我也要将你绳之以法!——屁啦!的确,他们便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小偷与警察,命运让他们成为了龙凤胎。【片段三】某宅院的门口站着一对长相十分相似的龙凤胎,正气鼓鼓的瞪着对方,就像是对峙的仇敌。“小偷!你是不是又偷了娘的钱?你真是死性不改!”小男孩指着小女孩吼道。小女孩悠哉靠着门框,挑了挑眉,“条子!有帐一会再算,先解决这个!”两小孩同时看向眼前的男人,默契的异口同声道:“你找谁?”“找沈梦璃!”“抱歉的告诉你,你来晚了,我们的三个爹爹都在里面陪着我娘。”“你说什么?”“这位大叔,我哥说的对,除了三个爹爹,还有五个预选爹爹都在陪着我娘。”“请回吧!”兄妹俩同仇敌忾的说道,完全打破了之前敌视的场面,“别来打扰娘亲为我们选爹地,要不我们就不客气了!关门,放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梅竹马,去哪儿啊

    青梅竹马,去哪儿啊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青梅竹马,最后都绕到他人床前玩耍;大部分的两小无猜,都渐渐无法对彼此坦白。时光掩盖了太多秘密,埋藏了许多感情,直到曾经一起玩耍的他们终于再相聚——郝恬恬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乱套,为什么傅子衡的初恋女友叶雨笙会和张翊天在一起?为什么失联多年的吴霏突然出现在北京开始追自己?为什么一直把她当妹妹严厉管教的傅子衡会突然吻了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十年后的再度重逢,让当年埋葬的那些秘密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浮出水面……